基本信息:
书名:公司法司法解释四裁判综述及诉讼指南
书号:9787509388198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9月
作者:唐青林 李舒
定价:78元
作者简介:
唐清林 北京安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北京市律师协会公司法专业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法院特邀诉讼服务监督咨询专家。中国民建会员,民建北京朝阳区参政议政专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学位。1999年开始从事法律工作。曾代理多起在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疑难复杂案件并成功获得胜诉。专业论文曾发表在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指导与参考》。
李舒 北京市安理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精通公司法律实务;擅长处理投融资、金融与资产处置、破产重整以及商事争议解决和强制执行等业务领域的法律事务;曾为数十家中外大型金融机构、商业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尤其擅长从实现委托人商业利益的角度就疑难复杂案件提出整体的解决方案;参与办理各类案件总金额达百亿元。
编辑推荐:
本书检索、梳理近600个案例;综述、统领5大疑难专题
系公司法四涉及相关问题的大数据解读,也是公司法四涉及相关问题司法实践案例汇总
目录:
第一章·公司决议效力之诉
一、关于公司决议效力诉讼的法律规定
(一)确认公司决议无效、有效之诉的法律规定
1、《公司法》及《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关于决议无效之诉的规定
2、公司决议无效、有效之诉的原告诉讼主体资格
3、公司决议无效、有效之诉的被告
4、公司决议无效的法定事由
(二)公司决议撤销之诉的法律规定
1、《公司法》关于公司决议撤销之诉的规定
2、公司决议撤销之诉的原告诉讼主体资格
3、公司决议撤销之诉的被告
4、公司决议撤销之诉决议撤销的法定事由
(三)确认公司决议不成立之诉
1、确认公司决议不成立之诉的法律规定
2、确认公司决议不成立之诉的原被告
3、确认公司决议不成立之诉的法定情况
(四)公司决议效力诉讼的其他法律规定
1、公司决议效力诉讼的共同原告
2、公司决议效力对民事法律关系的影响可
二、公司决议效力诉讼相关案例及实践现状
(一)公司决议效力诉讼的程序问题
1、关于公司决议效力诉讼程序问题的立法现状
2、关于公司决议效力诉讼程序问题的司法实践现状
3、《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对公司决议效力诉讼程序问题确定的裁判规则
4、关于公司决议效力诉讼程序问题的司法实践案例汇总
(二)请求确认公司决议无效
1、关于请求确认公司决议无效的立法现状
2、关于请求确认公司决议无效的司法实践现状
3、《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对请求确认公司决议无效问题确定的裁判规则
4、关于请求确认公司决议无效的司法实践案例汇总
(三)请求确认公司决议有效
1、关于请求确认公司决议有效的立法现状
2、关于请求确认公司决议有效的司法实践现状
3、关于请求确认公司决议有效的司法实践案例汇总
(四)请求撤销公司决议之诉
1、关于请求撤销公司决议之诉的立法现状
2、关于请求撤销公司决议之诉的司法实践现状
3、《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对请求撤销公司决议之诉问题确定的裁判规则
4、以下为关于请求撤销公司决议之诉的司法实践案例汇总
(五)请求确认公司决议不成立
1、关于请求确认公司决议不成立之诉的立法现状
2、关于请求确认公司决议不成立之诉的司法实践现状
3、《公司法司法解释四》中确认公司决议不成立之诉的裁判规则
4、关于请求确认公司决议不成立之诉的司法实践案例汇总
(六)公司决议效力诉讼的其他问题
1、关于公司决议效力诉讼其他问题的立法现状
2、关于公司决议效力诉讼其他问题的司法实践现状
3、《公司法司法解释四》中关于公司决议效力诉讼的其他问题的裁判规则
4、关于公司决议效力诉讼其他问题的司法实践案例汇总
三、公司决议诉讼问题综述及建议
(一)关于避免公司决议不成立的建议
(二)关于避免公司决议被撤销的建议
(三)关于避免公司决议被认定为无效的建议
(四)关于公司决议效力诉讼程序的建议
第二章 股东知情权之诉
一、我国股东知情权规定及立法进程
(一)《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规定
(二)《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对股东知情权的规定
二、股东知情权问题综述及建议
(一)股东知情权前提
(二)股东知情权行使的程序
(三)股东知情权的权利内容
(四)公司拒绝股东知情权行使的事由
(五)股东知情权的其他问题
三、股东知情权主要法律问题及相关案例
(一)股东身份是行使股东知情权的前提
(二)非公司制的企业是否存在股东知情权(4个不同结果的判例)
(三)诉讼中丧失股东资格是否影响股东知情权诉讼(2个判例)
(四)前股东是否有股东知情权(8个判例)
(五)证明股东有不正当目的并拒绝查阅的举证责任主体
(六)如何认定股东行使知情权有不正当目的并拒绝提供查阅?
(七)不能作为阻碍股东行使知情权的理由(19个判例)
(八)股东知情权诉讼判决提供资料的时间、地点
(九)行使股东知情权可否委托代理人
(十)股东可否查阅原始凭证、记账凭证
(十一)董事、高管对无法查询公司文件资料的赔偿责任
(十二)股东知情权请求对象是公司
(十三)诉讼行使股东知情权的前置程序
(十四)股东知情权可查阅的文件的期限范围(4个判例)
(十五)股东知情权可以查阅或复制的文件范围
(十六)股东知情权可否复制或记录会计账簿
(十七)股东可否查阅或复制经营合同、预算审核、项目资料等文件
(十八)民事调解书中可以借鉴的股东知情权实现方式
(十九)公司主张股东恶意诉讼阻却股东知情权
(二十)股东知情权案件涉外法律适用
第三章 股东利润分配请求权之诉
一、关于利润分配请求权的法律规定
(一)《公司法》关于公司利润分配的一般规定
(二)《公司法》关于分配比例的规定
1、《公司法》关于有限责任公司分红比例的规定
2、《公司法》关于股份公司利润分配比例的规定
(三)《公司法》关于公司分配利润程序要件的规定
(四)《公司法》关于公司分配利润实质要件的规定
(五)公司不分配利润股东有何救济手段
二、关于股东利润分配请求权的裁判观点综述
三、《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对股东利润分配请求权的规定
四、关于股东利润分配请求权的司法实践现状
(一)前股东是否享有利润分配请求权
(二)发起人可以请求分配设立中的公司利润
(三)隐名股东是否享有利润分配请求权
(四)出资不实的股东的利润分配请求权
(五)不取得股东资格的股权激励人不享有利润分配请求
(六)公司应直接向股东本人分红
(七)董事会无权决议限制股东的利润分配请求权
(八)股东利润分配请求权的被告
(九)利润分配决定权在公司
(十)公司分配利润以存在可分配利润为前提
(十一)全体股东可决定不按出资比例分红
(十二)向股东支付利润的变通为股东向公司借款
(十三)利益分配请求权判决的效力范围与执行
(十四)涉外利润分配请求权案件的准据法为国内法(1个)
五、股东利润分配请求权案例综述及建议
(一)股东利润分配请求权的性质为债权
(二)利润分配请求权以股东身份为前提条件
(三)股东请求分配利润需满足一定要件
(四)其他问题
第四章 股东优先购买权之诉
一、股东优先购买权的相关法律规定
(一)关于不适用股东优先权情形的法律规定
(二)关于股东对外转让股权时股东同意权的法律规定
(三)关于股东优先购买权的法律规定
(四)国有股权转让的优先购买权的特殊规定
二、股东优先购买权诉讼主要问题与相关案例
(一)关于股东优先购买权的程序问题
(二)关于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前提
(三) 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
(四) 侵犯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股权转让合同的效力
(五)变相侵害股东优先购买权的五种类型
(六)国有企业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
(七)外资企业股东优先购买权的行使
(八)公司章程限制股权转让的效力问题
三、股东优先购买权问题综述及建议
(一)识别侵害股东优先购买权合同效力的建议
(二)股东行使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建议
(三)公司章程与股权转让的建议
(四)对国有股权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建议
第五章 直接诉讼与股东代表诉讼
一、关于公司直接诉讼与股东代表诉讼的法律规定
(一)《公司法》关于公司直接诉讼的法律规定
(二)公司法关于股东代表诉讼的法律规定
二、公司直接诉讼与股东代表诉讼的司法实践现状
三、《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对于公司直接诉讼和股东代表诉讼的相关规定
四、公司直接诉讼与股东代表诉讼的主要法律问题及相关案例
(一)股东代表诉讼的诉讼主体
(二)股东代表诉讼的诉讼利益归公司
(三)股东代表诉讼的诉讼管辖
(四)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实质要件
(五)提起股东代表诉讼的形式要件——履行前置程序
(六)母子公司中的股东代表诉讼问题
(七)股东代表诉讼中的调解协议效力问题
(八)公司直接诉讼
(九)股东代表诉讼的其他问题
五、公司直接诉讼和股东代表诉讼案例综述及建议
(一)诉讼主体与管辖
(二)股东代表诉讼的前置程序问题
(三)其他法律问题
我是一位对法律理论研究颇有兴趣的旁听者,虽然不直接从事法律工作,但一直关注着公司法领域的最新动态。“公司法司法解释四”作为一个重要的司法指导性文件,其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适用和演变,一直是我关注的焦点。这本书的“裁判综述”部分,让我看到了这些司法解释是如何在真实的法律案件中落地生根,并且是如何被不同的法院理解和应用的。作者并没有回避司法实践中的一些分歧和复杂性,反而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这对于理解法律的动态发展非常有帮助。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一些核心概念的辨析,以及对司法解释背后政策考量的探讨。这不仅仅是对于法律条文的解读,更是一种对法律思想的梳理。而“诉讼指南”部分,虽然我不会亲自上阵,但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视角,让我能够从诉讼方的角度去理解法律的适用。知道在诉讼中,哪些证据、哪些论点更被法官重视,这对于我理解法律的实际效力非常有启发。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更加立体和深入的视角,去认识和理解“公司法司法解释四”。
评分我是一名在公司法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资深从业者,对“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的每一个字都烂熟于心,但也正因为如此,我更加渴望能够获得一些更新颖、更深入的解读。这本书的出现,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并没有停留在对条文的简单复述,而是着重于“裁判综述”,深入剖析了司法解释出台的背景,以及在司法实践中是如何被解读和应用的。我最欣赏的是,作者并非只是机械地摘录判例,而是对这些判例进行了提炼和归纳,总结出了不同条款下的常见争议焦点和裁判规则。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处理疑难复杂案件的律师来说,无疑是极其宝贵的财富。书中对一些模糊地带的探讨,以及对未来可能发展趋势的预测,也让我耳目一新。此外,“诉讼指南”部分虽然看似基础,但其中蕴含的很多细节,例如如何巧妙地运用司法解释来构建更有说服力的诉讼主张,或者如何在庭审中有效应对对方的抗辩,都给我带来了不少启发。这本书就像是一场与最高法院的深度对话,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法律的灵魂,而非仅仅是表面的文字。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是被这本书的“诉讼指南”部分吸引过来的。作为一名刚刚执业不久的年轻律师,我深知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之间的巨大鸿沟。“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听起来就很“硬核”,但如果能够有一本指南,能够告诉我如何在实际诉讼中,如何有效地运用这些解释,我便觉得非常有价值。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出色,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可以怎么做,更是在告诉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并且通过大量的“裁判综述”,证明了这些做法的有效性。我特别喜欢它对不同类型案件的处理方式的分析,以及在庭审中如何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建议。这些都是教科书上学不到的宝贵经验。同时,书中对“公司法司法解释四”条文的解读,也并非是停留在字面,而是深入到其背后的立法精神和司法实践的演变。通过对过往裁判的梳理,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看到法律的生命力,以及如何根据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环境来理解和适用法律。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平台,让我能够从大量的案例中汲取养分,快速成长。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的救星!作为一名刚刚踏入公司法领域的新手律师,面对浩如烟海的法律条文和层出不穷的案例,我常常感到无所适从。尤其是“公司法司法解释四”,那些晦涩的条文和微妙的适用边界,着实让我头疼。幸好,我发现了这本书!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了司法解释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详尽的“裁判综述”。我尤其喜欢它对每一个司法解释条文的拆解和分析,通过援引大量的实际案例,清晰地展现了最高法院在不同情形下的裁判思路和逻辑。当我遇到一个棘手的案子,不知道如何引用法律条文,或者对法官的裁量空间感到迷茫时,翻开这本书,总能找到类似案例的判决,并从中学习到其他律师的优秀辩护策略。而且,书中“诉讼指南”的部分也提供了非常实操性的建议,从证据的收集固定,到庭审中的举证质证,再到最终的判决争取,环环相扣,让我觉得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背后有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在指引。这本书让我对公司法司法解释四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也大大提升了我处理相关案件的信心和能力。
评分作为一名在企业法务部门工作的普通职员,我对法律的理解可能没有律师那么专业,但却需要应对日常经营中出现的各种法律问题。“公司法司法解释四”是我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一个重要法律文件,但其中的一些内容对我来说确实显得有些生疏和难以理解。这本书的“裁判综述”部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结合大量生动具体的案例,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解释得清晰明了。我尤其喜欢它对于一些“为什么”的解释,比如为什么法院会这样判决,背后的考量是什么。这让我不仅能够知道“怎么做”,更能理解“为什么这么做”,从而在日常工作中能够更加主动地规避风险。而“诉讼指南”部分,虽然我平时不直接参与诉讼,但了解一些诉讼的基本流程和策略,对我与外部律师沟通,以及配合处理法律事务非常有帮助。它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律师的专业意见,也知道在哪些方面可以提供有效的协助。这本书的出版,真的让我这个非法律专业人士,也能够对公司法的重要司法解释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对我的工作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