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张志远用药手记》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第1版 (2017年8月1日)
丛书名: 国医大师张志远临证70年经验录系列
平装: 294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06793322, 7506793326
条形码: 9787506793322
商品尺寸: 23.4 x 16.4 x 1.2 cm
商品重量: 322 g
《国医大师张志远习方心悟》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第1版 (2017年8月1日)
丛书名: 国医大师张志远临证70年经验录系列
平装: 295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9787506793360, 7506793369
条形码: 9787506793360
商品尺寸: 23.4 x 16.4 x 1.8 cm
商品重量: 340 g
《国医大师张志远医论医话》
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第1版 (2017年8月1日)
丛书名: 国医大师张志远临证70年经验录系列
平装: 229页
语种: 简体中文
开本: 16
ISBN: 7506793318, 9787506793315
条形码: 9787506793315
商品尺寸: 23.6 x 16.6 x 1.4 cm
商品重量: 222 g
《国医大师张志远用药手记》
本书分为用药琐谈、药论、单味药物用药经验、药对应用经验、对症治疗用药经验、经方用药经验、专项用药经验7部分,涉及方论800余条,是张志远教授上承家传师授,下积70年临证、教学及科研实践经验中用药之精华。可供中医临床者参考使用。
《国医大师张志远习方心悟》
本书分为经方应用经验、名方新用经验、化裁古名方、经方时方论、名家遗珍与验证、经验良方摭拾、自创经验方、方论、治病经验举隅9部分,涉及方论近800条,是张志远教授上承家传师授,下积70年临证、教学及科研实践经验中方论之精华。可供中医临床者参考使用。
《国医大师张志远医论医话》
本书分为习医散论、读《伤寒论》余录、经方时方论、流派学说、杏林杂谈、治病方法心传6部分,涉及方论600余条,是张志远教授上承家传师授,下积70年临证、教学及科研实践经验中医论医话之精华。可供中医临床者参考使用。
这套书的包装非常有质感,古朴典雅,一看就是用心之作。翻开第一页,我就被张老那苍劲有力的书法深深吸引。他亲笔的手札,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中医药深厚的感情和精湛的医术。每一味药的用法、配伍,甚至用药的剂量,都标注得清清楚楚,宛如一位和蔼的长者在娓娓道来,耐心指导。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习方心悟”的部分,张老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实践,对一些经典方剂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创新,比如他对某个常用方在治疗疑难杂症时的加减变化,以及在特定病证下的独到见解,都让我茅塞顿开。他的“医论医话”更是充满了智慧的火花,对中医药的传承与发展、对医德的坚守,都进行了深刻的阐述。读着读着,我仿佛置身于张老热闹的诊室,听着他与患者的对话,感受着他悬壶济世的仁心。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药学著作,更是一部蕴含着中医哲学和人生智慧的宝典。它让我更加坚定了学习和传承中医的决心,也为我今后的临床实践指明了方向。
评分我是一名基层的中医师,多年来一直渴望能学习到真正大家的名医经验。当得知有张志远国医大师的临证经验集,我毫不犹豫地入手了这套书。书中的内容非常扎实,从“用药手记”开始,详细列举了张老在七十年临床中常用的中药,每味药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以及他特别强调的临床应用要点,都写得极为详尽。很多细节之处,比如针对同一味药在不同病症中的细微差别,或者在复方中与其他药物的协同作用,都得到了深入的讲解,这对我这种临床经验尚浅的医生来说,简直是如获至宝。而“习方心悟”部分,更是让我眼前一亮。张老将他多年来对经典方剂的化裁和运用经验,以及对这些方剂背后深刻道理的理解,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他讲解的并非是死板的理论,而是充满灵活性和创造性的临床应用思路,让我看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和无穷魅力。这套书让我受益匪浅,它的实用性和指导性都非常强,让我对中医的学习又有了新的认识和提升。
评分我是一名中医爱好者,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对中医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这套《国医大师张志远用药手记+习方心悟+医论医话》系列,简直是我梦寐以求的书籍。张老大师的书,首先在内容的呈现上就非常有诚意。书中的“用药手记”部分,他将自己多年来积累的用药经验,以一种非常易于理解的方式展现出来。他不仅仅是罗列药性,而是将每味药的临床应用场景,甚至是他自己独有的用药“窍门”都娓娓道来,仿佛在与我们分享他与药物之间的深厚情谊。最让我惊喜的是“习方心悟”这一卷,张老对于许多经典方剂的解读,不再是教科书式的枯燥讲解,而是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临床的智慧。他会讲述为何要这样加减,为何在某种情况下要这样调整,这种“悟”的过程,才是中医真正的精髓所在。而“医论医话”更是让我领略到了张老大师作为一名国医大师的广阔视野和深邃思想。他对中医药理论的理解,他对医者仁心的坚守,以及他对未来中医发展的期许,都让我深受启发。读完这套书,我感觉自己对中医的理解又上升了一个层次。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设计就透着一股子“实在”劲儿,没有花里胡哨的宣传,实实在在地把内容呈现在读者面前。翻开“用药手记”,就如同走进了一位老中医的药房,张老大师用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实践经验,为我们梳理了各种药物的临床应用要点。我尤其欣赏他对一些常用药物的“独家秘方”或者说“特别提示”,这些都是在教科书中难以见到的,是经过无数次验证的精华。比如他对某个药物在某些特定体质人群中的应用禁忌,或者是在与其他药物配伍时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都讲解得非常细致。而“习方心悟”则更像是张老大师在与读者进行一场深入的学术交流。他对于经典方剂的解读,既有对理论根基的坚守,又有对临床变化的灵活应用。他会详细阐述为什么在某个病症下,他会选择对某个经典方进行如此的加减,这种“悟”的过程,让我看到了中医方证的精妙和灵活。他的“医论医话”则体现了他作为一名医者的格局和情怀,他对中医发展的思考,对医德的强调,都让人肃然起敬。这套书不仅仅是学习用药和方剂的宝库,更是一次与大师心灵对话的绝佳机会。
评分这套《国医大师张志远临证70年经验录》系列的图书,以一种极其平实却又饱含深情的方式,展现了一位中医药大家七十载的临床沉淀。我首先被“用药手记”所吸引,它并非是简单的药性歌赋或药典摘录,而是张老大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对每一种药物最深刻的体悟和最精准的把握。他会讲述某些药物在特定病证下,需要注意的细节,甚至是那些不为人知的“经验之谈”,这些都极具临床指导价值。尤其是那些看似普通的药物,在他手中却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疗效,这种“化腐朽为神奇”的背后,是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习方心悟”更是将这种智慧升华。张老大师并非仅仅罗列方剂,而是深入剖析了方剂的组方原理、配伍规律,以及他根据临床需要所进行的创新性加减。他讲解的不是“是什么”,而是“为什么”以及“如何用”,这种启发式的讲解,让读者在理解方剂的同时,更能激发自身的思考和创造。他的“医论医话”部分,则是一位医者对生命、对医学的至高敬意和深刻反思,字里行间充满了人文关怀和人文情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