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唐詩的唯美主義——寫給時代的情書
作者:蘇纓,毛曉雯 著
齣版社: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2-5-1
ISBN:9787550206014
字數:110000
頁碼:173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
編輯推薦
繼《納蘭詞》《人間詞話講評》之後,蘇纓又一嘔心之作。
可以說,這是一本唯美主義唐詩的解密書。
很多人都認為唐詩的唯美是不可言說的,其實,像《錦瑟》《碧城》這些世稱難解的經典唯美唐詩,不僅可以言說,而且可以言說得優美而深刻,這樣,我們纔是真正通往瞭詩人的內心深處,纔是真正瞭解瞭唐詩的唯美。
本書是一本以專業的深度,以通俗華麗的筆法,深入淺齣講解唯美唐詩的普及通俗讀本,是迄今為止唯美主義唐詩解析方麵通俗美的著作。
>★推薦:五星好評《唐詩三百首詳注》超值版
>★推薦:五星好評《宋詞三百首詳注》超值版
>★推薦:版本《古文觀止譯注》超值收藏
目錄
序言:小徑分貧的花園,與通嚮花園的所有小徑
專論·唐詩的唯美主義
美將我們俘虜,更美將我們釋放——錦瑟(李商隱)
感傷是一種終生不愈的殘疾——重過聖女祠(李商隱)
開滿秘密的花園——《碧城》三首(李商隱)
看不見的城市——天上謠(李賀)
天若有情天亦老——金銅仙人辭漢歌(李賀)
隨筆·唐詩小劄
詩與帝國對峙——野望(王績)
離歌響起,不訴離傷——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於輪迴中開啓永恒之門——春江花月夜(張若虛)
思念如蝴蝶般撲麵而來——望月懷遠(張九齡)
善的乏力——讀張九齡《詠燕》
人生是個蒼涼的手勢——讀王維《終南彆業》
時間永在,是我們飛逝——讀劉希夷《代悲白頭吟》
不敢訴封的信——讀宋之問《渡漢江》
母是一個叫做“溫暖”的地方——讀孟郊《遊子吟》
目的地不明——讀錢起《省試湘靈鼓瑟》
悲觀主義的花朵是心的名勝——讀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如果愛,請深愛——讀薛濤《牡丹》
獻給一個時代的情書——讀韓翃《寒食》
沉默的犧牲——讀白劇易《燕子樓》
時間如白晝之月,暗中運行——讀劉禹锡《金陵五題》
傢鄉,在那美的遠方——崔塗《春夕旅懷》
月光再亮,終究冰涼——讀張泌《寄人》二首
繞過詩的守門人——讀張籍《節婦吟》
鴛鴦蝴蝶夢未完待續——讀崔玨《和友人鴛鴦之什》三首
嚮記憶深處打聽一個人——讀杜牧《贈彆》二首
後記
內容提要
詩可以延伸齣通嚮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的路,包括宇宙和心靈;世界上任何一條路後都會歸於詩,哪怕這條路一開始和詩南轅北轍。
關於詩歌,人們的審美標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舊有的唐詩選本未必適閤現在的時代,《唐詩三百首》是清代的濛學讀物,《唐詩選》也已經是幾十年前的選本瞭,帶著那時特有的時代烙印。這本《唐詩的唯美主義》,選講的是一些風格上帶有唯美主義傾嚮的詩歌,是唐詩中美麗的那些作品。
作者介紹
蘇纓,詩詞研究點評傢,著有《納蘭詞典評》《納蘭典評宋詞英華》等,均為暢銷之作,其文華麗優美,精奧深微,輕靈流暢,堪稱當今的詩詞研究點評美文。
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的文字功底極為紮實,行文間充滿瞭古典的韻味,卻又毫不晦澀難懂。作者在論述復雜的文學理論或曆史背景時,總是能用最凝練、最富畫麵感的語言來錶達。舉個例子,書中描繪某個詩人創作心境的那一段,簡直可以用“如詩如畫”來形容,仿佛我本人也置身於那個寂靜的夜晚,聽到瞭筆尖劃過紙張的沙沙聲。這種高度的文學自覺性,使得閱讀過程本身就是一種享受。它不像某些評論那樣,一味地堆砌術語,而是將理論融入到對具體作品的賞析之中,使得讀者在不知不覺中提升瞭自身的鑒賞能力。對於那些熱愛文學,渴望從閱讀中獲得美的享受的人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份難得的饋贈。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安排得非常巧妙,它沒有采用傳統的編年體或者主題分類法,而是形成瞭一種流動的敘事感。讀起來,感覺就像是跟隨一位博學的嚮導,在詩歌的園林中漫步。作者似乎非常注重詩歌與時代背景的相互作用,她不僅僅停留在字麵意義的解釋,更深入挖掘瞭詩句是如何在特定的曆史情境下,摺射齣那個時代特有的審美追求和精神麵貌。這種深度分析,對於我這樣非專業齣身的讀者來說,既有啓發性,又不會讓人感到門檻過高。那種對文化脈絡的梳理,清晰而富有洞察力,讓人在贊嘆古人智慧的同時,也對我們所處的當下有瞭更深層次的反思。可以說,這本書提供瞭一個絕佳的窗口,讓我們得以窺見古典文學中蘊含的永恒魅力和不朽價值。
評分最近讀完一本關於中國古典文學的書,簡直讓人耳目一新。這本書的作者似乎有著一種獨特的視角,能夠穿透曆史的迷霧,直接觸碰到那些韆年前的詩人們最真實的情感與思想。它不是那種枯燥的學術論著,而是像一位老朋友在娓娓道來,分享那些深埋在文字中的精妙之處。我特彆欣賞作者那種細膩的筆觸,仿佛能感受到詩句背後微風拂過的涼意,或是月光灑在窗欞上的溫柔。它讓我重新審視瞭那些耳熟能詳的篇章,發現原來每一次閱讀都能有新的感悟。那種對文字的敬畏和熱愛,通過書頁真切地傳遞瞭過來,讓人讀完後久久不能平靜,總想再去翻閱幾頁古籍,重新體會那種韻味。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是解讀,更是一種喚醒,喚醒我們內心深處對美的嚮往和對曆史的敬意。
評分這本書最讓我震撼的地方,在於它展現齣的那種對“美”的極緻追求。它探討的不僅僅是詩歌的技巧,更是詩人內心對“雅”與“真”的執著。作者似乎在用一種近乎偏執的態度,去挖掘那些被時間掩蓋的唯美主義的內核。她似乎在告訴我們,真正的藝術是超越瞭功利和時勢的,它關乎靈魂的呼吸,關乎對宇宙秩序的體悟。這種探討,讓原本看似遙遠古老的詩篇,變得鮮活而富有生命力,仿佛作者在為這些經典注入瞭新的血液。讀完後,我感覺自己的審美標準似乎被悄悄地拔高瞭,對生活中細微的美感也更加敏感和珍惜。這本書成功地架起瞭一座橋梁,連接瞭古代的審美高峰和現代讀者的心靈。
評分與其他同類書籍相比,這本書明顯多瞭一份“情懷”——一種對過往時光的深沉眷戀和敬意。作者的文字中流淌著一種近乎“書信”般的真摯,仿佛她不是在寫一本嚴肅的評論集,而是在嚮一位古人傾訴,或者說,嚮我們這個時代發齣一種溫柔的呼喚。這種“情書”般的基調,極大地拉近瞭讀者與文本的距離,讓人感到親切和投入。它沒有高高在上的姿態,而是以平等的姿態,邀請讀者一同進入那片詩意的天地進行探索。這種溫暖的基調,使那些原本可能略顯深奧的內容變得易於消化和接受,讓閱讀變成瞭一種充滿溫度的心靈交流,而非冷冰冰的知識灌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