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调查“谈话”方略与技巧:纪检监察办案实务(第二版)
:86.00元
作者:吴克利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509382103
字数:
页码:570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近30年讯问生涯,多个真案实例,全方位展现“谈话”技能。纪检监察、检察人员提升办案素养的共同选择。
内容提要
调查“谈话”是纪检机关办理案件zui为常用的方式之一,“谈话”的方略和技巧往往决定着办案的质量和效率,本书正是作者多年从事调查“谈话”工作的经验总结。本书全书理论性强,且注重实务操作,内容实用,既是办案人员提升自身素养的宝典,也适合司法实务部门作为培训用书。
n
目录
章纪检监察案件调查的行为特征
n节案件调查概述
n第二节“谈话”的分类与作用
n第三节“谈话”目标的来源及调查
n第四节初步核实的技巧
n第五节初步核实的基本程序
n第六节立案
n第七节调查
n第二章纪检监察案件线索的初步核实方略
n节违法违纪案件线索初步核实概述
n第二节案件线索的初步核实方略
n第三节知情人的调查
n第三章纪检监察办案人员“谈话”的心理准备
n节“谈话”空间的能量掌控
n第二节“谈话”人员的能量储备
n第三节调查人员如何使用自己的眼睛
n第四节调查人员如何使用自己的耳朵
n第五节调查人员的思维导向
n第六节调查人员自我形象的树立
n第七节调查人员消极心理的克服
n第四章新时期法制规则条件下的“谈话”方略
n节树立案件调查中的人权保障理念
n第二节人权保障规则下的调查“谈话”攻略
n第三节自愿条件下的“谈话”方略
n第四节刑讯逼供的心理基础及矫正
n第五节“谈话”的语体特征
n第六节“谈话”的语言技巧与方法
n第五章被调查人对抗调查的心理特征
n节被调查人个体利益关系的心理冲突与平衡
n第二节对抗条件的满足与得失
n第三节对抗调查的心理“支点”与“退路”构筑的防御
n体系
n第四节被调查人的心理事实与客观事实
n第五节被调查人心理证据的转换
n第六节被调查人翻供的心理特征
n第七节被调查人隐瞒事实的行为特征与“谈话”对策
n第八节侥幸对抗与信念对抗摸底的行为分类
n第九节微表情肢体语言的心理行为判定
n第六章初次调查谈话的基本技巧
n节初次谈话的心理行为的双向解读
n第二节被调查人的语用行为判定
n第三节初次调查谈话的介入方法
n第四节初次调查谈话的“十二步法”的运用
n第七章“认知误区”规律行为的“谈话”技巧
n节错觉“谈话”技巧
n第二节结果“谈话”技巧
n第三节动机“谈话”技巧
n第四节假设“谈话”技巧
n第五节离间“谈话”技巧
n第六节借助“谈话”技巧
n第七节模拟情景“谈话”技巧
n第八节概率“谈话”技巧
n第九节间隔“谈话”技巧
n第十节“造势”“谈话”技巧
n第八章“心理困境”冲突行为的“谈话”技巧
n节矛盾“谈话”技巧
n第二节导谎法
n第三节测谎(心理测试)的配合
n第四节定向攻击法
n第五节特情证明法
n第九章“利弊置换”规律行为的“谈话”技巧
n节利弊置换的心理基础
n第二节亲情置换法
n第三节求生置换法
n第四节利弊置换法
n第五节教育置换法
n第六节观念置换法
n第七节疏通置换法
n第八节“十二轮置换‘谈话’技巧”的运用
n第十章“记忆经验”规律行为的“谈话”技巧
n节经验规律
n第二节惯性规律
n第三节粘连规律
n第四节分解经验
n第五节记忆经验
n第六节空间经验
n第七节联想经验
n第八节阻止经验
n第十一章“超我人格”规律行为的“谈话”技巧
n节人格倾向“谈话”技巧
n第二节结构倾向“谈话”技巧
n第三节性别特征“谈话”技巧
n第四节身份特征“谈话”技巧
n第五节信念纠治“谈话”技巧
n第十二章“需要属性”规律行为的“谈话”技巧
n节协调需要的“谈话”技巧
n第二节反向挤兑的“谈话”技巧
n第三节审托比对的“谈话”技巧
n第四节调整品质的“谈话”技巧
n第五节心理脱敏的“谈话”技巧
n第六节心理弱点利用的“谈话”技巧
n第七节情感需要的“谈话”技巧
n第八节激发需要的“谈话”技巧
n第九节条件需要的“谈话”技巧
n第十节利益需要的“谈话”技巧
n第十一节沟通的“谈话”技巧
n第十三章“谈话”对象的主体特征及其“谈话”技巧
n节“谈话”对象的身份特征及“谈话”技巧
n第二节女性被调查对象的“谈话”方略
n第三节被“调查”对象信念对抗的“谈话”技巧
n第十四章被调查人对抗心理矫治的方法和技巧
n节心理认知条件矫治的“谈话”技巧
n第二节对抗心理条件矫治的“谈话”技巧
n第三节对抗心理支点条件矫治的“谈话”技巧
n第四节以犯罪目标为矫治对象的“谈话”技巧
n第五节以犯罪动机为矫治对象的“谈话”技巧
n第六节以满足意识存在为矫治对象的“谈话”技巧
n第七节以剥离犯罪关系为矫治对象的“谈话”技巧
n第八节以借助关系为矫治对象的“谈话”技巧
n第九节再现心理现场的“谈话”技巧
n第十节认知概率矫治的“谈话”技巧
n第十一节激活间隔心理效应的“谈话”技巧
n第十二节行为态势矫治的“谈话”技巧
n第十五章领导干部贿赂案件的“谈话”实务
n节领导干部贿赂案件的“谈话”技巧
n第二节领导干部贿赂案件的“谈话”实务
n第三节新型贿赂案件的特点与“谈话”技巧
n第四节“挂名”受贿违法犯罪的“谈话”技巧
n第五节医疗卫生领域贿赂案件的“谈话”技巧
n第六节工程建设领域贿赂案件的“谈话”技巧
n第十六章领导干部渎职犯罪案件的“谈话”实务
n节领导干部渎职犯罪案件的“谈话”技巧
n第二节领导干部徇私舞弊类渎职犯罪案件的“谈话”技巧
n第三节资源类领导干部渎职犯罪案件的“谈话”技巧
n第四节领导干部滥用职权渎职犯罪案件的“谈话”技巧
n后记
n作者介绍
吴克利,1957年出生于安徽省明光市,研究生学历,高级检察官,全国检察业务专家、国家检察官学院驻院教官、职务犯罪研究所兼职副所长、兼职研究员、中国法律语言研究会理事、中国检察学研究会职务犯罪调查与预防专业委员会理事、高人民检察院讲师团成员。
n作者在近三十年的调查讯问实践中,潜心钻研调查讯问的奥秘,成功地总结出一套系统完整且实用的审讯方法,并已出版《审讯心理学》《审讯语言学》《问话的科学》《镜头下的讯问》等近十部调查讯问专著,发表了四十余篇理论研究文章,两次获得全国检察机关精神文明建设“金鼎奖”和“新时期理论研究成果奖”。
n文摘
序言
这本书在我书架上已经躺了好一阵子了,之前一直想找一本能真正帮我在实际工作中提升谈话技巧的书,市面上这类书籍很多,但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空泛,缺乏实操性。偶然间看到了这本书的介绍,觉得它似乎能切中要害,便毫不犹豫地入手了。拿到书后,我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发现它的内容确实是围绕着“谈话”方略与技巧展开的,并且是结合了纪检监察办案的实际情况来写的。这对于我这样身处基层、常常需要与人沟通、甚至需要进行一些敏感谈话的同志来说,简直是及时雨。它没有回避问题,而是直面实务,从理论的基石讲到实际的应用,每个章节都像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如何建立信任、如何引导被谈话者吐露实情的部分,这在我的日常工作中是最大的挑战之一。书中提出的很多方法,比如情绪管理、提问的艺术、以及如何在复杂局面下保持冷静和专业,都给了我很多启发。阅读的过程,就像是在与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对话,他循循善诱,将那些抽象的道理具象化,让我们能清晰地看到每一步该如何走。我尤其喜欢书中的一些案例分析,那些生动的情景再现,让我能够感同身受,并从中学习到具体的应对策略。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写作方式,让这本书显得格外珍贵。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就足够吸引人,"调查“谈话”方略与技巧:纪检监察办案实务(第二版)",我第一时间就被“纪检监察办案实务”这几个字打动了。因为我的工作性质,经常需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其中不乏一些需要耐心、智慧和技巧的谈话。市面上关于沟通技巧的书籍汗牛充栋,但很多都过于通用,无法直接应用于纪检监察这类严肃且具有专业性的领域。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我最看重的是它的“实务”二字,这表明它不仅仅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正来源于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和提炼。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提升在复杂情境下进行有效调查性谈话的能力,比如如何打破僵局,如何从被动询问转变为主动引导,如何在保证谈话效率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尊重被谈话者的权益。这本书恰恰提供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案。从它的目录来看,涵盖了谈话的准备、实施、以及后续处理等各个环节,这是一种非常系统化的讲解。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如何处理被谈话者抵触、隐瞒或者情绪激动的情况的章节,这些都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难题。这本书的第二版,也说明了它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和不断的完善,这让我对它的内容质量更加有信心。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从事一线执纪工作的人员,我深知“谈话”在整个办案过程中所占有的极端重要性。很多时候,一次成功的谈话,可以为整个案件的突破奠定基础;反之,一次不恰当的谈话,则可能导致案件陷入僵局,甚至功亏一篑。因此,我一直在积极寻求能够系统化、专业化地提升谈话能力的指导。当我看到《调查“谈话”方略与技巧:纪检监察办案实务(第二版)》这本书时,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它正是我所急需的。书名中的“方略与技巧”和“办案实务”这两个关键词,直接点出了本书的核心价值——它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来源于实际办案经验的智慧结晶。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如何设计谈话方案、如何运用不同的提问方式来获取信息、以及如何解读被谈话者的肢体语言和微表情等内容。这些都是在实际谈话中至关重要的细节。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谈话方法论,让我在面对不同类型、不同性格的被谈话者时,都能游刃有余,既能达到调查的目的,又能做到有理有据,有情有节。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和提升谈话能力的重要平台。
评分在日常的办案工作中,谈话无疑是最核心、也最具挑战性的环节之一。每一次与被谈话者的沟通,都考验着办案人员的专业素养、逻辑思维、应变能力以及心理素质。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指导我如何进行有效调查性谈话的书籍。 《调查“谈话”方略与技巧:纪检监察办案实务(第二版)》这本书,从书名来看,就精准地击中了我的需求点。它强调“方略与技巧”,并且是“纪检监察办案实务”的,这让我非常期待它能提供一套既有理论高度,又具操作性的谈话方法。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如何把握谈话的节奏、如何通过提问引导谈话方向、以及如何在复杂情况下保持谈话的有效性和专业性等方面的内容。对于如何处理被谈话者的各种反应,例如推诿、撒谎、沉默或情绪激动,我希望这本书能给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一本优秀的实务类书籍,应该能够帮助我们从“会谈话”提升到“善谈话”,甚至“巧谈话”。这本书的第二版,也让我相信它是在前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完善,其内容更加贴近当前办案实际,相信能为我提供宝贵的借鉴和指导。
评分我是一名新加入纪检监察队伍的年轻干部,在工作中,我常常感受到在谈话环节的经验不足,尤其是在面对一些复杂、敏感的案件时,内心常常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市面上关于沟通技巧的书籍确实不少,但总感觉与我所从事的纪检监察工作存在一定的距离。直到我遇到了《调查“谈话”方略与技巧:纪检监察办案实务(第二版)》。这本书的书名就足够吸引我,它明确指出了是针对“纪检监察办案实务”的,这意味着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场景紧密结合,而不是泛泛而谈。我最期待的是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可操作的谈话技巧和策略,例如,如何有效地展开谈话,如何适时地运用沉默,如何在保证谈话质量的同时,也注重方式方法,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对抗。同时,我也希望书中能够分享一些成功的谈话案例,以及从失败案例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这对我这样经验尚浅的同志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学习资源。这本书的第二版,也让我相信它已经过多次的打磨和优化,内容更加成熟和完善,相信能够切实帮助我提升在办案谈话中的能力和水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