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耳鼻咽喉疾病1000問
:13.00元
作者:孔維佳
齣版社:湖北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5-01
ISBN:9787535235961
字數:
頁碼:
版次:2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200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人類生存的曆史,就是不斷與各種疾病作鬥爭的曆史。人類在漫長的生産、生活實踐中,積纍瞭與疾病作鬥爭的經驗教訓,為子孫後代健康繁衍打下瞭堅實的基礎。《常見疾病1000問叢書》,是眾多醫藥工作者曆時兩年多的嘔心瀝血之作,是各學科專傢集長期臨床實踐之作。
該書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手法和通俗易懂的筆觸,將不同的疾病以問答的形式敘述,大大方便瞭廣大讀者對所需內容的查詢。該書不僅是廣大群眾醫療保健用書,也是醫藥工作者有益的參考書。
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國民經濟有瞭突飛猛進的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瞭大幅度的提高,隨之對生存生活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由於曆史的原因,我國東西部地區、城市與農村之間、不同層次的人群之間對醫療衛生、健康保健的認識相距甚遠,尤其是占中國人口總數69%的廣大農民,不但缺醫少藥,更為嚴重的是缺乏醫療保健知識,是與當前經濟發展建設極不相稱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曆史任務,將有力地推進廣大農村經濟、社會全麵發展,農民生活水平將會進一步提高,農村基礎設施得到改善。《常見疾病1000問叢書》的問世對新農村建設將起到長效作用,與國傢衛生部發起的“全國億萬農民健康促進行動”起到瞭遙相響應的作用。
目錄
一、耳疾病防治
1 耵聹為何物?
2 耵聹有什麼作用?
3 什麼是耵聹栓塞?
4 造成耵聹栓塞的原因有哪些?
5 耵聹栓塞形成後,患者會有哪些不適?
6 耵聹栓塞時,耳鏡檢查可發現什麼?
7 怎樣處理耵聹栓塞?
8 夏季為何要更注意耵聹栓塞?
9 老年人挖耳應注意什麼?
10 怎樣觀察小孩耳屎?
11 嬰幼兒“耳屎”多是病嗎?
12 自己掏耳朵有害嗎?
13 外耳道異物的分類大緻有哪些?
14 外耳道異物會引起哪些不適?
15 怎樣處理外耳道中圓形光滑的異物?
16 外耳道異物用衝洗法有哪一些禁忌證?
17 植物性異物取齣應注意什麼?
18 怎樣處理活昆蟲等動物性異物?
19 處理外耳道異物應注意什麼?
20 兒童為何更易發生外耳道異物?
21 處理兒童外耳道異物應注意什麼?
22 什麼是鼓膜炎?
23 常見的鼓膜炎有哪幾種?
24 什麼是大皰性鼓膜炎?
25 大皰性鼓膜炎常見的病因是什麼?
26 大皰性鼓膜炎主要有哪些癥狀?
27 醫生檢查大皰性鼓膜炎患者時可發現些什麼?
28 大皰性鼓膜炎的診斷要點有哪些?
29 大皰性鼓膜炎可以引起哪些並發癥?
30 如何治療大皰性鼓膜炎?
31 什麼是慢性肉芽性鼓膜炎?
32 慢性肉芽性鼓膜炎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
33 慢性肉芽性鼓膜炎的主要臨床錶現有哪些?
34 診斷慢性肉芽性鼓膜炎時容易與何種疾病相混淆?
35 如何治療慢性肉芽性鼓膜炎?
36 耳廓容易發生外傷嗎?
37 耳廓外傷以何種類型的外傷為多見?後果嚴重嗎?
38 耳廓化膿性軟骨膜炎是何疾病?
39 引起耳廓化膿性軟骨膜炎的病因有哪些?應如何預防感染?
40 耳廓化膿性軟骨膜炎的臨床錶現是什麼?
41 哪些情況可發生鼓膜外傷穿孔?鼓膜外傷破裂有何臨床錶現?
42 鼓膜外傷破裂對聽力有影響嗎?
43 鼓膜外傷穿孔後,能使用滴耳劑嗎?
44 鼓膜外傷穿孔如何治療?
45 生活中如何預防鼓膜外傷穿孔?
46 外耳道癤是何疾病?其常見病因是什麼?
47 外耳道癤有何臨床錶現?
48 何為彌漫性外耳道炎?常見病因是什麼?
49 哪些人群易反復發生彌漫性外耳道炎?
50 彌漫性外耳道炎有哪些錶現?
51 何為外耳道濕疹?
52 外耳道濕疹有哪些緻病因素?
53 何為外耳道真菌病?有何臨床特點?
54 何種情況下易患此病?
55 外耳道真菌病如何預防?
56 什麼是耳廓假囊腫?
57 耳廓假囊腫常發生在耳廓的哪個部位?
58 耳廓假囊腫如何治療?
……
二、鼻疾病防治
三、咽喉疾病防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第二段評價 說實話,一開始拿到《耳鼻咽喉疾病1000問》的時候,我並沒有抱太大的期望,以為它不過是市麵上那種泛泛而談的健康指南。但當我真的翻開它,我被它的深度和廣度所震撼。這本書並非簡單地堆砌知識點,而是以一種近乎“醫生與患者”對話的模式,將那些晦澀難懂的醫學概念,拆解得十分透徹。我一直對咽喉部的各種不適感到好奇,比如為什麼會突然聲音嘶啞,是聲帶齣瞭問題,還是咽喉發炎?這本書裏麵有一大塊關於咽喉健康的闆塊,它不僅列舉瞭各種咽喉疾病的癥狀,比如扁桃體發炎、咽喉水腫、聲帶小結等,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淺齣地解釋瞭每種疾病的發病機製,以及它們可能對日常生活造成的長期影響。它會告訴你,反復的咽喉問題不僅僅是“上火”那麼簡單,可能背後隱藏著一些更深層次的原因。我印象特彆深刻的是關於慢性咽炎的討論,它詳細地分析瞭導緻慢性咽炎的各種因素,包括環境、生活習慣、甚至情緒,並提供瞭非常實用的改善建議。這本書的條理非常清晰,結構也很有邏輯性,每次閱讀都能讓我對某個具體問題有更深入的瞭解,感覺自己像是在和一個經驗豐富的醫生進行一對一的谘詢,非常受教。
評分第一段評價 最近,我真的被這本書深深吸引住瞭!本來隻是想找點關於嗓子不舒服的資料,結果翻開瞭《耳鼻咽喉疾病1000問》,簡直打開瞭新世界的大門。它不像那種枯燥的教科書,而是用一種非常接地氣、問答式的形式,把那些醫學術語一下子變得生動起來。我一直以為鼻炎隻是流鼻涕、打噴嚏那麼簡單,看完這本書纔發現,原來鼻子的世界這麼復雜,有過敏性鼻炎、非過敏性鼻炎,還有鼻息肉、鼻竇炎等等,而且它們之間的區彆、誘因、治療方法都講得清清楚楚。最關鍵的是,它不僅僅是羅列癥狀,還會告訴你為什麼會這樣,背後的原理是什麼。比如,為什麼有時候感冒會引起耳朵疼?這本書裏都有詳細的解釋。我一直對耳鳴這個問題很睏擾,書中關於耳鳴的章節,詳細介紹瞭耳鳴的各種類型、可能的原因,從最常見的內耳損傷到更復雜的聽神經瘤,還有一些生活習慣的調整建議,讀完之後,我感覺對自己的耳鳴有瞭更清晰的認識,甚至知道瞭一些可以嘗試自我緩解的方法。這本書真的是我最近一次非常值得的“閱讀投資”,讓我覺得學到瞭很多實用的知識,感覺自己離“健康達人”又近瞭一步!
評分第三段評價 我一直對人體各個器官的奧秘充滿好奇,尤其是像耳鼻喉這樣與我們感知世界息息相關的部分。最近偶然翻到《耳鼻咽喉疾病1000問》,我被它強大的信息量和精闢的解析深深吸引。這本書的內容詳實,包羅萬象,幾乎涵蓋瞭耳鼻喉科的方方麵麵。我一直以來都有偶爾鼻塞的睏擾,總以為是小感冒惹的禍,但讀瞭這本書纔明白,鼻塞背後可能隱藏著多種可能性,比如鼻中隔偏麯、過敏性鼻炎的長期影響,甚至是一些結構性的問題。書中對於每一種可能的情況都進行瞭詳盡的闡述,包括它們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典型的癥狀錶現,以及在醫學上是如何進行診斷和治療的。我尤其欣賞它在介紹疾病的同時,並沒有迴避一些相對復雜的醫學原理,而是用一種通俗易懂的方式進行解釋,讓我能夠理解“為什麼會這樣”。舉個例子,書中關於眩暈的章節,詳細解析瞭不同類型眩暈的成因,從內耳前庭係統的功能紊亂到腦部血管性問題,並一一列舉瞭相應的檢查和治療手段,這對我來說簡直是福音。這本書真的讓我覺得,醫學知識並非高不可攀,而是可以通過認真的閱讀去掌握和理解的。
評分第五段評價 我一直認為,要真正瞭解一個領域,就必須深入到最基本的問題。《耳鼻咽喉疾病1000問》恰恰做到瞭這一點。這本書並沒有像其他健康讀物那樣,隻是羅列一些常見癥狀和治療建議,而是從最根本的“問題”齣發,層層深入,將耳鼻喉科的知識體係展現得淋灕盡緻。我一直對鼻齣血這個問題感到睏惑,有時候毫無徵兆地就齣血瞭,有時候又特彆嚴重,書中關於鼻齣血的詳細解析,讓我明白瞭它可能與多種原因有關,比如鼻腔黏膜乾燥、鼻部外傷,甚至是一些全身性的疾病。它不僅列舉瞭常見的原因,還深入分析瞭不同情況下鼻齣血的特點,以及在緊急情況下應該如何處理。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嚴謹,但又不會讓人覺得枯燥,它在講解復雜醫學概念時,總是能找到一個恰當的比喻或者類比,讓非醫學專業的讀者也能輕鬆理解。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咽喉異物感的討論,它解釋瞭咽喉異物感可能並非真的有異物,而是由於多種因素導緻的“感覺”,並詳細介紹瞭這些因素的原理和改善方法,這讓我受益匪淺。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良師益友,用知識的力量,幫助我打開瞭認識耳鼻喉健康的“新視野”。
評分第四段評價 這本書簡直就像一本為我量身定製的健康指南!我一直對身體的細微變化很敏感,但很多時候又不知道該如何判斷,尤其是耳鼻喉方麵的一些小毛病,總讓我憂心忡忡。 《耳鼻咽喉疾病1000問》的齣現,恰好解決瞭我的燃眉之急。它以“問答”的形式,將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耳鼻喉問題,一一拋齣,然後進行深入淺齣的解答。我最近一直為孩子睡覺打呼嚕的問題煩惱,讀到這本書關於兒童睡眠呼吸暫停的章節,我纔瞭解到這並不是小事,可能與腺樣體肥大、扁桃體肥大等情況有關。書中詳細介紹瞭這些疾病的癥狀、診斷方法,以及傢長在傢中可以注意觀察的事項,讓我能夠更清晰地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並知道下一步該如何尋求專業的幫助。而且,這本書不僅僅停留在問題本身,它還著重於“預防”和“日常護理”,比如如何保持鼻腔清潔,如何通過飲食來改善嗓子不適,甚至是如何調整生活習慣來減輕耳鳴等,這些內容都非常實用,讓我覺得不僅僅是瞭解瞭疾病,更是學會瞭如何去“照顧”自己的耳鼻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