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nowball: Warren Buffett and the Business of Life
适读人群:对企业管理、人物传记、巴菲特、投资、机构发展感兴趣的读者;对财经图书感兴趣的读者
“股神”巴菲特授权的官方传记,耗时5年,对话2000个小时,采访250位朋好友
一.有好朋友
巴菲特的成功不但体现在他的事业上,他还拥有首富玩伴、生意上的得力助手与一个美满的家庭
巴菲特与另外一位世界文明的巨富“比尔盖茨”是生活中的好友,两位大富豪经常一起在媒体面前露面
二、靠得住的实力生意伙伴
有巴菲特“ZUI后的秘密武器”之称的芒格跟巴菲特本人被称作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黄金组合”
无论是年轻与年迈都合作无间,做一辈子忠诚的“好基友”
三、重视儿女的教育
巴菲特的个儿女,从小巴菲特很注重对他们的培养,他们现在都各自拥有自己幸福的生活,但都并没有继承他们父的巨额财产。
四、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总有一个默默给予他关怀的女人
这,巴菲特跟第YI任也是对他生命中影响很大的女人苏珊结婚了(本书内页)
她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巴菲特的家庭事业以及性格,巴菲特非常感恩她的
陪伴,是她给了巴菲特一个幸福完美的家,也是他可以放心拼搏的原因
全面解读这位商界奇才的投资理念和商业思想
迄今为止描写这位美国资本家成长心路为详尽而深刻的惊世之作!
中信十年经典系列重装再版,隆重推出,精装品质,收藏馈赠佳品
作者在这本书中想要告诉你:
◎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
◎一个人一生中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
◎我们一生中要面临诸多选择,要争取做一个受欢迎的人,其实就是让自己的雪球在雪地上越滚越大,是一边前进一边选择积雪皑皑的地方,因为我们不会回到山顶重新开始滚雪球,生活正是如此。
◎恐惧和贪婪这两种传染性极强的灾难的偶然爆发会永远在投资界出现。这些流行病的发作时间难以预料,由它们引起的市场精神错乱无论是持续时间还是传染程度同样难以预料。因此我们永远无法预测任何一种灾难的降临或离开。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五、从小就有理财观念
(本书内页)儿时巴菲特与姐妹们
从这张儿时巴菲特与其他两位姐姐的照片我们不难看出,从小他就有超乎常人的理财观念(其他两位姐姐手里都像普通孩子一样抱着自己ZUI心爱的东西---娃娃,唯独巴菲特抱着他的小小镀镍钱罐,罐子里装着他储回来的钱)
六、时刻保持一颗童心
(本书内页)巴菲特到老了还是那么爱玩,会玩,本书内页
六、ZUI快的方法是以钱生钱,重视复利
1939年的冬天,9岁的巴菲特在院子里玩雪。他把少量的积雪铲到一块,揉成一个雪球,然后把它放在地上慢慢滚动,雪球越滚越大……
巴菲特强调制造复利的重要性
从此,巴菲特再也没有停下脚步,目光投向白雪皑皑的整个世界……
沃伦·巴菲特,我们这个时代硕果仅存的商业和投资大师,甚至在死后还会影响后世50年的伟大人物,终于向我们敞开了他的心扉。这本《滚雪球》是巴菲特生平仅有的授权的官方传记,以从未有过的视角,揭开了巴菲特的真实人生。许多年来聚光灯下高大的“股神”终于走下神坛,以他平实的语言、真诚的心,娓娓道来,讲述了巴菲特78年人生中触动人心的故事,分享了他60多年商业和投资生涯中宝贵的经验。
《滚雪球》一书为我们描述了一个和普通人一样遭遇过挫折和失败的巴菲特,如何在投资和商业中获得了巨大成功和财富。同时,《滚雪球》中对于巴菲特投资理念和商业思想的全面解读,让这位我们这个时代硕果仅存的商业的精神财富,得以传承后世。
七、投资实力派,不跟风,看准了就长期持有
1988年巴菲特买入可口可乐
如果你给我1000亿美金,让我去夺去可口可乐在市场上的地位,我会把钱退还给你,并告诉你这不可能。
八、只作自己擅长的事
(本书内页)巴菲特公司走廊中挂着的他参加棒球赛的照片,时刻提醒着自己只做自己擅长区域的事
股票市场很像棒球比赛,只是没有所谓的好球区域,你就在那里,等待,等待,等待那个属于你的全垒打。
九、其他的在这本厚厚的原汁原味原版书里......
作者简介
巴菲特只授权他认为足够的施罗德撰写他的人生故事
曾任摩根士丹利董事总经理,因撰写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研究报告而与巴菲特结识,而巴菲特也因为赏识她的洞察力和掌握主题的能力,授权施罗德撰写他的人生故事。为了撰写本书,施罗德用了5年时间,跟巴菲特交谈了2000个小时,采访了他的250位朋友、家人和同事,查阅了巴菲特从未披露的无数私人信件和档案。
施罗德生于得克萨斯州,在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获得学士及MBA学位。拥有会计师*,目前与丈夫居住在康涅狄格州。
权WEI评价
★巴菲特选择艾丽斯·施罗德为其作传真是明智之举……她具有高超的驾驭能力,纵横捭阖,收缩自如,将巴菲特的传奇故事娓娓道来,抽丝剥茧地梳理了他那盘根错节的商业帝国。施罗德女士不仅对巴菲特的传奇人生了如指掌,同时也敏锐把握到了他对当前经济危机的预见。
——《纽约时报》
★对那些已经了解巴菲特故事的人来说,施罗德的这本书引人注目之处就是它史诗般的视野。《滚雪球》比其他作品更加敏锐,它深入到心灵深处,挖掘了巴菲特的成功秘诀。
——美国《商业周刊》
施罗德的这本书是一本惊人的好书,之所以“惊人”,是因为她不仅仅详尽描述了巴菲特私人生活的细微之处,同时她的写作技巧娴熟,文笔优美,让这本书感人肺腑。尽管她明显得到了巴菲特的鼓励和合作,但在评价他时依然直言不讳……从个人角度而言,巴菲特也许不是世界上容易相处的人,但是他的一生却很值得研究。在施罗德的书中,她找到了一个独特的视角来讲述他的故事。
——《人物周刊》
★在金融危机的危险时刻,很有必要读读这本书。
——《福布斯》
基本信息
作者:Alice Schroeder
出版社: Bantam; Updated (2009年10月27日)
外文书名: 滚雪球:沃伦·巴菲特和他的财富人生
平装: 832页
语种:英语
ISBN: 0553384619
条形码: 9780553384611
商品尺寸: 15.4 x 3.7 x 23.3 cm
商品重量: 848 g
ASIN: 0553384619
这本书的篇幅着实可观,初次翻开时,我甚至有些望而却步,担心在浩瀚的文字海洋中迷失方向。但奇妙的是,一旦真正沉浸进去,时间感似乎就彻底消失了。它不像一本需要“啃”下来的教材,更像是一部引人入胜的长篇小说,只不过它的情节基于真实的历史,它的冲突源于人性的博弈和经济规律的残酷。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时间线索的穿插,将早期的家庭教育、业余的兴趣爱好、与导师的相遇,以及后期的重大投资决策,编织成一张精密而富有张力的网。你永远不会觉得某个部分是冗余的,因为每一段经历,无论看似多么微不足道,最终都会在后文找到其逻辑上的呼应点。这种结构上的严谨性,体现了作者在构建整个叙事框架时所投入的心血,让阅读体验保持了一种持续的、层层递进的吸引力,让人忍不住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尽管我们都知道历史的走向,但过程的细节依然扣人心弦。
评分真正让我感到震撼的是,这本书并没有将主人公塑造成一个无懈可击的“神坛”形象。它坦诚地展现了人性中的矛盾和挣扎。我们知道,站在公众视野里的那些成功人士,往往被赋予了过于光环的色彩,他们的失败、错误、甚至那些不那么“正确”的决定,常常被有意无意地忽略或美化。然而,这本书似乎抱着一种近乎残酷的诚实,将那些早年的挫败、人际关系中的摩擦,以及面对重大抉择时的犹豫和自我怀疑,都毫不避讳地呈现在我们面前。这使得这个人物形象变得异常立体和真实可感。阅读过程中,我不再是仰视一个遥不可及的偶像,而是仿佛在与一个活生生、有血有肉的智者对话,他也会犯错,也会经历低谷,正是这些真实的瑕疵,才使得他后来的成就显得更加来之不易和充满力量。这种深刻的人性洞察,远超出了对商业技巧的罗列和分析。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力着实令人佩服,它不像有些财经类的书籍那样,充斥着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和令人昏昏欲睡的理论分析。相反,它有一种近乎文学作品的流畅和节奏感。作者似乎深谙叙事艺术的精髓,总能在关键的转折点设置悬念,或者在平淡的日常叙述中,突然抛出一个足以让人醍醐灌顶的观点。我常常在阅读中会不自觉地停下来,回味刚才读到的某个段落,思考其中的深层含义。那种文字的韵律感,让你感觉像是在听一位技艺精湛的演奏家为你讲述一段跌宕起伏的人生乐章,时而激昂,时而低回,但始终保持着令人心神愉悦的和谐。而且,作者在描述那些复杂的商业决策时,能够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进行类比和阐释,即便是对金融领域不甚了解的读者,也能大致把握其核心脉络,这无疑拓宽了本书的受众基础。这种将高深学问“去魅”并转化为大众可理解的语言的能力,本身就是一种了不起的成就。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带着一种沉稳而又富有故事性的感觉,那种微微泛黄的纸张质感,仿佛能让人触摸到时间流淌的痕迹。我拿到它的时候,首先被那种厚重感所吸引,这不是那种轻飘飘的、只为消遣的作品,它散发着一种历史的重量感。光是翻阅目录和前言的部分,就足以看出作者在梳理人物生平时所下的苦功,资料的详实程度让人惊叹,仿佛他不仅仅是在记录一个人的生平,更像是在为一部宏大的家族史诗做着最精密的注脚。阅读的过程就像是跟着一位技艺高超的向导,穿梭于那些早已成为传奇的时刻,但向导的讲述方式却异常的克制和客观,没有过度的渲染,只是将事实、数据和人物的内心挣扎,用一种近乎冷静的笔触缓缓铺展开来。这使得整个叙事保持了一种高级的距离感,让读者得以自己去揣摩和感受人物的伟大与复杂性,而不是被作者的某种预设立场所裹挟。我尤其欣赏那种对细节的捕捉,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童年片段,最终如何塑造了日后那个叱咤风云的商业巨子的世界观和决策逻辑,这种深挖内在联系的处理手法,是很多传记作品所缺乏的深度。
评分从阅读体验上来说,这本书成功地构建了一种独特的阅读“氛围”。它不是那种需要你戴着耳机,排除外界干扰才能进入的沉重读物。恰恰相反,我发现最适合阅读它的场景,是在一个相对安静的午后,手捧着它,旁边放着一杯热茶,任由思绪随着文字在时间的洪流中漂移。它带来的不是知识的轰炸,而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心境沉淀。你会开始反思自己看待金钱、看待时间、看待承诺的方式。它提供给我们的,与其说是致富的秘籍,不如说是一种处理生活和商业关系的哲学框架。那种基于长期主义的耐心,对价值的坚守,以及在喧嚣世界中保持内心清明的定力,这些“软技能”才是这本书真正具有普世价值的地方。读完之后,我的书架上可能不会多出几条新的投资准则,但我的思维模式却似乎被轻微地校准了一下方向,这种深层次的思维影响,是任何肤浅的成功学书籍都无法比拟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