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本商品包含套装及单册商品等多链接,请手机下单顾客务必仔细核对所选商品品类!以免造成误购!
2.装帧设计精美,工艺先进,用纸考究。内文纸采用120克雅质纸,在阅读的视觉感官上更舒适。使用进口环保油墨印刷,在保证高质量印刷效果的同时兼具绿色环保的理念。本套丛书开本设计为大16开,右翻页,锁线裸背装订便于平摊摆放,提高了读者阅读的舒适度和临写的方便度。
3.技术手段先进,使用便捷。为了进一步方便读者,出版方特将书家临写的部分过程摄录下来,读者可以通过扫描书中附加的二维码,直观地看到书家是如何临帖的。通过观看书家的临摹视频,体会书家的运笔过程,不仅可以少走许多弯路,而且会有豁然开朗之感。
4.丛书所选碑帖均为中国书法史上具有代表性、永恒性乃至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原作年代自东汉至盛唐,时间跨度六七百年,是期间汉隶、魏碑、唐楷经典代表作品。
5.科学编排对应性。丛书采取逐页对应方式编排,将原贴与书法家临本紧密结合,一一对应,可以使临习者清晰看到原贴与临本之间的异同,从而感受到书法家对原贴的理解与把握。
另外,随书赠送一张对开整拓挂图,展开尺寸为:560毫米×820毫米。除了便于学习者从整体上认识和解读碑帖外,更具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
本丛书第一辑包含以下7种碑帖:
张建会,1960年4月出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委员会主任、天津市文联副主席、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多次担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书法展评委。获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艺术奖”、书法作品获第六届全国书法展“全国奖”、第二届、第三届全国正书大展、第四届全国楹联书法作品大展“优秀奖”、首届全国书法“翁同和书法奖”。参加首届全国“三名工程”书法作品展、首届中国书坛兰亭雅集42人展,中国美术馆第二届全国书法名家提名展,获《中国书法》当代中青年60家书法创作学术提名。被中共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授予“第三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荣誉称号,获第三届中国(天津)书法艺术节“书法十杰”,被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评为首批“五个一批”人才。
作为东汉隶书成熟时期的代表作,《曹全碑》在历代学人及书法评论家的心目中地位较高。清孙承泽赞誉其:“字法遒秀逸致,翩翩与《礼器碑》前后辉映”,乃“汉石中之宝也”。万经平其曰:“秀美飞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南海康有为先生则认为其与《孔宙碑》为“一家眷属”,“皆以风神逸宕胜”。徐树钧在其《宝鸭斋题跋》中称其碑阴书法“神味渊隽,尤耐玩赏”。从前人诸多评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曹全碑》*显著的审美特征是典雅逸静。与其同时代粗拙的汉碑相比,《曹全碑》若一位翩翩君子,具有极高的修养,其个性不激不励,中正平和,既符合规范,又飘然逸出,与《张迁碑》等以追求真率拙朴的碑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此碑自宋至今著录*多,是一件书法艺术性很高的作品,历来被推为隶书极则。书风细劲雄健,端严而峻逸,方整秀丽兼而有之。自欧阳修载入《金石录》后,后人多有著录,有汉隶第*之称。此碑自宋至今著录*多,是一件书法艺术性很高的作品,历来被推为隶书极则。书风细劲雄健,端严而峻逸,方整秀丽兼而有之。碑之后半部及碑阴是其*精彩部分。艺术价值极高。一向被认为是汉碑中精典之作。
明郭宗昌《金石史》评云:“汉隶当以《孔庙礼器碑》为第*”,“其字画之妙,非笔非手,古雅无前,若得之神功,非由人造,所谓‘星流电转,纤逾植发’尚未足形容也。汉诸碑结体命意,皆可仿佛,独此碑如河汉,可望不可即也。”清王澍《虚舟题跋》评云:“隶法以汉为奇,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而此碑尤为奇绝,瘦劲如铁,变化若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又说,“唯《韩勑》无美不备,以为清超却又遒劲,以为遒劲却又肃括。自有分隶以来,莫有超妙如此碑者。”清杨守敬也说:“汉隶如《开通褒斜道》、《杨君石门颂》之类,以性情胜者也;《景君》、《鲁峻》、《封龙山》之类,以形质胜者也;兼之者惟推此碑。要而论之,寓奇险于平正,寓疏秀于严密,所以难也。”(《平碑记》)此碑字口完整,碑侧之字锋鋩如新,尤其飘逸多姿,纵横跌宕,更为书家所激赏。攻汉隶者,多以《礼器》为楷模。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该碑十二字似篆若隶的碑额,这些字笔画上紧下密,以至相互穿插连接在一起,用笔既有篆书的圆转,又有隶书的方折,极为灵动飘逸,结构宽扁,自然天成,为研究汉篆的上佳范例。
《张猛龙碑》全称《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碑》。
北魏正光三年(522)正月立,无书写者姓名,碑阳二十四行,行四十六字。碑阴刻立碑官吏名计十列。额正书“魏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之碑”三行十二字。古人评价其书“正法虬已开欧虞之门户”,向被世人誉为“魏碑第*”。
为正宗北碑书体。碑石在山东曲阜孔庙。书法劲健雄俊。(清)包世臣:正书《张猛龙》足继大令,《龙藏寺》足继右军。(《艺舟双楫》)
北魏时期崇尚佛教,凿窟造像祈福之风盛行,而《始平公造像记》即是当时所造石像的一篇题记,内容充满了迷信宗教色彩,但其文字却为书法艺术的珍品,一反南朝靡弱的书风,开创北碑方笔的典型,以阳刚之美流传于世。
《始平公造像》全称《比丘慧成为亡父洛州刺史始平公造像记》。孟达撰文,朱义章正书。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8)九月刻。石在河南洛阳龙门山古阳洞北壁。龙门造像名品之一。清乾隆年间为钱塘黄小松访得后,始显于世。正书阳文。十行,行二十字,有方界格。额正书阳文"始平公像一区"二行六字。
造像,即雕塑佛像。造像立碑始于北魏,讫于唐中叶,所造者以释迦弥陀、弥勒、观音、势至为多。其初不过刻石,或刻山崖,或刻碑石,或造佛龛,其后或施以金涂彩绘。造像者自称佛弟子、正信佛弟子、清信女、优婆塞等。出资造像者称像主,副像主等。
此造像实高75厘米,宽39厘米。龙门造像题记,一般都不刻书手姓名,仅此碑和《孙秋生题记》刻有书手之名,诚为可贵。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称他们是"工绝一时,精能各擅"的书家,并进一步指出此碑书手朱义章比孙秋生更高一筹,评曰"雄重莫如朱义章"。
《始平公造像记》通篇为阳文镌刻,为历代石刻所罕见,而未署撰人、书人,在魏碑中也是少有的。此碑是北魏书法艺术全盛时期年代较早的作品,全碑文字端严飘逸,将森严方朴的北朝书风,写得婉畅流动,如杨守敬《平碑记》云:"始平公以宽博胜。"特别是在笔法上破隶而出,大胆创新,变柔为刚,变藏为露,实为北碑石刻中之异彩。
《张黑女墓志》全称为《魏故南阳太守张玄墓志》,又称《张玄墓志》。此碑成于北魏普泰元年原石已佚,现仅存清何子贞旧藏拓本;清书法家何子贞评之曰:“化篆分入楷,遂尔无种不妙,无妙不臻,然遒厚精古,未有可比肩者”。我们现在所熟视的第五套人民币上的“中国人民银行”就属于“张黑女体”。《张黑女墓志》以方笔为主,兼以圆转,横画或圆起方收,或方起圆收,长捺一波三折,转角含分隶遗意,不少用笔有行书意。结字微扁,体含动势。既承北魏神韵,又开唐楷法则;既有北碑俊迈之气,又含南帖温文尔雅,堪称北碑之佼佼者。何绍基跋此碑说:“余既性嗜北碑,故摹仿甚勤,而购藏亦富。化篆、分入楷,遂尔无种不妙,无妙不臻。然遒厚精古,未有可比肩《黑女》者。”康有为对此碑也十分推崇,在《广艺舟双楫.备魏》中说:“峻宕则有《张黑女》《马鸣寺》。”在《十六宗》里,称“《张玄》为质峻偏宕之宗”。
碑帖简介
《颜勤礼碑》全称《秘书省著作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公神道碑》。颜勤礼乃颜真卿曾祖父,颜真卿撰并刊立此碑时,年71岁。此碑久埋地下,1922年十月在长安旧藩廨库基中出土。为颜真卿六十岁时所作,书法刚健、整肃、雄厚,标志着颜真卿的书法艺术已进入了完全成熟的后期。此碑由于出土很晚,字口如新,较好的保存了颜书的原来面貌。故出土后受到世人的重视,成为学习颜体的*好范本之一。《颜勤礼碑》是颜真卿的代表作,用笔裹锋落笔,逆入平出,点书浑厚饱满,而转折处多有变化,捺笔顿挫提按分明,吸收了隶书簪头燕尾的笔法。结字一改以右肩耸起、倾斜取势的旧习,字形端正,而肩平齐,左右对称,两侧笔画弧形相抱,端荘雄伟,凛凛有大丈夫气概;章法也一变虞、褚的疏朗,字与字、行与行之间距离缩小,茂密实,充满生机。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