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香港)有限公司 (2013年1月1日)
平装
ISBN: 9620744810
条形码: 9789620744815
ASIN: 9620744810
内容简介
本書是一部講述中國近代化歷程的歷史著作,也是奠定蔣廷黻在近代史研究領域學術地位的著作,全書從鴉片戰爭前夕寫起,到抗日戰爭前夕為止,中國能否近代化以及如何近代化,是本書論述的主線,作者對當時洋務派、維新派、義和團等各種力量的近代化方案都做了深入分析和解讀,并提出自己的見解。全書的後,還附有蔣氏所撰相關文稿6篇,以助閱讀。
本書特色:
(1)本書篇幅雖小,學術含量卻很高。內容上沒有拘泥於事件程序和細節的鋪陳;方法上從總體把握演變趨勢,展示了作者沉潛思辨的寫作風格。
(2)本書所開創的學術傳統,曾是中國近代史研究的主流框架。舊中國史學界,有關近代中國及近代中國對外關係史的著述,幾乎半數以上都是“因襲”蔣廷黻的史學觀點。
(3)作者受到美國“新史學運動”的影響,本書內容被視為“對新史學思想強有力的運用”。又被視為重分析、重綜合、重整體理解的“清華學派”的代表作,奠定了蔣氏在近代史研究領域的學術地位。
(4)本書的內容,折射出以作者為代表的,那一段受西潮衝擊的學人對中國文化以及中國之前途命運的獨特理解。
这本书最让我震撼的,是它对于“近代化”这一宏大主题的解构和重构。它没有陷入简单的“好”与“坏”、“成功”与“失败”的二元对立,而是非常细腻地展现了那个时代中国人在面对西方冲击时,思想、制度、社会结构所经历的痛苦而缓慢的转型过程。作者的笔触冷静而克制,既没有过度美化或丑化任何一方,也没有沉溺于无谓的道德审判。他似乎将自己置于历史的更高维度,客观地审视每一次尝试的代价与收获。尤其是在论述体制改革和文化冲突的部分,那种深沉的忧患意识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透过文字的缝隙渗透出来,读来令人唏嘘不已。这不仅仅是历史知识的灌输,更像是一场关于民族自救与现代性建构的深刻哲学对话。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那种内敛而又力量十足的典范。它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通篇散发出一种老派学者特有的沉稳和精确。每一个用词似乎都经过了深思熟虑,力求在最简洁的表达中蕴含最丰富的信息量。阅读过程中,你会发现很多句子结构非常紧凑,信息密度极高,让人不得不放慢速度,细细咀嚼其背后的含义。这种克制的表达方式,反而更增强了文字的说服力,让人觉得作者是基于扎实的证据和深刻的思考才敢如此下笔。对于那些习惯了快餐式阅读的读者来说,初期可能会需要一些适应,但一旦进入状态,就会发现这种精准的文字魅力,它要求读者付出与之匹配的专注度,而最终获得的回报,是远超预期的知识深度与历史洞察力。
评分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叙事逻辑上的精妙布局。他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将纷繁复杂的近代史事件串联起来,使之呈现出一种清晰的脉络感,而不是零散的碎片。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扑面而来的史料堆砌的枯燥感,相反,他更像是一位高明的导游,带着你穿梭于历史的长廊之中,每到一个关键的转折点,都会停下来,深入剖析当时的时代背景、主要人物的考量以及国际局势的影响。这种层层递进的分析方式,极大地帮助我理解了许多过去在我认知中模糊不清的历史节点——比如,那些看似孤立的外交决策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国家战略考量。读完一个章节,总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不再满足于表面的“是什么”,而是更深层次地探究“为什么会这样”,这种引导性的阅读体验,是很多同类书籍难以企及的。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令人眼前一亮,那种经典的商务印书馆风格,带着一丝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拿到手的时候,首先被封面那沉稳的色调吸引,没有花里胡哨的图案,只有清晰有力的书名和作者信息,让人立刻感受到这不是一本轻飘飘的通俗读物,而是一部严肃的学术著作。纸张的质感也非常好,触感细腻,印刷清晰锐利,即便是年代久远的影像或图表,也能辨认得一清二楚,这对于研究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便利。而且,作为“港台原版”,它保留了出版时最原始的排版和细节,这对于考据癖来说简直是天堂,很多内地再版时可能会进行调整或删改的地方,都能在这里找到最初的面貌。翻开扉页,那份对于学术严谨性的坚持,从每一个细微之处都能体会出来,那种对知识的尊重,透过这本实体书的每一个物理层面都传递给了读者,让人在阅读之前就已经心生敬意,期待着内容带来的深刻洞察。
评分对于初涉中国近代史的研究者或者想要系统性了解这段历史的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极具权威性的基准线。它不像某些普及读物那样为了追求阅读趣味而牺牲了深度,也不像一些纯粹的学术专著那样晦涩难懂,它成功地找到了一个黄金分割点。它用严谨的考证作为骨架,再以流畅的叙述作为血肉,使得那些复杂的历史人物和错综的政治博弈变得可理解、可把握。我发现,每当我阅读其他相关资料时,总会不自觉地回到这本书中寻找对照和锚点,它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历史框架,帮助我辨析其他观点的新颖性与可靠性。可以说,它为我打开了理解近代中国转型期复杂性的第一扇大门,而且是那种视野开阔、能看到全貌的大门。
评分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