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中国好设计年鉴
编辑推荐 红点之父彼得·扎克自编写,中国的红点大奖,国内新的工业设计作品。 图书简介 《2016/2017中国好设计年鉴 》共收录了158件“中国好设计”奖的报奖产品,这些设计包含由20余位院士和专家选出的8项中国好设计金奖和19项中国好设计银奖。书中为这些的设计作品,配有详细的文字介绍和图片展示,能为广大的设计从业者提供良好的借鉴。 图书目录 9 金奖 59 优胜奖 163 荣誉奖 179 评审团 202 索引 作者姓名:[德]彼得·扎克 出版社名称: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537-8203-4 语种:中文 价格:298.00 人民币 装帧:简装 版次:1 出版时间:2017.06 开本:12 页数:204
图书目录 9 金奖 59 优胜奖 163 荣誉奖 179 评审团 202 索引
《德国红点之父彼得·扎克2016/2017中国好设计年鉴 中国工业产品设计红点大奖》这本书,对我这样一个热爱生活、追求品质的读者来说,是一次关于“美好生活”的设计解读。书中,我看到了那些被精心设计的产品,如何在细节之处提升我们的生活品质,如何在平凡的日常中增添一份仪式感。从厨房用具的便捷,到居家用品的舒适,再到个人穿戴的时尚,每一个设计都仿佛在诉说着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彼得·扎克作为国际知名的设计评论家,他对这些作品的评价,让我看到了中国设计在理解并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方面的巨大潜力。他所关注的,是设计如何通过功能、美学和情感的结合,创造出能够触动人心的产品。年鉴中的每一个案例,都像是在描绘一幅充满幸福感和满足感的生活画卷。我惊叹于中国设计师们如何用他们的创意和智慧,将普通的产品变成连接消费者与美好生活的桥梁,让每一次使用都成为一种享受。
评分我带着对“简约”之美的探寻,翻开了《德国红点之父彼得·扎克2016/2017中国好设计年鉴 中国工业产品设计红点大奖》。书中,我被那些化繁为简、回归本质的设计所深深打动。我看到了产品如何通过极简的形态,传递出清晰的功能信息;如何通过纯粹的色彩,表达出内敛的情感。这些设计,仿佛在喧嚣的世界中,带来了一丝宁静和秩序。彼得·扎克作为一位对设计有着深刻理解的专家,他对简约设计的解读,让我看到了“少即是多”的哲学力量。他所关注的,是设计如何通过减法,去除不必要的干扰,让产品回归其最本质的价值。年鉴中的每一个案例,都像是在描绘一幅纯净、高效、优雅的生活场景。我欣赏中国设计师们在追求极致简约的同时,依然能够保持设计的温度和人性化,创造出既有美感又不失实用性的产品。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中国设计在国际舞台上所展现出的独特品味和审美追求。
评分《德国红点之父彼得·扎克2016/2017中国好设计年鉴 中国工业产品设计红点大奖》这本书,如同一本关于“可持续设计”的指南,我被书中那些既美观又环保的设计理念所深深吸引。我看到了设计师们如何在材料选择、生产工艺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等方面,践行着对环境的责任。这些设计,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当下的需求,更是为了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彼得·扎克作为一位富有远见的设计大师,他对可持续设计的关注,为我提供了一个审视工业设计的新维度。他所强调的,是设计如何在经济效益、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年鉴中的每一个案例,都像是在描绘一幅绿色、健康、和谐的生活图景。我惊叹于中国设计师们在追求卓越设计的同时,也肩负起对地球的承诺,创造出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产品。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中国设计在拥抱未来趋势方面的积极探索,也让我对接下来的精彩内容充满了期待。
评分初次翻开这本《德国红点之父彼得·扎克2016/2017中国好设计年鉴 中国工业产品设计红点大奖》,我怀揣着对工业设计巅峰的无限憧憬,彼得·扎克的盛名如同灯塔,指引着我探索中国设计在国际舞台上的璀璨绽放。书页的触感温润,印刷的色彩饱满,首先就给予了我一种品质的保证。它不仅仅是一本年鉴,更像是一扇窗口,让我得以窥见那些在严苛的红点奖评选中脱颖而出的中国设计精品。每一件作品的呈现都力求精益求精,从工业设计的逻辑、功能性、美学表达,再到用户体验的深度考量,都被细致地剖析和展示。我特别欣赏的是,书中并没有仅仅罗列产品,而是通过精炼的文字和高质量的图片,深入浅出地阐释了设计理念背后的思考过程。我仿佛能感受到设计师们在产品研发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和智慧,他们如何在有限的资源和技术条件下,创造出令人惊艳的解决方案。对于我这样一个热爱设计、又对工业美学充满好奇的读者来说,这本年鉴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学习平台。它让我看到了中国设计正在走向成熟,正在以一种更加自信、更加富有创造力的方式,在世界设计舞台上留下属于自己的印记。彼得·扎克的视角,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工业产品设计的独特维度,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渴望深入了解每一个获奖作品背后的故事和价值。
评分《德国红点之父彼得·扎克2016/2017中国好设计年鉴 中国工业产品设计红点大奖》这本书,在我看来,是一次关于“用户中心”设计理念的生动实践案例集。我被书中那些真正从用户需求出发,并用创新设计解决实际痛点的作品深深吸引。我尝试着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审视这些产品,去感受它们在实际使用中带来的便利、舒适和愉悦。书中对产品交互方式的描述,以及对用户体验的深入挖掘,都让我看到了中国设计在贴近用户、理解用户方面的显著进步。彼得·扎克作为一位在设计领域有着深厚造诣的大师,他的眼光独到,他所关注的,正是设计中最核心的价值——为人类服务,提升生活品质。年鉴中的每一个案例,都仿佛在讲述一个关于“人”的故事,关于设计如何更好地融入生活,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欣赏那些在细节处体现人文关怀的设计,那些能够打动人心的设计。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视角,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好设计”的真正含义,它不仅仅是美学上的赏心悦目,更是功能上的实用高效,以及情感上的共鸣。
评分翻阅《德国红点之父彼得·扎克2016/2017中国好设计年鉴 中国工业产品设计红点大奖》,我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匠心”气息。那些被收录的设计,无论大小,无论品类,都透露出一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和对完美的执着。我试着去想象,设计师们是如何在每一次的打磨中,将一件普通的产品升华为一件艺术品。书中对材料的运用、工艺的选择、色彩的搭配,以及人机工程学的考量,都让我看到了中国设计在品质感和人性化方面的巨大飞跃。我尤其关注那些看似平凡却功能强大的产品,它们如何在不经意间,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和愉悦。彼得·扎克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设计大师,他的评价体系无疑是极具参考价值的。他所看到的,不仅仅是产品的外形,更是其内在的生命力和设计哲学。年鉴中对每一个获奖作品的解读,都像是一堂生动的设计课,让我学到如何去审视一件产品,如何去欣赏设计中的智慧。我看到了中国制造业在设计领域的努力和进步,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正在凭借优秀的设计,赢得世界的尊重。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份荣誉的展示,更是中国设计力量在国际舞台上的一次实力证明,让我对中国设计的未来充满信心。
评分翻开《德国红点之父彼得·扎克2016/2017中国好设计年鉴 中国工业产品设计红点大奖》,我仿佛置身于一个由优秀设计构筑的奇妙世界。书中,那些被严苛评审脱颖而出的中国工业产品,无不散发着独特的设计魅力。我特别关注那些在细节之处展现出匠心独运的设计,它们可能是一个巧妙的开关,一种舒适的握持感,或是一种直观的操作界面。这些细节,恰恰是衡量一件产品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彼得·扎克作为国际设计界的权威,他对这些作品的解读,让我看到了中国设计在理解并满足用户深层次需求方面的进步。他所强调的,不仅仅是表面的美观,更是产品背后所蕴含的逻辑、情感和价值。年鉴中的每一个案例,都像是一次对“好设计”的深度剖析,让我学到了如何去欣赏一件产品,如何去理解设计背后的语言。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工业设计发展动态的绝佳窗口,让我看到了中国设计正在以一种更加成熟、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
评分《德国红点之父彼得·扎克2016/2017中国好设计年鉴 中国工业产品设计红点大奖》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作品集,不如说是对当下中国工业设计发展趋势的一次精妙概括。我尤其被书中对“创新”这一核心要素的解读所打动。那些被收录的设计作品,无一不体现出设计师们在功能、形态、材料以及用户交互上的大胆突破。我尝试着去理解,在每一个简洁的线条、流畅的曲线背后,隐藏着多少次推敲和迭代。书中对每一个项目的介绍,都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设计逻辑的原点,探讨了产品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如何提升用户的生活品质,甚至如何在环保和可持续性方面做出贡献。这让我意识到,伟大的设计并非空中楼阁,而是根植于对现实世界的深刻洞察和对未来的积极想象。彼得·扎克作为国际设计界的泰斗,他的视角和评判标准,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衡量中国设计水平的标尺。通过他的解读,我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国设计正在从“制造”向“智造”转型,从模仿走向引领。年鉴中的每一个案例,都是中国设计师们在国际舞台上的一次有力宣言,它们用独特的设计语言,讲述着中国故事,展现着中国力量。我对那些跨越了文化和语言障碍,赢得红点奖的设计作品尤为着迷,它们证明了优秀的设计能够触及全人类共同的情感和需求,具有普适的价值。
评分《德国红点之父彼得·扎克2016/2017中国好设计年鉴 中国工业产品设计红点大奖》这本书,对于我这样一个对科技与设计结合充满兴趣的读者而言,简直是一场视觉和思想的盛宴。书中呈现的工业产品设计,无一不体现出对前沿科技的敏锐洞察和巧妙运用。我看到了智能家居的便利,看到了新能源交通的环保,也看到了医疗器械的精准与人性化。这些设计不仅仅是功能的堆砌,更是科技与人文关怀的完美融合。彼得·扎克作为世界顶级的设计评审,他的专业眼光,为我揭示了这些科技产品在设计上的独到之处。他所关注的,不仅仅是技术的先进性,更是技术如何通过设计,更好地服务于人类,提升我们的生活体验。年鉴中的每一个案例,都像是在描绘一幅科技与生活交融的未来图景。我惊叹于中国设计师们在驾驭复杂科技的同时,依然能够保持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创造出既有科技感又不失温度的产品。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中国在工业设计和科技创新领域的巨大潜力,也让我对接下来的精彩内容充满了期待。
评分我带着对创新与传承的期待,翻开了《德国红点之父彼得·扎克2016/2017中国好设计年鉴 中国工业产品设计红点大奖》。书中,我看到了中国设计在汲取国际先进理念的同时,也融入了深厚的本土文化和人文情怀。那些被收录的设计,既有现代工业的简洁大气,又不乏东方审美的含蓄内敛。我特别欣赏那些在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之间找到完美平衡的设计作品,它们仿佛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承载着历史的积淀,又引领着未来的方向。彼得·扎克作为红点奖的灵魂人物,他的点评无疑为这些作品赋予了更深远的意义。他所解读的,不仅仅是设计本身,更是设计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基因和时代精神。年鉴中的每一个案例,都是中国设计师们在国际舞台上的一次精彩亮相,它们用独特的设计语言,讲述着中国品牌的故事,展现着中国文化的魅力。我看到了中国设计正在走向世界,并在世界设计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这本书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好奇,渴望深入了解那些在国际舞台上闪耀的中国设计之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