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古建筑油漆彩画(第2版) | ||
| 定价 | 298.00 | |
| 出版社 |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 |
| 版次 | 2 | |
| 出版时间 | 2013年02月 | |
| 开本 | 16开 | |
| 作者 | 边精一 | |
| 装帧 | 精装 | |
| 页数 | 285 | |
| 字数 | 492000 | |
| ISBN编码 | 9787516003497 | |
| 重量 | 1729 | |
第1篇 古建油漆工艺技术
1 概述
2 材料
2.1 油漆涂料的一般常识
2.2 古建油漆常用材料
2.3 地仗材料的预加工
2.4 古建地仗灰的配制
2.5 颜料光油的配制
3 地仗工艺
3.1 清理及基层工艺
3.2 一麻五灰工艺
3.3 单披灰工艺及其应用
4 油皮工艺
4.1 油皮的一般工艺
4.2 古建各部位的油漆色彩及工艺
5 贴金工艺
5.1 金箔
5.2 银箔与铜箔(附铜金粉)
5.3 贴金的部位
5.4 贴金的方法
5.5 贴金注意事项
6 镏金常识
7 大漆工艺常识
7.1 做地仗的大漆工艺
7.2 榆木擦生漆做法
7.3 大漆中毒与防治
8 美术漆的运用
8.1 假石纹工艺
8.2 假木纹工艺
9 漆片工艺常识
9.1 调配虫胶漆(漆片液)
9.2 漆片施工
10 匾额油漆工艺
10.1 式样与种类
10.2 拓取字样
10.3 做匾地仗(包括做字)
10.4 表面处理
11 粉刷及裱糊常识
11.1 粉刷常识
11.2 裱糊常识
第2篇 古建彩画工艺技术
第3篇 油漆彩画问答
作为一个对中国古代艺术情有独钟的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深入了解古建筑彩画的书籍。《包邮 中国古建筑油漆彩画(第2版)》这个名字,简洁明了,直击我内心所想。我一直对那些色彩鲜艳、图案繁复的古建筑彩画充满了好奇,它们仿佛诉说着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厚重。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介绍不同朝代、不同地域的彩画风格及其代表性作品。比如,唐代的宏伟壮丽,宋代的清新淡雅,明清的精巧华美,书中能否通过精美的图片和详实的文字,将这些风格一一呈现,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比较?我尤其想了解,在古代,绘制这些彩画的工匠们是如何工作的?他们使用的颜料是从哪里来的?是如何调制的?有哪些独特的绘画技巧?书中能否提供一些关于古代彩画制作流程的图示或步骤说明,让我能够对他们的工艺有更直观的认识?此外,我还对彩画中蕴含的文化象征意义非常感兴趣,比如那些龙、凤、麒麟等吉祥图案,以及花卉、山水等自然元素的运用,它们都代表着什么?在不同的建筑上,这些图案又有什么特定的含义?这本书,对我来说,就是一座通往中国古建筑彩画艺术宝库的钥匙。
评分当我看到《包邮 中国古建筑油漆彩画(第2版)》这个书名时,心中便升起一股强烈的认同感。我始终认为,中国古建筑的魅力,除了其雄伟的结构和独特的造型,更在于那些精妙绝伦的装饰艺术,而彩画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我一直渴望能有一本书,能够系统地、深入地解读这些彩画的奥秘。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梳理中国彩画的发展脉络,从早期的朴素到后来的繁复,分析不同历史时期彩画的风格特点、主要流派以及代表性的作品。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书中能够深入剖析彩画的图案构成和象征意义。比如,那些繁复的龙凤纹样,究竟包含了怎样的文化内涵?那些吉祥的花草图案,又传递着怎样的祝福和祈愿?我还需要了解,古代的工匠们是如何将这些丰富的内容,通过精湛的技艺呈现在建筑之上的。书中能否有关于颜料配制、绘制工具、施工方法等方面的详细介绍?能否通过大量的图片和图示,让我们直观地感受到古代彩画工艺的精妙之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不再仅仅是“看”彩画,而是真正地“读懂”彩画,理解它背后所承载的中国古代社会的审美观念、文化信仰和哲学思想。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是我苦苦追寻的那束光!一直以来,我对中国古建筑的热爱就像那绵延不绝的长城,却总觉得缺少了点什么,像隔着一层薄雾,无法窥见其最精髓的细节。而这本书,恰恰填补了我这个空白。《包邮 中国古建筑油漆彩画(第2版)》这个名字,一开始就足够吸引人,“油漆彩画”四个字,瞬间将我带入那个色彩斑斓、工艺精湛的古代世界。我一直对那些宫殿庙宇上绚丽的图案和鲜艳的色彩感到好奇,它们不仅仅是装饰,更承载着历史、文化、哲学甚至等级制度。书的封面设计也很有品味,古朴的色调和精致的图案,已经预示了其内容的丰富与深刻。我最期待的,是书中能够详细讲解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古建筑彩画的风格演变,比如唐代的雄浑大气,宋代的清雅细腻,明清的繁复华丽,以及它们各自代表性的纹饰、色彩搭配和工艺特点。我还希望书中能有关于彩画绘制技法的详细描述,从颜料的选择与制作,到绘画的步骤与技巧,甚至是古代工匠们的心得体会,都能够一一呈现。光是想象一下,就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历史厚重感和艺术魅力。而且,“第2版”也意味着内容经过了更新和优化,应该更加完善,这让我非常期待。我深信,通过这本书,我不仅能了解古建筑的“面子”有多么精彩,更能深入探究其“里子”的精妙之处,让我的古建筑知识体系更加完整和立体。
评分一直以来,我都在努力构建自己对中国古建筑的认知体系,而彩画,在我看来,是古建筑“衣裳”中最华丽、也最能展现其精神气质的部分。《包邮 中国古建筑油漆彩画(第2版)》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我一直对那些绘制在梁枋、斗拱、天花板上的复杂图案和鲜艳色彩感到着迷,它们不仅仅是装饰,更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的载体。我热切希望书中能够详细解析不同时期、不同等级建筑的彩画样式,例如“和玺彩画”的皇家气派,“旋子彩画”的工整有序,“苏式彩画”的文人雅趣。书中能否通过大量的实例照片和精美的线图,来展示这些彩画的结构、色彩搭配和绘制技法?我还对彩画的材料和工艺很感兴趣,比如古代颜料是如何提取和制作的?有哪些特殊的工艺诀窍能够让彩画历经数百年依旧鲜亮?书中能否介绍一些与彩画相关的古代工匠的传说或故事,让他们鲜活起来?总而言之,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建筑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历史、艺术、工艺和文化交融的百科全书,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阅它,从中汲取更多的知识和灵感。
评分对中国古建筑的热爱,就像是埋在我心中一株生生不息的种子,而《包邮 中国古建筑油漆彩画(第2版)》这本书,就像是为它浇灌的甘霖。我一直觉得,古建筑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古,除了坚固的结构,更离不开那些历经岁月洗礼却依然鲜活的色彩与图案。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我走进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我想了解,不同朝代的彩画有哪些显著的风格差异?例如,唐代的奔放与宋代的内敛,又或是明清的繁复与精致,书中能否通过详实的图文资料,将这些差异一一呈现,并进行深入的解读?我对于古代绘制这些彩画所使用的颜料和工艺非常好奇。那些鲜艳的色彩是如何调配出来的?它们又是如何固定在木材上的,才能经受住风雨侵蚀?书中能否提供一些关于古代彩画制作流程的详细介绍,甚至是一些罕见的工艺技巧?我还希望能够理解彩画图案所蕴含的文化意义,那些龙、凤、仙鹤、祥云等图案,各自代表着什么?在不同的建筑类型和等级上,这些图案的运用又有何讲究?这本书,对我而言,将是一次穿越时空的艺术之旅,让我能够更深刻地领略中国古建筑的独特魅力。
评分对于我这样一个建筑行业的从业者来说,一本关于中国古建筑彩画的书籍,绝对是案头必备的宝典。《包邮 中国古建筑油漆彩画(第2版)》这个名字,瞬间就勾起了我的职业兴趣。我经常在设计或修缮古建筑项目时,遇到关于彩画部分的细节问题,但往往资料零散,难以形成系统性的认识。我最希望的是,这本书能提供详实、权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比如,书中能否对历代彩画的演变脉络进行清晰的梳理,从材料、工艺、图案、色彩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分类和比较?对于不同时期的典型彩画样式,例如“和玺彩画”、“旋子彩画”、“苏式彩画”等,书中能否有详细的图解和文字说明,分析它们的结构特征、绘制手法和应用场合?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彩画的材料学知识,古代使用的颜料成分、基底处理、保护层技术等,对于我们进行现代仿古或修复工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古代彩画的修复案例分析,或者介绍一些现代仿古彩画的技艺和注意事项,那就更加完美了。这本书的出现,无疑将极大地提升我在古建筑彩画领域的专业认知,让我在面对复杂的项目时,能够更加游刃有余。
评分拿到《包邮 中国古建筑油漆彩画(第2版)》这本书,我最期待的是它能够填补我在古建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空白。我一直觉得,那些隐藏在建筑结构之下的彩画,是中国古建筑灵魂的具象化,它们承载着历史的印记和文化的温度。我热切盼望书中能够系统地介绍中国古建筑彩画的发展历史,从萌芽、发展到鼎盛,分析不同时期彩画在风格、题材、工艺上的演变。我尤其希望书中能提供详实的案例分析,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古建筑,深入剖析其彩画的特点。比如,故宫的太和殿、天坛的祈年殿,亦或是某些保存完好的寺庙、园林,它们各自的彩画有什么独特之处?书中能否通过高清的图片和精细的图解,展现彩画的层次、色彩搭配、构图布局以及其中的吉祥纹样?我还对古代的彩画工艺流程非常感兴趣,比如,建筑表面的预处理、颜料的成分与制作、绘制的工具与技巧,以及如何保证彩画的耐久性等等。如果书中还能涉及到一些关于彩画修复的知识,那就更加难能可贵了。这本书,对于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知识读物,更是一扇通往中国古代艺术与智慧的窗口,我迫不及待地想从中汲取养分。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第一反应就是它的分量感,不仅仅是物理上的重量,更是知识含量的沉甸甸。我一直对中国古建筑的整体风貌很感兴趣,但总是感觉停留在“看个热闹”的层面,对于那些构成古建筑骨骼和灵魂的细节,了解得甚少。《包邮 中国古建筑油漆彩画(第2版)》这个书名,一开始就让我眼前一亮。我一直认为,彩画是中国古建筑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赋予了建筑生命和灵魂,承载着古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寄托。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详细解析不同建筑类型(如宫殿、寺庙、园林、民居)的彩画差异,以及它们在象征意义、文化内涵和功能上的独特之处。例如,为什么某些图案只出现在皇家建筑上,而某些则常见于寺庙?这些色彩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五行学说、阴阳学说或是吉祥寓意?此外,我对古代的建筑材料和施工工艺也颇有疑问,比如绘制这些复杂精美的彩画,到底需要哪些特殊的颜料?这些颜料是如何制作的?古代工匠们是如何在巨大的建筑表面上进行精细描绘的?书中是否有相关的图解或案例分析,能够直观地展示这些工艺的精妙之处?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娓娓道来,让我这个求知若渴的学生,能够真正领略到中国古建筑彩画艺术的博大精深。
评分我一直相信,艺术是沟通古今最有效的桥梁,而中国古建筑的彩画,正是连接我们与古代世界的一条绚丽丝带。《包邮 中国古建筑油漆彩画(第2版)》这个书名,精准地捕捉了我对这一领域的兴趣。我一直对那些古老建筑上绚丽的色彩和精美的图案感到着迷,它们不仅仅是装饰,更是一种无声的语言,诉说着历史的故事、文化的传承和古人的智慧。我非常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介绍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彩画风格,比如,宫殿、寺庙、园林等不同建筑类型的彩画又有何区别?书中能否提供大量精美的实景图片,让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那些细节之处的精妙之处?我更想深入了解彩画的绘制技法和工艺流程。古代的颜料是如何制作的?有哪些特殊的绘画技巧能够让色彩如此鲜亮持久?书中能否有关于古代匠师们如何进行创作的描述,他们是如何构思图案、如何调配色彩、如何进行现场绘制的?我对彩画中蕴含的象征意义也充满好奇,那些图案的背后,是否隐藏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或社会习俗?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博学的导游,带领我深入探索中国古建筑彩画的艺术世界。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形神兼备”有着深刻的理解,而中国古建筑的彩画,在我看来,就是这种精神的极致体现。《包邮 中国古建筑油漆彩画(第2版)》这个书名,点出了我一直以来关注的核心——那些点缀在梁枋、斗拱、藻井上的绚丽色彩和精美图案,它们绝不仅仅是简单的装饰,而是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艺术哲学。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深入解读彩画图案的象征意义,比如龙凤的寓意、祥云的意象、花鸟的象征,以及这些图案在不同建筑中的具体运用和表达方式。我还想了解,古代的色彩运用是否遵循着特定的原则?比如,为什么宫殿多用金色和红色,而寺庙可能采用其他色彩组合?这些色彩的选择背后,是否与五行、八卦、等级制度或宗教信仰有关?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书中能够展现古代工匠们高超的技艺,他们是如何在艰苦的条件下,用最朴素的材料,绘制出如此精美绝伦的作品的?是否有关于他们绘制过程的描述、工具的介绍,甚至是他们对于艺术的理解和追求?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建筑的书,更是一扇了解中国传统审美、文化价值观和民间智慧的窗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