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建议结合精益制造系列中的《5S推进法》、《不良品防止对策》、《库存管理》、《物流管理》、《TPM推进法》一起阅读,会更有助于您理解和操作细胞式生产。
| 书号 | 书名 | 出版社 | 定价 | |
| 7506042055 | 精益制造:5S推进法 | 东方出版社 | 28.0 | |
| 7506042864 | 精益制造:标准时间管理 | 东方出版社 | 32.0 | |
| 7506042048 | 精益制造:不良品防止对策 | 东方出版社 | 32.0 | |
| 7506042031 | 精益制造:生产管理 | 东方出版社 | 32.0 | |
| 7506044035 | 精益制造:生产计划 | 东方出版社 | 32.0 | |
| 7506042604 | 精益制造:生产现场最优分析法 | 东方出版社 | 32.0 | |
| 7506042673 | 精益制造:现场改善 | 东方出版社 | 30.0 | |
| 7506049856 | 精益制造:丰田现场的人才培育 | 东方出版社 | 30.0 | |
| 7506052764 | 精益制造009:库存管理 | 东方出版社 | 32.0 | |
| 7506052771 | 精益制造010:采购管理 | 东方出版社 | 28.0 | |
| 7506059671 | 精益制造011:TPM推进法 | 东方出版社 | 28.0 | |
| 7506060134 | 精益制造012:BOM物料管理 | 东方出版社 | 36.0 | |
| 7506060295 | 精益制造013:成本管理 | 东方出版社 | 30.0 | |
| 7506060288 | 精益制造014:物流管理 | 东方出版社 | 32.0 | |
| 7506061650 | 精益制造015:新工程管理 | 东方出版社 | 32.0 | |
| 7506062893 | 精益制造016:工厂管理机制 | 东方出版社 | 32.0 | |
| 7506063470 | 精益制造017:知识设计企业 | 东方出版社 | 38.0 | |
| 7506065207 | 精益制造018:本田的造型设计哲学 | 东方出版社 | 26.0 | |
| 7506066693 | 精益制造019:佳能单元式生产系统 | 东方出版社 | 36.0 | |
| 7506066709 | 精益制造020:丰田可视化管理方式 | 东方出版社 | 26.0 | |
| 7506066716 | 精益制造021:丰田现场管理方式 | 东方出版社 | 32.0 | |
| 7506066723 | 精益制造022:零浪费丰田生产方式 | 东方出版社 | 36.0 | |
| 7506067959 | 精益制造023:畅销品包装设计 | 东方出版社 | 36.0 | |
| 7506075374 | 精益制造024:丰田细胞式生产 | 东方出版社 | 36.0 | |
| 7506076586 | 精益制造025:经营者色彩基础 | 东方出版社 | 38.0 | |
| 7506078511 | 精益制造026:TOC工厂管理 | 东方出版社 | 28.0 | |
| 7506079075 | 精益制造027:工厂心理管理 | 东方出版社 | 38.0 | |
| 860.0 |
读完《工厂心理管理》,我感觉自己像开了窍一样。以前我们总觉得,生产一线的问题,很多时候都归结于“工人不配合”或者“执行力不行”。但这本书却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影响员工工作状态和团队协作的深层原因。它不仅仅是讲一些激励技巧,而是真正地从人的心理需求、动机、情绪等方面,来分析如何在工厂环境中营造积极的工作氛围,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书中关于“沟通技巧”、“冲突管理”以及“团队建设”的内容,我感觉非常实用。我开始尝试运用书中介绍的一些沟通方法,比如积极倾听、同理心表达,与车间员工进行更深入的交流。我发现,很多以前看似难以解决的问题,其实都可以通过有效的沟通和理解来化解。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高效的生产力,不仅仅来自于精密的设备和流程,更来自于一群充满干劲、彼此信任的团队。
评分最近在啃《标准时间管理》这本书,感觉像是打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我一直觉得,我们车间在工时核算和效率评估上存在很多模糊地带,导致生产计划的制定常常显得不太准确,有时会造成生产延误,有时又会因为预估不足而导致人员闲置。这本书恰恰填补了我的知识空白。它从基础的概念讲起,详细介绍了各种标准时间测量的方法,比如动作研究、时间抽样等等,并且提供了丰富的实例来演示如何应用这些方法。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人因工程”的讨论,这让我意识到,很多看似是“效率不高”的问题,实际上可能是因为工作站的设计不合理,或者操作动作不够优化。它不仅仅是关于“快”,更是关于“准”和“稳”。通过学习这本书,我开始尝试在我们车间的流水线上进行一些小的改进,比如调整工具摆放的位置,优化一些重复性动作的顺序,惊奇地发现,即使是很小的改动,也能带来显著的效率提升。
评分《生产管理》这本算是这个系列的“总纲”性质的书籍,我读完后,感觉之前零散的知识点一下子串联起来了。很多时候,我们作为管理者,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生产进度落后、成本居高不下、员工士气低迷等等。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循序渐进地为我梳理了生产管理的整个流程,从战略规划到战术执行,都给出了清晰的指引。 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流程优化”的强调。它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提供了非常具体的方法论,比如价值流图(VSM)的应用,如何识别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我开始尝试将这些方法运用到我的日常工作中,比如绘制我们车间的价值流图,找出那些不增值的环节,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这种系统性的方法,让我感觉不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能够从全局的角度去审视和解决问题。
评分这套《精益制造系列(全套27本)》简直是我近期工作中最得力的助手!作为一名在生产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基层管理者,我常常感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存在鸿沟。以往学习生产管理,总感觉书本上的东西过于宏大,落实到具体车间层面就显得有些空泛,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消化、转化。然而,这套系列丛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而是真正从工厂的实际情况出发,深入浅出地剖析了精益制造的方方面面。 从《不良品防止对策》开始,我就被深深吸引。书中列举了大量真实案例,详细分析了不良品产生的根源,无论是设备老化、人员操作失误,还是流程设计缺陷,都有详尽的讲解和可行的改进方案。它不像其他书籍那样笼统地说“加强质量控制”,而是告诉你具体怎么做。比如,针对某种常见的加工缺陷,书中不仅给出了预防措施,还详细说明了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来识别问题的关键点,并一步步引导读者建立起一套有效的质量改进机制。
评分《生产计划》这本书,我觉得对任何一个制造业的管理者来说,都是一本必不可少的“案头宝典”。以往我们制定生产计划,更多的是依赖经验和直觉,导致计划的灵活性和准确性都比较差,经常需要临时调整,打乱了整个生产节奏。这本书则提供了一套科学、系统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它从需求预测、物料需求计划(MRP)、能力计划(CRP)等多个维度,详细讲解了如何制定一个既能满足客户需求,又能最大化利用资源的生产计划。 我特别赞赏书中关于“看板管理”的介绍,这对于我们这种需要小批量、多品种生产的车间来说,简直是“及时雨”。它有效地解决了信息不对称和生产过剩的问题。通过学习这本书,我开始重新审视我们现有的生产计划制定流程,并着手引入一些更先进的工具和方法。我现在感觉,制定生产计划不再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而是一个可以精确控制、动态优化的过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