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GB/T 19472.2-2004)

第2部分: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GB/T 19472.2-2004)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聚乙烯管材
  • 缠绕结构壁管
  • GB/T 19472
  • 2-2004
  • 塑料管材
  • 给水排水
  • 建筑材料
  • 管道工程
  • 结构塑料
  • 埋地管道
  • 技术标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东建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冶金建设协会主编
ISBN:9789158005884
版次:1
商品编码:1296997632

具体描述

 

标准简介

 

GB/T19472的本部分规定了埋地用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及管件的定义、符号和缩略语、原料、管材分类和标记、结构型式和连接方式、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运输和贮存。本部分适用于以聚乙烯(PE)为主要原料,以相同或不同材料作为辅助支撑结构,采用缠绕成型工艺,经加工制成的结构壁管材、管件(或实壁管件)。该管材、管件适用于长期温度在45℃以下的埋地排水、埋地农田排水等工程。

 

前言

 

GB/T19472-2004《埋地用聚乙烯(PE)结构壁管道系统》分为两个部分:
第1部分:聚乙烯双壁波纹管材;
第2部分: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
本部分为GB/T19472的第2部分
本部分参考了欧洲标准(草案)prEN13476-1:2001《无压埋地排水排污用热塑性塑料管道系统硬聚氯乙烯(PVC-U),聚丙烯(PP)和聚乙烯(PE)的结构壁管系统第一部分:管材,管件和系统的规范》中关于聚乙烯结构壁管系统的要求。
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附录D和附录E为规范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塑料管材、管件及阀门分技术委员会(TC48/SC3)归口。
本部分由石家庄宝石克拉大径塑管有限公司负责起草,江苏联兴塑胶管业有限公司、杭州韩益塑料
管材有限公司、大连东高新型管材股份有限公司参加起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牛建英、倪士民、鲍岳祥、裴廷春、刘志芬、谢丽然。

 


中国国家标准《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GB/T 19472.2-2004)导读 《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GB/T 19472.2-2004)是中国国家标准,专注于聚乙烯(PE)缠绕结构壁管材的设计、制造、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方面,是指导我国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生产和应用的重要技术文件。本导读旨在深入浅出地解读该标准的核心内容,帮助读者理解其重要性、适用范围以及关键技术要求,从而更好地掌握和应用这一先进的管道材料。 一、 标准的背景与意义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飞速发展,对新型、高性能管材的需求日益增长。聚乙烯(PE)作为一种优质的塑料材料,因其优良的耐腐蚀性、抗冲击性、柔韧性以及良好的环境友好性,在给排水、排污、通信、电力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缠绕结构壁管材是一种将聚乙烯带材通过特殊工艺缠绕成型的管材,其独特的结构设计赋予了其优异的环刚度,能够承受较大的外部载荷,同时又保持了聚乙烯材料的诸多优点。 GB/T 19472.2-2004的发布,填补了我国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国家标准的空白,为该类管材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该标准的实施,不仅规范了市场,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也推动了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在我国的普及和应用,为我国地下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材料保障。 二、 标准的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称尺寸DN150~DN3000,结构壁采用聚乙烯(PE)材料,通过热缠绕成型工艺制成的用于输送液体和固液混合物的管材。这意味着该标准涵盖了从小型排水管到大型排污管等多种规格和用途的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其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 城镇给水工程: 用于城市供水管网,因其耐腐蚀性和良好的密封性,能有效保证供水水质。 城镇排水工程: 特别是市政排污系统,能够有效应对复杂地质条件和外部载荷,并抵抗污水腐蚀。 农田水利工程: 用于灌溉输水管道,具有耐腐蚀、寿命长、安装方便等优点。 通信和电力工程: 作为电缆保护套管,提供良好的绝缘性能和机械防护。 工业废水输送: 能够输送各种腐蚀性工业废水。 三、 标准的主要内容解析 本标准涵盖了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的方方面面,从原材料的选择到最终的产品检验,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下为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 1. 术语和定义 标准首先对涉及的术语进行了明确的定义,如“聚乙烯(PE)”、“缠绕结构壁管材”、“公称尺寸(DN)”、“环刚度”、“纵向回缩率”、“熔接”、“电熔”、“承插”等。这些定义为后续内容的理解奠定了基础,确保了标准的统一性和准确性。 2. 分类与标记 分类: 标准对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按照其结构壁的特点进行了分类,例如,常见的有单层结构、双层结构等。不同的结构设计会影响管材的性能,如环刚度。 标记: 规定了管材的标记方法,通常包括管材类型、公称尺寸、环刚度级别、材料、标准号等信息。例如,DN300 SN8 PE W W/S 19472.2-2004。规范的标记有助于用户准确识别和选择所需的产品。 3. 原材料要求 聚乙烯(PE)材料: 标准对用于制造缠绕结构壁管材的聚乙烯原料提出了严格要求,包括其牌号、密度、熔融指数(MFI)、炭黑含量(用于抗紫外线)、氧化诱导时间(OIT)等。通常要求使用具有良好加工性能和长期稳定性的高密度聚乙烯(HDPE)或中密度聚乙烯(MDPE)。 其他辅助材料: 如用于粘结的粘合剂等,也需要符合相应的质量要求。 4. 管材的结构与尺寸 结构形式: 详细描述了缠绕结构壁管材的典型结构,包括缠绕带、内壁、外壁等。 尺寸要求: 规定了管材的公称尺寸(DN)、平均外径、平均内径、壁厚等关键尺寸参数。这些尺寸的精确性直接影响管材的承载能力和连接性能。 公差: 对各尺寸参数的允许偏差进行了规定,以保证产品的尺寸精度。 5. 性能要求 这是标准的核心部分,对管材的各项性能指标提出了明确的量化要求: 环刚度(SN): 这是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代表了管材抵抗外部压力的能力。标准规定了不同的环刚度级别(如SN4、SN8、SN12.5、SN16等),用户可根据工程需求选择。环刚度的测定方法和允许偏差都有详细规定。 纵向回缩率: 指管材在受热或受力后沿轴向收缩的比例,过高的回缩率可能导致连接失效。标准对其进行了严格限制。 熔接性能: 对于采用热熔连接或电熔连接的管材,标准对其熔接强度、密封性等提出了要求。 耐压性能: 规定了在一定压力下管材的耐压能力,以确保其在输送介质时的安全性。 抗冲击性能: 评估管材在低温或常温下抵抗冲击的能力,确保其在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耐久性。 耐化学腐蚀性: 聚乙烯本身的耐腐蚀性是其重要优势,标准可能也会对其在特定介质中的长期耐腐蚀性进行评估。 热稳定性: 考察管材在高温环境下的尺寸稳定性和力学性能。 6. 试验方法 针对上述各项性能要求,标准详细规定了相应的试验方法,包括: 尺寸测量方法 环刚度测定方法 纵向回缩率测定方法 熔接性能试验方法 耐压试验方法 冲击试验方法 其他相关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测试方法 这些试验方法的统一,保证了产品质量检测的客观性和可比性。 7. 检验规则 出厂检验: 规定了生产厂家在产品出厂前必须进行的检验项目和频率,确保出厂产品符合标准要求。 型式检验: 规定了当产品有重大设计更改、生产工艺调整或用户需要时,进行的全面性检验,以评估产品的整体性能。 抽样方案: 规定了在检验过程中如何进行抽样,以代表整个批次的产品质量。 8. 包装、运输和贮存 包装: 规定了管材的包装要求,以防止在运输和搬运过程中造成损坏。 运输: 提出了运输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避免尖锐物体刮擦、防止过度弯曲等。 贮存: 指导用户如何正确贮存管材,如堆放方式、贮存环境等,以保证管材的长期性能。 四、 标准的执行与应用 GB/T 19472.2-2004的实施,为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的生产商、采购商、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提供了明确的技术指导。 生产商: 必须按照标准的要求组织生产,确保产品质量。 设计单位: 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应根据工程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规格和环刚度级别的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并在设计文件中注明。 采购商: 在采购时,应查验产品的合格证、检测报告,并参照标准进行验收。 施工单位: 在施工过程中,应按照标准和设计要求进行管道的铺设、连接和回填,确保工程质量。 五、 总结 《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GB/T 19472.2-2004)作为我国在该领域的重要国家标准,其核心价值在于规范了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提升了产品的可靠性,为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绿色、高效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材料支撑。通过对该标准的深入理解和严格执行,我们能够更好地利用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这一优良的管材,为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我购买这本书,最主要的目的是想了解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技术要求。这本书的内容,可以说完全满足了我的需求,甚至超出了我的预期。它不仅详细介绍了管材的标准,更深入地探讨了管材的选型、设计、施工和验收等全过程。我特别感兴趣的是关于管材接口连接的部分。书中详细阐述了不同连接方式的优缺点,比如热熔连接、电熔连接、以及橡胶密封圈连接等,并给出了详细的操作步骤和质量控制要求。我注意到它强调了接口密封性的重要性,这对于防止地下水渗漏和土壤侵蚀至关重要。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施工案例分析,通过这些案例,我能够直观地了解到在实际施工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比如在复杂地质条件下如何进行管材铺设,以及如何处理管材接口处的应力集中问题。另外,书中关于管材的埋设深度、回填土的压实度、以及路面荷载的影响等方面的论述,都让我对工程设计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尤其欣赏它在技术细节上的严谨,比如关于管道的坡度控制、管槽的回填要求、以及防止管道上浮的措施等,都写得非常详细和到位。这对于确保工程质量,延长管材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评分

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对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的了解仅停留在一些零散的信息层面。这本书的出现,为我提供了一个系统、全面、权威的学习平台。我发现书中对管材的分类和命名方式进行了清晰的界定。例如,它明确区分了不同类型缠绕结构壁管材(如 HDPE 缠绕管、PP 缠绕管等),并给出了相应的国家标准编号。这对于在工程实践中准确识别和选用管材至关重要。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管材的尺寸和公差要求。精确的尺寸和严格的公差控制,是保证管材之间能够可靠连接,以及保证管道系统整体性能的基础。书中列举了大量的表格,详细规定了不同规格管材的内外径、壁厚、以及长度等参数的允许偏差。这让我能够清晰地了解设计和施工中需要遵循的具体要求。我注意到,书中在介绍管材的力学性能时,并没有仅仅停留在静态的力学指标上,而是对管材的长期蠕变性能、疲劳性能、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行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这对于评估管材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对于正在进行城市排水和给水工程设计的我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参考资料。我一直在寻找关于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的权威技术规范,以便在项目中能够准确地选择和应用这种新型环保材料。书中关于管材的结构设计和性能要求,都写得非常具体和严谨。我特别关注了关于管材的环刚度(SN值)的计算和选取。SN值是衡量缠绕结构壁管材承载能力的关键指标,直接影响到管材在埋设后的变形和稳定性。书中详细介绍了SN值的计算方法,以及影响SN值的各种因素,包括管材的壁厚、缠绕角、以及聚乙烯材料的弹性模量等。这让我能够更加科学地进行管材选型。我注意到,书中还提供了不同SN值等级的管材在不同埋设深度和交通荷载下的应用案例分析。这些案例让我能够直观地了解各种工况下管材的选择要点,以及在实际工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管材的连接方式的详细介绍。可靠的连接是保证管道系统整体性能的关键。书中阐述了热熔连接、电熔连接、以及橡胶密封圈连接等多种连接方式的工艺要求和质量控制要点。这对于确保工程质量,防止渗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评分

坦白说,起初我对一本关于“管材”的标准感到一丝丝的枯燥。毕竟,在我的认知里,这通常是技术人员和工程师才会深入研究的领域。然而,当我开始阅读这本书时,我发现我的预判完全错误。这本书并非一本干巴巴的技术手册,而是一本充满智慧和洞察力的指南。它用一种非常易于理解的语言,解释了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的复杂技术原理。我被书中关于材料科学的论述所吸引,作者详细介绍了聚乙烯的分子结构以及这种结构如何赋予了管材优异的性能。接着,书中深入探讨了缠绕结构壁的独特设计理念,解释了这种结构如何通过优化材料分布,实现高强度和轻质化的完美结合。我尤其欣赏它关于管道受力分析的部分,它通过清晰的图解和简洁的公式,揭示了管道在承受各种外力时的形变机制,并提出了相应的结构设计原则。我之前一直对 SN 值(环刚度)的计算方式感到困惑,而这本书用一种非常系统的方式,从材料性能、结构形式、到制造工艺等多个维度,详细解析了 SN 值的确定过程,并提供了实用的计算方法。这对于我理解管材的性能等级和选择合适的管材至关重要。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即使是看似简单的管道,其背后也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原理和精密的工程技术。

评分

当我拿到这本书时,我首先被它的标题所吸引:“第2部分: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这个标题非常明确地指出了书籍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暗示了它可能是一个系列中的一部分。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全面了解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的技术规范和应用指南。书中关于管材的各种尺寸、壁厚、以及各种性能参数的规定,都写得非常详细。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管材的环向拉伸强度和纵向拉伸强度的要求。这些力学性能直接关系到管材在承受外部荷载时的稳定性和耐久性。书中提供了具体的测试方法和判定标准,让我能够清晰地了解如何评估管材的力学性能。我注意到,书中还详细介绍了管材的耐压性能。对于埋地管道来说,承受土壤压力和地下水压力是至关重要的。书中提供了关于管材在不同压力下的变形和破坏特性,以及如何根据工程需求选择合适的耐压等级。这让我对管材的设计和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此外,书中对于管材的抗冲击性能和耐磨损性能的描述,也让我印象深刻。这些性能对于保证管材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同样至关重要。

评分

翻开这本书,我立刻被它详尽的章节结构所吸引。从“范围”到“规范性引用文件”,再到“术语和定义”,每一步都衔接得非常自然,仿佛在引导着我一步步深入理解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的世界。我特别关注了“术语和定义”这一部分,它清晰地界定了诸如“缠绕结构壁管材”、“波纹管”、“实壁管”等关键概念,并给出了精确的定义。这对于初学者来说尤为重要,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建立起对行业术语的正确认知,避免日后的混淆。在随后的章节中,它详细介绍了聚乙烯材料的特性,包括其优良的耐腐蚀性、抗老化性、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的力学性能表现。这些基础知识的铺垫,为理解缠绕结构壁管材的设计和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仔细研读了关于管材的尺寸、外观和物理力学性能的章节,其中关于管材壁厚、内径、外径的偏差控制,以及抗拉强度、抗压强度、断裂伸长率等关键指标的要求,都写得非常具体。书中还列举了大量的表格和图示,清晰地展示了不同规格管材的性能参数,让我能够直观地比较和选择。我特别对管材的承载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书中通过理论计算和实例分析,说明了缠绕结构壁管材如何通过其特殊的结构设计来承受外部荷载,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埋设深度和交通荷载来选择合适的管材等级。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让我觉得学习过程充满乐趣,也极大地增强了我对相关知识的掌握。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说实话,一开始并没有吸引我。纯粹的文字叠加,虽然直观地表明了内容,但缺乏一点视觉上的冲击力,让我这种“外貌协会”的读者,在书架上掠过时,很难有驻足的冲动。我更偏爱那种带有相关图片,或者能够引发某种想象的封面,比如一张精美的管道铺设现场图,或者抽象地表现聚乙烯材料特性的图案。不过,一旦我翻开了这本书,并且开始阅读其中的内容,我很快就意识到,封面的设计固然重要,但内容才是王道。这本书的核心价值,远比它看起来朴实无华的外表要深邃得多。我仔细地研究了它关于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的定义,从材质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到制造工艺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尤其是在关于管材的结构设计方面,它详细阐述了缠绕结构壁管材与其他管材(比如实壁管)在承载能力、抗变形能力上的差异,并提供了大量的理论计算模型和验证方法。我注意到它提到了SN值,也就是环刚度,这个指标对于评估管材在埋设后的稳定性至关重要。书中对于如何确定和计算SN值的详细说明,以及影响SN值的各种因素,都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是什么”,更是深入剖析了“为什么”和“怎么做”,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让我对作者的专业性有了极高的评价。我尤其欣赏它在技术规范解读上的细致,它并没有简单地堆砌条文,而是将每一个条款背后的技术原理、工程实践考量都一一呈现。这对于我这样希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设计师来说,是无价的。

评分

作为一名在城市基础设施领域工作的工程师,我深切体会到新型高性能材料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凭借其优异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正逐渐成为我项目中的首选材料。这本书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和详实的工程实践内容,为我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管材的抗老化性能的论述。聚乙烯材料在紫外线照射和热氧作用下会发生老化,导致性能下降。书中详细介绍了影响管材抗老化性能的因素,以及提高管材抗老化性能的措施,包括添加抗氧化剂和紫外线稳定剂等。这让我能够更放心地在户外环境下使用这种管材。我注意到,书中还详细介绍了管材的经济性分析。虽然新型材料的初始投资可能略高,但其长期的使用寿命、低维护成本、以及优良的环保性能,使得其整体经济效益更加显著。书中通过对比分析,清晰地展示了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在全生命周期内的经济优势。这对于我向项目决策者争取预算支持,具有重要的说服力。

评分

我之所以对这本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是因为我一直在关注环保型管道材料的发展趋势。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材料,在国内外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这本书以非常系统的方式,介绍了这种管材的技术规范和应用指南。书中关于管材的材料特性、结构设计、性能要求、以及检测方法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我特别留意了书中关于管材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损性的介绍。聚乙烯材料本身就具有优良的耐腐蚀性,能够抵抗各种酸、碱、盐的侵蚀。而缠绕结构壁的设计,进一步增强了管材的耐磨损性能,使其在输送含有固体颗粒的介质时,能够保持长久的服役寿命。我注意到,书中还详细介绍了管材的施工和安装要求。对于任何一种新型材料,正确的施工和安装是保证其性能发挥的关键。书中提供了关于管槽开挖、管道铺设、接口连接、以及回填压实等各个环节的详细指导,让我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种管材的施工要点。这对于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浪费,提高工程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第一印象是其内容组织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它不像很多技术文献那样,上来就抛出晦涩难懂的公式和图表,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进入主题。从对聚乙烯材料本身的介绍,到缠绕结构壁管材的制造工艺,再到其性能要求和检测方法,每一个环节都安排得恰到好处。我特别注重了书中关于管材的耐化学腐蚀性这一部分的论述。聚乙烯材料本身就以其优良的耐腐蚀性而著称,而缠绕结构壁管材在这一特性上又有进一步的发挥。书中详细介绍了管材在接触不同化学介质时的性能表现,以及相关的测试标准和方法。这对于那些在特殊腐蚀性环境下使用管材的工程项目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我之前也接触过一些关于塑料管材的标准,但很少有像这本书这样,将材料的微观结构与其宏观性能之间的关系解释得如此透彻。它不仅告诉你管材的性能是什么,更告诉你为什么它会具有这样的性能。这种深入的剖析,让我对聚乙烯缠绕结构壁管材的可靠性有了更强的信心。此外,书中在介绍检测方法时,并没有仅仅列出检测项目,而是对每个检测项目的原理、操作步骤以及判定标准都进行了详细的说明,这对于我进行质量控制工作非常有帮助。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