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9155-2017 高处作业吊篮

GB/T 19155-2017 高处作业吊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高处作业
  • 吊篮
  • GB/T 19155-2017
  • 安全规范
  • 施工机械
  • 起重设备
  • 高空作业
  • 标准规范
  • 工程技术
  • 建筑工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东建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标准出版社
ISBN:191552017
商品编码:1296750001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06-30

具体描述



GB/T 19155-2017 高处作业吊篮 标准概述与适用范围 GB/T 19155-2017《高处作业吊篮》是一项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推荐性国家标准。该标准旨在规范高处作业吊篮的设计、制造、检验、使用和维护等方面,以确保其在建筑施工及其他高处作业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本标准的核心目标是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技术要求和评价方法,覆盖从原材料选择到最终产品验收的全过程,为保障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提高工程质量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适用范围界定: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在建筑物、构筑物等高处进行外墙清洗、装饰、维修、安装等施工作业时使用的,依靠悬挂机构沿建筑物立面升降的载人高处作业设备——工作平台(即我们通常所指的“吊篮”)。它涵盖了所有符合此类工作特征的移动式或固定式高处作业吊篮的通用技术要求。 需要明确的是,本标准不直接适用于其他类型的起重机械,例如塔式起重机、施工升降机(人货电梯)等,也不直接约束完全由索道或缆绳系统驱动的特殊用途的载人设备,尽管在某些交叉领域可能需要参考其他相关标准。本标准关注的重点是悬挂式、可移动的、载人的高处作业平台系统。 --- 核心技术内容详解 本标准对高处作业吊篮的各项技术指标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这些规定构成了吊篮安全运行的基石。 一、 设计与结构要求 设计是安全性的源头。标准对吊篮的结构设计提出了严格的刚度和稳定性要求。 1. 承载能力与结构强度: 标准明确规定了吊篮的额定载荷(静载荷与动载荷),并要求其结构部件(包括工作平台、悬挂机构、提升机、安全锁等)在承受最大设计载荷时,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系数,防止塑性变形或断裂。材料的选择也需符合相应的机械性能标准。 2. 工作平台尺寸与防护: 对平台的基本尺寸(长度、宽度)做出了建议性或强制性规定,确保作业空间满足人员和工具的布置需求。同时,对平台的围栏高度、踢脚板设置、地板防滑处理等方面提出了要求,防止人员或工具意外坠落。 3. 悬挂机构的可靠性: 悬挂机构是吊篮安全的基础。标准详细规定了前后钢丝绳的配置、配重块的设置、以及对支撑梁(挑梁)的设计要求。要求悬挂点受力均匀,并且在设计时必须考虑风载、设备自重及载荷的综合影响。 二、 提升与控制系统 吊篮的平稳、可靠运行依赖于其提升和控制系统。 1. 提升机(绞车): 标准对提升机的选型、功率、制动性能提出了具体指标。要求提升机制动可靠,即使在电源中断或发生意外时,平台也能被可靠地固定在当前位置。此外,对提升速度的上限和下限也有明确规定,以保证作业过程的平顺性。 2. 电气系统与控制箱: 规定了电气元件的防护等级(IP等级),防止雨水、灰尘侵入导致短路或故障。控制系统必须具备明确的紧急停止按钮,且该按钮应易于触及和操作。同时,对限位开关和超载报警装置的安装和功能有效性提出了要求。 3. 平衡与倾角控制: 吊篮在升降过程中,由于地面不平或载荷分布不均,可能出现倾斜。标准要求吊篮必须配备有效的倾角控制装置,当倾斜角度超过允许范围时,系统应自动切断提升动力并报警。 三、 安全保护装置 安全保护装置是防止事故发生的最后一道防线,标准对此部分的关注度极高。 1. 安全锁(限位装置): 这是吊篮最重要的安全部件之一。标准详细规定了安全锁的动作原理、动作可靠性(包括在特定角度下锁定,以及在钢丝绳发生断裂或松弛时立即锁紧)。测试要求通常涉及模拟钢丝绳失效或平台失控的场景。 2. 限位与行程保护: 规定了上下行程的极限位置保护装置,防止吊篮超行程运行而撞击建筑物结构或地面。 3. 安全绳与安全带: 虽然安全绳是个人防护用品,但标准同时规定了,在所有悬挂式高处作业吊篮上,必须设置供作业人员系挂安全带的安全绳系统,并明确了安全绳的连接点设计要求。 --- 检验、验收与使用要求 标准不仅关注制造过程,更延伸到了设备投入使用前的检验和日常使用管理。 一、 型式试验与出厂检验 1. 型式试验: 对于首次投入市场或结构有重大变更的吊篮,必须依据本标准进行全面的型式试验,包括静态载荷试验、动态运行试验、制动试验、倾斜试验以及安全锁动作可靠性验证等。 2. 出厂检验: 制造商在产品出厂前,必须依据标准进行逐台检验,确保产品符合设计要求,主要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测试和关键尺寸测量。 二、 现场安装与验收 标准对现场的安装过程提出了操作规范,强调了作业环境的安全评估: 1. 对结构的连接要求: 明确了悬挂机构与建筑物顶部的连接点必须由专业人员根据建筑结构计算并确定,确保连接点的承载力足以安全承受吊篮的全部载荷。 2. 安全检查与调试: 强调安装完成后,必须进行空载和带载的低速升降调试,检验所有安全装置(特别是安全锁)是否灵敏有效,并记录在案。 三、 使用维护与报废 1. 操作人员资质: 尽管具体操作规程可能在其他规程中详述,但本标准强调了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 2. 日常检查与维护: 要求使用者建立完善的日检、周检制度,重点检查钢丝绳的磨损情况、螺栓的紧固程度、以及制动装置的灵敏度。 3. 报废标准: 规定了判定吊篮报废的技术条件,例如关键结构部件出现不可修复的裂纹、钢丝绳磨损超过允许极限、或安全保护装置失效等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废处理。 --- 标准的意义与价值 GB/T 19155-2017 的实施,对于规范国内高处作业吊篮市场具有里程碑意义。它通过统一的技术语言和量化指标,有效遏制了低端、不合格产品的泛滥,显著提高了行业整体安全水平。该标准确保了从设计、生产到使用的每一个环节都有据可依,极大地降低了因设备缺陷导致的高空坠落、倾覆等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是保障建筑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重要技术法规依据。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可以说是严谨得一丝不苟,同时也充满了实用价值。它系统地梳理了高处作业吊篮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等各个环节的规范要求,为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坚实的技术基础。在阅读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它不仅仅是为专业人士量身打造,对于那些希望深入了解吊篮技术细节的普通读者来说,同样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例如,在关于吊篮的负载能力和安全系数的章节,作者用非常清晰的逻辑,阐述了这些技术指标的意义和重要性,让我对吊篮的安全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此外,书中对不同类型吊篮的优缺点分析,以及它们在不同工程项目中的应用案例,也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信息。可以说,这本书填补了我对高处作业吊篮领域知识体系中的不少空白,让我对其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刻的理解。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温度”。虽然它是一本关于高处作业吊篮的国家标准,但作者在编写过程中,明显融入了对一线作业人员的关怀和理解。在讲解一些危险性较高的操作步骤时,它会特别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并且会提供一些经验性的建议,比如如何规避潜在的风险,如何应对突发情况等等。这种“以人为本”的编写理念,让整本书读起来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人情味。我特别欣赏其中关于吊篮的维护保养的部分,它不仅仅是告诉你“要保养”,更是详细讲解了“什么时候保养”、“怎么保养”、“保养哪些部位”等等,让保养工作变得更加科学和高效。书中的一些案例,也让我感受到了作者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挑战,以及他们是如何克服这些挑战的。读完之后,我感觉不仅仅是学到了知识,更像是和作者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从中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评分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说实话,有点像是在啃一本硬骨头,但啃下来的部分却异常的扎实。它深入探讨了高处作业吊篮的每一个技术维度,从材料选择的严苛标准,到焊接工艺的精细要求,再到电气控制系统的冗余设计,几乎无所不包。作者在技术层面的钻研精神可见一斑,那些关于应力分析、承载能力计算的章节,虽然需要一定的专业基础,但读懂了会让人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特别是关于安全系数的设定,它详细阐述了背后的科学原理和风险评估方法,让我对“安全第一”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中的图文并茂,大量的工程图纸和技术图解,成为了理解复杂概念的绝佳辅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吊篮的防腐蚀和耐候性方面的论述,这对于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作业的吊篮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虽然有些章节读起来会有些费力,需要反复琢磨,但这种深度和广度,是其他同类书籍难以比拟的。它更像是行业内的“百科全书”,能够满足最严苛的技术需求。

评分

说实话,一开始拿到这本书,我有点担心会是一本冷冰冰的、只讲理论的国家标准条文集。但读下去之后,我发现我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作者在讲解过程中,非常注重将抽象的国家标准转化为具体可行的操作指南。比如,在谈到吊篮的日常检查时,它不像其他书籍那样只是简单列举检查项目,而是详细说明了每一项检查的“为什么”以及“如何做”,甚至还提供了一些判断标准,这让我感觉就像是有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在手把手地教我。书里面还穿插了一些关于事故案例分析的内容,这些案例非常具有警示意义,让我从反面教材中学到了很多。尤其是对于一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比如连接件的磨损程度、安全锁的灵敏度等等,作者都进行了细致的强调。读完之后,我不仅对吊篮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更安全、更规范地使用它。这本书的实用性非常强,对于一线操作人员来说,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典”。

评分

这本书我最近刚看完,说实话,刚拿到手的时候,我还真没抱太大期望。毕竟,“高处作业吊篮”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挺枯燥乏味的,感觉会是一本充斥着各种技术参数和国家标准的“教科书”。但出乎意料的是,它居然给我带来了不少启发。书的结构非常清晰,从基础的吊篮分类、结构组成,到各个部件的性能要求,再到安装、使用、维护保养的规范,一步步铺展开来,就像是给一个新手搭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尤其是在关于安全防护的部分,作者用了很多实际案例来佐证,让我深刻体会到每一个细节的重要性。那些关于防坠落装置、安全绳、限位开关等细节的描述,虽然技术性很强,但讲解得非常细致,并且穿插了不少“过来人”的经验之谈,读起来就不会那么生硬。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不同型号吊篮适用场景的分析,这对于我选择合适的设备有了很大的帮助。总的来说,这本书虽然是以国家标准为基础,但它并没有止步于条文的堆砌,而是通过细致的阐述和实际的引导,让普通读者也能理解其中的精髓,并从中受益。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