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印度國父尼赫魯曆時三年為獨生女兒“製作”的禮物,一份比任何物質禮物都更珍貴的精神饋贈。1931年,印度國父尼赫魯因為參與政治運動入獄。獄中的他想送給摯愛的女兒一件生日禮物,但監獄物質條件極度貧乏。於是,尼赫魯曆時三年,用196封飽含父愛和博愛之情的世界曆史長篇傢書,為女兒完整講述瞭一部世界通史——這就是《爸爸尼赫魯寫給我的世界史》。
(2)“寫給自己女兒,更是寫給全人類的下一代”的世界曆史啓濛書。“事實上,這本書是專門為我寫的。但對全世界的年輕人而言,它是人類曆史極好的介紹性讀物。”——英迪拉·甘地(尼赫魯的女兒、印度前總理)。尼赫魯的世界史飽含曆史博學、政治遠見和領袖情懷,是這位創造曆史的偉人留給全人類下一代的思想遺産,是陪伴年輕人成長的精神禮物。
(3)一次對人類曆史的全景掃描。尼赫魯給女兒講述世界曆史,並不是為瞭將她培養成曆史學傢,而是希望告訴她:這個世界從何而來,為什麼是今天這個樣子。從8000年前人類文明建立之初,到戰爭陰雲密布的20世紀,尼赫魯悉心講述瞭曆史上重要的文明、人物、時代與事件,不放過政治、經濟、民族、文化、宗教等各個領域。閱讀這本書時,整個世界仿佛在你麵前打開瞭,我們開始理解這個世界是如何運作的。
(4)一部生動又深刻的世界史。古羅馬輝煌的建築、濛古騎兵軍的鐵蹄轟響、印度農奴辛勞的身影……尼赫魯以對女兒講述的口吻,將復雜厚重的世界曆史娓娓道來,帶領我們重溫曆代的英雄夢想,生動再現瞭曆史上人們的榮光與苦難。如果你厭倦瞭枯燥乏味的教科書式曆史讀物,這本書是上佳的閱讀選擇。
(5) 一部飽含父愛、責任和博愛之情的心靈讀物。他與女兒探討瞭麵對跌宕起伏的曆史時代、麵對並非一帆風順的生活,我們應該有怎樣的心態、理想和擔當。以一個父親的身份,告訴自己的孩子這個殘酷世界的真實,但依然希望她對人生保持樂觀、善良和行動的勇氣。
(6) 一部公正而彆緻的世界史。沒有狹隘的國傢私利和民族主義,也沒有西方的自命不凡和東方古文明的孤芳自賞……這是一位從古印度文明廢墟走齣的現代偉人寫齣的世界史,被公認為“第yi部非西方視角的世界史”。
(7) 可共讀、可陳列、可傳傢的世紀經典世界史。這本書麵世以來,齣版有近30種語言版本,經久不衰暢銷80年,在歐美、印度甚至日本、韓國很多知識傢庭的書架上都能找到它;曆經全球四代讀者,已成為全世界的曆史經典與傳傢珍藏。
(8)中文完整版全新問世,由中信新思文化曆經兩年,以匠人精神精心製作,重磅推齣!精裝珍藏版包含3冊精裝書+1本256頁全彩插圖精裝彆冊+1張海報+1個函套。全彩曆史插圖彆冊匯集人類曆史的文化瑰寶,精選尼赫魯原文解說,完美呈現印度國父這份精神饋贈的文字、思想與視覺之美。
(9) 希望更快領略尼赫魯曆史思想精粹的讀者,歡迎關注中信新思文化同步推齣的本書的精簡版《尼赫魯世界史》。
《爸爸尼赫魯寫給我的世界史》(精裝珍藏版)是印度國父尼赫魯寫給自己女兒,更是寫給全人類下一代的世界通史。
從文明的起源到20世紀,博學的尼赫魯跨越8000年的人類曆史,講述瞭羅馬、波斯、印度、中國、阿拉伯、土耳其、西歐、俄國、美國等偉大文明的曆史命運。從亞曆山大大帝、阿育王到成吉思汗、拿破侖,再到列寜、甘地、凱末爾,眾多偉人用思想與行動改變瞭世界,而尼赫魯撥開他們身上的光環,中肯地評析瞭他們的功過得失。
在尼赫魯為女兒的講述中,曆史不是一連串枯燥的名字與日期,而是人類zui偉大的文明跌宕起伏、曆曆在目的往事。在他的筆下,過去的激情重新復活,每個時代的悲嘆與呐喊再次響起,讓人仿佛置身於那些偉大的時代與事業之中。你應當感謝這本書的厚重,因為當你翻閱此書,就會希望尼赫魯把精彩的曆史故事一直講下去。
更難得的是,這也是一部以偉人的政治洞察力和道德情懷書寫的世界史。尼赫魯看到,古往今來,人們反抗著世界的不公,為瞭更好的社會與生活而奮鬥——自由、公正、平等、幸福……崇高的人文理想逐漸被實現瞭,但人們卻始終驅不散戰爭與奴役的陰霾。我們的世界將何去何從?
“曆史不應該是記憶的負擔,而應該是理智的啓迪。”書裏滿載著一位長者對人類下一代的期望、鼓舞與叮嚀:過去給予瞭我們豐厚的饋贈,但是我們從過去繼承下來的一切遠非完美,曆史的創造仍在繼續。尼赫魯希望讀到此書的年輕人,能夠從人們曾經的成就與遺憾中汲取力量,繼續人類偉大的發展曆程。
賈瓦哈拉爾·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 1889—1964),印度現代民族國傢的締造者,印度共和國第yi任總理(1947—1964)。而且他不僅是一位創造曆史的偉人,也是一位書寫曆史的偉人。
尼赫魯誕生在印度一個婆羅門貴族傢庭,從16歲起在英國哈羅公學度過瞭中學時代,兩年後考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學業結束後,他又迴到印度,從此譜寫瞭一段不平凡的人生。他投身於印度民族解放鬥爭,參加過甘地領導的反對英國殖民者的“非暴力不閤作”運動,並繼承瞭甘地的衣鉢,逐漸成為印度國大黨的領袖。從1921年至1945年,他先後 9次入獄,在獄中撰寫瞭《尼赫魯世界史》(即《爸爸尼赫魯寫給我的世界史》)《印度的發現》《尼赫魯自傳》等重要著作。
1947年印度宣布獨立後,尼赫魯成為印度曆史上第yi任總理。
尼赫魯常被稱為“博學的尼赫魯”,在曆史、政治思想、生物學、詩歌、戲劇等領域有廣泛愛好。他曾謙虛地說:“我在很多事情上都隻是愛好者。”看看《爸爸尼赫魯寫給我的世界史》,知識廣博、思想深刻、著名詩文信手拈來,就知道尼赫魯之博學所言不虛。
在尼赫魯的教導與指引下,他的女兒英迪拉·甘地也不負眾望,成為 20世紀中後期的一位印度總理。尼赫魯是女兒的好父親,也是一位親民國父。他對兒童的喜愛是齣名的,並且十分重視國傢的基礎教育;在印度,小孩子把他成為“尼赫魯伯伯”,他的生日甚至成為瞭印度的兒童節。
梁本彬(主要譯者),重慶市翻譯傢協會會員、重慶第二師範學院翻譯教師,長期緻力於人文類圖書翻譯,齣版譯著數十本,包括《第三帝國》《法國外籍兵團》《激戰時刻》《堅不可摧》等。
拿破侖(節選)
拿破侖在法國大革命中脫穎而齣。法國,法蘭西共和國,這個曾經挑戰和公然反抗歐洲君王的國傢,卻在這個矮小的科西嘉人麵前屈服瞭。法國那時是個奇特而狂野的美人。法國詩人巴比耶曾把它比作一頭狂野的動物,一匹驕傲而自由的母馬,頭高高揚起,皮毛閃閃發光;浪蕩而美麗,絲毫不能容忍馬鞍、馬具和繮繩,不停地踩踏著大地,發齣陣陣嘶鳴,使世界驚恐不已。而這匹驕傲的母馬卻願意被這個來自科西嘉的年輕人駕馭,而且他也為它做齣瞭非凡的成就。但是,他也馴服瞭它,使這個狂野而自由的動物失去瞭所有的野性和自由。他還剝削它,使它枯竭;zui後,它將他甩瞭下來,自己也倒下瞭。
科西嘉人留著平頭,
在獲月艷陽下的法國真美啊!
這是一匹難以馴服、性格頑劣的母馬,
既沒有鐵銜,也沒有金色繮繩。
野母馬動作粗野,卻有著國王般的壞脾氣,
驕傲地用蹄子撞擊著古老的土地。
從來沒有一雙手曾經駕馭過它,
使它俯首帖耳。
它寬闊的肋部從未載過陌生人的馬鞍和馬具。
它所有的毛色閃閃發光。
美麗的流浪者,抬起眼眉,擺動臀部,
竪起腿彎,發齣嘶叫,恐嚇著人們。
拿破侖是個什麼樣的人呢?他是世界上少有的偉人之一,人們所稱道的“神選之人”,一個大英雄,一個幫助人類從許多重負中解脫齣來的人嗎?或者,他隻是位冒險傢和破壞者,對歐洲和文明造成瞭巨大的破壞呢?也許這兩種觀點都誇大瞭事實,也許這兩種觀點在某種程度上都是對的。我們大傢都是善與惡、偉大與渺小的奇怪的混閤體。他就是這樣的一個混閤體,但是,和我們大部分人不同的是,這個混閤體是由非凡的特質構成的。他具備勇氣、自信、想象力、驚人的力量和勃勃雄心。他是位偉大的將軍,十分精通戰爭藝術,可以和偉大的古代將領亞曆山大和成吉思汗媲美。但是,他又是個心胸狹窄、自私自利、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支配他生活的動力不是追求理想,而是尋求個人的權力。他曾經說:“我的情人!權力就是我的情人!為瞭徵服這位情人,我付齣瞭太多的代價,所以我決不允許彆人搶走她,或者與我分享她!”他雖然是法國大革命的産物,但是,他夢想著廣闊的帝國,他一心想著亞曆山大式的徵服,甚至歐洲似乎對他來說太小瞭。東方深深地吸引著他,尤其是埃及和印度。他早在27歲、軍旅生涯早期的時候就說過:“隻有東方纔有偉大的帝國和偉大的變革,有6 億人生活在那裏。而歐洲隻是一個鼴鼠丘而已。”拿破侖·波拿巴於1769 年齣生於法國統治下的科西嘉島。他具有法屬科西嘉血統和意大利血統。他在法國的一所軍校裏接受教育。1793年,他在土倫(Toulon)贏得瞭他的第yi次勝利。那裏的有錢人因為害怕在革命政權之下失去他們的財産,實際上招來瞭英國人,並把法國海軍的殘部拱手交給瞭他們。這個大災難,加上同時發生的其他災難,給瞭年輕的共和國沉重的打擊,於是,所有的可以徵召的男人,甚至女人,都被徵召入伍。拿破侖鎮壓瞭叛亂者,並巧妙地進攻土倫,打敗瞭英國軍隊。他的幸運之星現在開始閃耀瞭,他24歲就當上瞭將軍。然而,在幾個月內,當羅伯斯庇爾被送上斷頭颱的時候,他陷入瞭麻煩,因為人們懷疑他屬於羅伯斯庇爾一派。可是,他隻真正屬於一個派彆,而這個派彆裏隻有一個成員——那就是拿破侖!接下來就是督政府時期,拿破侖證明瞭他絕不是雅各賓派的人,而是反革命的領袖,可以麵不改色地射殺平民,這就是發生在1795年的著名的“一陣霰彈”事件,這些我在前一封信中已經告訴過你。那一天拿破侖傷害瞭共和國。而10 年之後,他終結瞭法蘭西共和國,成瞭法國的皇帝。
1796年,他成瞭法蘭西共和國意大利方麵軍總司令,他在意大利北部指揮的戰役取得瞭非凡的勝利,震驚瞭整個歐洲。法國軍隊還懷有法國大革命的激情。但是,他們衣衫襤褸,既沒有閤適的衣服、鞋子,也沒有食物和錢。他率領這支衣衫襤褸、腿腳酸痛的軍隊,越過瞭阿爾卑斯山脈。他嚮士兵們許諾,到達富饒的意大利平原後,就會有食物和各種好東西。另一方麵,他嚮意大利人民許諾,給他們自由;他將把他們從壓迫者手中解放齣來。這是把革命口號與對搶劫掠奪的展望奇特地混閤在一起瞭!他很聰明地利用瞭法國人和意大利人的情感,而他自己就有一部分的意大利血統,所以對意大利人産生瞭很深的影響。他不斷取得勝利,他的威望也隨之不斷上升,聲名遠揚。他在自己的軍隊裏,與普通士兵同呼吸,共命運。當戰鬥打響的時候,當軍隊遇到危險的時候,總能看到他的身影。對於立下戰功的士兵,他立刻給予奬賞,哪怕是在戰場上。對他的士兵來說,他就像一位父親—一位十分年輕的父親!士兵們充滿柔情地稱他為“小伍長”,常常以“你”來稱呼他。那麼這位20多歲的年輕將軍成為法國士兵zui愛戴的人,還有什麼奇怪的嗎?拿破侖在意大利北部大獲全勝,而且在那裏擊敗瞭奧地利,終結瞭古老的威尼斯共和國,贏得瞭令人厭惡的、帝國主義的和平。然後,他以一位徵服者、大英雄的身份迴到瞭巴黎。他已經開始控製法國瞭。但是,也許他覺得奪取權力的時機還不成熟,於是他又帶領一支軍隊去埃及徵戰。從青年時代起,他就感覺到東方在召喚他,而現在他可以迴應東方的召喚瞭,對廣闊帝國的夢想一直縈繞在他的心頭。他設法避開瞭地中海的英國艦隊,到達瞭亞曆山大港。
埃及那時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領土,但是,這個帝國已經衰敗瞭,實際上,馬穆魯剋以土耳其蘇丹的名義在統治著它。革命和發明也許震撼瞭歐洲,但是馬穆魯剋仍然是按照中世紀的方式生活著。據說,當拿破侖逼近埃及的時候,馬穆魯剋的一名武士身著絲綢和波形花紋的鎧甲,盛裝騎行至法國軍隊的前麵,嚮他們的領導者挑戰,要與他單打獨鬥!這個可憐的人遭到瞭毫無騎士精神的法國士兵的子彈齊射。不久,拿破侖贏得瞭金字塔戰役的勝利。他熱衷於擺齣戲劇性的姿態。他騎著馬,嚮站在金字塔前的軍隊發錶演講:“士兵們,40個世紀正在俯視著你們!”拿破侖是陸地上的戰爭之王,他繼續不斷地取得勝利。但是,在海上他無能為力,他不懂海戰,似乎也沒有得力的海軍將領。而英國,那時有一個天纔人物,在地中海指揮著英國海軍。他就是霍雷肖·納爾遜。一日納爾遜十分大膽地進入瞭港口,在這場被稱為“尼羅河之戰”中摧毀瞭法國艦隊。這樣,拿破侖迴法國的路就被阻斷瞭,睏在瞭埃及。他設法秘密逃迴瞭法國,但是,他犧牲瞭他的東方軍團。盡管取得瞭一些勝利,贏得瞭一些軍事上的榮耀,但是偉大的東方遠徵失敗瞭。然而,有趣的是,拿破侖去埃及時,帶去瞭一大群帶著書本和各種儀器的學者、專傢和教授。每天這個“研究所”都進行討論,拿破侖以平等的身份參與討論,這些學者做瞭大量有益的科學研究和探索。他們解決瞭古老的象形文字之謎,因為他們發現瞭一塊花崗岩石闆,這就是著名的“羅塞塔石碑”,上麵刻著三種文字——希臘文和兩種埃及象形文字的變體。在希臘文的幫助下,另外兩種文字也被破解瞭。另一個有趣的事,是拿破侖對他們提齣的修築蘇伊士運河的建議十分感興趣。
拿破侖從埃及迴來的時候,法國的情況非常糟糕。督政府已是聲名狼藉,十分不得人心,所以人們便嚮拿破侖尋求幫助,他也十分樂意掌權執政。在他迴來一個月之後,即1799年11月,在他的兄弟盧西恩(Lucien)的幫助下,他強行解散瞭議會,於是終結瞭當時督政府統治國傢的憲法。像這樣強行奪權的行動被稱為“政變”,這次政變使拿破侖奪取瞭軍政大權。他能夠獲得成功,是因為他深受人民的愛戴,人民對他十分信賴。大革命已經遭到瞭清算;現在,甚至民主也在消失,一位備受愛戴的將軍占領瞭陣地。法國起草瞭一部新憲法,憲法規定有三位執政官(這個名詞取自古羅馬),但是,擁有絕對權力的主執政官是拿破侖,他被稱為第yi執政官,任期為10年。在討論憲法的時候,有人提議,國傢應該有一個總統,沒有實權,其主要職責是簽署文件,並正式代錶共和國,有點兒像立憲製的國王,或者像今天的法國總統。但是,拿破侖想要的是權力,不隻是僕從般的忠誠。他決不要這種有威嚴卻沒有實權的總統。他叫喊著:“讓這頭肥豬滾開!”這個任命拿破侖為為期10 年的第yi執政官的憲法,讓人民進行瞭投票,300萬人幾乎一緻通過。就這樣,法國人民自己把所有的權力拱手交給瞭拿破侖,希望他能帶給他們自由與幸福,但他們的希望zui終成瞭泡影。他被任命為第yi執政官,任期為10 年。權力之梯的下一步是在3年之後的1802年,他任命自己為終身執政官,他的權力進一步加強瞭。共和國已經名存實亡,他除瞭名字以外,就是一個君主。1804年,不可避免的事情發生瞭,在公民投票之後,拿破侖加冕稱帝瞭。他在法國擁有一切權力,然而,他與過去的獨裁專製的君主們有一個很大的區彆。他不能把自己的政權建立在傳統和君權神授的基礎之上。他必須使之建立在他的高效執政和深得民心的基礎之上,尤其要得到農民的擁戴,他們一直是他忠實的支持者,因為他們覺得,拿破侖為他們保全瞭土地。拿破侖曾經說過:“我纔不在乎上流社交界人士和那些饒舌者的意見!我隻在乎一種意見,農民的意見。”但是,農民們也漸漸厭倦瞭把他們的兒子送上戰場,因為戰爭幾乎延綿不斷。失去瞭農民的支持,拿破侖建立起來的這座巨大的大廈便開始搖搖欲墜瞭。
拿破侖稱帝10 年,在這10年中,他在歐洲大陸四處奔波,不斷發起戰爭,並贏得瞭很多著名的戰役。整個歐洲一聽到他的名字就瑟瑟發抖。他對歐洲的控製可謂前無古ren,後無來者。馬倫哥會戰(1800年,他率領軍隊,在鼕天穿越瞭大雪覆蓋的瑞士大聖伯納德山口)、烏爾姆戰役、奧斯特裏茨戰役、耶拿戰役、艾勞會戰、弗裏德蘭戰役、韋格勒姆戰役,這些都是拿破侖在陸地上贏得的著名戰役。奧地利、普魯士和俄羅斯在他麵前都土崩瓦解瞭。意大利、尼德蘭、被稱為萊茵聯盟的德國的大部分地區、現在被稱為華沙公國的波蘭,都是拿破侖的臣屬國。很久以來名存實亡的古老神聖羅馬帝國終於被終結瞭。西亞往事每當我想起西亞,我往往會迷失在過去的光陰裏;無數舊時的光影湧入我的腦海中,讓我久久沉浸於它們的瑰麗之中而無法自拔。我應該努力擺脫對它們的癡迷,但是我必須再次提醒你(害怕你忘記瞭),你要牢記,地球上這一片土地在這漫長的曆史長河中,從來都是至關重要的。古老的迦勒底大約齣現在7000年前(它相當於現在的伊拉剋)。在此之後,巴比倫齣現瞭,緊隨巴比倫人之後齣現的是殘酷的亞述人,這些亞述人把他們的偉大首都設在瞭尼尼微。隨後亞述也成瞭過眼雲煙,來自波斯的民族建立起嶄新的朝代,將自己的意誌強加在瞭這片西起印度邊界、北至埃及的廣袤中東大地之上。這是來自波斯的阿契美尼德人,他們的都城位於波斯波利斯。波斯帝國中誕生瞭三位“王中之王”:居魯士大帝、大流士一世和薛西斯一世。薛西斯一世曾率兵攻打過弱小的希臘,但失敗而歸。zui後這個帝國的命運落入瞭“希臘之子”或者“馬其頓之子”亞曆山大大帝之手。在亞曆山大大帝的一次徵戰途中,曾發生過這樣一件古怪的事情:在亞洲和歐洲的交界處,他計劃讓這兩個大陸“聯姻”。盡管他早已娶過好幾位妻子,但他又迎娶瞭波斯公主為妻。他治下的眾多官員和士兵爭相效仿,也都爭相和波斯女性結婚。
在亞曆山大大帝之後的許多個世紀,希臘文化在這片西起印度邊境、北至埃及的中東大地上都極為盛行。在這段時間內,古羅馬的國力開始增強,朝著亞洲席捲而來。但是一個新興的波斯帝國—薩珊王朝,終結瞭它的強勁勢頭。羅馬帝國一分為二,分裂成瞭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君士坦丁堡成瞭東羅馬帝國的都城所在地。東西方之間的紛爭從未間斷,戰火繼續在西亞廣袤的平原上蔓延。以君士坦丁堡為都城的拜占庭帝國和波斯薩珊王朝之間的爭鬥尤為激烈。在這段時間裏,隊伍龐大的駱駝商隊運送著貨品,在這條自西嚮東的漫漫長路上來來往往。在那時,中東是世界上一條極其重要的商貿要道。
在西亞這片遼闊的土地上,三大宗教誕生瞭,它們分彆是猶太教(猶太人的信仰)、瑣羅亞斯德教,亦稱拜火教(現代帕西人的信仰)以及基督教。現在,在沙特阿拉伯的沙漠地帶還齣現瞭第四大宗教,它的影響快速席捲瞭這片土地,很快就淩駕於其他三大宗教之上。不久之後,定都巴格達的阿拉伯帝國在這片大陸上崛起。阿拉伯人與拜占庭人開始爭鬥不休,東西紛爭從此揭開瞭新的篇章。阿拉伯文明走過瞭漫長而恢宏的歲月,但是塞爾柱土耳其人來到這裏之後,阿拉伯文明開始日漸衰落瞭。zui終來自濛古帝國的成吉思汗,率領濛古鐵騎徵服瞭這片疆域。
但是在濛古人到來之前,一場激烈的鬥爭早已在亞洲的西海岸揭開瞭序幕。來自西方的基督徒和東方的穆斯林展開瞭殊死的搏鬥。十字軍東徵的硝煙時起時休,斷斷續續綿延瞭250年之久,幾乎到13世紀中葉纔宣告完全結束。十字軍東徵被看作宗教戰爭,當然這些的確是宗教戰爭。但是宗教應該不是這些戰爭的起因,隻是藉口而已。當時,與東方相比,西方人仍舊野蠻落後。對歐洲來說,那是黑暗世紀。但是歐洲正在覺醒,因此經濟發達、文明進步的東方牢牢吸引住瞭歐洲的目光。他們采用多種方法錶達著自己對東方的渴望和嚮往,而十字軍東徵則是zui為重要的錶現形式。十字軍東徵的過程中,歐洲嚮西亞各國學習瞭很多先進的技術和文化。它瞭解瞭精美的藝術,同時還掌握瞭精湛的工藝。歐洲貴族也學會瞭享受,養成瞭奢chi的習慣。尤為重要的是,先進的科學技術和思想給歐洲帶來瞭翻天覆地的變化。
十字軍東徵還沒有完全結束,濛古人就已挾雷霆之勢,進入瞭西亞,濛古鐵騎四處奔襲,所到之處無不哀鴻遍野。但是我們不能隻把濛古人看作毀滅者。他們從中國一路奔襲到俄國,徵途之遠、涉及國傢之眾是前所未有的。在濛古大帝國的統治和鼓勵之下,相隔遙遠的人們拉近瞭距離,各國人民開始通商通婚。在這個龐大帝國的護佑之下,古老的商隊路綫又開始變得安全起來,商人、外事人員、傳教士等紛紛踏上瞭遙遠的旅程。中東正處於這些古老交通要道的中心:它是連接亞洲和歐洲的紐帶。
也許你還記得,正是在濛古人統治的時間內,馬可·波羅不遠萬裏從他的傢鄉威尼斯齣發,橫跨亞洲來到瞭中國。我們恰巧有瞭一本他所撰寫的,或者說是經由他口述而成的遊記,其中記錄瞭他的旅途見聞,這也是他名垂韆古的原因。但是應該還有很多其他人也曾踏過韆山萬水,但未曾留下隻言片語。即使他們寫下瞭遊記,他們的手稿也許早已化作灰燼,吹散在曆史的長空裏瞭。商隊不辭辛勞,日夜行走在商道之上,走過瞭一國又一國。雖然他們是為瞭經商和貿易,但是跟著他們一路前行的許多人卻是為瞭體驗冒險,尋找好運氣。馬可·波羅是當時zui為著名的旅行傢。除瞭他之外,還有伊本· 白圖泰,這是一位生於14世紀早期的阿拉伯人,齣生地位於摩洛哥的丹吉爾(Tanger)。他的齣現比馬可· 波羅晚瞭30年。21歲時,他躊躇滿誌地踏上瞭漫長的旅程,開始探索這個巨大的世界。他身無長物,在漫長的探索途中,與他為伴的隻有他的智慧和來自穆斯林宗教法官的教導。他從摩洛哥啓程,穿過北非,來到瞭埃及,之後又前往瞭沙特阿拉伯、敘利亞和波斯;在此之後,他陸續來到瞭安納托利亞(土耳其)、俄國南部、君士坦丁堡(當時還是拜占庭帝國的都城)、中亞以及印度。他從印度北部一路走到南部,穿越瞭印度來到瞭馬拉巴爾海岸和锡蘭,並zui後抵達瞭中國。在迴程途中,他漫遊瞭非洲大陸,甚至還穿越瞭撒哈拉沙漠。在今天看來,雖然旅途變得更加容易瞭,但是像他這樣的環球旅遊也是極為罕見的。無論如何,不論在哪個時代,伊本·白圖泰都算得上數一數二的偉大旅行傢。
伊本·白圖泰的遊記生動活潑,記錄瞭他對所訪之國及其人民的見聞。那時的埃及十分富有,這是因為印度和西方的所有貿易活動都必須經由這個國傢,這可是一本萬利的生意。由於這些巨大的利潤,開羅成瞭一個偉大的城市,城中到處都是壯麗的紀念碑。伊本·白圖泰在書中嚮我們描述瞭印度的種姓製度、婦女的殉葬儀式以及其他生活習俗。他把印度德裏描述為“印度的大都市,一望無際,宏偉壯麗,是力與美的完美結閤”。當時,圖格魯剋王朝正統治著這片廣袤的土地,瘋狂的穆罕默德·圖格魯剋蘇丹在氣頭上下令,將都城從德裏遷至南部的道拉塔巴德。他的這個決定把這個原本“廣闊而壯美的城市”變成瞭一個“鮮有居民、空空蕩蕩”的荒漠,甚至那些僅有的少量居民也是在很久之後纔悄無聲息地定居在此的。我被伊本·白圖泰的書深深地迷住瞭,他筆下的旅行故事讓我欣喜不已。因此我們發現,直到14世紀,中東,亦稱西亞,在世界事務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它還是連接東西方的紐帶。接下來的100年裏,情況卻發生瞭改變。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占領瞭君士坦丁堡,並橫掃瞭中東的所有國傢,甚至還包括埃及。他們打擊跨國貿易,部分原因是因為他們在地中海地區的對手,即維也納人和熱那亞人,控製著這些貿易活動。貿易活動本身也發生瞭改變,因為海上貿易路綫被開闢齣來,從而取代瞭古老的陸上商道。因此,那些曾在韆百年曆史進程中具有舉足輕重意義的陸地商道,就此荒蕪瞭下來,而沿路的西亞各國也不復以往的輝煌瞭。
從16 世紀早期到19 世紀末將近400年的時間裏,海上貿易航綫意義非凡,其重要性遠遠超過瞭陸上商道,尤其是當時鐵路已齣現在西亞大陸上。世界大戰前夕,有人提齣應當修建連接君士坦丁堡和巴格達兩座城市的鐵路。在德意誌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這一提案得以通過。其餘歐洲列強對德國的做法十分眼紅,因為這條鐵路的修建即意味著德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會大幅度增強。而就在這時,世界大戰爆發瞭。
……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