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一书,由清末民初著名中医学家彭承祖(1871-1949,字子益)所著。彭先生一生精研医理,在游历京师任职清朝太医院期间,阅读了大量秘藏在宫廷中的典籍,逐渐形成了“圆运动”的学术思想体系,其学术体系源于《周易》《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著作。先生晚年所强调的“古中医学”是指晋、唐以前的中医学。先生著书立说,开宗明义,强调天、地、人之间的平衡。其历年多部著作成为太原、北平、成都、重庆等地的医学教材。在西学东渐、中医生死存废的历史关头,成功培养了一大批中医后继人才。
当代著名中医临床大家李可先生生前对《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一书评价极高,认为此书“找到了古中医传承断层的脉络”,“她不仅是医病之书,更是一册‘医医病书’”。李可先生尊称彭子,认为他是“中医复兴之父”,是“继医圣张仲景之后第二位医中圣人”,认为他“批判地继承、发展了古中医学,从头绪纷繁的古医经中,理出了‘生命宇宙整体观’、‘中医系统科学’,保存了古中医学火种,厥功甚伟”!
彭先生一生致力于古中医传承,诊余之际倾注精力于中医学教育,他的大半生在讲授中医和培养中医人才中度过,著作皆为医学教本。先生“暇辄力加修改,期于至当”。愚致力于中医学教学、临床二十余载,深深体会学之不易与教之不易。《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一书是从学生学习角度,根据学习规律来设计编排,读者会发现书中有的内容前后呼应,略有重复,这是便于学习者融会贯通的有意安排。先生所付之心血,是一位医者及师者的本能和心愿。
彭先生用圆运动体系阐明了中医本质元素“气”的运动规律,将深邃的医理,用简明易懂的近代语言讲述透彻,是中医学入门的向导,使学习者“用极少的学时,得到极大的成功”(彭先生语)。
主编严芳
山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6年拜师国家名老中医李可先生
2007年至2010年,主持完成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李可临床经验、学术思想研究。
2008年至2009年,主持完成山西省卫生厅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李可治疗急危重症的辨证规律研究。
2012年至今,承担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李可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主持人
拿到这本《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重校合订本)》,首先吸引我的是它朴实无华却又充满力量的书名。在现代社会,我们常常被各种快餐式的健康资讯所裹挟,对于中医这种需要沉下心来慢慢体悟的学问,反而感到更加迷茫。我一直对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非常着迷,但往往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理论上的瓶颈,比如如何真正理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医学中的体现,如何将五行、脏腑、经络等概念融会贯通,形成一个清晰的思维模型。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提供一个框架,让我能够将那些零散的知识点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更加系统和深刻的认识。尤其是“圆运动”这个概念,听起来就有一种动态的、规律性的感觉,我猜测它可能揭示了人体生命活动的某种核心机制。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带领我深入理解中医的理论体系,帮助我建立起一个更加坚实的理论基础,让我能够更自信地去探索和学习中医的奥秘。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就有一种别样的魅力,仿佛诉说着一种古老而精深的学问。“圆运动”这个词汇本身就极富想象空间,让我联想到阴阳流转、生生不息的自然之道,以及人体内部气血运行的微妙变化。我一直觉得,中医的精髓就在于它能够洞察并顺应人体自身的生命规律,通过调和阴阳,疏通气血,来达到强身健体、防治疾病的目的。然而,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孤立的病症描述和治疗方药,却很难窥见其背后的宏观框架和整体思维。我非常渴望找到一本能够将这些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展现中医理论系统性、整体性特征的著作。《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似乎恰好能满足我这个愿望,它所倡导的“圆运动”理念,或许能够帮助我理解人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是如何进行能量的交换和转化的,以及疾病是如何打破这种平衡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打开我的中医视野,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审视中医理论,体会其蕴含的深刻智慧,并希望它能解答我长久以来对于中医整体观的疑惑。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光是听起来就有一种古老而神秘的吸引力,“圆运动”这个词汇,仿佛预示着一种深邃的哲学思考和精妙的生命智慧。我一直觉得,中医最迷人的地方在于它对人体生命现象的独到理解,它不是简单地将人体看作一个机械的集合体,而是将其视为一个充满活力、相互依存的有机系统。然而,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我常常感到知识点的零散和理论体系的模糊,很难将那些关于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的零星概念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画面。我最大的期盼就是这本书能够为我构建起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让我能够理解中医是如何看待人体的“圆运动”的,这种运动的规律是什么,又是如何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相联系的。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精髓,从而真正地领略到古老中医的博大精深。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却透着一股沉稳的力量,一看就不是那种浮光掠影的快餐读物。我对中医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常觉得市面上很多关于中医的书籍,要么过于强调某个单一的理论点,要么充斥着各种晦涩难懂的术语,让人望而却步。我渴望找到一本能够系统地梳理中医理论体系,并且能够用一种比较易于理解的方式来阐述其核心思想的书籍。特别是“圆运动”这个概念,让我觉得它可能蕴含着一种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深刻洞见,一种将人体看作一个不断运动、相互联系的整体的视角。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中医是如何通过观察和理解这种“圆运动”来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的。我期待它能为我揭示中医理论的内在逻辑,帮助我打通那些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任督二脉”,形成一个更加完整和深刻的中医认知体系。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带着一种古朴沉静的气息,颜色搭配也相当考究,让人一看就觉得内容不凡。我一直对传统中医理论深感兴趣,但很多市面上的书籍要么太过艰深晦涩,要么过于碎片化,很难形成一个系统性的认识。我尤其困惑于那些看似独立的理论点之间究竟是如何环环相扣的,比如脏腑之间的相生相克,五行理论如何应用于临床,以及那些古老方剂的组方思路等等,总觉得缺了那么一个关键的“总纲”。读《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我最期待的就是它能否为我揭示出中医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和运行规律,就像一个精密的齿轮系统,每一个部分都承载着重要的功能,共同驱动着人体的健康运转。我希望这本书能用一种清晰易懂的方式,将那些抽象的理论概念具象化,让我能够真正理解中医“治未病”和“辨证论治”的核心思想,而不是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这次重校合订本,更是让我对其内容的严谨性和完整性充满了信心,希望能从中获得更深入、更系统的中医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