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农地所有权制度的正当性与改革路径》分五个部分对我国现行农地所有权制度进行反思并提出了改革建议。第*部分引入作为分析工具的正义理论,主要为开展我国农地所有权制度的正当性考察建立价值标准。第二部分对我国现行农地制度开展理论性考察,将正义或正当简化成自由与平等两大价值尺度,并以此为评判坐标,对现行农地所有权制度在政治伦理、差异性正义和法律权利三个维度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对现行农地制度进行实践性考察。第四部分通过比较与借鉴,在理论与实践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比较研究。第五部分在对我国农地制度进行全方位的考察分析基础上,创新地提出农地分类所有的改革思路,并设计了相应的配套制度。
作者简介
高军,重庆开州区人,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博士,重庆市人民检察院教育处副处长,一级检察官。公开发表教育教学论文、法学论文20余篇;参编法律专著2部;编著中学国学教材《国风》内、外篇,中学生法律知识读本《社会生活的起点》;著有法学随笔集《灵魂的鼾声》和古体诗歌集《中国历代文化名人诗传》《历史的断面:2013》等作品。
目录
目录
引 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基本概念的界定
三、研究综述
四、选题的现实意义
五、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
六、重要观点和立法建议
第一章 起点与终点:作为分析工具的正义理论
第一节 早期正义理论略介
一、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正义观
二、以奥古斯丁和阿奎那为代表的中世纪神学正义观
三、古代中国的儒学正义观
第二节 几种主要资产阶级正义理论简述
一、以效率为核心的功利主义正义理论
二、以自由为核心的自由主义正义理论
三、以公平为核心的罗尔斯正义理论
第三节 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人的观点”
二、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历史观点”
三、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社会观点”
四、马克思主义正义理论的“实践观点”
第四节 正义的尺度:平等、效率、自由与人的全面发展
一、平等的正义
二、正义的效率
三、自由的正当性
四、平等、效率、自由与正义的相互性
第二章 分析与检视:我国农地所有权制度的正当性考察
第一节 农地所有权制度的法律认知
一、农地
二、农地制度
三、农地所有权制度
第二节 以三种正义理论对我国农地所有权制度的正当性考察
一、从功利主义正义观对现行农地所有权制度的考察
二、从自由主义正义观对现行农地所有权制度的考察
三、从马克思主义正义观对现行农地所有权制度的考察
第三节 从罗尔斯的差别正义角度对我国现行农地所有权制度的考察
一、差别正义理论在我国农地所有权制度考察上的可适用性
二、差别正义理论在我国农地制度中的逆向体现
第四节 从法律权利的角度对我国农地所有权制度的考察
一、法律权利的正当性
二、法律权利的三个层次
三、发展权利对扩展权利和基本权利的侵蚀
第五节 从政治伦理的角度对我国现行农地所有权制度的考察
一、“耕者有其地”的得而复失
二、从政治动员成功到制度伦理受损
三、农地利益对制度伦理的超越
第三章 现状与反思:现行农地制度的实践性考察
第一节 现行农地所有权制度对农民权利的不公平对待
一、现行农地所有权制度未有效保护农民经济权利
二、现行农地所有权制度对农民迁徙权利的否定
三、现行农地所有权制度对农民社会权利的虚化
四、现行农地所有权制度对城镇化的阻滞
五、作为补充的两份调研材料
第二节 对农民土地权利受损的实证分析
一、云南“孟连事件”的情况略介
二、孟连县农林资源基本情况
三、“孟连事件”折射的农民权利现状分析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探索农地所有权制度改革的几种模式
一、农地国有模式
二、农地集体所有模式
三、农地私有模式
第四节 统筹城乡模式下农地制度改革的新探索
一、创新配置城乡建设用地机制
二、创新农地流转方式
三、探索推进农地集约化经营
四、以巴渝新居建设推进农地置换
五、地票交易制度对农地改革的意义
第四章 比较与借鉴:农地所有权制度的比较考察
第一节 我国古代土地所有权制度考察
一、夏商周时期的土地制度
二、秦汉三国两晋时期的土地制度
三、隋唐五代时期的土地制度
四、宋元明清的土地制度简介
第二节 我国现行农地所有权制度的历史发展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土地制度
二、过渡时期及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土地制度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土地制度
第三节 域外国家和地区的农地所有权制度
一、英国的农地制度
二、美国的农地制度
三、日本的农地制度
第四节 经济转型国家的农地制度
一、俄罗斯的农地制度改革
二、中东欧转型国家的农地制度改革
第五节 我国台湾地区的农地制度
一、我国台湾地区第一次农地改革
二、我国台湾地区第二次农地改革
三、我国台湾地区第三次农地改革
第六节 各国和地区农地制度之比较与评析
一、生产力水平是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决定因素
二、注重对农民土地权利的保护和农地经营制度创新
三、注重农地制度改革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改革同步
四、注重对农村发展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五、注重农村互助合作组织的建设
第七节 对我国农地所有权制度改革的启示
一、改革的核心在于让农地的根本权益有明确归系
二、探索农地分类所有是充分实现农地权益的根本出路
三、农地所有权制度改革的关键是要与整个社会改革统筹规划
第五章 路径与展望:农地分类所有制的制度构建
第一节 农地分类所有制度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建立农地分类所有制度的原因简析
一、建立农地分类所有制度是实现农民经济权利的客观需要
二、建立农地分类所有制度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三、建立农地分类所有制度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应有之义
四、建立农地分类所有是正确处理农地制度效率与公平的历史选择
第三节 制约农地所有制分类改革的因素
一、出于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片面理解
二、出于维护社会稳定的政治考量
三、出于为农民提供基本社会保障的考虑
第四节 相关农村土地法律制度评介
一、调整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法律政策
二、对现行法律制度的评价
第五节 农地分类所有制的具体构想及正当性分析
一、粮食主产区的农地实行国家所有,农民永佃
二、丘陵、山区农地实行农民私人所有
三、农村宅基地实行农民私有
四、实行农地分类所有制的正当性意义
第六节 建立农地分类所有的配套制度体系
一、建立完善农地法律制度体系
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三、完善农村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相关法律制度
余 论
一、公平正义是农地分类所有制的灵魂
二、关于土地私有与农民理性自持的问题
三、关于简明地权与复杂地权的选择问题
四、关于分类所有制的另一种模式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前言/序言
总序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经济法治建设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急需从理论上展开深入探讨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两江经济法治文丛”紧扣中国经济法治建设的主线,围绕如何实现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法制化、如何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地位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力求通过出版一批具有前沿性和创新性的著作,寻求经济法治理论的创新,为中国市场经济法治建设提出对策建议。
“两江经济法治文丛”是重庆市“两者学者”特聘教授岗位推动学科建设的平台,是服务重庆及全国经济与法治建设的系列成果。“两江学者”计划作为重庆市最高层次人才计划,被公认为“重庆院士工程”,是重庆市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工程重大专项。在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由市委组织部、市人力社保局牵头,市教委、市科委等市级有关单位共同实施,在全市重点产业、重点学科、重点建设领域设立100个特聘岗位,以带动全市重大项目、支柱产业和优势学科发展。其中,应用技术领域60个,基础研究领域25个,人文社科领域15个。该计划面向海内外延揽一流精英,造就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培育一批高层次学术技术领军人才,提升重庆核心竞争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和西部人才中心。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科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社会及文化传承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2003年和2007年两次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学科,2011年入选设立“两江学者”岗位的单位,2013年我有幸受聘为“两江学者”岗位特聘教授。
为实现“两江学者”计划及特聘教授岗位设置的目标,“两江经济法治文丛”以推动经济法学科建设和服务重庆及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选择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科教师及博士生的优秀著作出版,重点资助专门研究经济法基本理论、财税金融法、竞争法、消费者保护法、农村经济法制等领域重大问题的优秀著作。文丛的出版坚持前沿性、科学性、现实性和针对性的原则,突出问题导向,采用灵活多样的著作形式,不仅包括个人专著,还包括合著、论文集等形式。根据申请出版的书稿质量,坚持择优资助和宁缺毋滥的原则,每年资助出版著作2~5部。
我们期待“两江经济法治文丛”的出版能为重庆及我国经济法治建设添砖加瓦,同时也欢迎各界朋友不吝赐教,对文丛的出版提出宝贵建议和意见。
岳彩申
2015年6月3日
中国农地所有权制度的正当性与改革路径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中国农地所有权制度的正当性与改革路径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