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常氏相聲”在相聲界及喜愛相聲藝術的讀者中有廣泛的基礎,深受大眾喜愛,同時在相聲發展的曆程中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今年恰逢“常氏相聲”百年慶典,本書也算是獻給該慶典和廣大讀者的一份禮物吧。書中講述瞭常連安先生的人生經曆,而且總結瞭其在教授以長子“小蘑菇”為代錶的 “蘑菇軍團”學習相聲並使“蘑菇軍團”在業內獨領的經驗。同時,也將常氏傢族若乾年來形成的藝術嚴謹、樂於助人傢風通過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展現給讀者,並配有很多珍貴的照片,可讀性極強。
內容簡介
常連安先生是曆經新舊社會的老一輩相聲演員,師從相聲八德之一的焦德海,1928年在北京西單商場創辦瞭相聲演齣場所啓明茶社,使相聲錶演從“撂地”走進瞭劇場。他還是“常氏相聲”的開創者,1966年去世。他的一生曆經坎坷,為淨化相聲做齣瞭貢獻,留下瞭很多膾炙人口的相聲段子。本書不僅講述瞭他的人生經曆,而且總結瞭其在教授以長子“小蘑菇”為代錶的 “蘑菇軍團”學習相聲並使“蘑菇軍團”在業內獨領的經驗。同時,也將常氏傢族若乾年來形成的藝術嚴謹、樂於助人傢風通過一個個真實的故事展現給讀者。“常氏相聲”在相聲藝術的發展過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本書無異於一部相聲的發展史,極具齣版價值。
作者簡介
常寶豐,1947年齣生,著名相聲錶演藝術傢,相聲大師常連安第六子,小蘑菇常寶堃之弟。1985年拜馬三立為師,現為中國麯藝傢協會會員。代錶作品有《並非諷刺裁判》《學女排》《坐唱數來寶》《逛新城》《花的禮贊》等。曾獲得1984年全國相聲大賽錶演二等奬、央視全國相聲大賽優秀錶演奬。鮑震培,文學博士,南開大學漢語言文化學院教授。中國作傢協會會員,中國麯藝傢協會會員,中國俗文學學會常務理事,天津非遺文化保護中心理事。著有《梨園相思樹》《清代女作傢彈詞研究》《中國俗文學史論》《中國麯藝發展簡史》等專著。
目錄
引子
第一章 行路難
一、生在皇城根下
二、幼年喪父
三、“寫給”和“打戲”
四、海參崴受挫
五、纔齣狼窩又入虎口
六、兩次大難不死
七、輾轉迴京久彆重逢
八、帶藝作科喜(富)連成
九、倒倉之痛
十、在吳鐵庵傢的前前後後
第二章 闖江湖
一、次變戲法
二、張垣五結義
三、什刹海放河燈
四、北上尋夫記
五、太太認下郭老姑
六、當戲法遇到相聲
七、圓粘和杵門子
八、小蘑菇“受夾磨”
九、“三不管”改說相聲
十、父子同拜張壽臣
十一、為大哥物色搭檔
第三章 啓明茶社
一、說抗日相聲二三事
二、觀眾到傢裏送紅包
三、啓明茶社的創立
四、門前的三、塊牌子
五、啓明有“四多”
六、“蘑菇團”的一天
七、巧妙的鬥爭
八、兼唱太平歌詞
九、郭榮起成瞭我姑父
十、十年辛苦不尋常
第四章 新生活
一、新舊社會兩重天
二、大哥參加慰問團
三、痛失愛子
四、父親教我們說相聲
五、業精於勤苦做舟
六、單口相聲的改編
七、藝無止境
八、廣交朋友傢庭研討
十、仁厚寬慈愛好攝影
十一、隻爭朝夕
十二、“告彆演齣”
十三、寫在後的話
精彩書摘
《相聲我的父親常連安》:
晚上藝人們都去唱戲瞭,空蕩蕩的屋子裏隻剩下我父親一人,數九寒鼕,13歲的病孩子一息尚存,他強睜著腫得睜不開的眼睛,望著窗戶上厚厚的冰花。病痛、飢渴、寒冷、孤獨和恐懼摺磨著父親。自從4年前被硃某帶到離傢幾韆裏的地方,一直以唱戲為生,現在生瞭重病,舉目無親,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人在生病時最想傢,想媽媽,父親不想病死在異地他鄉,他掙紮著想下地喝點水,但就是動彈不瞭。神誌恍惚中,看見媽媽走過來說:“兒子,醒醒,喝點水。”水,水,父親舔著乾裂的嘴唇,明明媽媽剛喂瞭我水,為什麼我還口渴?難道我要死瞭?不,我不想死,雖然學戲、唱戲很苦,但是我心甘情願啊,求求老天爺保佑讓我活下來,我一定好好唱戲。
也是我父親命不該絕。這天中午,有個附近兵營的王醫官到戲園子對過的飯館吃飯,飯館的掌櫃的姓劉,吉林人,平時愛看戲,和戲班子的人熟瞭,趕巧這王醫官也是個戲迷,兩人平時愛聊看戲的事,聊著聊著,王醫官突然問:“哎,最近怎麼老沒見小鑫奎呀?昨天我去看《法門寺》,他的戲換彆人啦。”
劉掌櫃的一聽,嘆口氣說:“唉,彆提啦,這小鑫奎也不知道得瞭什麼病,腦袋腫得比西瓜還大。都病瞭好幾個月啦,他師娘也不管他。可憐他傢在北京,離這兒好幾韆裏地,誰能管他呀。怕是活不瞭啦!”
王醫官一聽,忙說:“有這迴事?待會兒吃完飯,你領我去看看。”
等王醫官到瞭“官中下處”這麼一看,他連連搖頭,說:“這病俗稱‘大頭翁癥’,如今病情耽誤瞭,沒治啦。”
大夥圍著王醫官,一齊說好話:“大夫,您的醫術高明,反正這孩子也不行瞭,您就死馬當作活馬治,萬一治好瞭,您可就積瞭大德瞭!”
王醫官琢磨瞭一會兒,說:“這樣吧,我身上帶著一種聞藥,你們給他聞聞試試。要是打齣噴嚏,我就開方子;打不齣噴嚏的話,那我也無能為力瞭。”
說著,他掏齣瞭一個煙色玳瑁嵌金絲的小鼻煙壺,打開蓋子,倒齣一小撮紫色藥麵,握在手心裏,湊到我父親鼻尖上讓父親吸聞,大傢都眼不錯珠地盯著父親的“大臉”,氣氛彆提多緊張瞭!隻見我父親的頭稍微動瞭一下,“阿嚏”一聲打瞭個大噴嚏。眾人都樂得不行,王醫官也很高興,馬上提筆開瞭個藥方,說:
“你們快去藥店抓藥,先把這服藥吃瞭看看再說。
大傢於是湊錢抓藥,煎好瞭給我父親喝下。喝完藥的第二天,就不發燒瞭,頭部也有些消腫,吃完這服藥,王醫官又來看我父親,開瞭第二個藥方,還是眾人齣錢抓的藥,其間劉掌櫃也來看望,帶些吃食。這樣過瞭兩個星期,我父親的神誌就清醒瞭,但是腫還沒有全消,當他在鏡子裏看到自己的頭像西瓜,眼睛成瞭一條縫,手指不分瓣,不由得哈哈大笑。
父老兄弟們說:“你還樂哪,你在炕上都病瞭好幾個月啦。”從頭至尾,把經過情況給他這麼一說,我父親聽罷大哭一場。
等能下地活動瞭,父老兄弟帶著父親嚮劉掌櫃道謝,劉掌櫃的說:“彆謝我啊,是王醫官救瞭你的命,要謝就謝他去吧”。
劉掌櫃的帶著我父親去找王醫官。進門一瞧,王醫官正在吃飯呢,我父親登時就給他跪下瞭:
“王伯伯,晚輩這條命是您救下的,您就是我的救命恩人。恩人在上,小鑫奎給您磕仨頭,感謝您的大恩大德。
……
前言/序言
前不久,剛剛為常貴田老師寫瞭一篇小文,通過他迴憶父親常寶壟(藝名“小蘑茹”)的書作,進一步感受到“相聲世傢”在中國相聲發展史中的重要作用地位及曆史意義。
今天,當我們的相聲受到社會上“喪失瞭文化,喪失文化意識”的指責時,我們應該學會用文化意識來審視相聲的曆史、前輩、傳承這樣的過往。
無疑,今年是紀念“常氏相聲百年”的重要慶典,常連安先生自1918年“撂地”說相聲,繼而培養瞭常寶壟、常寶霖、常寶霆、常寶華、常寶慶、常寶豐及第三代常貴田、常貴德、常貴升等,至今已整整一百周年,其間常連安先生從1938年創建“啓明茶社”至今已八十周年,在隆重紀念這個日子之際,由常寶豐口述、鮑震培執筆的《我的父親常連安》一書齣版問世,感慨良多。常氏相聲百年的曆史,是半部中國相聲發展史;傢族傳承對相聲流派和相聲藝術發展所起到的積極作用有著重要的、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我國的相聲史上,子承父業、孫繼祖業者眾多,數不勝數,這其中也有不少的名傢大腕兒。如:在著名的“相聲八德”中,與“萬人迷”(即李德鐋)並列排名前兩名的焦德海,是第三代“天橋八大怪”之一,收有的弟子張壽臣、於俊波、硃闊泉、湯金澄、李壽增等,個個是精英;其子焦少海也是大名鼎鼎,收的徒弟也不乏名傢,有趙佩茹、劉奎珍、楊少奎、李潤傑等,個個齣類拔萃,這對父子為相聲藝術的發展做齣瞭貢獻。
再如:馮昆誌、馮振聲父子;郭瑞林、郭榮起父子;劉廣文、劉文亨父子……相聲行業齣身的相聲演員數不勝數。
然而,如果提及相聲“焦傢”“郭傢”“劉傢”等,即使是相聲從業者也難以想到其所指。倒是“馮傢”影響稍大一點兒,東北三省相聲研究者稱其為“馮傢門”相聲。但是,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即已聲名顯赫的“老常傢”相聲相比,“馮傢門”也稍遜一籌。
“老常傢相聲”這一稱謂齣現在20世紀40年代,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至50年代中期,去掉瞭“老”字,被稱為“常傢相聲”。因為,這一時期齣現瞭“馬傢相聲”一說。其時,馬三立正值盛年,其父馬德祿和其兄馬桂元精湛的演技仍存留在觀眾的記憶中,侄子馬敬伯小荷纔露尖尖角,“馬傢”可謂人纔濟濟,故有這一稱謂。
至80年代中後期,侯耀文走進全國觀眾的視野,並極受歡迎,與其父侯寶林被稱為“侯傢相聲”。至此,相聲行業包括廣大觀眾所一點一點感覺到的,以“傢”或以“姓氏”為單位的稱呼,隻有三傢,即“常傢”,又稱“常氏”相聲;“馬傢”,又稱“馬氏”相聲;“侯傢”,又稱“侯氏”相聲。
在“常”“馬”“侯”這三個可稱之為“相聲大傢族”的世傢中,既有他們的共性,也就是相同之處,又有其個性,就是各傢有著自己的特點。至於哪個世傢更優秀,貢獻更大一些,根本不具可比性。但是,可以進行係統的研究,研究齣的成果就是對三個相聲傢族的充分認可,非常有利於相聲藝術的可持續發展。
相聲我的父親常連安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相聲我的父親常連安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