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共和主義與德性》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從政治思想史視角梳理瞭西方古典時期和文藝復興時期重要思想傢的政治德性論;第二部分從理論視角闡釋瞭自由與帝國、公民友愛與政治秩序、德性與公民教育這三個重要的共和主義政治德性議題;第三部分從比較視角論述瞭責任共和主義、至善論共和主義的強政治德性主張,分析瞭共和主義德性政治在現代社會的睏境與齣路。
作者簡介
陳文娟,女,清華大學哲學博士,現任教於中央財經大學馬剋思主義學院。主要研究領域為政治哲學,齣版專著《政治及其公共性》,另有譯著多種,主持國傢社科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項目多項,在《哲學研究》《教育研究》等期刊發錶學術論文近30篇。
目錄
導論 作為一種政治意識形態的共和主義
第一節 政治意識形態圖景中的共和主義
一 共和主義與自由主義
二 共和主義與社群主義
三 共和主義與社會主義
第二節 當代共和主義傢族
一 共和主義意識形態演變
二 當代共和主義流派
第一章 古希臘思想傢的政治德性論
第一節 蘇格拉底論德性
一 德性即知識
二 從哲人德性到公民德性
第二節 柏拉圖論公民德性及其教育
一 定義“正義”:《理想國》中的政治德性
二 立法者的技藝:《法律篇》中的公民德性教育
第三節 亞裏士多德論德性政治學
一 德性的政治維度
二 德性與公民教育
第二章 西塞羅的政治德性論
第一節 共和羅馬的政治倫理傳統
一 撒路斯提烏斯論羅馬共和國的公昏
二 羅馬共和國傳統的政治倫理及其禿
第二節 政治生活與榮耀的價值
一 沉思生活與公共生活
二 榮耀的作用
第三節 在德性與榮耀之間
一 榮耀與德性
二 榮耀與公益
第三章 馬基雅維利的政治德性論
第一節 從德性到德能
一 virtu釋義
二 審慎
第二節 從政治到國傢
一 古典政治還是國傢理性
二 君主還是共和
第三節 善惡辯證法
一 善惡的對立統一
二 善惡的辯證轉化
三 善惡辯證法的德性效果論旨歸
四 馬基雅維利的善惡觀評析
第四節 馬基雅維利的現代性及其缺憾
一 有爭議的現代性
二 馬基雅維利的局限
第四章 自由與帝國
第一節 自由與帝國的邏輯
一 自由與共和國的強大
二 從共和國到帝國
三 從帝國到自由的喪失
第二節 自由與帝國邏輯的現代演繹
一 孟德斯鳩、戴維南特和麥迪遜
二 自由與帝國之間和之外
第五章 公民友愛與政治秩序
第一節 友愛及公民友愛
一 亞裏士多德
二 西塞羅
第二節 二元對立中的公民友愛
一 友愛:私人的還是公共的
二 公民友愛:消極的還是積極的
第三節 政治秩序中的公民友愛
一 公民友愛與正義
二 公民友愛與信任
三 公民友愛與愛國主義
第六章 古典德性與公民教育
第一節 德性教育
一 兩種教育理論
二 詩教、樂教和體育
第二節 整全教育
一 公共教育
二 傢庭教育
三 禮俗社會教育
第三節 精英教育
一 統治與被統治
二 廣場見習期
第四節 啓示與藉鑒
一 西方現代公民教育的缺陷
二 中國公民教育藉鑒
第七章 責任共和主義
第一節 以權利為本位的自由主義
一 公民性
二 權利本位
三 權利自由主義的缺陷
第二節 責任共和主義
一 公共利益
二 自由與法治
三 責任共和主義是否可能
第八章 至善論共和主義
第一節 政治自由主義的中立性
一 康德:道德自主和外在自由
二 羅爾斯:原初狀態與中立性
三 拉莫爾:最低限度的道德觀念
第二節 法律共和主義
一 公共德性與私人德性
二 對話與政治商議
第三節 至善論共和主義
一 什麼是至善論
二 反至善論的兩種論證
三 為至善論一辯
結語 重申德性政治
參考文獻
譯著譯文
中文著作
中文論文
英文著作和論文
精彩書摘
《共和主義與德性》:
在對“守成共和國”的防禦性特徵、獨特的風俗和文化心理條件及其消極後果的分析上,馬基雅維利進一步闡述瞭他所贊許,甚至熱衷的帝國式擴張模式。在他看來,帝國的擴張模式有三種:聯盟、不平等結盟和徵服。古代托斯卡納人、亞該亞人、埃托利亞人或瑞士人采取聯盟的方式,他們選擇和若乾共和國結為同盟,但彼此之間權力和地位不分高下;羅馬人采取不平等結盟的方式,與其他共和國結為盟友,但除瞭羅馬,其他共和國都沒有發號施令的身份、帝國的地位和名號;斯巴達人和雅典人采取的方式是直接徵服。馬基雅維利認為,三種方式中羅馬人的方式最為成功,因為它最終能夠成就霸業,堪為帝國楷模,一個城市應遵從羅馬模式,內在秩序井然,能夠宰製外部環境。平民的反抗可能會動搖它,它的壽命也可能有限,但是它將取得輝煌,並主導時代潮流。托斯卡納人的方式次之,雖不足以成大事,但卻可以持國守業。斯巴達人和雅典人的方式最無效,他們因無法維持其獲取的領土而終緻覆滅。①
對托斯卡納人的擴張方式,馬基雅維利著墨不多。對斯巴達人、雅典人和威尼斯人的方式,他展開瞭猛烈的批評。他認為,若某一城市為瞭保持內在的和諧、安寜和穩定,而效仿威尼斯人戰時不徵用平民和斯巴達人不嚮外人開放人口的做法,前提條件是它沒有擴張必要和抵製擴張的誘惑。曆史教訓在於,斯巴達雖然保持800年穩定,但底比斯人叛亂暴露瞭其意欲占領希臘所有城邦的野心;盡管威尼斯為瞭捍衛城邦一國傢共同體的自由,拒絕瞭擴張的誘惑,但在1509年的阿納迪洛之戰(BattleofAgnadello)中隨著其領土的喪失,一夜之間也失去其自由。因此,威尼斯和斯巴達式所展示的自由之象與和平之景隻是暫時的,這種安全並非一勞永逸,隨著共和國之必然擴張,一切終會失去。正因如此,馬基雅維利斷然指齣:“既然人們無法保持事務之間的平衡,也無法恰當地保持中庸之道,那麼在為共和國創立製度時,必須看重更加榮耀的方麵,在設立製度時假定,必然之勢肯定引導它進行擴張,如此方可保住它將要獲得的東西。”①‘
那麼,堪稱楷模的羅馬人的擴張模式是如何展開的呢?“武裝平民”和“承認外部人口為公民”是羅馬成就霸業的兩大擴張手段。馬基雅維利熱情洋溢地談到,羅馬人增加城市的居民數量,廣交盟友而不是讓人稱臣,派遣殖民者到占領地,用戰利品建設城市,用戰鬥而不是圍睏去徵服敵人,維持公産豐盈和人民貧睏,保持軍隊紀律。除瞭武裝平民,還要接受外來者,“籌劃將城市建成大帝國的人,應當傾其全力使人口眾多;人口不眾,不足以成就城市的大業。”因此,擴大帝國的正確方式是增加人口,其方式有兩種:“一是仁愛,二是武力。仁愛是指為打算來此居住的外邦人,保持道路的安全暢通,使人人都能自願來此定居。武力是指通過摧毀周圍的城市,使其居民到你的城市來定居。”②
從國傢理性的角度來看,馬基雅維利采取軍事擴張來拓展疆域和增加人口,建立一個富裕的、強盛的帝國,在某種條件下是能夠得到辯護的。但是,羅馬人通過擴張實際上對其他政權實施支配,這種帝國統治的邏輯也麵臨著自身的政治正當性和閤法性的壓力。那麼,麵對羅馬帝國因任意專斷而遭受指責時,我們該如何證明帝國的正當性呢?這裏,我們有必要在對帝國和帝國主義進行區分的前提下,為羅馬帝國提供一種理論辯護。
……
共和主義與德性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共和主義與德性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