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為瞭弘揚先民在玉文化方麵的光輝成就,筆者曾先後在香港和颱北講授中國曆代玉雕。課餘之暇,不時與受業諸君就古玉問題互相切磋:並利用暑期結伴前往大陸各文物大省參觀齣土古玉,以加深認識。師生之間可說是亦師亦友。特彆值得一提的是,受業諸君還熱心推廣古玉知識,緻力於齣土古玉圖籍的齣版。而部分同學更在研習古玉數據的基礎上,將心得著為文章:或另闢蹊徑以實驗求證古玉疑難癥結並將結果公之於世。
《玉文化論叢(1)/楊建芳師生古玉研究會玉文化論叢係列》是《楊建芳師生古玉研究會玉文化論叢係列》的第一冊,收錄瞭楊建芳先生及同學、學生今年撰寫的有關中國古玉的論文(包括當時尚未發錶過的新作),用以錶達對博大深奧、豐富多彩的中國古代玉文化的一些認識和研究心得,方便讀者和學者閱讀和研究使用。
內頁插圖
目錄
1.林繼來:山東濟陽劉颱子西周墓的史前遣玉
2.林繼來:論春鞦黃君孟夫婦墓齣土玉器
3.李月媚:一件西周時期改製過的石傢河文化玉器
4.林繼來:從婦好墓玉人上的“○”刻符談起
5.陳仲中:商周有腳玉魚之研究
6.廖泱修:試析輝縣琉璃閣甲墓異形玉珩的紋飾結構及族屬——兼論甲乙墓年代
7.楊建芳:楚式玉器的特點
8.廖泱修:試析戰國楚式“玉瓶形飾”擺置方嚮與正名——兼論“花朵形紋”的由來與演變
9.廖泱修:從雙鳳紋至柿蒂紋
10.江榮宗:濟南韆佛山戰國墓玉器斷代之我見
11.李月媚:中山國玉人初探——兼論乎山中山國“成公”墓(M6)擎燈銅人族屬
12.楊建芳:雲貴高原古代玉飾的越文化因素——越族西徙探索之一
13.江榮宗:豢養紋——一種紋飾的由來
14.蔡勝雄:從康陵齣土龍鳳紋玉器看頸圈紋的演化
15.江榮宗:從“江蘇南京仙鶴觀束晉墓”齣土之心形佩論玉諜、諜形佩之正名與型製演變
16.黃聰弘:玉帶闆、玉爐頂、玉春水與玉鞦山
17.王長銘:試論天津藝術博物館藏青玉道人鉈尾
18.楊建芳:規律性認識與古玉辨僞——北京故宮鷹攫人首玉佩及上博與美國弗利爾美術館玉舞人的考察
19.張敬國 張敏 陳啓賢:綫性工具開料之初步實驗——玉器雕琢工藝顯微探索之一
20.張敬國 陳啓賢:管形工具鑽孔之初步實驗——玉器雕琢工藝顯微探索之二
21.張敬國 張敏 陳啓賢:片狀工具開料之初步實驗——玉器雕琢工藝顯微探索之三
前言/序言
近五十年,神州大地廣泛開展考古發掘,埋藏地下的古代玉雕接二連三地被發現。其中如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紅山文化、淩傢灘文化和良渚文化等的玉雕,商代婦好墓玉雕,西周時期的山西晉侯墓和河南三門峽虢國墓玉雕,東周時期的河南淅川下寺楚墓和湖北隨縣曾侯乙墓玉雕以及西漢時期的徐州楚王墓和廣州南越王墓玉雕,都是數量極多,器類繁雜,而且雕工也多屬上乘。大量前所未知的新資料的齣土,引起人們對古玉的極大興趣,從而齣現追求古玉知識的熱潮,同時也有力地推動和深化古玉研究。中國玉文化遂由以往屈指可數的幾位學人鑽研的偏僻冷門學科,成馬今日世人矚目的顯學。
為瞭弘揚先民在玉文化方麵的光輝成就,筆者曾先後在香港和颱北講授中國曆代玉雕。課餘之暇,不時與受業諸君就古玉問題互相切磋:並利用暑期結伴前往大陸各文物大省參觀齣土古玉,以加深認識。師生之間可說是亦師亦友。特彆值得一提的是,受業諸君還熱心推廣古玉知識,緻力於齣土古玉圖籍的齣版。而部分同學更在研習古玉資料的基礎上,將心得著馬文章或另闢蹊徑以實驗求證古玉疑難癥結並將結果公之於世。這些文字分彆載於海峽兩岸的學術刊物或專著。他們雖然是古玉研究隊伍中的新丁,假以時日,也許會有進一步的貢獻。本期《玉文化論叢》馬創刊號,收錄筆者及同學諸君近年撰寫的有關中國古玉的論文(包括未發錶的新作),用以錶達我們對博大深奧、豐富多彩的中國玉文化的一些粗淺認識,俾就正於方傢,兼收以文會友之效。
應當說明的是,《玉文化論叢》並非小圈子"敝帚自珍"的同人刊物,而是五湖四海玉文化愛好者及方傢發揮卓識高見的論壇。本期的文章猶如中國傳統戲劇的開颱鑼鼓,隻不過是馬引玉而拋齣的磚塊。我們期望《玉文化論叢》成為各傢爭鳴的學術園地,讓大傢都成為這個園地的園丁,共同為促進中國玉文化研究而努力!
是為序。
玉文化論叢(1)/楊建芳師生古玉研究會玉文化論叢係列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玉文化論叢(1)/楊建芳師生古玉研究會玉文化論叢係列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