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稿是一本精美的国画技法书,绘制的工笔花鸟精巧绝伦,馥郁入骨。有详尽的工笔画技法解说及多套含有步骤的范画创作示范,且附赠4张原大花鸟白描画以便读者临摹,此外还收录多幅经典花鸟画作,设计巧妙,实用性强,可以极大的激发想画工笔画的人的学习兴趣。
这是一本教授如何绘制工笔花鸟草虫的技法书,面向学习工笔画的老年人及工笔画爱好者,为他们提供一条学习工笔画的便捷之路。本书非常细致的讲解了绘画的工具、花鸟的各部位构造、 并精选多套带步骤的精美花鸟画作,这对于学习工笔的初学者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也可以方便参考这些工笔佳作,进行描摹,容易出成果,为工笔画的初学者带来成就感。上手快、见效快、简单方便,极大程度上鼓舞了学习者、特别给初学者带来了绘画的信心。
蒋国良,现为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江苏省徐悲鸿研究会会员,南京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市颜真卿书画院驻会办画师。为江苏多所老年大学国画教师,出版多册初学者之友系列图书,作品被多家单位及收藏家收藏。
吴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会员,江苏省青联委员。供职于江苏省美术馆创作中心。
工笔花鸟概述.....................1
工笔绘画的工具与材料.................1
线描的用笔...........................2
工笔花卉的结构造型...................3
工笔草虫的结构造型...................4
禽鸟的结构造型.......................5
草虫白描举例.........................6
创作示范一《春色留梦》................7
创作示范二《晨露湿新妆》.............11
创作示范三《春园小趣》...............15
创作示范四《风清花逸香》.............19
创作示范五《玉灼春华》...............23
创作示范六《暗香》...................27
创作示范七《馥郁芬芳》...............31
作品欣赏............................35
重点颜色的调配......................37
着色技法常用名词解释................37
中国字画平尺换算公式................37
图式的运用..........................38
当我拿到《初学者之友-国画要诀.工笔花鸟(上)》这本书时,说实话,我对它充满了期待,但同时也有些许的担忧,因为市面上有很多关于国画的教程,都做得比较粗糙,不够深入。然而,这本书的质量,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的开篇部分,并没有直接跳到具体的花鸟绘画,而是花费了大量的篇幅来讲解“笔墨”的基础。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我知道,任何一门绘画技法,都离不开笔墨的功底。书中关于“执笔”和“用笔”的讲解,可以说是细致入微,通过大量的图示,我能清楚地看到作者是如何控制笔的力度、角度和速度,以及这些不同的运笔方式所产生的不同的线条效果。我记得有一个章节专门讲解“勾勒”,作者不仅仅是告诉你如何勾勒出物体的轮廓,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讲解不同的“描法”,比如“十八描”,来表现出不同材质的物体,例如花瓣的圆润、叶子的硬挺,以及鸟儿羽毛的柔软。这种深入到细节的讲解,让我觉得非常受用。此外,书中对“墨法”的运用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从“浓、淡、干、湿”这几个基本要素,到如何通过墨色的变化来塑造物体的体积感和空间感,都进行了非常清晰的说明。我甚至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绘画的入门教程,更像是一本关于中国传统绘画哲学和美学的启蒙读物,让我不仅仅学会了“画”,更学会了“如何理解和感受”。
评分刚拿到这本《初学者之友-国画要诀.工笔花鸟(上)》,我内心是既期待又忐忑的。期待是因为我一直对中国传统工笔花鸟画情有独钟,那些细腻的线条,清雅的色彩,以及蕴含其中的东方韵味,都深深吸引着我。忐忑则是因为我完全是个新手,连毛笔都拿不稳,更别提挥洒自如地描绘出花鸟的神韵了。翻开书的扉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本正经的封面设计,颇有古韵,让我觉得它不是那种随随便便的速成教程。目录部分更是让我眼前一亮,从基础的笔墨技法,到具体的花卉、鸟禽的描绘,再到最后的构图与色彩运用,循序渐进,逻辑清晰,这对于我这样零基础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书的开篇部分,作者似乎花了大量的篇幅去讲解笔墨的运用,而不是直接跳到绘画本身。这让我觉得作者非常有耐心,也足够专业。他不是那种直接告诉你“画成这样就是对的”的老师,而是引导你理解“为什么”要这样画,笔尖的力度、墨色的浓淡、线条的粗细变化,每一个细节都被拆解得明明白白。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勾勒”的讲解,不是简单的用线去描摹,而是通过不同力度的笔触,去表现物体的体积感和质感,比如花瓣的边缘是轻柔的还是卷曲的,叶子的脉络是舒展的还是遒劲的,这些都通过线条的微妙变化得以体现。这种由浅入深、注重基础训练的方式,让我觉得这本书是真正为初学者量身打造的,而不是那种“看了就忘”的快餐式教学。我甚至拿出纸笔,跟着书中的示范,尝试去勾勒一些简单的线条,虽然稚嫩,但却感受到了指尖与纸张摩擦的乐趣,以及笔墨在纸上流淌的生命力。
评分我曾经尝试过几种不同的绘画入门书籍,但总觉得差了点什么,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简单化。《初学者之友-国画要诀.工笔花鸟(上)》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感觉是截然不同的。它拥有一个非常严谨的结构,开篇就花了大量篇幅去讲解“笔墨”这一国画的基石。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用笔”的讲解,作者并没有简单地介绍几种笔法,而是深入地剖析了不同笔触所能带来的线条质感,以及如何通过线条的变化来表现物体的形态和生命力。例如,他会教你如何运用“十八描”来表现不同材质的物体,如何通过“游丝描”来表现出细长的草叶,这些都是我以前从未接触过的。而且,书中对“墨法”的运用也进行了细致的讲解,从“浓、淡、干、湿”这几个基本要素,到如何通过墨色的变化来塑造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都进行了非常清晰的说明。我甚至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绘画的入门教程,更像是一本关于中国传统绘画哲学和美学的启蒙读物。它让我意识到,学习国画,不仅仅是模仿,更重要的是理解和感悟。通过这本书,我开始更加注重对物体的观察,去体会它们在自然中的形态和神韵,然后通过笔墨去将其在纸上呈现出来。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它教会我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
评分说实话,我是一个对美学有着执着追求的人,总觉得那些传统的中国画,尤其是工笔花鸟,蕴含着一种东方特有的意境和韵味,是现代绘画所无法比拟的。《初学者之友-国画要诀.工笔花鸟(上)》这本书,简直就是我苦苦寻找的那本“通关秘籍”。我尤其喜欢它那朴实无华的设计风格,没有花哨的包装,只有扎实的内容。翻开书页,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关于“笔墨”的讲解,作者并没有敷衍了事,而是将笔的形态、墨的色泽、纸的特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都剖析得淋漓尽致。我记得书中有一个部分,详细讲解了“用笔的八法”,从“平、圆、方、曲、钩、屈、折、滞”,每一个笔触的运用都配有图例,并解释了它们所能表现出的不同效果。这让我深刻体会到,看似简单的线条,背后却蕴含着如此丰富的表现力。而且,书中在讲解具体花鸟的绘制时,并没有简单地告诉你要怎么画,而是着重于讲解“如何抓住物体的神韵”。比如,在画梅花时,作者不仅仅教你如何勾勒花瓣,更强调要画出梅花“凌寒独自开”的那种傲骨和风骨。这种将技法与精神相结合的讲解方式,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有深度,不仅仅是在教绘画,更是在传承一种艺术的灵魂。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传统工笔花鸟画有着深深的迷恋,总觉得那些细腻的笔触,淡雅的色彩,能够传递出一种宁静致远的东方美学。但由于我没有任何绘画基础,一直不敢轻易尝试。《初学者之友-国画要诀.工笔花鸟(上)》这本书的出现,可以说彻底打消了我的顾虑。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都非常精良,拿在手里很有质感。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并非那种“速成”的教程,而是从最基础的“笔墨”入手,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用笔”的讲解,作者通过大量的图例,详细展示了如何控制毛笔的力度、角度和速度,以及如何通过不同的笔触来表现出物体的形态和质感。比如,在讲解勾勒花瓣时,他会区分出“勾勒”和“填色”的不同阶段,并且强调如何在勾勒阶段就赋予花瓣生命力。我记得书中有一章专门讲“渲染”,它并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这里要涂颜色”,而是强调“随类赋彩”,以及如何通过色彩的深浅变化来塑造物体的体积感和光影效果。这种细致入微的讲解,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严谨和专业。而且,书中还穿插了很多作者对花鸟的观察心得和绘画感悟,这让我在学习技法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一种“踏实”的感觉,它没有承诺奇迹,而是用最实在的内容,引导我一步一步地走向国画的世界。
评分当我看到《初学者之友-国画要诀.工笔花鸟(上)》这本书的时候,说实话,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因为我接触过不少号称“零基础入门”的书籍,结果往往是华而不实,对实际操作帮助不大。但是,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首先,它的内容编排逻辑非常清晰,开篇并没有直接去教你画具体的花卉或者鸟儿,而是花了很多时间和篇幅去讲解“笔墨”这一基础。这让我感到非常欣慰,因为我知道,任何一门艺术,基础都是至关重要的。书中关于“执笔”的讲解,可以说是细致入微,从握笔的姿势,到运笔的力度,再到笔尖的走向,都通过大量的图示和文字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勾勒”的讲解,作者不仅教你如何用线条描摹物体的轮廓,更强调如何通过线条的粗细、虚实、刚柔来表现物体的生命力和质感。比如,他会教你如何用“十八描”来表现不同材质的花瓣,如何用“游丝描”来表现细长的草叶,这些都是我在其他书中很少看到的深度。而且,书中还非常注重“墨法”的运用,从“浓、淡、干、湿”四个方面,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墨色的变化来塑造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我甚至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绘画教程,更像是一部关于中国传统笔墨艺术的入门指南,让我从最根本的地方去理解和学习工笔花鸟。
评分说实话,我当初对这本《初学者之友-国画要诀.工笔花鸟(上)》抱着一种观望的态度,毕竟市面上关于国画的教程琳琅满目,很多都显得浮于表面,不够深入。但是,当我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我顿时觉得之前的顾虑有些多余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合理,开篇就花了大篇幅去讲解笔墨的训练,而不是直接跳到具体物体的绘制。这对于我这种连毛笔执笔姿势都可能不对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及时雨。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告诉你“笔要这样拿”,“墨要这样调”,而是通过非常详细的图示和文字说明,阐述了不同笔触所能产生的不同效果。比如,他详细讲解了“中锋用笔”和“侧锋用笔”的区别,以及它们在勾勒线条时所能带来的不同质感。我记得有几页专门讲“飞白”,通过不同的运笔速度和纸张的吸墨性,来表现出一种苍劲古朴的韵味,这让我大开眼界,原来看似简单的线条,背后竟然蕴含着如此多的学问。而且,书中对色彩的运用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不是那种简单地告诉你“这里用红色”,“那里用绿色”,而是强调“随类赋彩”,以及如何通过色彩的搭配来营造画面的氛围和情感。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过程中,经常会引用古人的画作作为范例,并进行细致的分析,这让我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理解和学习。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扎实、严谨、有深度,它并没有试图让你在短时间内成为绘画大师,而是脚踏实地地引导你打好基础,这对于真正想要学习国画的人来说,无疑是非常宝贵的。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传统的水墨画,特别是工笔花鸟,有一种莫名的喜爱,总觉得它有一种淡泊宁静的美,能让人在浮躁的世界里找到一丝慰藉。然而,作为一个完全没有绘画基础的上班族,想要入门,实在是无从下手。《初学者之友-国画要诀.工笔花鸟(上)》这本书的出现,可以说是恰逢其时。我最先吸引我的是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约大气,书的纸张也很有质感,摸起来温润。打开后,我看到的是一个非常系统化的教学体系,从最基本的笔墨训练开始,一步一步地引导读者进入工笔花鸟的世界。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用笔”的部分,作者花费了大量的篇幅来讲解如何控制笔的力度、速度和角度,以及如何通过不同的笔触来表现出物体的形态和质感。我记得书中有一章专门讲“点苔”,虽然只是很小的细节,但作者却将其讲解得细致入微,从点苔的形状、大小、疏密,到如何通过点苔来丰富画面的层次感,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让我意识到,工笔花鸟的魅力,恰恰体现在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之中。而且,书中不仅仅是枯燥的技法讲解,还穿插了作者对国画意境的理解,以及对花鸟精神的阐释,这让我在学习技法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感觉,它不是那种强行灌输知识的教程,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你,让你在不知不觉中爱上国画,爱上描绘花鸟的乐趣。
评分老实说,我平时买书的冲动并不算太强,但这次《初学者之友-国画要诀.工笔花鸟(上)》这本书,确实触动了我内心深处对艺术的渴望。我一直觉得,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绘画,尤其是工笔花鸟,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和优雅,那种“笔精墨妙”的境界,是现代很多绘画形式所无法比拟的。当我拿到这本厚实的书时,首先注意到的是它纸张的质感,那种微微泛黄的哑光纸,触感温润,非常适合国画的临摹和创作。再看书中的插图,那些精心绘制的花卉和鸟禽,色彩淡雅而不失生动,线条细腻而富有力量,仿佛能够从中呼吸到淡淡的墨香和花草的芬芳。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勾线”技巧的讲解,作者用大量的图例,将不同类型花卉和鸟禽的线条特点一一剖析,从花瓣的舒展到叶片的卷曲,从鸟儿羽毛的纹理到爪子的抓握,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一丝不苟。让我惊喜的是,书中不仅仅是罗列技法,更融入了作者的理解和感悟,比如在讲解如何画牡丹时,不仅仅是告诉你怎么画花瓣的层叠,还提到了牡丹的雍容华贵,如何通过笔墨将其神韵表现出来。这种将技法与意境相结合的讲解方式,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程,更像是一本国画艺术的入门读物,能够启发我从更深层次去理解工笔花鸟的魅力。我迫不及待地想拿起笔,按照书中的指导,去描绘我心中的那片花鸟世界,虽然我知道这需要漫长的时间和无数次的练习,但我已经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动力。
评分老实说,我一直对工笔花鸟画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苦于没有门路,总是望而却步。《初学者之友-国画要诀.工笔花鸟(上)》这本书,真的是我踏入国画世界的一扇光明之门。刚拿到这本书,我就被它温润的书籍质感所吸引,不是那种冰冷的铜版纸,而是带着些许温度的哑光纸,非常适合用来临摹。书的内容结构安排得非常扎实,它没有像其他一些教程那样,一上来就教你画复杂的作品,而是从最基础的“笔墨”入手,一点一点地引导你。我尤其赞赏书中对“用笔”的细致讲解,作者并没有简单地说“要画出线条”,而是深入剖析了线条的“形、质、势”,以及如何通过不同的笔触来表现出花鸟的生命力。比如,书中对于如何表现花瓣的卷曲和层次,用了非常多的图例,从最初的单瓣勾勒,到多瓣的叠加,再到最后的晕染,每一个步骤都清晰明了。我记得书中有一段关于“飞白”的讲解,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告诉我如何通过控制笔的干湿和运笔的速度,来表现出一种古朴苍劲的韵味,这让我对“笔墨”有了全新的认识。而且,书中对色彩的运用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不是那种简单地说“这里用什么颜色”,而是强调“随类赋彩”,以及如何通过色彩的搭配来营造画面的意境和氛围。这本书让我觉得,学习国画,真的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只要有心,有好的引导,每个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