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公版·2018國傢醫師資格考試輔導用書:中醫執業助理醫師強化訓練3000題

中公版·2018國傢醫師資格考試輔導用書:中醫執業助理醫師強化訓練3000題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國傢醫師資格考試研究中心 著
圖書標籤:
  • 中醫執業助理醫師
  • 醫師資格考試
  • 2018年
  • 中公版
  • 強化訓練
  • 3000題
  • 醫學
  • 健康
  • 考試輔導
  • 題庫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世界圖書齣版公司
ISBN:9787510090158
版次:1
商品編碼:12352718
品牌:中公教育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國傢醫師資格考試輔導用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36
字數:672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因印刷批次不同,圖書封麵可能與實際展示有所區彆,增值服務也可能會有所不同,以讀者收到實物為準。






《中公版·2018國傢醫師資格考試輔導用書:中醫執業助理醫師強化訓練3000題》設置為三部分:中醫基礎、中醫臨床醫學和西醫及臨床醫學。本書包含中醫執業助理醫師易考考點,本書特點:緊扣考綱,緊貼真題;覆蓋全麵,解析透徹;層次清晰,便於同步練習,有助於考生強化記憶,夯實基礎,提高答題技巧,靈活應對考試。

內容簡介

《中公版·2018國傢醫師資格考試輔導用書:中醫執業助理醫師強化訓練3000題》一書是國傢醫師資格考試輔導用書,包含中醫基礎、中醫臨床醫學和西醫及臨床醫學考試的重要內容。本書由中公教育國傢醫師資格考試研究中心專傢嚴格依據中醫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新大綱和考試要求編寫而成,深入分析瞭曆年真題的命題規律,根據真題考點精心選題,能在短時間內幫助考生熟悉考試題型,夯實基礎知識。

目錄

第一部分中醫基礎
第一章中醫基礎理論2
第一單元中醫學理論體係的主要特點2
第二單元精氣學說3
第三單元陰陽學說3
第四單元五行學說5
第五單元藏象學說6
第六單元五髒7
第七單元六腑8
第八單元奇恒之腑9
第九單元精、氣、血、津液10
第十單元經絡11
第十一單元體質13
第十二單元病因14
第十三單元發病16
第十四單元病機17
第十五單元防治原則18
第十六單元養生與壽夭19
參考答案及解析19
第二章中醫診斷學34
第一單元緒論34
第二單元望診35
第三單元望舌36
第四單元聞診37
第五單元問診38
第六單元脈診39
第七單元按診41
第八單元八綱辨證41
第九單元氣、血、津液辨證42
第十單元髒腑辨證43
參考答案及解析45
第三章中藥學54
第一單元中藥的性能54
第二單元中藥的配伍55
第三單元中藥的用藥禁忌55
第四單元中藥的劑量與用法56
第五單元解錶藥57
第六單元清熱藥57
第七單元瀉下藥58
第八單元祛風濕藥59
第九單元化濕藥60
第十單元利水滲濕藥61
第十一單元溫裏藥61
第十二單元理氣藥62
第十三單元消食藥63
第十四單元驅蟲藥64
第十五單元止血藥65
第十六單元活血化瘀藥65
第十七單元化痰止咳平喘藥66
第十八單元安神藥67
第十九單元平肝息風藥68
第二十單元開竅藥69
第二十一單元補虛藥69
第二十二單元收澀藥70
第二十三單元攻毒殺蟲止癢藥71
參考答案及解析72
第四章方劑學82
第一單元總論82
第二單元解錶劑82
第三單元瀉下劑83
第四單元和解劑84
第五單元清熱劑85
第六單元祛暑劑86
第七單元溫裏劑87
第八單元錶裏雙解劑88
第九單元補益劑88
第十單元固澀劑89
第十一單元安神劑90
第十二單元開竅劑90
第十三單元理氣劑91
第十四單元理血劑92
第十五單元治風劑93
第十六單元治燥劑94
第十七單元祛濕劑94
第十八單元祛痰劑95
第十九單元消食劑96
第二十單元驅蟲劑96
參考答案及解析97
第二部分中醫臨床醫學
第一章中醫內科學110
第一單元肺係病證110
第二單元心係病證115
第三單元腦係病證121
第四單元脾胃病證126
第五單元肝膽病證131
第六單元腎係病證135
第七單元氣、血、津液病證140
第八單元肢體經絡病證144
參考答案及解析150
第二章中醫外科學173
第一單元中醫外科疾病治法173
第二單元瘡瘍175
第三單元乳房疾病178
第四單元癭181
第五單元瘤、岩183
第六單元皮膚及性傳播疾病185
第七單元肛門直腸疾病188
第八單元男性、泌尿係統疾病191
第九單元周圍血管疾病193
第十單元其他外科疾病196
參考答案及解析198
第三章中醫婦科學213
第一單元女性生殖器官213
第二單元女性生殖生理213
第三單元婦科疾病的病因病機215
第四單元婦科疾病的治療216
第五單元月經病217
第六單元帶下病220
第七單元妊娠病222
第八單元産後病225
第九單元婦科雜病226
第十單元計劃生育228
參考答案及解析229
第四章中醫兒科學239
第一單元兒科學基礎239
第二單元兒童保健240
第三單元新生兒疾病241
第四單元肺係病證242
第五單元脾係病證245
第六單元心肝病證248
第七單元腎係病證250
第八單元傳染病252
第九單元蟲證254
第十單元其他疾病254
參考答案及解析256
第五章針灸學266
第一單元經絡係統266
第二單元經絡的作用和經絡學說的臨床應用267
第三單元腧穴的分類267
第四單元腧穴的主治特點和規律268
第五單元特定穴269
第六單元腧穴的定位方法270
第七單元手太陰肺經、腧穴271
第八單元手陽明大腸經、腧穴271
第九單元足陽明胃經、腧穴272
第十單元足太陰脾經、腧穴273
第十一單元手少陰心經、腧穴273
第十二單元手太陽小腸經、腧穴274
第十三單元足太陽膀胱經、腧穴275
第十四單元足少陰腎經、腧穴276
第十五單元手厥陰心包經、腧穴277
第十六單元手少陽三焦經、腧穴277
第十七單元足少陽膽經、腧穴278
第十八單元足厥陰肝經、腧穴280
第十九單元督脈、腧穴280
第二十單元任脈、腧穴281
第二十一單元奇穴282
第二十二單元毫針刺法283
第二十三單元灸法284
第二十四單元拔罐法285
第二十五單元其他針法285
第二十六單元治療總論286
第二十七單元內科病證的針灸治療286
第二十八單元婦、兒科病證的針灸治療289
第二十九單元皮外骨傷科病證的針灸治療289
第三十單元五官科病證的針灸治療290
第三十一單元其他病證的針灸治療291
參考答案及解析291
第三部分西醫及臨床醫學
第一章診斷學基礎308
第一單元癥狀學308
第二單元問診313
第三單元體格檢查313
第四單元實驗室診斷319
第五單元心電圖診斷323
第六單元影像診斷324
第七單元病曆與診斷方法327
參考答案及解析328
第二章內科學338
第一單元呼吸係統疾病338
第二單元循環係統疾病343
第三單元消化係統疾病347
第四單元泌尿係統疾病352
第五單元血液係統疾病355
第六單元內分泌與代謝疾病358
第七單元結締組織病363
第八單元神經係統疾病364
第九單元常見急危重癥368
參考答案及解析371
第三章傳染病學386
第一單元傳染病學總論386
第二單元病毒感染390
第三單元細菌感染395
第四單元消毒與隔離400
參考答案及解析401
第四章醫學倫理學409
第一單元概述409
第二單元醫學倫理學的曆史發展409
第三單元醫學倫理學的理論基礎409
第四單元醫學道德的規範體係409
第五單元醫患關係道德412
第六單元臨床診療工作中的道德415
第七單元醫學科研工作的道德416
第八單元醫學道德的評價、教育和修養417
第九單元生命倫理學417
參考答案及解析418
第五章衛生法規423
第一單元衛生法概述423
第二單元衛生法律責任423
第三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424
第四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品管理法》425
第五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426
第六單元《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427
第七單元《醫療事故處理條例》428
第八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條例》429
第九單元《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行為規範》430
參考答案及解析430
中公教育·全國分部一覽錶435

精彩書摘

  第一部分
  中醫基礎
  第一章中醫基礎理論
  第一單元中醫學理論體係的主要特點
  一、A1型題
  1.中醫之“證”的含義是
  A.癥狀和體徵的總稱
  B.認識疾病的過程中所確立的證候
  C.疾病過程中某一階段或某一類型的病理概括
  D.疾病過程中錶現齣的個彆、孤立的現象
  E.選擇適當的治療和措施來處理疾病的思維和實踐過程
  2.疾病發生的內在根本原因是
  A.精神刺激
  B.飲食勞傷
  C.正氣不足
  D.邪氣強盛
  E.氣候變化劇烈
  3.《素問·脈要精微論》說:“蟄蟲周密”脈象指的時間是
  A.春日
  B.夏日
  C.長夏
  D.鞦日
  E.鼕日
  4.中醫學整體觀念的內涵是
  A.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
  B.自然界是一個整體
  C.時令晨昏對人體有影響
  D.五髒與六腑是一個整體
  E.人體是一個整體,人和自然界相互統一
  5.《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說疾病病情隨晝夜時間節律而變化,其病“安”的時間是
  A.前夜
  B.旦
  C.夕
  D.晝
  E.後夜
  6.下列錶述中屬於癥的是
  A.心血虧虛
  B.肺癰
  C.肝陽上亢
  D.消渴
  E.惡寒
  7.中醫學的基本特點是
  A.整體觀念和陰陽五行
  B.四診八綱和辨證論治
  C.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
  D.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
  E.陰陽五行和五運六氣
  8.人與外界環境的統一性錶現為
  A.人稟天地之氣而生
  B.人與自然環境的統一性
  C.人與社會環境的統一性
  D.人與自然、社會環境的統一性
  E.人與自然均受陰陽五行規律製約
  9.中醫學中成功地運用辨證論治的第一部專書是
  A.《素問》
  B.《傷寒雜病論》
  C.《難經》
  D.《黃帝內經》
  E.《小兒藥證直訣》
  二、B1型題
  (10~12題共用備選答案)
  A.《傷寒雜病論》
  B.《傷寒論》
  C.《金匱要略》
  D.《黃帝內經》
  E.《諸病源候論》
  10.確立瞭中醫學獨特理論體係的著作是
  11.為中醫藥學的發展奠定基礎的著作是
  12.提齣六經辨證和分經辨證治療原則的著作是
  第二單元精氣學說
  A1型題
  1.下列與氣的生成關係密切的是
  A.心與肺
  B.心與腎
  C.肺與脾
  D.脾與肝
  E.肺與肝
  2.兩漢時期“元氣一元論”認為,構成宇宙萬物基本、原始的物質是
  A.元氣
  B.精氣
  C.精
  D.雲氣
  E.榖氣
  3.氣的運動形式不包括
  A.升
  B.降
  C.聚
  D.散
  E.化
  4.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是
  A.天氣
  B.清氣
  C.陽氣
  D.水精
  E.精氣
  5.天地萬物相互聯係的中介是
  A.天氣
  B.地氣
  C.精氣
  D.陰陽
  E.陽氣
  6.中醫精氣學說的“精”是指
  A.先天之精
  B.水榖之精
  C.氣、血、津、液
  D.腎中所藏之精
  E.以上都不是
  7.氣的根本屬性是
  A.上升
  B.下降
  C.外齣
  D.運動
  E.靜止
  第三單元陰陽學說
  一、A1型題
  1.所謂“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說明陰陽之間的何種關係
  A.陰陽對立製約
  B.陰陽的消長
  C.陰陽的轉化
  D.陰陽互根互用
  E.以上皆非
  2.陰陽的相對性錶現為
  A.陰中求陽,陽中求陰
  B.陰陽屬性的限定性
  C.重陰必陰,重陰必陽
  D.陰陽之中又分陰陽
  E.陰陽的相互轉化和無限可分性
  3.陰陽偏衰的治療原則是
  A.熱者寒之,寒者熱之
  B.補其不足
  C.損其有餘
  D.益火之源,壯水之主
  E.陰中求陽,陽中求陰
  4.“陰勝則陽病”主要說明的陰陽關係是
  A.陰陽互根
  B.陰陽交感
  C.陰陽轉化
  D.陰陽消長
  E.陰陽對立
  5.屬於“陽中之陰”的時間是
  A.上午
  B.中午
  C.下午
  D.前半夜
  E.後半夜
  6.“陰中求陽”說明瞭陰陽之間的何種關係
  A.陰陽交感
  B.陰陽消長
  C.陰陽互根
  D.陰陽對立
  E.陰陽轉化
  7.可用陰陽互根互用解釋的是
  A.寒極生熱
  B.寒者熱之
  C.陰病治陽
  D.重陰必陽
  E.陰中求陽
  8.陰陽轉化是
  A.無條件的
  B.有條件的
  C.絕對的
  D.相對的
  E.必然的
  9.“壯水之主,以製陽光”是指
  A.陰病治陽
  B.陽病治陰
  C.熱者寒之
  D.寒者熱之
  E.陽中求陰
  10.陰寒內盛而齣現熱象者,其病變多為
  A.陽盛則熱
  B.陰盛格陽
  C.陰盛陽衰
  D.寒極生熱
  E.陰盛則陽病
  11.下列除哪項體現陰陽的互根關係
  A.孤陰不生,獨陽不長
  B.重陰必陽,重陽必陰
  C.陰在內,陽之守也
  D.陰損及陽,陽損及陰
  E.陽在外,陰之使也
  12.陰液不足,日久不愈,影響陽氣化生,引起陽也不足的病理變化稱為
  A.陰損及陽
  B.陽偏衰
  C.陰陽互損
  D.陰偏衰
  E.陽損及陰
  13.“無陽則陰無以生”說明瞭陰陽之間的
  A.陰陽消長
  B.陰陽轉化
  C.陰陽互根
  D.陰陽對立
  E.陰陽交感
  二、B1型題
  (14~15題共用備選答案)
  A.陽損及陰
  B.陰盛格陽
  C.陽盛格陰
  D.陰損及陽
  E.陰陽俱損
  14.肝腎陰虛,水不涵木,陰不製陽的肝陽上亢,隨著病變發展,可進一步損及陽氣,陰陽的病機為
  15.麵色蒼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畏寒蜷臥、脈微欲絕等寒盛於內錶現的基礎上,又齣現麵紅、煩熱、口渴、脈大無根等假熱之象,則陰陽的病機為
  第四單元五行學說
  A1型題
  1.五行中某一行過於虛弱,難以抵禦其所不勝的正常限度的剋製,說明五行之間的關係是
  A.五行相乘
  B.五行相侮
  C.五行相剋
  D.五行相生
  E.五行製化
  2.子行亢盛,損傷母行,以緻子盛母衰,一般稱為
  A.五行相乘
  B.五行相侮
  C.子盜母氣
  D.子病犯母
  E.以上都不是
  3.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怒則氣上
  B.喜則氣緩
  C.悲則氣沉
  D.驚則氣亂
  E.思則氣結
  4.“土”所不勝者為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5.五行學說認為病情較輕的色脈關係是
  A.色與脈的五行屬性相同
  B.色與脈的五行屬性相生
  C.色與脈的五行屬性相剋
  D.客色勝主色
  E.以上均非
  6.肺病及心的五行傳變是
  A.母病及子
  B.相乘
  C.子病犯母
  D.相侮
  E.以上均非
  7.五行勝復調節,若勝氣為金,則其復氣是
  A.木
  B.火
  C.土
  D.金
  E.水
  8.瀉南補北法的理論基礎是
  A.五行相生
  B.五行相剋
  C.五行製化
  D.五行相乘
  E.五行相侮
  9.“亢則害,承乃製”說明瞭五行之間的什麼關係
  A.相生關係
  B.相剋關係
  C.製化關係
  D.相乘關係
  E.相侮關係
  10.腎陽虛不能溫脾,以緻脾陽不振,治宜
  A.益火補土
  B.培土製水
  C.抑木扶土
  D.金水相生
  E.瀉南補北
  11.下列各項屬於五行相生規律傳變的是
  A.木旺乘土
  B.土虛木乘
  C.木火刑金
  D.水不涵木
  E.土虛水侮
  12.根據五行相剋規律,思勝
  A.喜
  B.怒
  C.悲
  D.恐
  E.驚
  13.木火刑金屬於
  A.母病及子
  B.相乘傳變
  C.子病犯母
  D.相侮傳變
  E.製化傳變
  第五單元藏象學說
  A1型題
  1.具有“滿而不能實”生理特點的是
  A.五髒
  B.六腑
  C.髒腑
  D.奇恒之腑
  E.以上都不是
  2.區分五髒、六腑和奇恒之腑的主要依據是
  A.功能特點的不同
  B.解剖形態的不同
  C.分布部位的不同
  D.陰陽屬性的不同
  E.以上均非
  3.藏象學說主要是研究
  A.髒腑病理
  B.髒腑生理
  C.髒腑生理病理之間的關係
  D.髒腑生理病理及其相互關係
  E.髒腑組織器官的結構形態
  4.五髒六腑之大主是
  A.心
  B.肺
  C.脾
  D.肝
  E.腎
  5.下列說法中藏與象之間的關係哪項是錯誤的
  A.藏變決定象變
  B.象變反映藏變
  C.象變決定藏變
  D.藏決定象
  E.象反映藏
  6.髒腑按其生理功能特點可分為
  A.五髒
  B.六腑
  C.五髒、六腑
  D.五髒、六腑、奇恒之腑
  E.以上都不是
  7.藏象的基本含義是
  A.五髒六腑的形象
  B.內在組織器官的形象
  C.五髒六腑和奇恒之腑
  D.藏於內的髒腑及錶現於外的生理病理現象
  E.以五髒為中心的整體觀
  8.下列哪項不屬於奇恒之腑
  A.脈
  B.女子胞
  C.三焦
  D.膽
  E.腦
  9.全身“元氣”和“水液”運行的通道是
  A.三焦
  B.肺、脾、腎
  C.十二經脈
  D.奇經八脈
  E.以上均不是
  10.下列既屬“五體”又屬“奇恒之腑”的是
  A.脈
  B.腦
  C.髓
  D.女子胞
  E.膽
  11.六腑生理功能的特點是
  A.傳化物而不藏,實而不能滿
  B.傳化物而不藏,滿而不能實
  C.藏精氣而不瀉,實而不能滿
  D.藏精氣而不瀉,滿而不能實
  E.虛實交替,瀉而不藏
  12.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其生理病理之中心為
  A.五髒
  B.精
  C.經絡
  D.氣血
  E.六腑
  第六單元五髒
  一、A1型題
  1.下列參與宗氣的生成,具有助心行血功能的是
  A.肺
  B.脾
  C.肝
  D.腎
  E.胃
  2.五髒共同的生理特點是
  A.化生和貯藏精氣
  B.受盛和傳化水榖
  C.藏神和血液運行
  D.運化和調節血量
  E.疏泄和防止齣血
  3.《素問·經脈彆論》所謂“濁氣歸心,淫精於脈”。反映心
  A.主神誌
  B.主神明
  C.藏神
  D.主血脈
  E.為火髒
  4.水之上源指的是
  A.心
  B.肝
  C.脾
  D.肺
  E.腎
  5.“精血同源”是指
  A.肝腎同源
  B.心腎同源
  C.脾胃同源
  D.脾腎同源
  E.心脾同源
  6.下列錶述不正確的是
  A.脾之華在唇
  B.肝之華在爪
  C.腎之華在發
  D.肺之華在毛
  E.心之華在舌
  7.“至虛有盛候”的病機,主要是由於
  A.內生五邪
  B.陰精和陽氣相抗
  C.髒腑功能減退,飲食積聚
  D.正氣不足,抗病力減退,邪氣亢盛
  E.髒腑氣血虛極,運化無力,外現實象
  8.人體有機整體的“主宰”是
  A.腎
  B.心
  C.經絡
  D.神
  E.腦
  9.心主神誌的物質基礎是
  A.精液
  B.津液
  C.宗氣
  D.營氣
  E.血液
  10.五髒主五液,下述哪種說法不確切
  A.脾在液為涎
  B.肺在液為涕
  C.心在液為汗
  D.肝在液為淚
  E.腎在液為尿
  11.天癸的産生主要取決於
  A.腎中精氣的充盈
  B.脾氣的健運
  C.腎陽的蒸騰氣化
  D.肝血的充足
  E.腎陰的濡潤滋養
  12.“水火既濟”是指哪兩髒的關係
  A.心肺關係
  B.心腎關係
  C.肝腎關係
  D.肺腎關係
  E.脾腎關係
  13.脾主升清的確切含義是
  A.脾以升為健
  B.脾的陽氣主升
  C.脾氣散精,上歸於肺
  D.輸布津液防止水濕內生
  E.與胃的降濁相對而言
  14.肺主一身之氣的生成體現在下述哪個方麵
  A.吸入清氣
  B.呼齣濁氣
  C.生成宗氣
  D.調節氣機
  E.輔心行血
  15.肺與脾的關係,
《中醫執業助理醫師強化訓練3000題》是一本專為備考2018年度國傢中醫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的考生量身打造的輔導用書。本書由中公教育傾力研發,匯集瞭眾多資深名師的教學經驗與齣題趨勢分析,旨在通過海量的精選習題,幫助考生全麵、深入地鞏固中醫執業助理醫師考試所涉及的知識點,有效提升應試能力。 本書的編寫宗旨在於緊扣國傢考試大綱,以曆年真題為基礎,並結閤當前最新的醫學發展和臨床實踐,精選瞭3000道具有代錶性的題目。這些題目覆蓋瞭中醫執業助理醫師考試的各個科目,包括但不限於中醫藥基礎理論、中醫診斷學、中藥學、方劑學、中醫內科學、中醫外科學、婦科學、兒科學、針灸學、推拿學以及相關法律法規等。每一道題目都經過精心設計,力求貼近考試實際,能夠全麵檢驗考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 內容特點與優勢: 1. 題量充實,覆蓋全麵: 3000道題目不僅數量龐大,更重要的是在題型的設計上力求多樣化,包括選擇題(單選、多選)、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病例分析題等,全麵模擬真實考場題型,讓考生在練習中熟悉考試節奏和形式。針對不同科目,題目數量的分配也兼顧瞭各部分的考查比重,確保考生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將精力投入到最重要的知識點上。 2. 緊扣大綱,精準定位: 本書的編寫團隊深入研究瞭國傢醫師資格考試委員會發布的最新考試大綱,將所有考點都細緻地梳理和歸納,並轉化為具有針對性的練習題。無論考生是初次備考還是多次參考,都能通過本書明確考試的重點、難點和易錯點,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復習,避免盲目刷題。 3. 精選題目,質量保證: 題目並非簡單羅列,而是經過嚴格的篩選和提煉。本書的題目來源廣泛,既有對經典知識的深度挖掘,也有對臨床新進展的適時考查。編者團隊仔細分析瞭曆年考試真題的特點,對容易考查的知識點、易混淆的概念、以及考生常齣現的誤區,都設計瞭相應的題目進行鞏固和辨析。對於一些晦澀難懂的知識點,通過題目進行反復操練,能夠加深理解和記憶。 4. 強化訓練,提升能力: “強化訓練”是本書的核心定位。大量的題目練習是提升應試能力的關鍵。通過反復解答本書中的題目,考生可以: 鞏固基礎知識: 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閤,加深對中醫基本理論、病證辨治、方藥配伍等核心內容的理解。 熟悉考試題型: 熟練掌握各種題型的答題技巧和方法,提高答題效率和準確率。 發現薄弱環節: 在做題過程中,考生可以清晰地認識到自己在哪些知識點上存在不足,從而及時調整復習計劃,重點攻剋難點。 培養解題思路: 許多題目都蘊含著齣題人的思維方式和考查角度,通過分析題目,有助於考生培養良好的解題思路和邏輯推理能力。 模擬實戰演練: 考生可以設定時間,模擬真實考試環境進行練習,有效鍛煉考場上的心理素質和時間管理能力。 5. 解析詳盡,點撥迷津(此處假設有解析): (此部分根據書的實際情況,如果本書包含詳細解析,則可以重點突齣。若本書隻提供題目,則不寫此項)本書的每一道題目都配有詳細、權威的解析。解析不僅給齣瞭正確答案,更重要的是對題目涉及的知識點進行瞭深入的闡釋,解釋瞭選擇該答案的原因,並對錯誤選項進行瞭辨析。對於一些復雜的概念和論述題,解析會提供清晰的答題框架和要點提示,幫助考生理解其精髓。通過解析的學習,考生可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解決學習中的睏惑。 適用人群: 本書主要麵嚮所有參加2018年度國傢中醫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的考生。無論您是醫學專業在校學生,還是已經在臨床崗位上工作但需要參加資格認證的醫務人員,本書都能為您提供有效的復習支持。對於基礎知識紮實、希望通過大量練習來鞏固和提升的考生,以及基礎相對薄弱、需要通過係統訓練來快速掌握重點的考生,本書都能滿足其學習需求。 使用建議: 建議考生在復習過程中,將本書作為重要的輔助工具。可以根據考試大綱和自己的復習進度,有計劃地進行題目練習。建議將練習過程與教材、講義相結閤,在遇到疑問時,及時查閱相關資料或參考本書的解析。對於錯題,務必做好標記和歸納,並進行反復迴顧,確保下次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在臨近考試時,可以進行模擬測試,以檢驗整體復習效果。 《中公版·2018國傢醫師資格考試輔導用書:中醫執業助理醫師強化訓練3000題》是一本集題量、質量、針對性於一體的優秀輔導用書,它將是您備考2018年度國傢中醫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的得力助手,助您信心滿滿地迎接挑戰,順利通過考試!

用戶評價

評分

從學習體驗的角度來看,這套書的實用性體現在它對“實戰應用”的強調上。我發現很多教材傾嚮於知識點的堆砌,但這本書卻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帶教老師,知道在哪些知識點上必須嚴格把關,哪些地方可以適當放寬但要保證方嚮正確。例如,在涉及到一些經典醫案的分析時,它不會隻是簡單地羅列病名,而是會引導你去思考“為什麼是這個證型?”,然後通過選項的設計,讓你在幾種相似的證型中做齣最精準的鑒彆。這種訓練非常貼閤臨床助理醫師的要求——需要快速、準確地做齣判斷。另外,它對一些中醫基礎理論中比較抽象的概念,比如“氣”、“血”、“津液”的病理變化,也設計瞭非常具體的選擇題來考察,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概念定義上。我感覺自己通過做這些題,對於中醫整體觀的理解都有瞭新的層次。它不是讓你成為一個題庫的“記憶機器”,而是努力讓你成為一個具備中醫思維的“問題解決者”。

評分

這本書的排版和裝幀給我的第一印象是相當紮實的,那種厚重感讓人覺得內容一定很充實。當初選擇它,主要是衝著“中公版”這三個字去的,畢竟在備考資料這塊,這個品牌還是有一定聲譽的。拿到書後,我立刻翻閱瞭目錄,結構劃分得非常清晰,從基礎理論到具體病癥的辨證施治,循序漸進的編排思路讓人很放心。尤其是那些章節的標題設置,精準地抓住瞭考試的重點和難點。雖然我還沒有完全刷完,但已經開始做前幾章的練習題瞭,感覺齣題的角度和近幾年的真題風格非常吻閤,很多題目都不是簡單的死記硬背就能應付過去的,它更側重於考察你對知識點的融會貫通和臨床思維的建立。比如,在講解某一個中醫方劑的應用時,它不僅僅是給齣瞭組成和功效,還會配以詳細的辨證要點解析,這對於我這種需要從零開始係統梳理知識的考生來說,簡直是及時雨。我特彆喜歡它對一些易混淆概念的對比分析,這往往是考場上最容易失分的地方,這本書處理得非常到位,避免瞭知識點交叉混淆。整體來說,這本書的專業度和實用性是毋庸置疑的,是那種可以讓你踏實坐下來,長期陪伴的備考利器。

評分

這套輔導用書在細節處理上的一些小瑕疵,其實也是它真實反映備考環境的一個側麵。比如,我剛開始翻閱時,發現個彆章節的注釋部分似乎有些許印刷上的小偏差,雖然不影響閱讀和理解,但對於追求完美的考生來說,多少會有一點點心理上的小疙瘩。不過,瑕不掩瑜,真正讓我覺得它價值凸顯的,是它對曆年考試趨勢的精準把握。我對比瞭幾份過去幾年的真題迴憶版,發現這本書中涉及到的高頻考點,比如某些特定傳染病的辨證要點,或者常用中成藥的禁忌癥,被反復強調和設置陷阱。這說明編寫團隊一定投入瞭大量的時間進行數據分析和題型歸納。我個人感覺,如果你隻是走馬觀花地應付,這套書的價值很難完全體現齣來;隻有當你真正沉下心來,把每一道題都當成一次實戰演練,並對解析進行吃透,它纔能真正發揮齣“強化訓練”的作用。它迫使我跳齣瞭教科書的框架,去適應考試的語言和齣題邏輯,這種轉化過程是無可替代的。

評分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這本輔導用書給我的感受,那可能是“全麵覆蓋下的精準打擊”。它不像市麵上某些資料那樣,為瞭追求數量而填充大量重復或偏難怪的題目,它的每一道題似乎都有其存在的理由,要麼是鞏固基礎,要麼是區分細微差彆,要麼是模擬復雜情境。我尤其欣賞它對“常見病與多發病”的覆蓋廣度,這部分內容往往是考試中的得分大頭,但也是知識點繁雜的地方,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紮實,涵蓋瞭從內、外、婦、兒等各個科室的基礎常見病癥的辨證用藥。我用它來配閤我的課本學習,發現它能有效地彌補課本在“考試側重點”上的不足。當我做完一個模塊的練習後,迴頭再看我的筆記,就能立刻知道哪些知識點是我掌握不牢固的,哪些是需要重點記憶的。可以說,這本書成功地搭建瞭一座從理論知識到應試能力的橋梁,讓我的備考過程從盲目摸索,逐漸變得有章可循,目標性也更強瞭。

評分

說實話,這套書的題目量確實是“硬核”級彆,尤其是“3000題”這個數字擺在那裏,就讓人感受到瞭撲麵而來的挑戰感。我目前大概完成瞭三分之一的量,最大的感受是,它不僅僅是題海戰術,更像是一套精心設計的“進階式”訓練體係。一開始的題目,可能是為瞭幫你鞏固基礎概念,相對直接一些,但隨著深入,題目的情景設置越來越復雜,模擬的臨床場景也越來越逼真,有時候會遇到好幾個選項看起來都“有點道理”的情況,這纔是真正考驗功力的地方。我注意到,很多題目都是圍繞著中醫診斷學的核心要素——望聞問切來構建的,要求你必須把脈象、舌象、問診的典型主訴等信息串聯起來纔能得齣正確答案。我個人對這方麵一直比較頭疼,但通過反復做這些題,我發現自己對辨證思維的邏輯鏈條正在慢慢建立起來,不再是東拼西湊地套用知識點。而且,即使是做錯的題目,它的解析也做得非常詳盡,不僅僅是告訴“正確答案是什麼”,更深入地解釋瞭“為什麼其他選項是錯的”,這種反嚮學習效率極高,對我理解命題者的意圖幫助很大。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