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和“接地气”是本书的特色。本书是北京朝阳医院杨媛华教授总结多年举办肺血栓栓塞症规范化培训班的经验,加以整理和提升而成,内容精准对接当前肺血栓栓塞症规范化诊治的各种临床问题。
本书是北京朝阳医院杨媛华教授总结多年举办肺血栓栓塞症规范化培训班的经验,加以整理和提升而成,内容精准对接当前肺血栓栓塞症规范化诊治的各种临床问题。全书设计为3篇,第一篇讲基础理论,第二篇讲临床问题,第三篇讲病例,共22讲,13个经典病例。
杨媛华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栓塞学组委员,北京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血管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刊编委,中华医学杂志、国际呼吸杂志通讯编委,中华结核呼吸杂志等多个杂志审稿专家。长期从事肺栓塞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参与制定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与治疗(草案)》和《内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的中国专家建议》。在肺栓塞领域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
第一篇 基础篇
第1讲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与预防
第2讲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与治疗
第3讲 肺血栓栓塞症的诊断策略
第4讲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影像学诊断
第5讲 心脏超声在肺血栓栓塞症诊断中的应用
第6讲 静脉血栓栓塞症的下肢超声检查
第7讲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溶栓治疗
第8讲 肺血栓栓塞症的抗凝治疗
第9讲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
第10讲 D-二聚体在VTE诊治和预防中的价值
第11讲 静脉血栓风险标志物的循证研究进展
第12讲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的健康教育与护理
第二篇 提高篇
第13讲 孕产妇肺栓塞的诊断与处理
第14讲 肿瘤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
第15讲 新型抗凝药物的研究进展及使用注意事项
第16讲 腔静脉滤器的植入及适应证评价
第17讲 肺动脉高压的临床分型与诊断
第18讲 肺动脉高压的治疗
第19讲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内科治疗
第20讲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第21讲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介入治疗
第22讲 右心导管技术及急性血管反应试验的临床应用
第三篇 临床病例与评析
病例1 猝死型肺栓塞
病例2 低危肺栓塞抗凝并发消化道大出血
病例3 急性肺栓塞抗凝并发大咯血
病例4 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急性肺栓塞
病例5 明确诊断的急性肺栓塞规范化治疗后症状不缓解
病例6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相关的急性肺栓塞
病例7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相关急性肺栓塞合并肝癌
病例8 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肺栓塞
病例9 肺动脉内单发充盈缺损
病例10 肺动脉内多发充盈缺损,溶栓治疗无效
病例11 右房内实性占位伴肺动脉内充盈缺损
病例12 酷似肺栓塞的静脉内平滑肌瘤病
病例13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
作为一名内科进修医生,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提升自己在PTE诊治方面专业能力的参考书。《肺血栓栓塞症规范化诊治教程》这本书,可以说是我近期的最大收获。它在内容编排上非常严谨,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再到最新的研究进展,都覆盖得非常全面。特别是关于PTE的治疗章节,作者详细阐述了抗凝治疗、溶栓治疗以及介入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以及并发症的处理,这些内容对于我提升临床决策能力非常有帮助。书中的一些图表和流程图,也设计得非常清晰,能够帮助我快速掌握关键信息。我还注意到,书中引用了大量最新的指南和研究文献,这保证了其内容的权威性和前沿性。这本书不仅适合我们这些正在进修的医生,我相信对于已经工作的专科医生,也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
评分我是一名基层社区的医务工作者,每天面对的患者情况多种多样,其中不少老年人患有慢性病,肺血栓栓塞症(PTE)的风险一直很高。我一直希望找到一本能够指导我们规范化诊治的实用手册,而这本《肺血栓栓塞症规范化诊治教程》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堆砌,更侧重于临床实践。书中关于PTE的危险因素评估、诊断流程、影像学判读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都给出了非常详细和可操作的建议。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它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严重程度的PTE,提供了分层级的诊治策略,这对于我们这些缺乏大型医院专家指导的基层医生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我还发现书中列举了许多真实的病例分析,这些案例非常贴合我们日常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情况,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学习,我能够更清晰地理解书中理论的实际应用,并且能够举一反三,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治疗。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实在太长了,我第一次看到时,还以为是某种学术论文集。但翻开之后,才发现它的内容远比我想象的要生动有趣。作者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把一个听起来非常专业且严肃的疾病,描述得栩栩如生。我特别喜欢里面关于“肺栓塞”这个词的起源和演变的部分,简直像是在读一个侦探故事,追溯这个词是如何一步步被科学界接受和使用的。书中的图示也画得非常精美,那些复杂的血管解剖图,在作者的解释下,变得清晰明了,甚至让我产生了一些想要自己动手的冲动。而且,作者在讲述疾病机制时,并没有枯燥地堆砌专业术语,而是巧妙地融入了一些生活中的比喻,比如把肺动脉比作是通往肺部的水管,栓子就是堵塞水管的“杂物”。这种方式让我这个医学门外汉也能很快地理解疾病的核心问题。总的来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棒,它没有让我感到压力,反而激发了我对医学知识的好奇心。
评分我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我身边有亲人曾被诊断出肺血栓栓塞症,当时家里的信息非常零散,对疾病的了解也知之甚少,让我感到非常焦虑。在朋友的推荐下,我购买了这本《肺血栓栓塞症规范化诊治教程》,这本书给了我巨大的帮助。虽然书名听起来很专业,但它的语言却非常平实,即使是非医学背景的人也能理解。我最看重的是它对疾病的“全景式”描绘,从疾病是如何发生的,到有哪些症状,再到如何诊断和治疗,以及如何预防复发,都有详细的介绍。书里关于PTE的风险因素识别,让我能够更好地了解我亲人的情况,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同时,书中关于治疗方法的介绍,也让我对医生的治疗方案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减少了不必要的担忧。这本书让我觉得,疾病并不可怕,只要我们了解它,就能更好地应对它。
评分坦白说,我一开始是被这本书封面设计吸引的。那种沉静而富有力量的蓝色调,搭配简洁的字体,给人一种专业且值得信赖的感觉。拿到书后,我发现内容更是超出了我的预期。虽然我不是医学专业人士,但这本书的叙述方式让我能够跟上作者的思路。它并没有回避一些复杂的医学概念,但通过大量的类比和形象化的描述,将这些概念变得触手可及。我尤其对书中关于PTE的流行病学和发病机制的章节印象深刻。作者没有简单地罗列数据,而是通过讲述历史研究的演变,以及科学家们如何一步步揭示疾病的真相,来展现科学的魅力。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医学知识,更是一部关于医学探索的微型史。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智慧的讲座现场,听着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娓娓道来,那种感觉非常愉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