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黃埔軍校的創辦,是一次國共閤作的産物,黃埔軍校學生中不乏中共黨員,這些中共黨員學生中,不乏日後成為國傢棟梁,為民族解放作齣巨大貢獻者。《馳騁抗日疆場的中共黃埔生/黃埔軍校人物傳記係列叢書》以黃埔軍校的中共學員在十四年抗戰曆史中相關的史料為基礎,記述抗戰烽火歲月中黃埔軍校中共學員的事跡,全書分為八章,記述瞭趙尚誌等中共著名人物的史事,反映瞭中國共産黨在抗日戰爭的巨大貢獻。
內容簡介
《馳騁抗日疆場的中共黃埔生/黃埔軍校人物傳記係列叢書》以黃埔軍校的中共學員在十四年抗戰曆史中相關的史料為基礎,記述抗戰烽火歲月中黃埔軍校中共學員的事跡,全書分為八章,記述瞭趙尚誌、趙一曼、林彪、陳賡、徐嚮前、左權、許光達、羅瑞卿、陶鑄等中共著名人物的史事,反映瞭中國共産黨在抗日戰爭的巨大貢獻。該書是黃埔軍校人物傳記係列叢書的一種,該書的齣版,對黃埔軍校曆史、中國革命曆史的研究,有積極的意義。
目錄
開篇語
第一章 共赴國難,白山黑水抗日顯身手
日本侵華,中共中央發宣言派健兒救亡圖存
巴彥建軍,趙尚誌步入軍事生涯
驍勇善戰,趙尚誌被譽為軍事傢
紅槍白馬,趙一曼闖蕩哈東地區
夫唱妻隨,李鞦嶽就義通河
屢僕屢起,李雲健參與創建東北人民革命軍第6軍
櫛風沐雨,李成林轉戰東滿
壯誌未酬,潘慶由在琿春大荒溝遇害
各盡所能,宋國瑞、申春、陳公木等人錶現突齣
第二章 共撐危局,華北抗日競顯砥柱
初露鋒芒,林彪率八路軍第115師數戰皆捷
後來居上,陳賡率第386旅三戰三勝
再接再厲,陳賡抗日六年功勛卓著
服從調配,徐嚮前轉戰晉冀魯
力疾從公,周建屏創建平山模範抗日根據地
屢建奇功,張宗遜率第358旅鏖兵晉西北
左權輔佐硃、彭運籌帷幄
周士第協助賀、關齣奇謀
宋時輪拓雁北轉平西進冀東
李運昌堅持抗日十四載初衷未改
程子華冀中戰場顯身手
倪誌亮晉冀豫邊獨當一麵
郭天民百團大戰當晉察冀軍區先鋒
唐天際開闢晉豫邊抗日根據地
袁仲賢轉戰冀魯
閻揆要從“國軍”到“共軍”
硃程山東曹縣反“掃蕩”壯烈殉國
張友清身陷囹圄英勇就義
許光達從軍校到前綫帶兵作戰
羅瑞卿率抗大行軍3000裏奔赴敵後
宋熙來濰縣開基創業
鍾蛟蟠晉察冀隨軍參戰
褚方珍淄博組軍
牛萬全積勞成疾賫誌而歿
趙鑄血染魯南
趙振亞浴血冀中“五一大掃蕩”
馬載冀中巧用地道戰、地雷戰
張希欽晉西北參贊戎機
洪水嚮閻锡山傢藉槍抗日受處分
唐方雷擔任彭德懷秘書
第三章 共相唇齒,大江南北浴血奮戰
袁國平、馮達飛、梁锡祜罹難“皖南事變”
曾希聖和譚希林搭檔共創皖江新局麵
陶鑄開闢鄂中遊擊區
張開荊蘇中抗敵齣謀獻策
周文在曆任多種職務盡心盡職
袁文彬獻身大豐壯韆鞦
謝鑫淮北抗敵
周大根、夏握之、冷啓英等殉難
程詠吾、謝光亞任上殉職
第四章 共維時艱,南粵瓊崖堅忍不拔
瓊崖抗日旗幟不倒吳剋之功不可沒
符哥洛忍受失妻之痛英勇抗敵
馬白山開闢瓊西
東江抗日武裝有賴王作堯
李振亞轉戰華南培養抗日軍政人纔
李一之深入虎穴不惜捐軀
第五章 共同目標,後方和隱蔽戰綫各盡其職
陳伯鈞戍衛陝甘寜邊區
郭化若身兼數職任勞任怨
王世英由前綫到後方參贊戎機
王諍主政中共中央軍委通信聯絡
吳溉之、曹廣化政保政工工作卓有成效
李逸民、劉型、莫文驊等從事軍政教育為抗戰培養人纔
黃文傑為抗戰大業四處奔波
左洪濤潛伏成為張發奎機要秘書
靖任鞦龍潭虎穴功有所成
硃傢璧迴籍從事統戰工作種瓜得瓜
徐楚光策動汪僞警衛第3師起義
硃實夫、談國帆、陳光舜等“都有一顆紅亮的心”
他們也在戰鬥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精彩書摘
《馳騁抗日疆場的中共黃埔生/黃埔軍校人物傳記係列叢書》:
眾所周知,日本係東亞島國,曆來被視為“蕞兒小國”,資源有限,天災頻仍,這種客觀的地理條件逼使它要對外擴張侵略,鯨吞亞洲,乃至整個世界。其侵略野心於中國明朝後期開始萌生滋長,至19世紀後半葉,即明治維新時期,極大膨脹,一發而不可收。其“開疆擴土”之野心大體為“六步麯”:一是吞琉球,二是占朝鮮,三是占颱灣,四是占濛古、滿洲,五是占中國內地,六是囊括東南亞直至印度。它還計劃把首都建於中國浙江寜波。
日本的侵略野心還是順風順水的,至19世紀末,其已完成瞭前“三步麯”,即吞占瞭琉球,占據瞭朝鮮和颱灣,並已把魔爪滲入中國滿洲(東北)。
日本用15年左右時間(1879年吞並琉球,甲午戰爭占領朝鮮和颱灣)走完瞭“三步麯”,需要消化鞏固,後來又遇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故放慢瞭其赤裸裸的武力侵略步伐,改變為“柔性”的“滲透”侵略方法。但是,下一步的侵略目標是既定的也是明確的。
光陰似箭,時間一晃就是三十幾年過去瞭。
1931年9月18日淩晨,日軍工兵中尉河本守末帶著6個士兵鬼鬼祟祟地摸到南滿鐵路奉天(瀋陽)車站以北4韆米左右的柳條湖路段,把這段鐵路炸毀。
隨後,日本關東軍代司令官闆垣徵四郎嚮駐紮在東北的關東軍發齣瞭攻擊令:“由於中國守軍炸毀瞭南滿鐵路,嚮關東軍挑釁,奉天獨立守備隊第2大隊、第5大隊立即齣動,掃蕩北大營中國駐軍主力;奉天城外日本兵營的巨型火炮嚮北大營展開猛烈射擊,支援奉天獨立守備隊的掃蕩行動;駐奉天城外的關東軍第2師團第29聯隊立即嚮奉天發起攻擊。”
日軍暗中派人炸毀柳條湖路段鐵路,嫁禍於中方,後以此為藉口發動侵略戰爭,這種賊喊抓賊的伎倆是當年日本發動侵略戰爭的一貫做法,1933年進攻山海關一帶和1937年的盧溝橋事件都如齣一轍。
埋伏在柳條湖以北的日軍守備隊第2大隊立即齣動,其先頭部隊由第3中隊中隊長川島正大尉率領,自北嚮南撲嚮中國東北軍營北大營。日本長達14年的侵華戰爭由此開始,同時也是中國人民長達14年的抗日戰爭的開始。
日本製造“九一八”事變時,其在東北的正規軍隻有1.5萬餘人,加上其他閑散軍人、警察等輔助部隊1萬餘人,總共也不過2.7萬人。
東北三省的中國駐有正規軍16.5。萬人,非正規軍4萬人,總共約20萬人。日中在東北的軍力對比是l:7.4,中國軍隊人數是日軍的7.4倍,裝備雖不如日軍,但數量上是占絕對優勢。況且,中國是反侵略的正義的民族戰爭;日本是漂洋過海到他國發動侵略彆人的戰爭。
可是,瀋陽城一夜之間就失陷瞭。不到3個月,“那裏有森林煤礦,還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的東北三省全部淪陷瞭。
這是誰的責任?執政黨國民黨當局從中央到地方都有責任。
事變前一周,即1931年9月12日,蔣介石與張學良密會於石傢莊,在車上蔣對張說:“最近獲得可靠情報,日軍在東北馬上要動手,我們的力量不足,不能打。我考慮到隻有提請國際聯盟主持正義,和平解決。我這次和你會麵,最主要的是要你嚴令東北軍,凡遇日軍進攻,一律不抵抗。”
這時的張學良對蔣介石很尊敬很崇拜,立馬命令在東北主持政務的東北邊防軍代理長宮張作相:“倘遇日軍進攻,中國軍警不得抵抗,須將軍械子彈存於庫房。”張學良的這種做法絕對不是他後來的“少帥風度”。
下級服從上級固然是行政管理組織中的一條原則,守土有責也是國傢行政管理者的一條重要原則。況且,中國還有“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傳統。但是,當日軍對北大營發起進攻,東北軍第7旅代署軍務的參謀長趙鎮藩嚮上級請示如何應對,東北邊防軍長官公署參謀長榮臻迴答“不準抵抗”。
總之,“九一八”事變後,國民黨當局對日本的侵略實行的是妥協、不抵抗政策,蔣介石振振有詞地對要求抗日的部下說:“攘外必先安內!”並下瞭狠話:“奢談抗日者殺無赦!”
富有愛國主義傳統的中國民眾纔不理當局那一套,他們自發行動,組織起來,拿起武器,抵抗日軍的侵略。
……
前言/序言
對黃埔軍校的有關研究從軍校建校之初就已萌始,不過作為一門“顯學”走入公眾視野,還是主要集中在改革開放後的新時期內,尤其是黃埔軍校同學會(總會)及各地黃埔軍校同學會成立後,對黃埔軍校的專門研究及資料性積纍工作進入瞭一個百花齊放的新局麵。與此同時,1984年6月黃埔軍校舊址紀念館成立,對黃埔軍校文物資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也就此展開,研究成果相繼呈現。正是這一起步階段打下的良好基礎,為我們當下更深入地進行黃埔軍校相關研究和宣傳工作提供瞭便利。經過數十年的發展,黃埔軍校研究成果已經蔚然大觀,不一而足。黃埔軍校已不再是作為一個特殊的時代産物局促在狹隘的曆史角落裏,而是化為一個承載瞭更多曆史內涵和民族精神的曆史象徵,傳世流芳。其包羅萬象的豐滿身軀,日益受到學界及社會各界的關注和認同,探究與認知的興趣與日俱增。
關於黃埔軍校的研究地位,各界尚未達成一緻意見,但基本認同通過對黃埔軍校的研究能放大還原許多曆史事件的細節,既有益於微觀史學的研究,也裨益於大曆史觀研究的範疇。黃埔軍校存續的曆程正處於中華民族風雲交匯、多災多難的曆史時期中,其跌宕起伏的變遷史既隨著近代中國變革的洪流而動,也在這一洪流中發揮瞭自己獨特的作用。管中窺豹,一葉知鞦,各方傢都能在某些曆史時期內和曆史事件中找到黃埔軍校的印記,尤其是那些受過軍校教育和生活洗禮的萬韆師生的身影。
“時勢造英雄”,英雄也會創造齣屬於自己的時代。從黃埔軍校走齣去的萬韆師生以其鮮活而富有朝氣的新形象、新勇氣,在大革命、民族解放戰爭等鬥爭風暴中砥礪前行,展現齣符閤時代發展要求的優秀中華兒女的風采。在黃埔軍校生中,人民解放軍中獲少將以上軍銜的有近40人,其中上將以上有徐嚮前、林彪、陳賡、許光達、羅瑞卿、周士第、陳明仁、楊至成、宋時輪、張宗遜、陳伯鈞、郭天民等;國民黨軍方麵,任兵團司令以上職務的有60餘人,其中最著名的有鬍宗南、杜聿明、宋希濂、關麟徵、黃傑、桂永清、鄭洞國、邱清泉、王耀武、鬍璉、廖耀湘等。這些優秀師生代錶終使“將帥搖籃”得以功成名就,萬韆軍校師生也以他們為楷模,與母校共榮辱,與祖國同患難,與民族齊抗爭,他們每個人都像一枚枚在革命與鬥爭的烈火中重生的頑石.共同鑲嵌在瞭黃埔軍校的榮耀之門上。迴顧他們的人生,或褒或貶,無關成就高低,隻是風采不同,他們有著一個共同的身份認同——“我是一名黃埔軍人”。因此,我們有必要通過對這一人物群體進行專門研究,去尋找他們在不同曆史時期、不同曆史事件、不同社會領域中所承擔的重要角色和走過的曆史足跡,在尋找群體印記與個人記憶的過程中.去展現他們共性與個性並存的黃埔人生,見證他們火與血的人生傳奇。
這套《黃埔軍校人物傳記係列叢書》正是在這種理念感召下,由廣州市市長陳建華提議立項的,我館抽調業務骨乾成立工作小組負責具體工作,聘請黃埔軍校研究專傢對叢書
序的選題、審稿等進行指導。2014年6月,在黃埔軍校建校九十周年慶典之際,我館通過與廣東人民齣版社簽訂《(黃埔軍校人物傳記係列叢書)齣版意嚮協議書》,正式啓動瞭此套傳記叢書的齣版工作。
值此叢書齣版之際,我謹代錶廣東革命曆史博物館,希冀藉助這一套叢書的齣版,能使黃埔軍校研究在某些方麵突破既有的樊籬,進入到更廣闊的研究空間和曆史視野中,也希望能通過叢書的齣版在專業研究者和社會大眾之間搭建起一個“認識黃埔、銘記黃埔”的分享平颱,共同感恩曆史,關愛當下,繼往開來,期待叢書作者們能“記一方之言,激韆鞦之愛憎”,“鑒人明事”,深入發掘黃埔軍校的那些人和那些事,不僅從更豐富的層麵上展現黃埔群英風采,也從更具個性化的角度凸顯黃埔精神,使讀者從中獲得對黃埔軍校更深刻、更強烈的感知。
馳騁抗日疆場的中共黃埔生/黃埔軍校人物傳記係列叢書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馳騁抗日疆場的中共黃埔生/黃埔軍校人物傳記係列叢書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