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电缆工程手册

电线电缆工程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国际铜专业协会电线电缆项目组,王志强 著
图书标签:
  • 电线电缆
  • 电力工程
  • 电气工程
  • 工程技术
  • 施工手册
  • 线路工程
  • 电缆工程
  • 电气设备
  • 行业标准
  • 技术规范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9787519813338
版次:1
商品编码:12329525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8-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24
字数:35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手册是以现行的供配电及电缆工程设计相关标准和规范为依据进行编写的,并融入编者长期从事供配电设计经验。
本手册的特点是:内容广泛,实用性强;提供大量数据表格,附有公式及数据来源,方便查阅;标准规范新颖而全面,包括工程规范、产品标准以及相应国际标准;内容新颖,包括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型电缆的选择。
本手册是设计、施工、运行、审图、监理及物业管理部门电气技术人员的良师益友,电线电缆产品招标的助手,也可作为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教学参考书。

目录

目 录

前言
第1 章 电线电缆类型选择 1
1.1 导体材料选择 1
1.2 导体数选择 3
1.3 电力电缆绝缘水平选择 5
1.4 绝缘材料及护套的选择 7
1.5 铠装及外护层的选择 9
1.6 阻燃电缆选择 12
1.7 耐温、耐(防)火电线电缆的选择 17
1.8 分支电缆选择 28
1.9 铝合金电缆选择 32
1.10 铜包铝电缆选择 36
第2 章 导体截面选择 38
2.1 电线电缆导体截面选择的条件 38
2.2 按温升选择截面 38
2.3 按经济电流选择截面 57
2.4 按电压降校验截面 57
2.5 按机械强度校验截面 66
2.6 按短路热稳定校验计算 67
2.7 中性导体(N)、保护接地导体(PE)、保护接地中性导体
(PEN)的截面选择 68
2.8 爆炸危险环境导体截面选择 71
第3 章 按经济电流选择电缆截面 73
3.1 总拥有费用法 73
3.1.1 电缆的初始投资CI 74
3.1.2 电缆的运行成本CJ 75
3.1.3 电缆的总成本CT 75
3.2 电力电缆截面经济选型的应用 77
3.2.1 经济电流范围 77
3.2.2 经济电流密度 81
3.3 经济选型若干问题 86
3.4 经济选型工程实例 88
第4 章 布电线选择 98
4.1 架空配电布线 98
4.1.1 一般要求 98
4.1.2 架空配电布线导线选择 98
4.1.3 架空线路用裸导体载流量 100
4.1.4 架空线路的电压降 103
4.2 低压户内、外布线 107
4.2.1 一般要求 107
4.2.2 裸导体布线 109
4.2.3 绝缘导线明敷布线 110
4.2.4 钢索布线 111
4.2.5 穿管布线 112
4.2.6 电气竖井布线 116
4.2.7 槽盒布线 117
4.2.8 线路与管道间距 118
4.2.9 配电线路载流量 118
4.2.10 管径选择说明 128
4.2.11 电压降及电流矩 129
第5 章 电缆选择 131
5.1 电缆布线 131
5.1.1 一般要求 131
5.1.2 户内敷设 132
5.1.3 电缆穿导管敷设 134
5.1.4 直埋地敷设 134
5.1.5 在埋地排管内敷设 136
5.1.6 电缆沟内敷设 136
5.1.7 电缆隧道内敷设 137
5.1.8 电缆在桥梁或构架上敷设 138
5.1.9 架空敷设 139
5.1.10 在水下敷设 139
5.1.11 电缆散热量计算 140
5.2 电缆载流量 141
5.2.1 XLPE 电缆载流量 141
5.2.2 PVC 电缆载流量 150
5.2.3 橡皮绝缘电缆载流量 155
5.2.4 架空绝缘电缆载流量 157
5.2.5 矿物绝缘电缆载流量 159
5.3 电缆线路的电压降 164
第6 章 特殊工况电线电缆的选择 173
6.1 中频系统电线电缆的选择 173
6.1.1 导体中频载流量 173
6.1.2 中频线路的电压降计算 178
6.2 导线和电缆在断续负载和短时负载下的载流量 182
6.3 光伏发电系统电缆选择 188
6.3.1 电缆类型选择 188
6.3.2 直流电缆截面选择 191
6.3.3 光伏发电其他电缆选择 193
6.3.4 直流干线电缆经济选型 194
6.3.5 电缆敷设与接头 194
6.4 风力发电系统电缆选择 195
6.4.1 风力发电系统电缆总类 195
6.4.2 导体材料选择 195
6.4.3 绝缘水平选择 196
6.4.4 芯数选择 196
6.4.5 敷设方式 196
6.4.6 电缆的主要技术性能 196
6.4.7 风力发电用电缆型号标注 197
6.4.8 常用电缆型号名称 197
6.4.9 电缆选择示例 198
6.5 电动汽车充电电缆选择 201
6.5.1 电动汽车充电系统概述 201
6.5.2 充电桩类型 201
6.5.3 充电桩电源侧电缆选择 202
6.5.4 充电桩输出端电缆选择 202
第7 章 母线选择 204
7.1 母线概述 204
7.2 母线槽选择 205
7.2.1 按绝缘方式选择 205
7.2.2 按绝缘水平选择 206
7.2.3 按功能分类选择 206
7.2.4 按额定电压选择 207
7.2.5 按额定电流等级选择 207
7.2.6 按外壳形式及防护等级选择 208
7.2.7 按阻燃及防火要求选择 210
7.2.8 按母线槽的短路耐受强度校验 211
7.2.9 变容节选择 211
7.2.10 母线槽分接单元选择 212
7.2.11 母线槽智能化系统(温度自动检测装置)选择 213
7.3 工程设计要点 216
7.4 低压母线槽主要技术参数 217
7.5 低压母线槽电压降 222
7.6 低压母线槽型号及选择清单表 224
7.7 涂漆矩形母线选择 227
7.7.1 涂漆矩形母线载流量 227
7.7.2 矩形母线电压降 228
7.8 高压母线装置的选择 231
第8 章 移动滑接输电装置选择 235
8.1 计算电流和尖峰电流 235
8.1.1 计算电流 235
8.1.2 尖峰电流 236
8.1.3 计算实例 236
8.2 滑接式母线选择 237
8.2.1 裸钢体滑触线种类选择 237
8.2.2 钢体滑触线载流量 238
8.2.3 安全滑触线选择 242
8.2.4 安全式滑触线的技术参数 243
8.2.5 导体选择 246
8.2.6 滑触线电压降的计算 247
8.2.7 滑触线电压降 247
第9 章 电气导管选择 251
9.1 电气导管制造标准 251
9.2 管材选择 252
9.2.1 管材的分类与结构 252
9.2.2 管材选择 255
9.2.3 管材型号及名称 256
9.3 管径选择标准 262
9.3.1 40%截面规则 262
9.3.2 导线外接圆直径规则 262
9.3.3 管长及弯头规定 262
9.3.4 穿管管径 263
9.3.5 穿管布线 263
第10 章 电缆桥架选择 266
10.1 电缆桥架系统工程设计深度 266
10.2 电缆桥架的型式及品种选择 266
10.2.1 电缆桥架系统构成 266
10.2.2 电缆桥架分类 266
10.2.3 电缆桥架型式选择 268
10.2.4 载荷等级选择 269
10.2.5 表面防护层选择 272
10.3 电缆桥架规格选择 275
10.3.1 桥架断面尺寸选择 275
10.3.2 长度选择 277
10.3.3 弯通选择 277
10.3.4 伸缩缝选择 277
10.4 电缆桥架强度、刚度、稳定性计算 277
10.4.1 强度 277
10.4.2 刚度 278
10.4.3 稳定性 278
10.5 普通支、吊架配置 278
10.5.1 支、吊架种类 278
10.5.2 支、吊架间距 279
10.5.3 支、吊架尺寸 280
10.5.4 支、吊架强度选择 280
10.5.5 表面防护层选择 280
10.5.6 支、吊架的安装及验收 281
10.5.7 验收规范 281
10.6 电缆桥架设计程序 282
10.7 在桥架内敷设电缆工程设计要点 283
10.7.1 电缆桥架常用安装方式 283
10.7.2 电缆桥架与各设施间距 283
10.7.3 桥架及电缆的固定 284
10.7.4 路径选择 285
10.7.5 桥架穿越防火墙 285
10.7.6 接地 285
10.8 节能复合高耐腐型(彩钢)电缆桥架工程设计 285
10.8.1 电缆桥架选择 286
10.8.2 工业与民用建筑电缆桥架工程设计指南 289
10.9 电缆桥架工程施工图的施工说明实用文本格式 292
10.10 桥架安装质量评定 293
10.10.1 桥架安装检查记录表的填写 293
10.10.2 桥架安装检查记录表填写说明 295
第11 章 电线电缆连接器选择 296
11.1 电线连接器简述 296
11.1.1 导线连接器选型 296
11.1.2 导线连接器施工质检 301
11.1.3 常用细导线资料 302
11.2 电缆T 接、分接端子的选择 303
11.3 YAT 压接型铜铝过渡接线端子?希卡姆
(SICAME) 305
11.4 绝缘穿刺线夹?希卡姆(SICAME) 307
11.5 PGA 型力矩节能线夹希卡姆(SICAME) 311
第12 章 电缆防火 314
12.1 防止电缆着火延燃的措施 314
12.2 阻火分隔方式 315
12.3 阻火分隔措施要求 316
12.4 非阻燃电缆明敷时防火要求 317
12.5 电缆防火 317
12.6 电缆防火材料特性及使用方法 325
12.6.1 防火槽盒 325
12.6.2 防火封堵材料 327
12.6.3 电缆防火涂料 331
12.6.4 防火隔板 332
12.6.5 阻火包带 334
12.6.6 其他防火材料 334
12.7 3M 电缆防火材料特性 334
12.8 电缆经防火处理后载流量降低系数 339
第13 章 电线电缆招标文件的技术规格书格式 340
13.1 电缆招标文件——技术规格书 340
13.1.1 投标厂商基本要求 340
13.1.2 招标范围 340
13.1.3 采用标准 341
13.1.4 使用条件 342
13.1.5 电缆技术条件 342
13.1.6 试验 344
13.1.7 交货 344
13.1.8 包装储运 345
13.1.9 移交验收 345
13.2 母线槽招标文件——技术规格书 345
13.2.1 投标厂家基本要求 345
13.2.2 采用标准 346
13.2.3 母线槽基本电气技术参数 346
13.2.4 材料要求 347
13.2.5 母线槽本体要求 347
13.2.6 插接箱及插接口的技术要求 348
13.2.7 连接头 348
13.2.8 过渡连接/跨接及安装支架 349
13.2.9 耐火母线槽的特殊要求 349
13.2.10 产品送样及资料 350
13.2.11 货到现场检验 350
13.2.12 招标产品清单 350
13.3 电缆桥架招标书——技术规格部分 351
13.3.1 投标厂商资质要求 351
13.3.2 使用场所环境条件 351
13.3.3 采用标准 351
13.3.4 材料 353
13.3.5 结构 355
13.3.6 荷载等级 355
13.3.7 表面防护层厚度 356
13.3.8 保护电路连续性 357
13.3.9 电缆桥架外观颜色要求 357
13.3.10 出厂检验 358
13.3.11 出厂资料 359
13.3.12 特别说明 359
13.3.13 包装和运输 359
13.3.14 招标货物清单 359
第14 章 常用计算及参数要求 360
14.1 新需要系数法求用电设备的计算电流 360
14.1.1 计算负荷和计算电流 360
14.1.2 Ijs 的计算方法 360
14.1.3 计算举例 369
14.2 电线电缆产品型号编制方法简介 372
14.3 常用导线主要参数 374
14.4 常用电力电缆线芯结构及主要参数 377
14.5 常用电线电缆非金属含量参考表 386
14.6 母线动稳定校验 389
14.7 常用美国导线规格和数据 390
14.8 电缆清册 392
14.9 电缆燃烧性能标识 392
14.9.1 建筑电气设计新要求 392
14.9.2 新国标由来 393
14.9.3 电缆燃烧性能分级 394
14.9.4 燃烧性能和附加信息标识 396
14.10 英国耐火电缆试验标准方法 396
参考标准和规范 398
《结构工程基础理论与实践》 本书深入探讨了结构工程领域的基石性理论,并结合丰富的工程实践案例,旨在为土木工程师、结构设计师以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提供一本全面而实用的参考书。全书力求在理论的严谨性与应用的灵活性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帮助读者建立起扎实的结构工程知识体系。 第一部分:结构工程理论基础 第一章:静力学与材料力学回顾 本章首先回顾了静力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矩、平衡方程等,这是进行任何结构分析的出发点。接着,重点阐述了材料力学中的关键概念,如应力、应变、弹性模量、泊松比、剪切模量等。通过对常见杆件(轴向受力、受弯、受扭)在不同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应变状态的分析,为后续章节的结构行为预测奠定理论基础。本章特别强调了材料本构关系的重要性,并介绍了线弹性、弹塑性等不同模型在工程中的适用性。 第二章:结构体系与荷载 本章系统介绍了各种常见的结构体系,包括梁、柱、板、壳、桁架、框架、拱等,分析了它们各自的受力特点和适用范围。在荷载方面,本书详细阐述了各种作用在结构上的荷载类型,包括恒荷载、活荷载、风荷载、雪荷载、地震作用、温度作用等,并介绍了国家及国际相关规范中荷载的取值方法和组合原则。对于特殊荷载,如冲击荷载、疲劳荷载等,也进行了初步的介绍。 第三章:结构分析方法 本章是结构工程的核心内容之一,详细介绍了结构分析的各种基本方法。首先从经典方法入手,如虚功原理、荷载法的基本概念,然后深入讲解位移法(力法)和力法(位移法)的基本原理、建立方程和求解过程,并通过详细算例展示其应用。对于大型复杂结构,本章着重介绍了有限元分析(FEA)的理论基础,包括单元的选取、节点位移和力的离散化、刚度矩阵的组建、方程的组装与求解等。本章还介绍了数值计算在结构分析中的重要性,以及常用软件的应用基础。 第四章:结构稳定性分析 稳定性是结构安全的重要保障。本章重点介绍了结构稳定性的基本概念,如临界力、屈曲等。通过对细长柱在轴压作用下的欧拉屈曲理论的推导和应用,讲解了稳定性失稳的基本机理。随后,将理论扩展到梁、板、框架等更复杂的结构构件和体系的稳定性分析,介绍了不同的稳定性判据和计算方法。本章还讨论了结构整体稳定性和局部稳定性的区别,并强调了在设计中如何考虑和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第五章:动力学与抗震设计基础 现代工程结构必须考虑动力作用,尤其是地震作用。本章介绍了结构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包括自由振动、受迫振动、阻尼、自振频率、振型等。通过单自由度体系的动力学方程推导和求解,引入了模态分析等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本章详细阐述了抗震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地震作用的模拟(反应谱法、时程分析法)、结构抗震性能目标、抗震措施(如抗震韧性设计、隔震减震技术)等。本章强调了结构抗震设计不仅仅是计算,更是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响应的深刻理解。 第二部分:结构工程实践应用 第六章:钢结构设计 本章聚焦于钢结构的设计。首先介绍钢材的力学性能、不同钢种的特点及应用。接着,详细讲解了钢结构构件(如轴心受压杆件、轴心受拉杆件、梁、柱、框架柱、框架梁)的设计流程和验算要点,包括强度验算、刚度验算、稳定性验算等,并结合国家相关设计规范进行阐述。本章还涵盖了钢结构的连接设计(焊缝、螺栓连接)、节点设计以及钢结构防火、防腐等实际应用问题。 第七章:混凝土结构设计 本章主要讲解混凝土结构的设计。首先介绍普通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配合比设计原则。接着,详细阐述了钢筋混凝土梁、板、柱、墙、基础等构件的设计方法,包括受力分析、配筋计算、抗裂、变形控制等,并重点介绍了基于极限承载能力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设计理念。本章还讨论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第八章:砌体结构设计 本章介绍了砖、砌块等砌体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砌体结构的特点。重点讲解了砌体结构构件(如承重墙、非承重墙、过梁、圈梁)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包括抗压、抗剪、抗震等方面的验算。本章也涵盖了砌体结构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第九章:工程材料的选用与性能 本章从材料的角度出发,更深入地探讨了结构工程中常用的建筑材料。除了前文提到的钢材和混凝土,本章还详细介绍了木材、石材、复合材料等,分析了它们各自的力学性能、耐久性、经济性以及在不同结构类型中的适用性。此外,本章还关注了材料的性能测试方法、质量控制以及新兴高性能材料在结构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第十章:结构监测与健康诊断 随着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使用年限的延长,结构的健康监测与维护变得日益重要。本章介绍了结构健康监测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如应变片、加速度计、位移计)、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进一步,本章阐述了结构健康诊断的方法,包括基于模型的方法、基于数据的方法以及基于损伤识别的方法,旨在评估结构的现有性能、预测其未来行为并提出维护建议。 第十一章:案例研究与前沿进展 本章通过对国内外经典工程项目的结构设计进行案例分析,将前述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通过剖析这些成功案例的结构体系选择、荷载分析、结构计算、构造措施以及应对挑战的解决方案,帮助读者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并学习如何在实际工程中灵活运用。同时,本章也将简要介绍结构工程领域的一些前沿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如智能化设计、绿色建筑结构、新型结构材料的应用等,以期激发读者的研究兴趣和创新思维。 本书的编写始终贯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宗旨,力求内容翔实、条理清晰、图文并茂,适用于结构工程领域的广大从业者和学习者。

用户评价

评分

翻开《电线电缆工程手册》这本书,就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电线电缆工程精深领域的大门。作为一个在行业内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深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不仅仅是冰冷的理论堆砌,更是工程师们智慧的结晶,以及多年实践经验的凝练。书中关于电缆结构和性能的分析,深入浅出,无论是铜芯、铝芯的选择,还是不同绝缘材料(如XLPE、PVC、EPR等)的物理化学特性,都有详尽的介绍和对比,这对于我评估和选择最适合工程需求的电缆至关重要。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电缆载流量计算的章节,它不仅提供了多种计算公式,还结合了实际工程中的环境因素(如敷设方式、环境温度、多根电缆并列敷设等)进行修正,这让计算结果更加贴近实际,避免了因估算偏差而带来的工程隐患。另外,书中对电缆接头制作的工艺流程和关键技术要点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从预处理、压接、绝缘处理到最终的密封,每一个环节都描述得一丝不苟,并配有相应的操作图示,这对于保证电缆接头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此外,手册中还涉及了电缆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方法,这部分内容对于解决生产和运行过程中遇到的突发问题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书中列举了多种常见的电缆故障类型,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和相应的检测手段,这无疑会大大缩短故障排除的时间,降低损失。这本书的实用性,真的是没得说。

评分

当我拿到《电线电缆工程手册》这本书时,首先吸引我的是它厚实的体量和严谨的排版,这让我立刻感受到它内容的专业性和权威性。我是一名在自动化设备制造行业工作的工程师,产品中大量使用了各种规格和功能的电线电缆,它们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这本书对我来说,简直是一个宝库。书中关于各种特殊功能电缆的介绍,比如耐磨损电缆、耐高温电缆、通信电缆、数据电缆等,以及它们在不同工业环境下的选用原则,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电缆的抗干扰能力设计和电磁兼容性(EMC)分析的内容,这对于我设计的自动化设备,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中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书中详细阐述了屏蔽层的原理、接地方式的选择,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布线来降低电磁辐射,这些都是我急需了解的知识。此外,书中关于电缆的寿命预测和可靠性评估的章节,也让我对如何选择更耐久、更稳定的电缆,从而提升产品的整体使用寿命,有了更深的认识。读这本书,我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它为我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评分

《电线电缆工程手册》这本书,就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为我这个刚刚接触工程项目管理的新手,指明了方向。我主要负责工程项目的进度和质量控制,而电线电缆的采购、安装和验收,是项目中的重要环节,常常因为其复杂性和专业性,让我感到力不从心。这本书的出现,为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书中关于电缆采购的质量控制要点,以及不同类型电缆的市场情况和技术发展趋势,都让我对如何有效进行材料采购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电缆安装施工的技术规范和质量验收标准,这让我能够更好地监督现场施工,确保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电缆敷设方式的施工工艺,以及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事项,这对于我进行项目现场的监督和协调非常有帮助。另外,书中关于电缆的绝缘电阻测试、直流耐压试验等检测方法,也让我能够更有效地评估电缆的安装质量,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这本书的内容,不仅帮助我提升了专业技能,更让我能够更自信地面对项目中的各种挑战。

评分

最近入手一本《电线电缆工程手册》,这本书的价值,在我看来,远不止于它的装帧和篇幅。它所承载的,是无数工程师在实际工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心血。我是一名在电力系统从事线路规划和设计工作的技术人员,长期以来,对于电线电缆的选择和应用,总是在理论和实践之间寻找平衡。这本书,则提供了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详实的实践参考。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电缆的机械性能和环境适应性的章节。比如,关于电缆在不同温度下的导体膨胀和收缩对敷设张力的影响,以及在潮湿、腐蚀性环境中电缆材料的长期稳定性等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这对于我在进行户外架空线路设计时,需要考虑的自然环境因素,如风力、冰雪负荷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书中关于电缆附件(如接头、终端)的设计和选型,也做得非常细致,详细介绍了各种附件的结构原理、安装要点和质量控制方法,这对于保证电缆线路的整体可靠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专门辟出了章节讲解电缆的寿命预测和可靠性评估,这对于大型工程项目的长期运维和经济性分析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读完这些章节,我对于如何从根本上提升电缆线路的整体性能和经济效益,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电线电缆工程手册》这本书,我只能说,它的内容简直比我想象的还要全面和深入。我是一名在通信行业工作的技术人员,我们日常接触到的光缆和电缆种类繁多,且对性能要求极高。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理解和掌握不同类型电缆的特性、应用以及安装维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光纤光缆的结构、光损耗、色散等理论知识的讲解非常满意,这部分内容通常在其他通用手册中很难找到如此详尽的论述。书中还详细介绍了各种光缆的连接技术,包括熔接和机械连接,以及光纤的测试方法和故障排除技巧,这对于我们日常维护光网络至关重要。另外,书中关于电缆的防火、防潮、防鼠咬等防护措施的介绍,也让我对如何提高电缆线路的可靠性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我注意到书中还专门辟出了章节讲解电缆的监控和诊断技术,这对于我们实现网络的智能化管理,提前预警故障,提高运维效率非常有帮助。总而言之,这本书内容翔实,专业性强,是一本不可多得的通信领域电线电缆技术参考书。

评分

初读《电线电缆工程手册》,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其内容的丰富度和专业深度。作为一名刚从高校毕业,即将投身于电线电缆工程领域的毕业生,我感到自己在这方面还有很多知识盲区。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弥补了我在理论知识上的不足,同时也为我打开了认识这个行业的一扇窗口。书中关于电线电缆的分类体系,从电压等级、绝缘类型、导体材料到结构特点,都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让我能够快速建立起对各类电缆的整体认知。尤其对那些我之前只闻其名但不知其详的特种电缆,如耐高温电缆、耐油电缆、矿用电缆等,书中都有详细的介绍,包括它们的特性、适用范围以及设计要点。我个人对书中关于电缆的电磁兼容性(EMC)设计内容非常感兴趣,这部分内容在一般的教科书中很少涉及,但对于现代电气工程的可靠运行至关重要。手册中不仅解释了电磁干扰的来源和传播途径,还提供了有效的抑制和防护措施,这对我今后的设计工作非常有启发。此外,书中对于电缆的防火等级和安全性能的解读也非常到位,详细介绍了不同阻燃等级的电缆在不同防火要求场所的应用,以及相关的测试方法和标准。这些内容对于确保工程的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系统性的电线电缆知识培训,受益匪浅。

评分

这本《电线电缆工程手册》实在是太棒了!我是一名在建筑工程领域工作的工程师,平时的工作内容涉及强弱电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协调。坦白说,电线电缆在整个建筑工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但常常因为其“隐蔽性”而被一些非专业人士忽视。然而,一旦出现问题,其造成的后果往往是灾难性的。这本书的出现,恰好解决了我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很多困惑。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电缆防火、防爆设计的章节,详细介绍了不同防火等级的电缆产品在特定建筑环境下的应用规范,以及电缆井、电缆竖井等防火分隔的设计要求,这些内容对于我确保建筑物的安全至关重要。书中还提供了大量关于电缆敷设方式在不同建筑空间(如吊顶、地面、墙体)的应用实例和技术要点,这对我指导现场施工,确保工程质量非常有帮助。我尤其赞赏书中对电缆的接地和屏蔽设计进行的详细论述,这对于控制电磁干扰,保证电气设备正常运行,以及保障人员安全都起着关键作用。书中还收录了大量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为我提供了权威的参考依据,避免了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出现不规范的行为。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非常清晰易懂,即使是像我这样非电线电缆专业的工程师,也能很快掌握核心内容。

评分

最近刚入手一本名为《电线电缆工程手册》的书,说实话,拿到手沉甸甸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一看就是那种厚实、扎实的专业书籍。我是一名刚入行不久的电线电缆工程师,对这个领域的热情很高,但也深知自己知识的不足。所以,这本书对我来说,简直是及时雨。刚翻开第一页,就被其严谨的编排和丰富的章节内容所吸引。从电线电缆的基本概念、分类、材质特性,到设计选型、安装敷设、检测验收,再到后期的维护保养,几乎涵盖了电线电缆工程的整个生命周期。我看了一下目录,里面关于绝缘材料的性能分析、导体电阻的计算方法、以及不同类型电缆的适用场景,都有非常详尽的论述。特别是关于电缆的防火、防水、耐腐蚀等方面的技术要求,讲解得非常透彻,让我对如何根据具体工程环境选择最合适的电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的图表和实例,这对于我这种需要直观理解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例如,在讲解电缆敷设方法时,书中列举了明敷、暗敷、直埋、桥架敷设等多种方式,并配有精美的插图,清晰地展示了每种方式的工艺流程和注意事项。更让我惊喜的是,手册中还包含了大量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引用,这极大地提高了资料的权威性和实用性,让我能够很快地查阅到相关法规,为我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总的来说,这本书的知识体系非常完整,逻辑清晰,内容翔实,是我在电线电缆领域学习和工作路上的重要助手。

评分

最近我翻阅了一本名为《电线电缆工程手册》的书,不得不说,这本书的价值,远远超出了我最初的预期。我是一名在能源领域从事电力传输和分配工作的工程师,对电线电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着极高的要求。这本书的专业性和深度,令我印象深刻。书中关于高压电缆的设计、制造和安装的章节,尤其让我受益匪浅。它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高压电缆(如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油纸绝缘电力电缆等)的结构特点、绝缘性能、导体选择以及敷设要求,并结合了实际工程案例进行讲解,这为我理解和掌握高压电缆的设计要点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电缆附件(如电缆终端、中间接头)的设计和选型原则的论述,这些附件的设计和安装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电缆线路的安全运行,书中对此进行了非常详尽的阐述,并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指导。此外,手册中关于电缆的试验检测和验收标准,也让我对如何确保电缆产品质量,满足工程需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本书不仅是理论知识的宝库,更是实践操作的指南,让我对电线电缆工程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评分

翻开《电线电缆工程手册》,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知识世界,让我这个多年从事电气设备维护的技师,对电线电缆有了更系统、更深入的认识。在此之前,我主要依靠经验和一些零散的资料来处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但这本书却提供了一个完整、权威的知识体系。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电缆绝缘材料性能、老化机理和寿命预测的章节,这些内容对于我判断电缆的健康状况,预测潜在故障,并制定有效的预防性维护计划至关重要。书中详细介绍了不同绝缘材料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退化现象,以及影响其寿命的关键因素,这为我提供了科学的分析方法。另外,书中关于电缆的接地和保护措施的讲解,也让我对如何提高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了更深的理解。特别是关于电缆短路电流的计算和保护装置的选型,这些内容对于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我注意到书中还收录了大量的案例分析,通过对实际工程中发生的电缆故障进行剖析,总结经验教训,这对我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