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舊事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發表於2024-11-23
成都舊事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鄭光路,獨立學人。緻力於曆史和巴蜀文化研究三十餘年,著述以研究對中國曆史進程産生巨大影響的重大曆史事件為主。曾在省級、國傢ji學術刊物發錶有影響的文史類文章60餘篇。
已齣版長篇專著《氣捲神州》《中國當代熱點問題透視——中國氣功武術探秘》《炸響辛亥革命的驚雷——四川“保路運動”曆史真相》《百年紅十字運動在成都》《被遺忘的抗戰——四川大抗戰》《張獻忠剿四川真相》等十餘部,500多萬字。
曾獲“五個一工程奬”、“四川文學奬”等各種奬項。多部著作被中國863計劃圖書館及美國國傢圖書館等國內外圖書館藏機構正式收藏,及收入中國政府文化大工程的“農傢書屋”重點齣版物推薦目錄。
浸透曆史文化韻味的成都街道
成都最早的街道?/?001
清代成都街道的重建?/?011
民國時期的成都街道?/?023
春熙路的滄桑?/?033
蜀中古街“東大街”?/?041
李?人和天迴鎮
作傢是“地方誌”專傢?/?055
為什麼將天迴鎮作為特定曆史舞颱?/?057
生動定格記錄的古鎮?/?059
四川第一座公園
玉昆將軍倡建少城公園?/?064
令人眼花繚亂的“多功能”園林?/?067
成都最早最大的公眾體育場所?/?073
成都百年勸業場
周善培倡建勸業場?/?077
開現代文明新風?/?081
百年滄桑多酸辛?/?085
成都廟會的曆史風雲
老廟會自古聞名?/?090
清末的“勸業會”?/?093
亂世“花會”雲煙?/?098
聞名全國的青羊宮“打擂”
民國後興起打擂颱?/?102
上擂颱發狠爭輸贏?/?105
取勝因素種種?/?107
20世紀40年代後的興衰?/?109
文殊院的前世今生
武擔山下早期的梵唄聲?/?113
文殊院究竟建於何時?/?115
“人間佛教”——叢林?/?119
一百年前的成都人“過年”
殺年豬、臘八粥和吃“禱牙”?/?124
“祭竈”和“辭歲”?/?126
從“走喜神方”到“遊百病”?/?130
成都的“老皇城”
成都曆代開國君王
開明九世、公孫述、劉備?/?142
李雄、李壽、範賁、譙縱、蕭紀?/?145
王建、孟知祥、李順、張獻忠?/?147
四川名將嶽锺琪
戰功赫赫國之棟梁?/?153
清朝曆史大案的主角?/?157
老將齣馬建奇功?/?161
四川總督丁寶楨
初到四川“栽筋鬥”?/?166
山東和四川近代工業之父?/?168
都江堰和宮保肉丁?/?172
一清如水死四川?/?175
清末奇人傅崇榘
報刊齣版界先驅?/?177
彩票和黃包車風波?/?181
價值非凡的《成都通覽》?/?185
巴金的“傢”和《傢》
巴金的“老傢”?/?190
巴金祖輩入川脈絡?/?192
嘉興“老傢”尋蹤?/?194
成都的“傢”?/?196
廣元的“傢”?/?199
巴金的“傢”和小說《傢》?/?200
離開成都的“傢”?/?203
1919年以前的兩次迴“傢”?/?204
“文化大革命”前的兩次迴“傢”?/?207
1987年第五次迴“傢”?/?208
清末成都的外國領事館
最先入川的外國使臣和外國人?/?214
清末領事館的建立?/?215
保路運動的衝擊?/?218
驚濤駭浪到上海?/?222
成都近代慈善事業
清末慈善機構眾多?/?227
民國“慈惠堂”成為中流砥柱?/?232
浸透曆史文化韻味的成都街道
成都最早的街道
成都曆史悠久、文化厚重。老街,是這座古城的滄桑年輪、曆史碎片,更是體現成都特色和傳統文化之根。但,你能說清成都最早的一些老街在哪裏嗎?
赤裏、文翁坊、石室巷、文廟街
距今約3500年的夏商之際,就建立有古蜀國。大約在2500年前,蜀王開明九世把都城從廣都樊安(今雙流中興鎮一帶)遷到成都,建起土城。公元前316年鞦,秦滅蜀國,改蜀國為蜀郡,設成都縣作為蜀郡治所。公元前311年,秦惠王據張儀建議,令蜀守張若按鹹陽格局修築成都城,城周12裏,高7丈。後人便多以公元前310年作為成都建城的時間,距今已2300多年。
這座城市的無數街道,迭經多個朝代的多次興廢。明末清初的1646年,成都又一次城毀人空,至1659年後四川巡撫張德地等人纔又重修成都城。故清代成都街道遺留至今,翔實可考者約340年。a
難道說成都老街隻有300多年曆史?當然不是!
通過浩瀚典籍和詳考城市地理,可追溯齣這座古城的許多“老街”。這些“老街”至今仍大緻存在於古時原址,或一直給現今街道以深深影響。這就是成都老街名充滿曆史韻味的原因。
據東晉人常璩《華陽國誌·蜀誌》說:張儀、張若修築的成都城,東邊叫“大城”,西邊叫“少城”(不是清代修的少城)。大城和少城在同一城牆內,中間又以城牆相隔,古人稱為“層城”或“重城”。“大城”北近武擔山(今北較場成都軍區內),南至秦人新建的赤裏。書中還說“成都縣本治赤裏街”,這裏明明白白地說秦漢時蜀郡官衙所在地是“赤裏街”。
“裏”相當如今說的居民點(現成都仍有三多裏、祥和裏等);古時“街”則指通衢大道。很可能築城之初,“赤裏”主要是民居,日漸繁榮後改稱“赤裏街”。它在什麼位置?北宋樂史撰寫《太平寰宇記》捲七十二中說:“成都之南街名赤裏。”民國版的《華陽縣誌·古跡一》中說得更明白:在清朝嘉慶前“仍稱赤裏,今則通呼南大街,而赤裏之名隱矣。”由此可知“赤裏街”在今南大街一帶,這是秦漢時期成都的中心街道;“赤裏”或“赤裏街”的古街名一直保留到清朝嘉慶年間(1796~1820)纔逐漸消失。
所以,“赤裏街”應當是成都建城後確鑿可考的“最早的老街”b。
到漢景帝(前156~前141年)時,有位江西人文翁當蜀郡守。他在秦城南垣外創建周公禮殿,又在此以石料為主修起圖書館和“學官”(即官辦學校),被稱為“石室”或“玉堂”。文翁興學,開全國地方辦學之先,朝廷令全國仿效文翁建“學官”,對後世中國影響非同小可。文翁“學官”所在地,即今石室中學校址。a
“石室”一帶當時自然成為一條文化街,稱“文翁坊”。這一帶順理成章地也就有瞭和“石室”相關聯的街名,“石室巷”很可能就是那時就有而流傳至今的。到唐朝後,在周公禮殿舊址修建專祀孔子的文廟,此街也因此叫“文廟街”,曆代不衰。我兒時隨外婆居此街數載,大人們牽著我常從文廟街和旁邊“石室巷”穿過,他們會對我說:“古時候這巷子兩邊是文翁大人藏書辦學校的,你走瞭這巷子,長大就要好好讀書!”那時,尚殘留的文廟典雅房廊令我心馳神往……我切身體會到古街對成都一代代人潛移默化的影響。
君平街、支磯石街、天涯石街
距今2000多年的西漢成帝年間(前32~前6年),離文翁“石室”不遠的一條街上,有傢蔔卦鋪子,每天門庭若市。一位仙風道骨的高人,坐在堂中為人蔔卦。這條街,就是漢朝成帝後齣現的“君平街”。
嚴君平,土生土長的成都人。可彆小看這位算命先生。原來,嚴君平認為算命職業雖低微,但也可給老百姓做好事。年輕人來算命,誘導他要盡孝道;弟弟來算命,誘導他要尊重哥哥;當官的來算命,誘導他要勤於政事……總之,“各因勢導之以善”c。不難明白:這位老先生占蔔僅是形式,而以“做思想工作”為主。所以《華陽國誌》說他:“雅性澹泊,學業加妙……假蓍龜以教。”d他每天隻算幾個人,得一百錢能養活自己就關門大吉,放下門簾為人講學,大文學傢揚雄就曾是他的學生。他還發揮老子、莊子的思想,著《老子指歸》等書。
算命先生嚴君平其實是一位不慕仕途的傑齣民間學者和思想傢。如果說文翁是以創辦官學著名,嚴君平則是中國曆史上繼孔子之後的又一位傑齣民間辦學的先行者,這一點以前常被忽視。他節操清奇,享年90餘,史書稱其受“蜀人愛敬”。他居住過的街道很自然地名為“君平街”,且2000多年來從未改變。這位“大隱於市”的高人對後世影響深遠,唐宋許多大詩人都寫詩歌贊詠。
而支磯石街也與嚴君平緊密相關。“支磯石”是一塊高2.12米、寬約0.8米,呈不規則方柱形的大石頭,如今有人認為是隕石,也有人認為是古蜀人為祭祀而立的碑或古蜀墓碑。成都支磯石、天涯石、五塊石這類大石,通稱為“大石遺跡”。因為嚴君平先生太傑齣瞭,後人難免將他老人傢視若神仙。於是嚴君平死後200多年,他和這塊鬧不清來曆的老古董支磯石就被扯到一起。西晉人張華在《博物誌》中說:有個海島上住的人,見每年八月都有“浮槎”(即木筏)漂來,這個人便麻起膽子帶上乾糧“乘槎而去”。十多天後沿天河到一城郭,“遙望宮中多織婦”,還有一個牽牛小夥。此人即問:“這是哪裏喲?”牽牛小夥答:“你去蜀地訪嚴君平,就曉得瞭!”
這個“探險者”後來被各種史書附會成漢朝通西域的張騫。如《蜀中廣記》等典籍上,記敘博望侯張騫探尋黃河源頭,歸舟中載一大石,去見嚴君平。君平驚訝地說:“去年八月有客星犯牛郎和織女星,原來就是你嗦?這是織女支撐織布機的石頭嘛!”張騫佩服得五體投地,說:“對頭!我尋河源至一處,見女子織錦,丈夫牽牛,問此何地?女子答:‘此非人間也!此石送你,迴去問蜀人嚴君平,他會給你說個明白!’”
唐朝大詩人岑參到成都,去君平街吊古,寫《蔔肆》詩雲:“君平曾賣蔔,蔔肆著已久。至今杖頭錢,時時地上有。不知支磯石,還在人間否?”可見有嚴君平遺跡的君平街在唐時已非常有名。唐詩人李商隱更生風流奇想,寫《海客》詩說:“海客乘槎上紫氛,星娥罷織一相聞。隻應不憚牽牛妒,聊用支磯石贈君。”織女不怕牛郎哥哥吃酸醋,居然紅杏齣牆跑去婚外戀,把支磯石作相思信物,贈給地球人……我想:李商隱先生很可能是全世界寫宇宙“外星人”戀愛的鼻祖。
唐朝趙璘所撰《因話錄》中說:“今成都嚴真觀有一石,俗呼為‘支磯石’,皆雲:當時君平留。”這是說:至少唐朝後期,建於君平街遺址的嚴真觀內已有支磯石,並被蜀人視為神物。據同治時修的《成都縣誌·藝文》中說:到清代有人建小廟保護支磯石,還有人焚香祭禱,還有個老太婆居此司香火……
清代修建滿城以後,君平街改稱“君平鬍同”。民國初年,因這裏有上述的支磯石小廟,就把街名改成支磯石街。這街東起長順上街,西止下同仁路。但那時改街名的地方當局覺得曆史悠久的君平街還是應當保留,又把滿城南垣東接陝西街、西止小南街南口長約一裏的那條新街定名為君平街。也就是說:曆史上的君平街其實就是現支磯石街一帶ef。
民國初期這一不大慎重的改街名,改去改來給後人造成瞭一些混亂。支磯石1958年移至文化公園水池邊,並新刻“支磯石”三字。
成都以石頭命名的街還有天涯石、五塊石等。宋朝硃秉器《漫記》中說:天涯石在“蜀城東隅,高二丈,厚僅半尺,瘞根土中,曳之皆搖搖可引,撼之則根不可窮。”明陸琛《蜀都雜鈔》:“天涯石在城東門寶光寺側,有亭覆之。”可猜度現在的天涯石街至少宋朝前就應有瞭。
成都以古老石頭為街名,這不僅僅是傳說,而是蜀中前輩們以此寄托探索宇宙奧秘的殷切希望。這在整個中國都是不多見的。
錦裏、錦官驛、駟馬橋、琴颱
漢代成都兩江環抱,十八座城門。西漢末年的揚雄在《蜀都賦》中說:“乃其都門二九,四百餘閭,兩江珥其市,九橋帶其流……”真是繁華之極。
晉朝左思的《蜀都賦》寫得更氣勢輝煌:“既麗且崇,實號成都……市廛所會,萬商之淵,列隧百重,羅肆巨韆,賄貨山積,縴麗星繁,都人士女,袨服靚妝。”“隧”就是街巷,“肆”就是商鋪。這首為成都寫的贊美詩一齣世就被紛紛傳誦,“洛陽紙貴”的成語就由此而産生。
從賦中可見1800年前成都繁華情景:男男女女身穿炫目漂亮的時裝逛街,成百條街巷,上韆傢商鋪,貨物堆積如山……詩賦中的畫麵,簡直讓人油然聯想到現在喧鬧的春熙路來!但左思先生大筆卻不曾記錄下他也許認為是瑣屑的漢晉時成都的街名,這實在令今人遺憾!
武侯祠旁邊曆時三年打造的“錦裏”,於2004年11月1日正式開市,有“成都版清明上河圖”之稱。我曾聽到過不少人議論:這新修的“錦裏”究竟有沒有曆史依據?
詳考史籍,漢代的“少城”南部是商業區;後來發展至城外,故城門叫市橋門,橋叫市橋,橋南即商貿發達的南市,大概位置在現在錦裏西路到西較場一帶的錦江兩岸。
成都漢時的清碧江水,真令現在的人們羨煞!蜀國自古蠶桑業發達,連古蜀王也名叫“蠶叢”。成都絲錦,在悠悠江波中漂洗後更佳。漢時織錦已成為成都的“支柱産業”,蜀漢時諸葛亮說:“決敵之資,唯仰錦耳!”絲錦已成軍費主要來源,可見織錦業之繁盛。故蜀漢之前,已專門修築錦官城。城中有“錦官”,即織錦大街坊,其“官辦”性質也許和文翁“學官”相似。錦官城在什麼位置?晉朝常璩《華陽國誌·蜀誌》中說:“夷裏橋南岸……其道西城,故錦官也。錦江,織錦濯其中則鮮明,他江則不好,故命曰‘錦裏’。”南北朝時梁朝李膺《益州記》中說:“錦城在益州南笮橋東,流江(即錦江)南岸。昔蜀時故錦官也。號錦裏,城墉猶在。”
詳考成都曆史地理可知:漢時夷裏橋(即笮橋)位置,在萬裏橋(今老南門大橋)上遊不遠,應在現彩虹橋至百花潭之間。所以“錦裏”在漢朝時的大體位置,約在錦江南岸現在的百花潭公園左右一大片區域。
而明朝以前的武侯祠(即丞相祠)在惠陵(即劉備墓)西麵,地臨原錦官城舊址。錦官城西晉後雖漸廢,但唐時街坊遺跡仍不少,所以杜甫老詩翁纔有“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的寫實詠嘆。五代韋莊的《怨王孫》詞說:“錦裏蠶市,滿街珠翠,韆紅萬妝……日斜歸去人難見,青樓遠,隊隊行雲散。”可想見錦裏從漢到唐都是遊人如織的極繁華街市。
武侯祠旁新修的“錦裏”,很接近漢時錦官城舊址。而且,漢代後錦官城、錦裏都漸成成都彆稱之一,“錦裏”還可泛指古代成都街市。如杜甫《為農》詩說:“錦裏煙塵外,江村八九傢。”新修“錦裏”的主要目的是“集中展示巴蜀民風民俗和三國蜀漢文化的”街市。綜閤上麵兩大因素,以“錦裏”命名當然是非常有曆史根據的。
而原來的城邊街、羊皮壩街現在命名為錦裏路。它緊臨錦江北岸,不閤古籍“流江南岸”的記載。但這一帶也很接近古錦官城,如果再考慮2000年來河道或有偏移,這條街名為錦裏路也是很接近曆史的。
錦官驛,也應是漢時就有的老街名。因蜀錦如此發達,在兩江匯閤處專設驛站發貨水陸外運,應是情理中事,所以纔有流傳至今的錦官驛街。早年我讀中學時每日經過此處,猶有成都東門外大碼頭風采。
如果說漢時錦裏為寫實之街名,駟馬橋和琴颱則是漢代流傳下來的最富浪漫色彩的老街。
2002年12月30日,整修後的琴颱路正式開街,以漢唐仿古建築群為依托,以展示漢代禮儀、舞樂、宴飲等風土人情為主。同新修的“錦裏”一樣,許多人也弄不懂建此街的曆史依據。
西漢司馬相如(前179~前117年),是漢賦鼎盛時期的代錶作傢,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一頁。這位風流纔子以彈琴唱情歌《鳳求凰》的手段,勾引小寡婦卓文君私奔成都,成為流傳韆古的風流佳話。我當知青時,就下鄉在卓文君傢鄉邛峽縣。有段時間修南河,我天天打著糊滿泥巴的光腳闆從文君井所在的臨邛鎮裏仁街上經過。不遠處是縣人民公園,聽人說文君老爸、臨邛首富卓王孫故址就在此(明代曾在這裏發掘齣卓王孫貯藏五銖錢的大甕,鄉人建有“甕亭”)……
齣版前言
“巴蜀”地區(包括現在的四川省和重慶市),號稱“天府之國”,曆朝曆代都是對中國産生重大影響之地。
巴山蜀水曆史悠久,充滿神秘色彩。其中
成都舊事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成都舊事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成都舊事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成都舊事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成都舊事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