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心理學》是靄理士的巨著《研究錄》(七部)的“普及本”,是一本關於性心理的百科全書,內容涉及性的生物學基礎、性衝動的性質、求愛的生物學、青年期的性衝動、性的教育、性的歧變、婚姻與性、生育問題、戀愛的藝術、性的升華等方方麵麵。《性心理學》雖然是一本科學著作,但帶有濃厚的人文色彩。邏輯清晰,行文優美,兼顧科學性與藝術性,也是一本寫給普通讀者的教科書。
作者簡介:
哈夫洛剋?靄理士是19世紀末至20世紀初英國著名的性心理學傢、思想傢、作傢和文藝評論傢。
靄理士在哲學、宗教、社會學、人類學、文學、翻譯、醫學和生物學等學科範圍內,都有很大的貢獻。其中ZUI為突齣的是,他終身嚴肅從事人類性科學的研究和教育,認真探討人類的精神世界和性的生物學的密切關係;他和弗洛伊德一起,是性科學領域裏ZUI早而且ZUI ZHU名的前驅。歐美各國研究過靄理士的許多著名學者都高度評價他的人品和學問,美國著名評論傢孟根甚至稱贊他為“當代ZUI文明的英國人”。
譯者簡介:
潘光旦,中國著名社會學傢、優生學傢、民族學傢、翻譯傢。潘光旦早年留學美國,學成歸國後在上海、長沙、昆明、北京等地多所大學任教,以其學貫中西、博通古今的學問和卓然不群的獨到見識成為一位光彩照人的學界泰鬥。
他一生涉及廣博,在性心理學、社會思想史、傢庭製度、優生學、人纔學、傢譜學、民族曆史、教育思想等眾多領域都有很深的造詣。著有《優生學》《人文生物學論叢》《中國之傢庭問題》及譯著《性心理學》等。
《性心理學》(上冊)
譯 序
原 序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性的生物學
第一節 性的物質基礎
第二節 性衝動的性質
第三節 所謂發欲帶
第四節 求愛的生物學
第五節 有選擇的求偶與性選擇的因素
第六節 性擇與觸覺
第七節 性擇與嗅覺
第八節 性擇與聽覺
第九節 性擇與視覺
注釋
第三章 青年期的性衝動
第一節 性衝動的初期呈現
第二節 自動戀
第三節 性愛的白日夢
第四節 性愛的睡夢
第五節 手淫
第六節 影戀
第七節 性的教育
注釋
第四章 性的歧變與性愛的象徵
第一節 性的歧變
第二節 兒童時期的性歧變
第三節 溲溺戀及遺矢戀
第四節 物戀
第五節 獸毛皮革戀與動物戀
第六節 竊戀
第七節 裸戀
第八節 虐戀(施虐戀與受虐戀)
第九節 性的衰老
第十節 社會對於性歧變的態度
注釋
《性心理學》(下冊)
第五章 同性戀
第一節 性的逆轉
第二節 性逆轉的診斷
第三節 性美的戾換現象
第四節 治療的問題
注釋
第六章 婚姻
第一節 引論(絕欲的問題)
第二節 婚姻的可取性
第三節 婚姻美滿的問題
第四節 一夫一妻的標準
第五節 生育的控製
第六節 不生育的問題
第七節 陽痿與陰冷(性能不足與性感過敏)
第八節 貞節
第九節 經絕
注釋
第七章 戀愛的藝術
第一節 性衝動與戀愛的關係
第二節 何以戀愛是一種藝術
注釋
第八章 結論
第一節 性衝動的動力性質
第二節 升華
注釋
附錄一 中國文獻中同性戀舉例
溯原
一部分史傳中的實例
一部分稗史中的實例
同性戀的風會
因緣的解釋
附錄二 靄理士傳略
性衝動的性質
我們現在可以從性發育的純粹生理方麵轉到心理或精神方麵瞭。
在精神或心理方麵,我們到現在還沒有什麼大傢公認的一番理論。在西洋,很老的一個通俗的看法是把性衝動很簡單地看作一種排便似的需要的錶示,和大小解一樣,並且一樣有周期的性質。那當然是一個不正確而且容易引起誤解的看法。一則男子的精液並不是垃圾一般的東西,非得清除不可,再則在女子方麵,不但沒有什麼東西可排,並且根本沒有像要排便似的欲望。比較更冠冕的一套理論是把性衝動解釋為一種“生殖的本能”。不過,嚴格講來,這樣一種本能是不存在的,並且,就性彆已經分化的生物而論,也是不需要的。實際上所需要而已足夠的,隻是一個動作的衝動,教兩性彼此可以接近和接觸,而使受精作用不落空罷瞭。隻要這一點有著落,子女的生育保抱,就有父母慈愛的衝動做保障。總之,生殖的本能是毋庸假設的。
近時講本能論最有力的是心理學傢麥圖格教授(Mc-Dougall),他那本《社會心理學引論》也最風行一時;不過說也奇怪,在這樣一本比較有規模的書裏,除瞭提到“生殖的本能”而外,對於性衝動竟完全沒有過問;一直到這書的第八版裏,我們纔找到附加的一章,叫作《性的本能》。在這一章裏,著者對“性本能”下瞭如下的一個定義:“性是復雜的、先天就組織成的、身心兩方麵都有關係的一種傾嚮,包括三個部分,一是識的,二是感的,三是動的;從神經的功能與結構方麵看,一就屬於傳入神經或感覺神經,二屬於神經中樞,三屬於傳齣神經或運動神經。”麥氏又指齣,在知覺的一麵,我們有一種內在的傾嚮去感知與不斷地辨彆種種事物,同時這種感知與辨彆也正是種族的安全所必需,不由我們不做適當的反應,換言之,我們自有一種能力來辨彆異性,而一經辨彆,一套適當的反應就如影隨形似的連接而來,終於達到性交閤的最後目的。
麥氏的定義,連他自己也說,實際上是適用於一切本能的,初不限於性的本能;同時他對一般的本能又有一個定義說:“本能是一些內在的特殊的心理上的傾嚮,凡屬同一物種的個體所共有而必有的。”總之,這一類籠統的說法,對於兩性所由接近以至於所由結閤的過程,並不能有所發明,並不能增進我們對於這過程的瞭解。
心理學界很早就有一個廢止本能的概念的趨勢,對於這趨勢我是贊成瞭好久的;固然,到如今捨不得它的人還是不少,例如麥圖格、畢埃隆(Piéron)和許多彆的心理學者。也許本能這個名詞就根本要不得。一則這名詞的來曆就不很高明,這是鮑恩(Bohn)以前就說過的,再則它並沒有一個大傢可以公認的意義。當初斯賓塞(Spencer)曾經把它解釋為“綜閤的反射作用”;就普通的用途論,這解釋也未嘗說不過去,但在學術上,則總成一個問題;例如,本能的行動有沒有意識作用,在主張用本能這名詞的人,就把這問題輕輕擱過,認為無關宏旨。
一般生物學派的心理學者,包括那些沒有受過雷勃(Jacques Loeb)的機械學派影響的人在內,大抵贊成迴復到當初孔狄亞剋(Condillac)的主張,就是,放棄本能的名詞不用。他們說我們的任務是在把種種自動的心理作用分析清楚,這已經是夠睏難瞭,如今要我們在分析的時候,再用上一個意義既很不明白而曆史又極為復雜的名詞,不是難上加難麼?要他們做難上加難的事,他們並沒有這義務。就我個人而論,我一嚮喜歡用“衝動”的名詞。這名詞的問題比較少,並且,弗洛伊德說過:“衝動性原是‘本能’的中心要素。”所以我們在下文的討論裏,不預備把性看作一種“本能”,更不預備把它和“生殖的本能”混為一談;愛說“生殖本能”的人也許用意在教性的現象見得更雅馴些,但這種做法總是淺見一流;同時,把一種衝動的目的講瞭齣來,並不等於把它的性質分析清楚,何況這目的又是間接的,是可以達到而未必達到的呢?我們的對象隻是性衝動與性衝動的分析,不問其他。
性衝動的分析,以前也有不少的人做過,但是到瞭1897 年,冒爾(Moll)的學說問世以後,這種工作纔進入一個更高的境界。⑧冒氏認為性衝動中有兩個成分:第一部分所以迫使狹義的生殖器官的部分發揮一種功能,在男子就是精液的迸齣,這確是和膀胱的泌尿功能可以比較的;第二部分則所以迫使一性的人去和另一性的人發生身體上與精神上的接觸。前者冒氏稱為“解欲的衝動”(impulse of detumescence),後者為“廝磨的衝動”(impulse ofcontrectation)。⑨(這兩個成分都可推源到性腺上去,第一部分是比較初元的,第二部分則比較後來的,但彼此分得清楚,並且也許是各自分立的。正常的完整的性衝動是由於兩者的結閤。
冒氏的分析是很科學的,也是很精湛的。因此,到現在已經得到很多人的公認。但冒氏之說也有它的睏難;例如,解欲之說適用於男子,而不大適用於婦人;同時,部分之說硬把一個囫圇的過程劈而為二,也不免有些牽強。關於後一種的睏難,就有幾位研究傢曾經指齣過,例如繆勒(Robert Müeller)與聖保羅(Saint-Paul)。這些及其他的睏難又怎樣可以免除呢?我在好幾年以前就利用瞭達爾文進化論裏最顛撲不破的一部分學說,就是性選擇的那一部分,來修正冒氏的說法。⑩(假如我們細察一般動物以及未開化的人群的性功能的過程,我們便很容易覺察我們決不能拿“解欲”做一個起點。欲而需解,則事前必有一個積纍的過程。解欲之前,必先“積欲”(tumescence)。在養馴的傢畜中間及已有文明的人類中間,積欲是一個很容易發生的過程;在自然狀態中,卻往往不這樣容易。在自然狀態中,要把性欲積纍起來,在雄性方麵,要花上許多活動與炫耀的功夫,而在雌性方麵,要費上不少旁觀與考慮的時間纔行。冒氏所稱的廝磨的過程,無論其為身體的或精神的,其效用也無非在增進積欲的程度,所以廝磨的過程不妨說是積欲的過程的一部分。這樣一來,性衝動的分析就覺得比較圓滿瞭。性選擇的決定,就發生在積欲的遲緩的過程之中。斯登達爾(Stendhal)所稱的戀愛的結晶化,以及種種個彆的性的象徵,無論其為常態的或變態的,也就在這過程中推演而齣。積欲固然在前,但解欲終究是全劇的目的與高潮;解欲是一個解剖學和生理學的過程,而同時,無疑的也處處和心理學發生關係。解欲也是積欲的關鍵,關鍵不明,我們對於性衝動的心理分析,還是模糊的,不正確的。
就通常的情形而論,積欲與解欲是銜接得很緊的。積欲好比積薪,解欲好比積薪點著後火焰的上騰,這火焰不是尋常的火焰,而是生命的火焰,一經燃著,生命便可以世世代代地不斷傳遞。這全部過程好像是兩節的,而實際還是一貫的,好比平地上打木樁,打樁的那個極有分量的大鐵錘,用瞭大力舉起之後,突然放下,正打在樁子的頂上,就把樁子打下好幾尺去。積欲的階段好比大鐵錘因蒸汽之力被高高舉起的階段,而解欲的階段便是它被突然放下的階段瞭;直到樁子入地,那積纍的力量纔完全解放齣來,好比把精子推動到目的地纔結束解欲的階段。我們在這裏所稱的積欲,在文學上或社會學上我們也叫作求愛;一個男子,因性衝動的力量,而嚮女子接近,就是求愛。在未婚的人,求愛往往是一個很冗長的過程。但我們不要忘記,就在已婚的人,每一度的性交閤,也必得經曆這兩節而一貫的過程,纔算正當,纔算有效力,對雙方纔能滿足;換言之,在解欲以前,多少得經過一些求愛的手續。
這縮短的求愛手續,雖然縮短,卻有它的功用。性交閤的關係,天長日久則生厭倦之心,要避免厭倦的心理而增加欲力的積纍,這手續是不可少的。縮短的求愛大部分屬於觸覺方麵。觸覺與其他知覺所引起的欲力的積纍,達到相當程度以後,積欲的現象就由漸而驟地集中到生殖器官上麵,終於到達瞭頂點,而解欲的現象便接踵而來。全部的過程最初原是神經的與精神的居大半,到瞭積欲的後期與將近解欲之頃,最活躍的器官倒是許多血管。進化史上古老的所謂以皮膚為媒介的性關係,到此還有它的地位:積欲到瞭後期,全身的血好像是完全嚮皮膚輸送灌注似的,因而造成各部分的所謂充血狀態。臉部變紅瞭,同時生殖器官也起著同樣的變化。生殖器官的充血,在男子方麵,引起陽
具的勃起;前人說過,“勃起是陽具的害臊”,雖屬比喻,卻有至理。不過臉的害臊與生殖器官的害臊有一點不同,在後者,充血的作用是一個確切與特殊的功能,就是在性交閤的時候,可以插入異性的生殖器官。因此,陽具中的血管的機構是很特彆的一種,是由多量的結締組織、動靜脈管與平滑肌肉縴維錯綜糾纏而成的,三者綜閤,叫作勃起性的組織。勃起性組織的勃起可以由神經中樞喚起,也可以由觸覺激發。
譯 序
像靄理士(Havelock Ellis)在本書第三章裏所討論到的種切,譯者是一個對於性的問題很早就感覺到興趣的人,既感覺到興趣,就不能不覓取滿足這種興趣的方法;在三十年前的環境裏,嚮父母發問是不行的,找老師請教也是不行的,小同學們閑話,雖時常涉及這個問題,但偶有聞見,也是支離破碎的一些,足以激發更大的好奇心,而不足以滿足正在發展中的知情兩方麵的欲望。
當時隻有一條可以走的路,就是找書看,並且還不能冠冕堂皇地看,而必須偷看;所偷看的,不用說,十之八九是性愛的說部,而十之一二包括性愛的圖畫。記得在10 歲前後到20 歲光景,這一類的東西著實看得不少。性愛的說部與圖畫也許有些哲學、道德以及藝術的意義,至於科學的價值,則可以說等於零。
在這個時期裏,譯者所看到的唯一有些科學價值的作品是一個日本醫師所做的一本關於性衛生的書,那是先君因赴日本考察之便帶迴來的。譯者那時候大概是12 歲,先君也看到譯者在那裏看,並且很開明地加以鼓勵,說這是青年人應當看而童年人不妨看的一本書。先君的這樣一個態度,對於譯者後來的性的發育以及性的觀念,有很大的甄陶的力量,這在譯者後來的《性的教育》一本譯稿裏,曾一度加以論及,認為是最值得感謝與紀念的。
譯者最初和靄理士的作品發生接觸是在1920 年,那時譯者是20 歲,正在清華學校高等科肄業。在清華當時就比較很豐富的藏書裏,譯者發現瞭靄氏的六大本《性心理學研究錄》(Studies in the Psychology of Sex ,當時全書共六冊,後來到1928 年,靄氏又增輯瞭一本第七冊)。不過這部書在那時的學校環境裏還是一部不公開的書,平時封鎖在書庫以外的一間小屋裏,隻有教師和校醫可以問津,所以費瞭不少的周章以後,纔逐本地藉閱瞭一遍。彆的同學知道以後,當然也有嚮譯者輾轉藉看的。但大概都沒有譯者那樣的看得完全。青年人處此境地,自不免有幾分自豪,甚至有以小權威自居的心理。當時也確乎有不少的同學就自動戀和同性戀一類個人的問題嚮譯者討教,譯者也很不客氣地就所知逐一加以解答。至今思之,真不免啞然失笑!
又過瞭一二年,譯者又有機會初次和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精神分析論和此論所內含的性發育論發生接觸。記得當時讀到的他的第一本書是《精神分析導論》(A General Introducti on to Psychoanalysis ),不用說,也是在書庫裏自由搜索的一個收獲。同時,因為譯者一嚮喜歡看稗官野史,於是又發現瞭明代末葉的一個奇女子,叫作馮小青,經與弗氏的學說一度對照以後,立時覺察她是所謂影戀(見下文第三章第六節)的絕妙的例子,於是就藉瞭梁任公先生在“中國曆史研究法”班上責繳報告的機會,寫瞭一篇《馮小青考》。譯者齣國遊學後,曾經把它寄交商務印書館的《婦女雜誌》一度發錶;
後來歸國,又把它擴充成一本小書,交新月書店齣版,易名為《小青的分析》,再版時又改稱《馮小青》,現歸商務印書館。這是譯者對於性問題的第一次的研究嘗試,所以敢在此一提。這一次的嘗試事實上和靄理士沒有關係,靄氏關於影戀的一篇論文發錶得很遲,我們在《研究錄》第七輯裏纔見到它。不過見
到以後,譯者也曾把靄氏的理論和小青的實例彼此參證,倒也沒有發現什麼抵觸就是瞭。
譯者遊學和遊學歸來後最初的幾年裏,因為忙著許多彆的題目的研習,沒有能在性的問題上繼續用什麼功夫。固然,所謂彆的題目,也大都不齣人文生物學的範圍,而和性的問題多少有些牽連的關係。不用說,和靄理士也不免增加瞭好幾分的契闊。不過,在這時期裏,契闊則有之,忘懷則沒有。至少有三件小事可以作證。一是斷斷續續地閱讀過好幾種靄氏的其他的作品,其中至少有兩種是和性的問題有直接關係的,一是《社會衛生的任務》(The Task of Social Hygiene ),一是《男與女》(Man and Woman )。二,在有一個時候,有一位以“性學傢”自居的人,一麵發揮他自己的“性的學說”. 一麵卻利用靄氏做幌子,一麵口口聲聲宣傳要翻譯靄氏的六七大本《研究錄》,一麵卻在編印不知從何處張羅來的若乾個人的性經驗,究屬是否真實,誰也不得而知;和這種跡近庸醫的“學者”原是犯不著爭辯的,但到忍無可忍的時候,譯者也曾經發錶過一篇駁斥他的稿子。三,靄氏在這時候已經是一個70 歲上下的人,學成名就,不但在性心理學上是一個最大的權威,在人生哲學與文藝批評的範圍以內,也有很大的貢獻,美國批評傢孟根(H.L.Mencken)甚至於稱他為“最文明的英國人”(“the most civilized Englishman”)。所以在這幾年裏,坊間齣版的靄氏的傳記至少有兩種,其中有一種譯者是特地購讀過的;抗戰以後,書劍飄零,如今雖連書名與作者都記不起來,但當時曾經在《中國評論周報》(The China Critic )上寫過一篇稿子,來錶示我個人對於靄氏人格的敬慕,叫作《人文主義者的靄理士》(Havelock Ellis as A
Humanist )。
譯者並不認識靄氏,也始終不曾和他通過信;但二十年來,總覺得對他要盡我所能盡的一些心力,總好像暗地裏嚮他許過一個願似的。以前學問的授受,有所謂私淑的一種,這大概是一種私淑的心理罷。至於譯者所許的願,當然也是一般私淑的門弟子所共有的,就是想把私淑所得,縱不能加以發揚光大,也應當做一些傳譯的工作。七大本的《研究錄》,價值雖大,翻譯是不容易的,事實上也似乎是無需的,因為,有到可以讀這全部《研究錄》的學力的人,大抵也懂得英文,無須傳譯;也因為,《研究錄》是一種細針密縷的作品,最適宜於閱讀與參考的人是醫師、心理學者和其他有關係的學術專傢,對於一般的讀者,總嫌過於冗長,過於煩瑣。上文所提的那位“性學傢”就根本沒有考慮到這一層,否則他決不會把他想翻譯這部書的宏願輕易發錶齣來。
不過七冊之中,第六冊或第六輯是比較例外的。它的內容固然是和其他諸輯一樣的冗長煩瑣,但題材不同,每一篇論文都代錶著性與社會的關係的一個方麵,即在一般的讀者也一定會感覺到不少的興趣。所以在1934 年的春季,譯者特地選譯瞭兩篇,《性的教育》與《性的道德》,每篇成一本小書,交由上海青年協會書局齣版。以此比靄氏的等身的著作,可以說是腋之於裘,勺水之於滄海,但曆年私許的願,總算是還瞭一些瞭。
譯者在翻譯這兩篇論文的時候,時常聯想到以至於抱怨著,藹氏為什麼不另寫一本比較盡人可讀的性心理學,一麵把《研究錄》的內容擇要再介紹一過,一麵把《研究錄》問世以後二十年裏這門學問所已獲得的新進步補敘進去。原來在這二十年裏,性心理學有過不少的發展,而此種發展又不止一方麵:一是由於精神分析學派的繼續的努力;二是人類學中所謂功能學派對於比較單純民族性的生活的調查與研究;三是醫學界對於個人性生活的統計的搜集與分析。這三方麵的發展靄氏本人雖沒有直接參加,但靄氏對於它們多少都有幾分啓發與感召的影響,並且始終曾經極關切地加以注視。
其實譯者在作這種願望的時候,靄氏已經寫好瞭這樣的一本書,題目就叫作《性心理學》(Psychology of Sex ),並且在英美的齣版界已經流行瞭一年之久!中國坊間對於西文原版書的運售是一嚮落後的,教科書如此,非教科用的一般課餘或業餘的讀物尤其如此,所以一直等到1934 年鞦,譯者到清華大學任教,纔看到這本新書,那時候它和世人相見已經快有兩年的曆史瞭。
譯者多年來許下的願到此該可以比較暢快地還一下瞭。還願的心早就有,還願的心力自問也不太缺乏,如今還願的方式也有瞭著落,但是還願的機緣與時間卻還未到。教讀生涯本來比較清閑,但加上一些學校的行政,一些零星研究與寫作的需要,荏苒六七年間,也就無暇及此。一直到抗戰軍興,學校播
遷,零星研究既少資料,短篇寫作又乏題材,於是又想到瞭靄氏的這本《性心理學》,譯事於1939 年11 月13 日開始,至1941 年11 月26 日竣事,兩年之間,時作時輟,有間斷到三個月以上的,但最後總算是完捲瞭。記得靄氏在《研究錄》第六輯的跋裏,第一句就引一位詩人的話說:“天生瞭我要我做的工作現在是完成瞭。”(“The work that I was born to do is done。”)譯者不敏,至少也不妨說:“我二十年來記掛著的一個願現在算是還瞭!”
《性心理學》原書包括序文一篇,自緒論至結論凡八章,除緒論不分節外,每章分兩節至十節不等,名詞注釋一篇,最後是索引。索引照例未譯,名詞注釋分彆見正文中,未另譯;序文最後三段未譯,原因見譯者附注,其餘全部照譯,絲毫沒有刪節。
譯筆用語體文,於前輩所持的信、達、雅三原則,自力求其不相違背。譯者素不喜所謂歐化語體,所以也力求避免。譯者以為一種譯本,應當使讀者在閱讀的時候,感覺到他是在讀一本中國書,和原文的中國書分不齣來,越是分不齣來,便越見得譯筆的高明。往年譯者摘譯美國人文地理學傢亨丁頓(Ellsworth Huntington) 的《種族的品性》(The Character of Races ) 和傳教士明恩傅(Arthur Smith) 的《中國人的特性》(Chinese Characteristics )(今均輯入《民族特性與民族衛生》一書中),後來譯《性的教育》與《性的道德》兩文,也力求不違反這樣一個旨趣。至於這一旨趣究屬對不對,是要請讀者及其他作譯事的人加以評論的。
本書約34 萬言,其中約十萬言是注和附錄。注分三種。一是靄氏原注,占十分之一不足。二是靄氏所引用的書目。這又分兩部分,一部分是見於《性心理學》原書的,比較的很簡略,一部分則見於《研究錄》,由譯者就可以查明的查明輯入。這第二種注約占十分之二。三是中國的文獻與習慣中所流傳的關於性的見解與事例,所占當在十分之七以上。這當然是就譯者瀏覽與聞見所及斟酌輯錄,意在與原文相互發明,或彼此印證,也所以錶示前人對於性的問題也未嘗不多方注意,所欠缺的不過是有係統的研究罷瞭。關於同性戀,資料較多,若完全放入注中,頗嫌其分量不稱,所以又做瞭一個附錄。
靄氏於去年作古,他的自傳《我的生平》(MY Life ),也於去年齣版。譯者於去年九月杪就從友人處藉到這本書,讀完以後,還留下一些筆記,準備替他做篇小傳,附在本書後麵。但是不幸得很,這一部分的筆記,後來在路南石林之遊的旅途中全部失落,原書又已交還友人,如今遠在幾韆裏外,一時無法再度藉讀,補此缺憾!今目錄附錄中雖列有《靄理士傳略》一目,恐最早需
再版時纔有兌現的機會。
1941 年12 月,潘光旦。
原 序
我以前做性心理學的研究,前後曾經齣過七本《研究錄》;讀到過這《研究錄》的人時常談起最好再有一本篇幅較少、內容比較簡括的書,來做一個引論。他們說,普通做醫生的人或青年學生,尋常的工作夠忙瞭,再要教他們來精研熟讀大部頭的《研究錄》,事實上是很不可能的;何況,在他們看來,性心理學多少又是一種額外的學問而不是非讀不可的呢。不過,性的題目,就精神生活與社會生活的種種方麵看來,畢竟是一個中心的題目;到瞭今日,它的重要性也多少已經為一般人所公認,甚至於過分地受人重視。①從事於醫學衛生的人要不加注意,事實上也有所不可能,他不能像他們的前輩一樣,把這題
目擱過一邊,而還可以照常從事他的工作;即使他不擱過,而予以適當的注意,事實上也不至於受人批評,認為這種注意是不切題的或有傷大雅的。普通從事於醫學衛生的人固然都懂得一些性的解剖學、性的生理學和性的病理學,但就目前的需要而論,這是斷斷乎不夠的。
這一番讀者的見地我是很同意的。我一嚮覺得醫學衛生的教育,在這一點上實在顯得貧乏和空虛,不能不說是一個大缺陷,而這缺陷是很令人傷心的。五十年以前,當我自己學醫的時候,性的心理方麵的研究是完全沒有這迴事的。在我的婦科學的教師的眼光裏,性的功能,無論是常態的或病態的,隻是純粹的體格方麵的事當時隻有一件事多少還有一點心理的意味,就是,他們警告我們不要聽從生育節製一派的鬍言亂語——隻有這絕無僅有的一件事,所以我到如今還記得。從那時候以來,我們總以為我們已經有很大的進步瞭。其實不然,我們有的進步都是很零碎的,這裏一點,那裏一點,要在任何國傢
找一些比較普遍的或顯著的進步,就不可能瞭。近在二十五年前,法蘭剋爾(Fraenkel)就說過:“大多數的婦科專傢實際全不瞭解什麼叫作性。” 範特弗爾特(Van de Velde)以為這話到現在還適用。固然我們也得承認,我們如今也有少數很有榮譽的例外。近年來的醫科學生也對我說,在性功能的心理與生理關聯的方麵、這方麵的容易因刺激而發生紊亂和變態,以及這方麵應有的衛生,他們一點也得不到教師的講解。近代的醫學校裏還是保留著不少的古代的迷信,而醫科學生所得到的待遇大體上也很像一百年前小學兒童所得到的待遇,那時,教師對他們真是恭敬極瞭,恭敬到一個程度,連植物學都不敢教給他們,植物不也有雌雄的嗎?
經過比較長時間的躊躇之後,我最後決定寫這本小小的手冊,現在算是完成瞭。我用不著說,這本書的用意,並不在替代我那七本較大的作品,也不預備就它們的內容做個總結。有人說過,那七本的內容大部分是講性的病理方麵的,那是一個錯誤。我敢聲明,那七本拙作和前人著作不同之點,就在它們能特彆注意到性現象的常態。在這一點上,這本小冊倒是和它們相同的。以前有不少的變態的人到我這邊來商討他們各自的問題,我的研究經驗當然有一部分就用他們做依據,那是不錯的,但是主要的根據,還是我對於常態的男女的認識,我對於他們日常生活裏種種問題的認識。同時,我以前也再三說過,常態與變態之間,是沒有很分明的界綫的;一切所謂常態的人多少總有幾分變態,所變的方嚮盡有不同,其為變態則一;同時,所謂變態的人也為許多基本的衝動所支配,和常態的人一樣。
有人說得很對:“科學探討的目的是要把用實驗的方法所能錶證的種種事實,用數學的符號錶白齣來。”我們距離這目的還很遠。我們目前所已達到的不過是第一個階段,固然也是一個必要的與有用的階段,就是,把性心理學看作自然曆史的一個部門。假使我們再想推進一步,則便有如弗洛伊德所說的我
們便到處可以遇見許多疑難的問題瞭;弗氏是一位很有造詣的性心理學專傢,這句話是他畢生研究後的一個觀察,當然是很對的(弗氏語見《導論演講集》第二集的序言)。
因此,我對於這本小小的冊子不用說什麼抱歉的話,它是簡單的、概括的。也許因為它是簡括的,它更容易達到醫學界的讀者與學生的手裏。這本書原是為瞭他們寫的。不過,人人有性彆,也人人有性的問題,這本書的對象當然也並不限於醫學一界。有一部分的基本的事實,是誰都應當熟悉的。我在這
本書裏所能做的,不過是供給一些綫索,好教有誌於深造與應付前途更復雜的問題的讀者,知所問津,至於這些問題的本身,本書旨在入門,當然是無法充分加以考慮的。
這些問題可以牽扯得很遠。德國著名的婦科專傢希爾虛(Max Hirsch)不久以前曾經說過,性的科學——也有人叫作性學——和醫科的大部分彆的學問不一樣,就是它的範圍很難確定,它的邊疆是沒有一定的界石的。從它的中心射齣瞭許多光芒來,光芒所達到的,不隻是一切醫科的部門,並且是鄰近許多錶麵上和醫科很不相乾的學術領域,甚至可以說和全部的人類文化都有連帶的關係;順瞭光芒走,我們可以接觸到許多傳統的思想和習慣;道德和宗教也可以影響到它。我們也許記得勃拉特福德(Sir John Rose Bradford)的一句話,我們如今所謂的醫學,就廣義言之,實在是等於一門“人類的自然誌”。性的科學當然是醫學的一部分,自無怪其與人類生活的各方麵都有關聯瞭。
根據上文的說法,可知一個人要從事於性科學的研究而有所成就,必得有很深的閱曆和淵博的知識;還有兩個條件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是專門的訓練,二是特殊的性情。近年以來,也已經有不少的人涉足性科學的領域裏來,但是他們的蹤跡與探尋的結果,是難得有幾個禁得起盤查的。要從這性科學的田地
裏撿覓一些有利的東西齣來,實在不是容易的事,所以任何嘗試的人在涉足以前不妨對於他本人的能力,多多地考慮一下。我在寫這本小書以前,也許已經考慮得夠多瞭,躊躇得夠久瞭,但我本人並不覺得太多太久;這是一本誌在提供指南的書,我又何敢輕於嘗試呢?②
或許我還應當附帶說明一點。許多讀者打算把我的這本小書當作性心理學入門的指南來讀,他們想必都希望先知道一點我對精神分析學說的態度。因此,我不妨先在這裏申說一下。精神分析學說對性心理學的種種解釋,從一開始就引起瞭普遍的爭論,而且肯定還會無休無止地爭論下去的。我對精神分析
學說一嚮采取同情的態度,但又從來不是這個學派的同調的信徒。我的這種態度在本書的正文中錶示得很清楚,大傢讀到適當的地方自然就會明白。我在1898 年英文版的《研究錄》第一輯中率先嚮英國公眾介紹瞭弗洛伊德最早期的研究心得,陳述瞭我對精神分析學說的見解。從那以後,弗洛伊德又陸續發錶瞭許多作品,我的態度一如既往,始終是友善的,但也常常提齣一些批評。我很樂意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論導論演講集》推薦給我所有的讀者;因為它不僅是精神分析論方麵最有權威的一種書,而且,對於時間和精力有限、隻想通過讀一部書便能獲得有關精神分析論著的第一手知識的讀者來說,或許也
是最好的一種書瞭;即使是對精神分析學說持全盤否定態度的人,要想把這部書裏齣自睿智卓識和豐富經驗的研究成果擱過一邊,完全無動於衷,事實上也是很難辦到的。如果讀者還嫌這部書的篇幅太大,而隻想讀點寫得更加簡短的文章,那就不妨去讀瓊斯(Ernest Jones)的《精神分析論文集》,這是一部
篇幅不大的小冊子,或者乾脆去翻一翻《現代知識綱要》一書中關於精神分析學說的部分,那是弗呂格爾(Flügel)教授的手筆,這兩種作品都是卓有見地的。希利(Healy)、布朗納(Bronner) 和包爾斯(Bowers) 三人閤著的《精神分析學說的結構和意義》也是值得一讀的好書,它論述詳盡,不偏不倚。精神分析療法的研究已經派分齣若乾不同的學派,文捲浩繁,讀不勝讀。如果讀者希望大概地知道一點各傢的見解,我可以推薦尼科爾(Nicole)所著的《精神病理學》一書;書中對精神分析療法的主要各傢的不同觀點一一作瞭簡括明瞭的敘述。在精神分析的學術領域裏,不待說,弗洛伊德是公認的宗匠,但我們也沒有理由因此就把從他那裏派生齣來而分道揚鑣的人一概加以排斥。人類的心理是多方麵而難於捉摸的,不同學派的研究者各自抓住其中的某些側麵去深入研究,多少總會有些自己獨到之處;我們固然要避免陷入完全不加分析的摺中主義,但同時也應該注意采納所有不同學派的每一個閤理的見解。
最後,我應當再說明一下,本書所論的性心理學,指的是性衝動或性能的心理學,和兩性的各彆心理學並不是一迴事,至於兩性的各彆心理學,我以前在《男與女》一書裏,已經充分地討論過。③
靄理士(Havelock Ellis)
最近對於社會心理學挺有興趣的,在彆人推薦下買瞭這本書,期待有所受益。
評分還可以吧,快遞很給力的
評分早就想買瞭的一本書!收到發現挺好的!包裝也好!可以滿滿啃書瞭,開心!
評分經常網購,總有大量的包裹收,感覺寫評語花掉瞭我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所以在一段時間裏,我總是不去評價或者隨便寫寫!但是,我又總是覺得好像有點對不住那些辛苦工作的賣傢客服、倉管、老闆。於是我寫下瞭一小段話,給我覺得能拿到我五星好評的賣傢的寶貝評價裏麵以示感謝和尊敬!首先,寶貝是性價比很高的,我每次都會先試用再評價的,雖然寶貝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在同等的價位裏麵絕對是錶現最棒的。京東的配送絕對是一流的,送貨速度快,配送員服務態度好,每樣東西都是送貨上門。希望京東能再接再厲,做得更大更強
評分一下子買瞭4本,都不錯哦。
評分書收到瞭,有塑封,乾淨整潔。紙質一般。好評吧!
評分理解理解萬歲
評分書的紙質不錯,沒有什麼味道。內容也非常值得看,非常滿意,有實用參考價值。特彆是他的一打嬰兒?理論,蠻有意思。
評分感覺像是演講稿和日記拼湊的一本書,有點磨嘰囉嗦。大篇幅去反駁彆人的理論,小篇幅闡述自己的觀點理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