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以往的曆史研究往往陷於三個邏輯體係之中,一是人民群眾創造曆史的宏大述事,二是皇帝英雄纔子佳人式的傳統史學模式,三是目前史學研究的個人興趣及碎片化。我們嘗試在中觀史學理論的視域下,開展以府縣為基本敘事單元的曆史文化研究,深入挖掘和係統闡釋府縣曆史文化的內涵和外延,並充分利用日新月異的數字與信息技術手段,積極探索文化脈動及遺産保護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易而言之,試圖以國傢與社會互動理論為指導,從府縣這一中間層次切入整體曆史,以“小地方大曆史、小人物大事件”為研究路徑,以當代數字與信息技術為研究手段,以基層民眾生活和文化事項為研究內容,努力挖掘府縣層麵豐富而寶貴的曆史文化資源,從府縣看朝廷、政府,從府縣看鄉裏百姓,通過係列的創新性研究成果,深刻揭示綿延不絕的中華文化的內在規律,闡明中華民族精神的淵源與特質,從而重新建構和解釋宏觀層麵上的曆史文化。
府縣級政權是曆史上變動小的基層政權,它與下層百姓的聯係甚為緊密。其政令運作、官民互動、社會結構、文教狀況、宗教信仰、民風民俗以及境內的音樂、美術和古代建築等,無一不與民眾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息息相關。所以,府縣承載瞭中華曆史文化的具體事項,保留瞭基層民眾的生活場景,積澱瞭各具特色的大眾智慧,傳承瞭因地而異的民風與民俗,能夠具體而生動地呈現郡縣製確立以來豐富多彩的中華文明。
府縣曆史文化包含政治運行、經濟活動、社會生活、文學藝術、價值觀念和民俗信仰等諸多方麵的豐富內涵,作為中觀層麵的文化形態,在中國文化的鏈條中承上啓下,無以替代。通過研究視角和研究手段的創新,深入而係統地開展府縣層麵的曆史文化研究,或可對當今的研究範式、文化傳承和文化建設具有一定的示範和啓示意義。
目錄
明代賦役改革模式及其特點初探
——從海瑞的縣級改革談起
明代薊鎮長城碑刻與戚繼光籍貫再探
試論明末江西的府縣“遼餉”加派
城隍祭祀演變與官民互動
——以華北府縣為考察中心
明代府縣城衙建築淺論
明清湖南沅水流域府縣商業的發展
20世紀以來明代地方財政史研究述評
明代楚雄府賦役徵銀和財政轉型
明代河間府的衛所建置及對地方社會的影響
明朝時期鍾祥府縣製略考
明代真定梁傢行狀
精彩書摘
《明代的府縣》:
一、中央與地方的財政關係
中央與地方的財政關係,主要錶現為中央與地方政府的財權劃分及利益糾葛。孫翊剛、董慶錚主編的《中國賦稅史》強調,“明代仍為中央集權製財政,沒有劃分中央和地方財政”①。秦佩珩先生的《明代賦役製度考釋》(《鄭州大學學報》1983年第3期)指齣,“明政府財政分配的宗旨是以中央為中心,地方為中央服務…‘課徵所得,集中於京師者多,留存在地方者少”,而且存留部分地方政府無權自主支配。另有一些學者注意到地方政府事實上也有一定的財權。周伯棣先生的《中國財政史》指齣,“在封建國傢,理論上是中央集權,實際上常常是地方分權”⑦。李三謀的《明清財經史新探》(山西經濟齣版社1990年版)認為,明代允許地方上有部分籌款權,正項以外的雜項收支歸地方經管,實行包乾性財政。因此,明朝國傢財政具有二重性,既有專製主義的中央集權性,又具有地方的區域性。李治安先生主編的《唐宋元明清中央與地方關係研究》指齣,與清代相比,明代地方略有財權③。肖立軍從明代漕糧的起運與存留的角度論及中央與地方財政的關係,認為存留主要用於支付內地軍費、藩祿、官俸及教育經費等項,羨餘則為各地的“小金庫”,用於辦公、公款招待等項④。何朝暉的《明代縣政研究》指齣,“明代中央對地方財政的嚴密監控實際上流於錶麵和形式。一方麵中央對齣自正項錢糧的一小部分收支狀況進行錙銖必較的審計,另一方麵縣官對地方勞役、雜費卻可以隨意科斂,任意中飽”⑤。這應該是較為切閤事實的看法。
中央、地方財政的利益糾葛方麵,梁方仲的《田賦史上起運存留的劃分與道路遠近的關係》(《人文科學學報》1942年第1捲第1期)揭示瞭“中央政府對於地方財政的錄取,以及兩者在財政上的利益的衝突”。上揭周伯棣的《中國財政史》同時指齣,“開國之初,統治力量較強,則中央財政常常壓倒地方財政;到瞭末葉季世,統治力量衰弱,則地方財政又常常破壞瞭中央財政,而促進王朝的崩潰與滅亡”。前揭李三謀的《明清財經史新探》論述瞭中央與地方圍繞地方府庫餘資的爭奪及其影響。吳琦、趙秀麗撰文指齣,明中後期過分偏重朝廷利益導緻地方財政窘睏,引發瞭地方消極徵稅等各種抵製行為,這是國傢財政惡化的癥結所在。另一方麵,韓曙、陳泗東論述瞭明代協調中央與地方財政關係的一些措施⑦。
總體上看,關於中央與地方的財政關係,學界現有的認識稍嫌籠統,特彆是對其在不同時期如何演變的考察還很不夠。
二、地方財政體製及其變化
盡管相關研究中對於明代的財政體製多有涉及,但專注於地方層麵的專門研究實不多見,迄今未見有學者對“明代地方財政體製”這一概念及其內涵作齣明確的界定。新近齣版的張建民、周榮的《明代財政史》提齣,地方財政管理體係包括縣級政權的徵收功能、中央政府的起運存留政策、巡撫與總督的協調作用、道和府等中間層次的作用等重要方麵③。其他學者亦有明代的“財政賦役體製”“地方財政體係”等不同的錶述和理解,當可有助於加深對這方麵的認識。
……
前言/序言
以往的曆史研究往往陷於三個邏輯體係之中,一是人民群眾創造曆史的宏大述事,二是皇帝英雄纔子佳人式的傳統史學模式,三是目前史學研究的個人興趣及碎片化。我們嘗試在中觀史學理論的視域下,開展以府縣為基本敘事單元的曆史文化研究,深入挖掘和係統闡釋府縣曆史文化的內涵和外延,並充分利用日新月異的數字與信息技術手段,積極探索文化脈動及遺産保護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易而言之,試圖以國傢與社會互動理論為指導,從府縣這一中間層次切入整體曆史,以“小地方大曆史、小人物大事件”為研究路徑,以當代數字與信息技術為研究手段,以基層民眾生活和文化事項為研究內容,努力挖掘府縣層麵豐富而寶貴的曆史文化資源,從府縣看朝廷、政府,從府縣看鄉裏百姓,通過係列的創新性研究成果,深刻揭示綿延不絕的中華文化的內在規律,闡明中華民族精神的淵源與特質,從而重新建構和解釋宏觀層麵上的曆史文化。
府縣級政權是曆史上變動最小的基層政權,它與下層百姓的聯係甚為緊密。其政令運作、官民互動、社會結構、文教狀況、宗教信仰、民風民俗以及境內的音樂、美術和古代建築等,無一不與民眾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息息相關。所以,府縣承載瞭中華曆史文化的具體事項,保留瞭基層民眾的生活場景,積澱瞭各具特色的大眾智慧,傳承瞭因地而異的民風與民俗,能夠具體而生動地呈現郡縣製確立以來豐富多彩的中華文明。
府縣曆史文化包含政治運行、經濟活動、社會生活、文學藝術、價值觀念和民俗信仰等諸多方麵的豐富內涵,作為中觀層麵的文化形態,在中國文化的鏈條中承上啓下,無以替代。通過研究視角和研究手段的創新,深入而係統地開展府縣層麵的曆史文化研究,或可對當今的研究範式、文化傳承和文化建設具有一定的示範和啓示意義。
明代的府縣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明代的府縣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