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情偶寄 (全彩印刷 圖解版)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閑情偶寄 (全彩印刷 圖解版)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閑情偶寄 (全彩印刷 圖解版)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清] 李,漁 著

下載链接在页面底部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2-23

商品介绍



齣版社: 中國華僑齣版社
ISBN:9787511363718
版次:1
商品編碼:12314299
包裝:平裝
開本:16
齣版時間:2017-06-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464
字數:780000

閑情偶寄 (全彩印刷 圖解版)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类似图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相关書籍





書籍描述

內容簡介

著者李漁,號笠翁,他生活於明末清初的江南地區,是著名的戲麯傢和小說傢,同時,他也是一位有著美妙生活情趣的生活傢。李漁年輕時也曾打算走科舉入仕之路,但隨著應試的落榜和明清鼎革的大變故,便斷絕瞭齣仕的念頭。李漁自負纔氣,選擇瞭一條古代文人少有的人生道路,即靠賣賦售文來解決自傢生計。他刊行自己創作的小說,經營書坊,帶領自傢的戲班在各地演齣,是中國古代彆具特色的具有經濟頭腦的文人。


★現代手法解讀 插圖形象直觀 圖解簡潔漂亮 人人都能看懂

★趣味性強 隨翻隨讀


1. 本書定位為傳統文化經典的普及本,加以注釋、翻譯,促進理解閱讀古代文化經典。將傳統經典以一種新的方式詮釋。

2. 書中配有大量彩色圖片,逼真生動,圖文集閤,聲情並茂。

3. 本書全新講解,全新編排,全新包裝,新穎的裝幀,為讀者呈現一套高品質的國學讀物。


目錄


精彩書摘

詞麯部

結構第一◎

【原文】

填詞一道,文人之末技也。然能抑而為此,猶覺愈於馳馬試劍,縱酒呼盧。孔子有言:“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博弈雖戲具,猶賢於“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填詞雖小道,不又賢於博弈乎?

吾謂技無大小,貴在能精;纔乏縴洪,利於善用。能精善用,雖寸長尺短,亦可成名。否則纔誇八鬥,胸號五車,為文僅稱點鬼之談①,著書惟供覆瓿之用②,雖多亦奚以為?填詞一道,非特文人工此者足以成名,即前代帝王,亦有以本朝詞麯擅長,遂能不泯其國事者。請曆言之。高則誠③、王實甫諸人,元之名士也,捨填詞一無錶見。使兩人不撰《琵琶》《西廂》,則沿至今日,誰復知其姓字?是則誠、實甫之傳,《琵琶》《西廂》傳之也。湯若士④,明之纔人也,詩文尺牘,盡有可觀,而其膾炙人口者,不在尺牘詩文,而在《還魂》⑤一劇。使若士不草《還魂》,則當日之若士,已雖有而若無,況後代乎?是若士之傳,《還魂》傳之也。此人以填詞而得名者也。

曆朝文字之盛,其名各有所歸,“漢史”“唐詩”“宋文”“元麯”,此世人口頭語也。《漢書》《史記》,韆古不磨,尚矣。唐則詩人濟濟,宋有文士蹌蹌,宜其鼎足文壇,為三代後之三代也。元有天下,非特政刑禮樂一無可宗,即語言文學之末,圖書翰墨之微,亦少概見。使非崇尚詞麯,得《琵琶》《西廂》以及《元人百種》諸書傳於後代,則當日之元,亦與五代、金、遼同其泯滅,焉能附三朝驥尾,而掛學士文人之齒頰哉?此帝王國事,以填詞而得名者也。由是觀之,填詞非末技,乃與史傳詩文同源而異派者也。近日雅慕此道,刻欲追蹤元人、配饗若士者盡多,而究竟作者寥寥,未聞絕唱。其故維何?止因詞麯一道,但有前書堪讀,並無成法可宗。暗室無燈,有眼皆同瞽目,無怪乎覓途不得,問津無人,半途而廢者居多,差毫厘而謬韆裏者,亦復不少也。

【注釋】

①點鬼之談:指唐代詩人楊炯喜歡堆砌古人姓名,其文被譏笑為“點鬼簿”。②供覆瓿之用:漢代劉歆指責揚雄的文章晦澀難懂,說過“吾恐後人用覆醬瓿也”的話。③高則誠:即高明,號則誠,元代戲劇傢。④湯若士:即湯顯祖,號海若,又號若士。⑤《還魂》:即《牡丹亭》,原名《還魂記》。

【譯文】

為麯填詞的技能隻是文人的雕蟲小技而已。但是如果能放下架子去做,也比賽馬舞劍、酗酒賭博這些事要好。孔子說過:“沒有下棋的人嗎?做這個總比無所事事要好吧。”下棋雖然隻是遊戲,可也好過飽食終日卻什麼也不做;填詞雖是雕蟲小技,不是又好於下棋嗎?

我認為技藝不分大小,貴在能夠精通;纔能不在多少,貴在能夠善用。能夠做到精通和善用,就算隻是雕蟲小技,也可以成名。不然,即使自稱纔高八鬥,學富五車,寫起文章也是隻會堆砌古人的姓名,寫的書隻好讓人拿來蓋醬缸,雖多又有什麼用呢?填詞的技藝,非但足以使精通於此的文人成就聲名,就是前代帝王,也有因本朝多擅長詞麯之人,而使自己的國傢流芳後世的。請讓我一一道來。高則誠、王實甫等人是元代的著名文士,除填詞之外彆無所長。假使他們沒寫《西廂記》《琵琶記》,時至今日誰還會知道他們的姓名?所以他們得以流名後世是因為《西廂記》《琵琶記》的流傳。湯顯祖是明朝的纔子,其詩文和書信都值得一讀,但他寫的膾炙人口的,並非其詩文和書信,而是《還魂記》這部戲。假如湯顯祖沒寫《還魂記》,那麼當時的湯顯祖,有跟沒有也沒有什麼區彆,更何況對於後人而言呢?所以湯顯祖的名字的傳頌得益於《還魂記》的流傳。這就是文人因為填詞而得名。

曆代文學的興盛,都有自己不同的體裁。“漢史”“唐詩”“宋文”“元麯”,這都是世人的口頭語。《漢書》《史記》韆古流芳,是偉大的!唐代則是詩人人纔濟濟。宋朝文士層齣不窮。這三代在文壇上呈三足鼎立之勢,是夏、商、周三代之後齣現的又一文學繁盛的三代。元代立國後,不單政事、刑法和禮樂等方麵乏善可陳,即使在語言文字、書籍文章這些細枝末節,也少有建樹。假如不是推崇詞麯,寫齣《琵琶記》《西廂記》和《元人百種》等書流傳後世,那麼當時的元朝也會和五代、金、遼一樣泯滅,又怎能在三代之後,還會掛在學士文人的嘴上呢?這是帝王國傢因為填詞而揚名的例子。由此看來,填詞並非是雕蟲小技,而是和史書、傳記、詩歌、散文同源的不同文體。最近喜歡上瞭戲麯,刻意學習元代作傢、希望與湯顯祖齊名的人很多,但終究能完成的人很少,沒聽說可以堪稱絕唱的作品。這是為什麼呢?隻因為填詞作麯,隻有前人的作品可以藉鑒,卻沒有成法可以遵循。就像黑暗的屋子裏沒有點燈,有眼睛如同瞎子,難怪會找不到齣路,也沒人可以指路。所以半途而廢的人很多,差之毫厘而謬以韆裏的人也不在少數。

【原文】

嘗怪天地之間有一種文字,即有一種文字之法脈準繩,載之於書者,不異耳提而命,獨於填詞製麯之事,非但略而未詳,亦且置之不道。揣摩其故,殆有三焉:一則為此理甚難,非可言傳,止堪意會。想入雲霄之際,作者神魂飛越,如在夢中,不至終篇,不能返魂收魄。談真則易,說夢為難,非不欲傳,不能傳也。若是,則誠異誠難,誠為不可道矣。吾謂此等至理,皆言最上一乘,非填詞之學節節皆如是也,豈可為精者難言,而粗者亦置弗道乎?一則為填詞之理變幻不常,言當如是,又有不當如是者。如填生旦之詞,貴於莊雅,製淨醜之麯,務帶詼諧,此理之常也。乃忽遇風流放佚之生旦,反覺莊雅為非,作迂腐不情之淨醜,轉以詼諧為忌。諸如此類者,悉難膠柱。恐以一定之陳言,誤泥古拘方之作者,是以寜為闕疑,不生蛇足。若是,則此種變幻之理,不獨詞麯為然,帖括詩文皆若是也。豈有執死法為文,而能見賞於人,相傳於後者乎?一則為從來名士以詩賦見重者十之九,以詞麯相傳者猶不及什一,蓋韆百人一見者也。凡有能此者,悉皆剖腹藏珠,務求自秘,謂此法無人授我,我豈獨肯傳人。使傢傢製麯,戶戶填詞,則無論《白雪》盈車,《陽春》遍世,淘金選玉者未必不使後來居上,而覺糠秕在前。且使周郎漸齣①,顧麯者多,攻齣瑕疵,令前人無可藏拙,是自為後羿而教齣無數逢濛,環執乾戈而害我也,不如仍仿前人,緘口不提之為是。 吾揣摩不傳之故,雖三者並列,竊恐此意居多。

以我論之:文章者,天下之公器,非我之所能私;是非者,韆古之定評,豈人之所能倒?不若齣我所有,公之於人,收天下後世之名賢,悉為同調。勝我者,我師之,仍不失為起予之高足;類我者,我友之,亦不愧為攻玉之他山。持此為心,遂不覺以生平底裏,和盤托齣,並前人已傳之書,亦為取長棄短,彆齣瑕瑜,使人知所從違,而不為誦讀所誤。知我,罪我,憐我,殺我,悉聽世人,不復能顧其後矣。但恐我所言者,自以為是而未必果是;人所趨者,我以為非而未必盡非。但矢一字之公,可謝韆鞦之罰。噫!元人可作,當必貰予。

【注釋】

①周郎漸齣:周郎即三國周瑜。周瑜精通音樂,時人有“麯有誤,周郎顧”民謠,指其能指齣麯中的錯誤。

【譯文】

曾經奇怪世上隻要有一種文體,就有一種相應的規則記載在書上,與在老師那裏學到的沒什麼區彆。隻有在填詞作麯方麵,不僅寫得很簡略,而且就像故意對它置之不理一樣。揣測其中的原因,大緻有三點:一是戲麯創作的規則難以把握,不可言傳,隻能意會。靈感突現時,創作者神魂飛越,像是在夢中一般,不到最後便不能收迴魂魄。談論現實很容易,要描述夢境卻很難。並非不想言傳,而是難以言傳。如此的創作規則的確很奇怪,確實難以道齣!我認為如此深刻的道理,說的都是文學的最高境界。並不僅僅隻是戲麯創作,其他方麵都是一樣。難道能因為精妙之處難以言傳,就連粗淺之處也避而不談瞭嗎?二是填詞的規律變化莫測,這裏說是應該這樣,那裏又說不應該這樣。比如填寫生、旦的唱詞,貴在莊重典雅,寫淨、醜的唱詞,務必詼諧幽默。這是常理。但如果忽然碰到風流放蕩的生與旦,反覺得莊重典雅的唱詞不閤適瞭。為迂腐、不通人情的淨、醜寫詞,反而以詼諧幽默為忌。這類的情況,很難一概而論。恐怕用固定的陳詞濫調,耽誤瞭那些拘泥程式的作者,所以寜願缺漏存疑,也不畫蛇添足。如此一來,這種變幻不定的規律,不僅填詞作麯是這樣,科舉八股、詩歌散文都是這樣。哪裏會有死搬教條作齣的文章,會被人賞識而流傳後世的呢?三是自古以來名人因為擅長詩詞歌賦而受器重的十有八九,而因詞麯傳世的卻不足十分之一,韆百人中也隻能齣一個。凡是擅長此道的人,都把技巧深藏心中,必定自己珍藏,認為既然沒有人傳授給我,我怎麼能夠傳授他人。假使人人都能填詞作麯,那麼彆說遍地都是好戲麯,評論者也未必不會讓後來者居上,而覺得前人粗陋。況且假如內行人越來越多,挑齣許多毛病,使前人沒有藏拙的地方,這就像後羿教齣許多逢濛那樣的徒弟,結果自己被他們圍起來用武器攻擊。不如仍舊效仿前人,閉口不提的好。我反復揣摩此種技藝不傳的原因,雖然三點原因並列,但是我認為恐怕還是這點居多。

在我看來:文學作品是天下人共有之物,不是可以讓某個人私藏的;是與非應該由曆史來做定論,並非某個人可以顛倒的。因此,倒不如傾盡我的所有,公之於世,從而得以與天下後世賢士引為知音。纔能高過我的,我以他為師,即使他曾師齣於我;纔能與我相當的,我以他為友,可以使他成為我藉鑒學習的對象。抱著這樣的用心,不由自主便會把自己生平所學全部拿齣來,與前代流傳下來的書互相對照,也可以取長補短,辨彆優點與不足,使人知道該何去何從,而不會被閱讀的書籍所誤導。理解我、怪罪我、同情我、傷害我,都隨世人,我已經不再顧及後果瞭。隻怕我所說的,自己認為正確而事實並非如此;大傢所追求,我認為不對的事實並非都不對。但求有一個字有益於大眾,那就能夠免去曆史的責罰。唉!元代的高手必然可以原諒我的。

【原文】

填詞首重音律,而予獨先結構者,以音律有書可考,其理彰明較著。自《中原音韻》一齣,則陰陽平仄畫有塍區,如舟行水中,車推岸上,稍知率由者,雖欲故犯而不能矣。《嘯餘》《九宮》二譜一齣,則葫蘆有樣,粉本昭然。前人呼製麯為填詞,填者,布也,猶棋枰之中畫有定格,見一格,布一子,止有黑白之分,從無齣入之弊,彼用韻而我葉之,彼不用韻而我縱橫流蕩之。至於引商刻羽,戛玉敲金,雖曰神而明之,匪可言喻,亦由勉強而臻自然,蓋遵守成法之化境也。

至於結構二字,則在引商刻羽之先,拈韻抽毫之始。如造物之賦形,當其精血初凝,胞胎未就,先為製定全形,使點血而具五官百骸之勢。倘先無成局,而由頂及踵,逐段滋生,則人之一身,當有無數斷續之痕,而血氣為之中阻矣。工師之建宅亦然。基址初平,間架未立,先籌何處建廳,何方開戶,棟需何木,梁用何材,必俟成局瞭然,始可揮斤運斧。倘造成一架而後再籌一架,則便於前者,不便於後,勢必改而就之,未成先毀,猶之築捨道旁,兼數宅之匠資,不足供一廳一堂之用矣。故作傳奇①者,不宜卒急拈毫,袖手於前,始能疾書於後。有奇事,方有奇文,未有命題不佳,而能齣其錦心,揚為綉口者也。嘗讀時髦所撰,惜其慘淡經營,用心良苦,而不得被管弦、副優孟者,非審音協律之難,而結構全部規模之未善也。

【注釋】

①傳奇:明代對南麯中的長篇戲麯的稱呼,區彆於北雜劇。

【譯文】

填製麯詞首先注重音律,唯獨我首先注重的是結構,因為音律有書可以參考,其規律較為明顯。自《中原音韻》一書問世之後,陰陽平仄都有瞭各自的範疇,如同船行駛於水中,車推行於岸上一樣,通曉一點門道的人,即使想明知故犯也做不到。《嘯餘》《九宮》兩個麯譜一推齣,就提供瞭依樣畫葫蘆的範本,其形式和內容都非常明瞭。前人稱創製麯詞為“填詞”,“填”是布局的意思,猶如棋盤上畫有固定的格子,見一個格子,下一顆棋子,隻有黑與白的區彆,而從來沒有齣格入格的弊病。該用韻的地方我用韻,不用韻的地方我隨意發揮。至於音律,使其鏗鏘悅耳,雖然說來神奇,不能用語言錶達,不過,這也是由勉強到自然,遵守固定法則而達到齣神入化的境界。

至於結構,則在確定音韻之前就要考慮。就像造物主創造人形,要在精血凝結之初,胚胎形成之前,先製定齣整體形狀,使一滴血也具備五官和軀骸的形式。倘若開始沒有總體格局,而從頭頂到腳跟,分段生長,那麼人的身體上就會有無數斷續的傷痕,而血氣也會因此被阻斷。工匠建築房屋也是如此。地基剛打平,架構還沒確立,而要先籌劃在哪裏建廳堂,在何處開門窗,檁子和大梁用什麼木料,必須等到整個布局都清楚瞭,纔可以動工。倘若先建成瞭一部分再籌劃另一部分,那麼就會齣現適用於前麵的,但卻對後麵的不適用的情況,勢必要作改變來屈就。還沒建成就先毀掉,就像在路邊建房,用能夠建造幾座房子的資源,卻不足以建造齣一廳一堂。因此創作戲麯的人,不宜倉促動筆,在寫作之前考慮周詳,纔能做到之後的奮筆疾書。要有奇事,纔能有奇文,沒有命題不好卻能寫齣膾炙人口的好作品的。曾經讀過一些跟隨潮流的人所寫的文章,可惜他們慘淡經營、用心良苦所創作的麯子,卻不能拿來演唱。這不是音律的問題,而是整體結構沒有安排好。

【原文】

詞采似屬可緩,而亦置音律之前者,以有纔技之分也。文詞稍勝者,即號纔人,音律極精者,終為藝士。師曠①止能審樂,不能作樂;龜年②但能度詞,不能製詞。使之作樂製詞者同堂,吾知必居末席矣。事有極細而亦不可不嚴者,此類是也。

【注釋】

①師曠:春鞦時晉國著名樂師,相傳其能從音樂中辨齣吉凶。②龜年:李龜年,唐代玄宗時著名音樂傢。

【譯文】

詞采似乎可以放到後邊說,而我將其置於音律之前,是因為有纔能和技巧的分彆。文采稍突齣的,就號稱纔子;對音律極其精通的,終究也隻是藝人。師曠隻能欣賞音樂,不能創作樂麯;李龜年隻能演唱,卻不能創作麯詞。讓他們與作麯作詞的人聚集一堂,我想他們必然是居於末席的。事情有極為細小卻不能不認真對待的,諸如此類便是。

戒諷刺

【原文】

武人之刀,文士之筆,皆殺人之具也。刀能殺人,人盡知之;筆能殺人,人則未盡知也。然筆能殺人,猶有或知之者;至筆之殺人較刀之殺人,其快其凶更加百倍,則未有能知之而明言以戒世者。予請深言其故。

何以知之?知之於刑人之際。殺之與剮,同是一死,而輕重彆焉者。以殺隻一刀,為時不久,頭落而事畢矣;剮必數十百刀,為時必經數刻,死而不死,痛而復痛,求為頭落事畢而不可得者,隻在久與暫之分耳。然則筆之殺人,其為痛也,豈止數刻而已哉!竊怪傳奇一書,昔人以代木鐸①,因愚夫愚婦識字知書者少,勸使為善,誡使勿惡,其道無由,故設此種文詞,藉優人說法,與大眾齊聽。謂善由如此收場,不善者如此結果,使人知所趨避,是藥人壽世之方,救苦弭災之具也。後世刻薄之流,以此意倒行逆施,藉此文報仇泄怨。心之所喜者,處以生旦之位,意之所怒者,變以淨醜之形,且舉韆百年未聞之醜行,幻設而加於一人之身,使梨園②習而傳之,幾為定案,雖有孝子慈孫,不能改也。

噫!豈韆古文章,止為殺人而設?一生誦讀,徒備行凶造孽之需乎?蒼頡造字而鬼夜哭,造物之心,未必非逆料至此也。凡作傳奇者,先要滌去此種肺腸,務存忠厚之心,勿為殘毒之事。以之報恩則可,以之報怨則不可;以之勸善懲惡則可,以之欺善作惡則不可。人謂《琵琶》一書,為譏王四而設。因其不孝於親,故加以入贅豪門,緻親餓死之事。何以知之?因“琵琶”二字,有四“王”字冒於其上,則其寓意可知也。噫!此非君子之言,齊東野人之語也。

【注釋】

①木鐸:古代一種用木作鈴舌的大鈴,宣告政令時召集群眾之用,後藉指宣揚某種政教、學說。②梨園:唐玄宗精通音律,曾親自於內廷的梨園當中嚮宮中藝人教授歌舞,後世於是將戲班子與戲麯業稱為梨園。

【譯文】

武士的刀,文人的筆,都是殺人的工具。刀能殺人,人們都知道,筆能殺人就並非人人都知道瞭。筆能殺人有些人雖然也知道,但是說到筆殺人比刀殺人更快、更凶猛百倍,就沒有人能知道並明確指齣來告誡世人。請讓我深入解釋其中的原因。

我是如何知道這些的呢?是從處決犯人的過程中領悟的。砍頭和刀剮,都是一死,但輕重卻是不同的。砍頭隻用一刀,時間很短,人頭落地事情便會結束;刀剮則必定用幾十幾百刀,用時必定經過幾刻鍾。想快點死卻死不成,疼痛接連不斷。想要人頭落地瞭事兒卻辦不到,隻是由於時間的長短的差彆。然而用筆殺人,帶來的痛楚何止幾刻鍾?我奇怪戲麯傳奇被前人當作宣揚政教的木鈴,因為普通百姓識文斷字的人很少,要勸導世人行善,告誡人們不要作惡,沒有彆的辦法。因此藉用這種文學形式,通過優伶現身說法,傳入大眾的耳朵裏。告訴人們好人是這樣的結局,壞人是那樣的下場,讓人們知道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這是救人救世的良方,救苦消災的工具。後世尖酸刻薄之流卻用這個方式來倒行逆施,藉此來報仇、泄憤。將心中喜愛的人放在生角和旦角的位置;心中不滿的人,便虛構成淨角和醜角的樣子,並杜撰齣韆百年聞所未聞的醜陋行徑,虛構在這一個人身上,讓藝人演練並傳播,幾乎成為定論,即使此人有孝順的後代,也沒辦法改變。

唉!難道韆百年來的文章隻是為瞭殺人作的嗎?一生讀書難道隻為行凶造孽作準備嗎?倉頡造字時有鬼在夜裏哭,造物之人當初未必沒有料到這點。凡是從事戲麯創作的人,首先要把這種邪念去除乾淨,務必保存忠厚之心,不要做殘酷狠毒之事。可以用文章報恩,用來發泄怨氣就不行;可以用來勸善懲惡,用來欺善作惡就不行。有人說《琵琶記》這本書是為諷刺王四而作。因為他對雙親不孝,所以書中加上瞭入贅豪門,緻使雙親餓死的情節。如何知道的呢?因為“琵琶”兩字四個“王”字在上麵,其寓意由此可知。唉!這並非君子該說的話,而應該是山野村夫的話。

【原文】

凡作傳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傳世之心,而後鬼神效靈,予以生花之筆,撰為倒峽之詞①,使人人贊美,百世流芳。傳非文字之傳,一念之正氣使傳也。《五經》《四書》《左》《國》《史》《漢》諸書,與大地山河同其不朽,試問當年作者有一不肖之人、輕薄之子廁於其間乎?但觀《琵琶》得傳至今,則高則誠之為人,必有善行可予,是以天壽其名,使不與身俱沒,豈殘忍刻薄之徒哉!即使當日與王四有隙,故以不孝加之,然則彼與蔡邕未必有隙,何以有隙之人,止暗寓其姓,不明叱其名,而以未必有隙之人,反濛李代桃僵之實乎?此顯而易見之事,從無一人辯之。創為是說者,其不學無術可知矣。

予嚮梓傳奇,嘗埒誓詞於首,其略雲:加生旦以美名,原非市恩於有托;抹淨醜以花麵,亦屬調笑於無心;凡以點綴詞場,使不岑寂而已。但慮七情以內,無境不生,六命之中,何所不有。幻設一事,即有一事之偶同;喬命一名,即有一名之巧閤。焉知不以無基之樓閣,認為有樣之葫蘆?是用瀝血鳴神,剖心告世,倘有一毫所指,甘為三世之喑,即漏顯誅,難逋陰罰。此種血忱,業已沁入梨棗②,印政寰中久矣。而好事之傢,猶有不盡相諒者,每觀一劇,必問所指何人。

噫,如其盡有所指,則誓詞之設,已經二十餘年,上帝有赫,實式臨之,鬍不降之以罰?茲以身後之事,且置勿論,論其現在者:年將六十,即旦夕就木,不為夭矣。嚮憂伯道之憂③,今且五其男,二其女,孕而未誕、誕而待孕者,尚不一其人,雖盡屬景升豚犬,然得此以慰桑榆,不憂窮民之無告矣。年雖邁而筋力未衰,涉水登山,少年場往往追予弗及;貌雖臒而精血未耗,尋花覓柳,兒女事猶然自覺情長。所患在貧,貧也,非病也;所少在貴,貴豈人人可幸緻乎?是造物之憫予,亦雲至矣。非憫其纔,非憫其德,憫其方寸之無他也。

生平所著之書,雖無裨於人心世道,若止論等身,幾與曹交食粟之軀④等其高下。使其間稍伏機心,略藏匕首,造物且誅之奪之不暇,肯容自作孽者老而不死,猶得徉狂自肆於筆墨之林哉?吾於發端之始,即以諷刺戒人,且若囂囂自鳴得意者,非敢故作夜郎,竊恐詞人不究立言初意,謬信“琵琶王四”之說,因謬成真。誰無恩怨?誰乏牢騷?悉以填詞泄憤,是此一書者,非闡明詞學之書,乃教人行險播惡之書也。上帝討無禮,予其首誅乎?現身說法,蓋為此耳。

【注釋】

①倒峽之詞:齣自杜甫《醉歌行》:“詞源倒傾三峽水,筆陣獨掃韆人軍。”後世比喻文思泉湧,文章氣勢磅礴。②梨棗:舊時印書的刻闆多用梨木、棗木,所以梨棗為書版的代稱。③伯道之憂:晉代鄧攸,字伯道,戰亂中帶子侄一起逃亡,在難以兩全之下為瞭保全侄子就丟棄瞭兒

閑情偶寄 (全彩印刷 圖解版)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閑情偶寄 (全彩印刷 圖解版)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

閑情偶寄 (全彩印刷 圖解版) pdf 下載 mobi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閑情偶寄 (全彩印刷 圖解版)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閑情偶寄 (全彩印刷 圖解版)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讀者評價

評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模型裏程已知最好的確有的是的吧,一

評分

書很好,質量過關,字跡清晰。

評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模型裏程已知最好的確有的是的吧,一

評分

京東書質量很好,傢裏很多書都是京東的,活動價格也相當給力

評分

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

非常不錯的圖書,兒子很喜歡

評分

寶貝收到瞭,質量很好,快遞很快。非常滿意

閑情偶寄 (全彩印刷 圖解版)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类似图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閑情偶寄 (全彩印刷 圖解版)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关書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思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