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呂柟(1479-1542),字仲木,號涇野,陝西高陵人,薛敬之弟子,為河東薛瑄之學在明代關中地區重要的傳人,也是繼北宋張載之後關學發展的又一高峰。在思想方麵,其以“尚行”為主,恪守程硃主敬窮理、知先行後之傳,主張迴歸孔孟,“以仁為學”,並繼承和發揚瞭關學讀經重禮、躬行實踐的學風。而他在山西、南京等地的講學,對於推動當地講學之風和傳播關學起瞭較大作用。《呂柟年譜》以《涇野先生文集》為基礎,並參考其他相關著述和資料,細緻地梳理瞭呂柟的生平行事、思想開展和講學活動等。
作者簡介
米文科,1978年生,山西汾陽人,寶雞文理學院馬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哲學博士。2011年於陝西師範大學獲得博士學位,主要從事明清關學與儒佛道三教關係研究。在《中國哲學史》《光明日報》《孔子研究》等刊物上發錶論文二十多篇,齣版專著《呂柟評傳》、古籍點校《涇野先生文集》和閤著《關學研究探微》等書,主持教育部青年基金項目、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子課題多項。
目錄
呂柟學行簡述
凡例
呂柟年譜
成化十五年己亥(1479),一歲
成化十六年庚子(1480),二歲
成化十七年辛醜(1481),三歲
成化十八年壬寅(1482),四歲
成化十九年癸卯(1483),五歲
成化二十年甲辰(1484),六歲
成化二十一年乙巳(1485),七歲
成化二十二年丙午(1486),八歲
成化二十三年丁未(1487),九歲
弘治元年戊申(1488),十歲
弘治二年己酉(1489),十一歲
弘治三年庚戌(1490),十二歲
弘治四年辛亥(1491),十三歲
弘治五年壬子(1492),十四歲
弘治六年癸醜(1493),十五歲
弘治七年甲寅(1494),十六歲
弘治八年乙卯(1495),十七歲
弘治九年丙辰(1496),十八歲
弘治十年丁巳(1497),十九歲
弘治十一年戊午(1498),二十歲
弘治十二年己未(1499),二十一歲
弘治十三年庚申(1500),二十二歲
弘治十四年辛酉(1501),二十三歲
弘治十五年壬戌(1502),二十四歲
弘治十六年癸亥(1503),二十五歲
弘治十七年甲子(1504.),二十六歲
弘治十八年乙醜(1505),二十七歲
正德元年丙寅(1506),二十八歲
正德二年丁卯(1507),二十九歲
正德三年戊辰(1508),三十歲
正德四年己巳(1509),三十一歲
正德五年庚午(1510),三十二歲
正德六年辛未(1511),三十三歲
正德七年壬申(1512),三十四歲
正德八年癸酉(1513),三十五歲
正德九年甲戌(1514),三十六歲
正德十年乙亥(1515),三十七歲
正德十一年丙子(1516),三十八歲
正德十二年丁醜(1517),三十九歲
正德十三年戊寅(1518),四十歲
正德十四年己卯(1519),四十一歲
正德十五年庚辰(1520),四十二歲
正德十六年辛巳(1521),四十三歲
嘉靖元年壬午(1522),四十四歲
嘉靖二年癸未(1523),四十五歲
嘉靖三年甲申(1524),四十六歲
嘉靖四年乙酉(1525),四十七歲
嘉靖五年丙戌(1526),四十八歲
嘉靖六年丁亥(1527),四十九歲
嘉靖七年戊子(1528),五十歲
嘉靖八年己醜(1529),五十一歲
嘉靖九年庚寅(1530),五十二歲
嘉靖十年辛卯(1531),五十三歲
嘉靖十一年壬辰(1532),五十四歲
嘉靖十二年癸巳(1533),五十五歲
嘉靖十三年甲午(1534),五十六歲
嘉靖十四年乙未(1535),五十七歲
嘉靖十五年丙申(1536),五十八歲
嘉靖十六年丁酉(1537),五十九歲
嘉靖十七年戊戌(1538),六十歲
嘉靖十八年己亥(1539),六十一歲
嘉靖十九年庚子(1540),六十二歲
嘉靖二十年辛醜(1541),六十三歲
嘉靖二十一年壬寅(1542),六十四歲
嘉靖二十三年甲辰(1544)
嘉靖二十九年庚戌(1550)
嘉靖三十二年癸醜(1553)
嘉靖三十四年乙卯(1555)
隆慶元年丁卯(1567)
參考文獻
後記
精彩書摘
《呂柟年譜》:
張士隆請呂柟定河東書院應祀三晉名賢。呂柟在《答張仲修書》中指齣:“後世士論弗正,多崇言卑行,貴名賤實。故馬融訓詁,雖殺李固,猶祀孔廟;尹焞正學,雖賢如硃熹,亦短其緻知。”故主張從祀標準應“惟取大節,不論言語”,重行不重言。
馬汝驥《行狀》:張仲修為禦史,築河東書院成,請定三晉應祀名賢。公既論定其祀,又答以書,為及“上之給命,正多貴言賤行。故馬融訓詁,雖附勢殺貴,猶祀孔廟;尹焞守死善道,如硃熹亦短其緻知,以孔、顔之學觀之,後儒失之遠矣。故今定祀,惟取大義,不論文辭,俾學者知所趨嚮”。
《涇野先生文集》捲20《答張仲修書》:承命查定三晉名賢,奉祀河東書院。按史誌,在古有若解州風後、平陽倉頡,在唐虞有若稷山後稷,在夏有若安邑關龍逢,在商有若夏縣巫成、平陸傅說、首陽伯夷、叔齊,在周有若平遙尹吉甫、介休介之推、晉陽羊舌肸、西河蔔商,在漢有若介休郭泰、太原王烈、解州關羽,在晉有若晉陽郭琦,在隋有若龍門王通,在唐有若太原狄仁傑、聞喜裴度,在宋有若平陽孫復、夏縣司馬光、介休文彥博,在大明有若河津薛镟。夫自周、漢以來,茲土名賢眾矣,然多有瘢垢:智如士會,奔秦而計撓臾駢;信如荀息,事君而不明嫡庶;友如鄧攸,位高頗媚權貴;忠如霍光,溺妻不正大義。王延之孝,仕於劉聰;柳宗元之文,黨於叔文。他若董狐、祁奚、宮之奇、段乾木、周續之、周黨、王續、韓通、趙鼎輩,雖有懿行,不盡純粹,皆不得與諸君子並。夫後世士論弗正,多崇言卑行,貴名賤實。故馬融訓詁,雖殺李固,猶祀孔廟;尹焞正學,雖賢如硃熹,亦短其緻知。以孔、顔之學觀之,後儒失之遠矣。故今定祀,惟取大節,不論言語,俾學者知所趨嚮。
作《再答張子書》,與張士隆討論後稷從祀問題,主張後稷應該從祀。
《涇野先生文集》捲20《再答張子書》:後稷之祀,初意如吾兄之意。尋謂“配天之事,齣於我朝,則今甚不敢,齣於前代,則今已罷祀矣”,若謂有當時配天之嫌,使後世遂絕祀焉,如之何其可也?且思文之詩,乃周傢子孫追述之仁,一代之私情也,雖配天不為過。書院之祀,乃晉國鄉土仰止之義,萬世之公論也,雖釋菜不為卑。洪武初,曾以後稷配先農,雖尋罷祀,其初亦不以曾配天而不少變也。今天下鄉賢之祀,皆不請於朝,不列於祀典,非如所謂天地山川六宗,曆代帝王截然而不敢犯者也,但齣於其土,士人私尊之意,義起之禮耳。如皆取其賢之小者,去其賢之大者,以為不敢,則又何以為名教也?又如孔子,天下固祀以天子禮樂,而麯士小儒亦得傢祭而屋祝之,人不以為僭也。故後稷,周先也,周滅不祀已非矣。後稷,晉産也,晉之鄉人亦禁而不敢祀,何哉?若是,則稷山之廟,武功之祠,皆可毀矣。如禮可從,當自後稷至商叔齊為正位,其餘以代而列左右。惟吾兄再與三晉禮士議之。
九月十日,張嘉謨來訪,有七律《九月十日張郎中舜卿平蜀迴升濟寜僉事夜過涇野草堂話兵》。
按:詩見《涇野先生彆集》捲12。
張舜卿即張嘉謨(1472-1533),字舜卿,寜夏人。弘治十五年(1502)進士,官至山東按察司僉事。傳見許宗魯《山東按察司僉事張公嘉謨墓誌銘》(《國朝獻徵錄》捲95)。
……
呂柟年譜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呂柟年譜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