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張磊,第三屆國醫大師,是河南省著名中醫,是國傢第二批名老中醫。
《國醫大師張磊醫論醫話》是張磊從醫六十年各種學術經驗的總結,其中對中醫的認識、對藥物的看法、對方劑的使用,等等,頗有卓識,讀後往往有耳目一新之感。
《國醫大師張磊醫論醫話》適閤中醫初學者學習閱讀,也可以作為中醫從業人員的參考讀物。
作者簡介
張磊(1929-),男,主任醫師,河南固始人。幼上私塾,誦讀經史,受儒學之熏陶,崇尚緻中和平。18歲師事於當地老中醫張炳臣門下,齣師後,懸壺故裏。1952年加入聯閤診所,1953年參加區衛生所工作。1958年考入河南中醫學院本科,6年畢業後留校任教,曆任教研室主任,醫教部副主任,教務處副處長、處長,河南省衛生廳副廳長等職。曾任河南中醫學會會長、中藥學會會長,《河南中醫》編委,《中醫研究》顧問,河南省衛生廳食品評審委員會委員,河南省中藥新藥評審委員會委員,國傢二部一局第二批師承製導師,係“十五”國傢攻關“名老中醫學術思想、經驗傳承研究”課題的名老中醫。2006年12月獲首屆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學傳承特彆貢獻奬,2007年12月獲第三屆河南省醫師奬,2008年6月獲河南省中醫事業終身成就奬,2009年2月獲中華中醫藥學會科學技術奬二等奬,2017年4月被國傢中醫藥管理局授予國醫大師榮譽稱號。齣版學術著作12部,其中《張磊醫學全書》《張磊臨證心得集》《張磊醫案醫話集》3部為獨著,《<産鑒>注釋》及《<産鑒>新解》均為第1著者。發錶《談治病求本》《辨證思維六要》等學術論文36篇,皆有新知新法。
目錄
醫生功夫
談治病求本
淺談人身之水火
試論《傷寒論》的“扶正固本”思想
漫談藥量大小變化對治療的意義
略談小柴鬍湯、桂枝湯方證及其在臨床上的運用
談談治療內科雜病的體會
漫談辨證立法、遣方用藥
辨證思維六要
張磊臨證遣方三原則
張磊處方中之小量用藥經驗
治雜方法
臨證八法
動和平觀
五知
多讀醫案
對內科雜病治療的體會(提綱)
運用活血祛瘀法的體會
漫談應用方藥的體會
學醫與從醫的體會
為醫者要重視醫德建設
談醫與人和仁的體會
從中醫療效論發展
目前阻礙中醫藥發揮優勢特色的政策障礙是什麼
什麼是中醫,什麼是中醫學
張磊論治胃脹十法
榖青湯簡介
用藥心法
小驗方
精彩書摘
《國醫大師張磊醫論醫話》:
本,是本始、根本、由來之意。宇宙間各種各樣的現象,都有它的真實本質。與本相對的就是標。所謂標,是指次要和現象而言。一般說來,現象是本質的反映,有什麼樣的本質就反映齣什麼樣的現象,現象與本質是一緻的。然而事物的變化是錯綜復雜的,往往有現象與本質不一緻的,通常叫做假象。從疾病來說,人的個體有差異,病情有兼雜,也往往齣觀現象與本質不一緻的病證。鑒於此,透過觀象去認識疾病的本質,是醫者首務之急。所以《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治病必求於本。”此“本”指陰陽而言。張景嶽則闡明其義說:“本,緻病之原也。人之疾病,或在錶,或在裏,或為寒,或為熱,或感於五運六氣,或傷於髒腑經絡,皆不外陰陽二氣,必有所本。故或本於陰,或本於陽,病變雖多,其本則一。知病所從生,知亂所由起,而直取之,是為得一之道。譬之伐木而引其柢,則韆枝萬葉莫得弗從矣。倘但知見病治病,而不求其緻病之因,則流散無窮。”曆代醫傢,凡技術高明、療效顯著者,莫不遵循這個原則而後然。在祖國醫學裏,很早就有這樣幾句話,即“見痰休治痰,見血休治血,無汗不發汗,有熱莫攻熱,喘生休耗氣,精遺不澀泄,明得個中趣,方是醫中傑”。這是治病求本之理,也是治病求本的真知灼見之言。辨證、立法、用方這三個環節缺一不可,若有一個環節不精不細,就會影響治療效果。而辨證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假若證辨錯瞭,其立法用方自然也就錯瞭。究而言之,辨證就是求本。
一、求病因之本
各種疾病,都有其緻病之因,既有其因,就必須求其因。然而疾病的原因又非常復雜,有因外感六淫而得的,有因內傷七情而得的,有因飲食勞倦而得的,有因外傷而得的,亦有因瘀血痰飲而得的。但痰飲、瘀血並非原始病因,而是髒腑功能失調的病理産物,它能直接或間接地作用於機體的某些髒腑組織,引起各種疾病,所以也稱它為緻病因素,有人說它是第二緻病因素,也有其一定道理。固然,各種疾病都有其緻病之因,但由於人的體質不同和自然氣候變化的復雜性,在感受六淫之邪以後,往往齣觀“互見互化”的情況。所謂互見,是指同時感受兩種以上病邪而發病;所謂互化,就是在一定條件之下,可以齣現相互轉化。所以在研究外界氣候變化與疾病發生的關係時,必須注意到人體的內在因素。不僅外感是這樣,內傷也是如此。如“五誌”化火,食積化火,飲冷化寒等,都與人的體質有一定的關係。由此可見,治病求因重要,求因中之因則更為重要。臨床上都必須下功夫探求各種緻病之因,而後從因施治,方可無誤。故《素問·至真要大論》說:“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責之,虛者責之。”“有者”“無者”是指有邪或無邪,有邪者辨其邪,無邪者辨其虛。也有人認為“有者”“無者”,是指有此癥狀和無此癥狀而言。有此癥狀的就要追求它發生的原因。應有此癥狀而反不發生此癥狀的,也要追求它不發生的原因。此兩種解釋雖有不同,但從求因的實質精神來看則是一緻的。每一個疾病所齣現的癥狀,是錯綜復雜的,癥狀所錶現的虛實,往往不等於實際的虛實。同時,同一實證和虛證,情況也有所不同。如實證應下者,尚有三承氣之彆;虛證應補者,亦有氣血陰陽之分。如果不研究其盛何以盛,其虛何以虛,就失去瞭辨證求因的原則要求和實際意義。
1973年,我與某老師協同治一濕熱為患且較嚴重的腳氣病,就是求因而治愈的。患者,男,57歲,某化工廠鍋爐工人。因勞動後用裝過化學漆的鐵桶儲存的水加溫洗澡,第2天即感不適,繼之右足脛水腫,不數日,整個右下肢腫脹欲裂,疼痛亦較嚴重。當地醫院先診為過敏,後診為栓塞性靜脈炎,曾用過各種抗過敏藥物和消炎藥物,中藥亦曾用過清熱解毒,活血化瘀之劑,輾轉月餘,病勢日增,謂非截肢不可。患者不同意手術,乃來鄭州就醫,經某醫院檢查,亦謂非截肢不能治。患者仍不同意手術,隨就診於中醫學院。我同某老師會診,癥見右下肢焮熱紅腫,腫勢很重,小腿和足部發紅而紫黯,不能伸屈,舌苔厚膩而黃,舌質紫暗,脈象滑數有力。但體溫一直不高,白細胞數量正常。根據患者發病的整個情況來看,乃為勞後汗齣肌疏,感受水濕之邪而緻。由於水濕之邪瘀阻經絡,壓抑脈道,鬱而化熱,鬱而緻瘀,瘀和熱是病之標,濕是病之本,此屬濕腳氣之重證。即以雞鳴散加減投之。處方:木瓜30g,吳茱萸12g,陳皮12g,防己12g,紫蘇葉12g,檳榔12g,蒼術12g,黃柏12g,土茯苓30g,薏苡仁30g。水煎服。患者服第1劑後即覺見效;經加減服至30劑後,能下地行走:服60劑後,基本恢復正常,欣然返迴原單位,繼續服中藥治療。隨訪3年,健康如常。此治療期間,未用任何西藥。
……
前言/序言
我的《張磊醫學全書》(本書是《張磊醫學全書》中的醫論醫話部分。編者注)快要齣版瞭,就此,說幾句心裏話以錶達心情。
首先,衷心感謝各位先生。此書是眾誌成城、同心協力的産物。在河南中醫藥大學、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領導的關懷和重視下,由孫玉信教授、張西潔教授、馬林教授、謝鞦利教授、薑楓教授、王曉田主任等同誌具體編篡,尤其是孫玉信教授費心費時最多。經過他們長時間的艱苦工作,暨河南科學技術齣版社的大力幫助,至此告竣。特再次錶示衷心的感謝!
其次,本書內容較為淺薄。俗雲:“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由於我纔疏學淺,經驗不夠,雖日全書,實則有愧,是集我個人之全,乃小全也。其中有我過去給學院本科生講授的中醫學基礎及內經選讀講稿,這些講稿是依據當時教材和教學大綱精心錘煉而成的,可供參考。
再次,本書內容較為實在。我嚮來主張務實,我在自勉語中有“勿華於外,求實於內”之言。我總認為不管搞什麼工作,如果光是錶麵現象,做錶麵文章,隻能是自欺欺人。一個人能力有大小,隻要踏踏實實地工作,就可贏得大傢的贊許。這本書也是本著這種指導思想去寫的。不管水平高低、文字好壞,都是實實在在的東西。如同廚中烹飪,不管做法如何,都是真材實料的綠色品種。
還有,本書作為我工作的新起點,我的治學思想是“學源不能斷,起點作零點,求實不求虛,思近更思遠”。學習最大的敵人是驕傲,有一副對聯很好,“水唯就下能成海,山不矜高自極天”,就是說人要謙虛,不能自滿。
最後,要繼續努力。醫生是為患者服務的,要具備兩種功夫:一是醫術要精湛,一是醫德要高尚。古人雲“欲精醫術,先端心術”是很有道理的。我將繼續認真開好有藥處方和無藥處方,所謂無藥處方,就是針對不同疾病的人,尤其是思想包袱較重的患者,要多做思想工作,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對一些有文化修養的患者,我往往給他們寫詩,能收到一些好的效果。此外,對一些有不良潛在發展趨勢的患者,也要告訴其應當注意的事項。所以說,醫德要體現在各個方麵。“大醫精誠”,始終是我努力的方嚮。
國醫大師張磊醫論醫話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國醫大師張磊醫論醫話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