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救需要。癌症群体日益庞大,也许我们正走在患癌的路上,防癌治癌,需要我们了解癌症,展开自救。
★理念颠覆。1/3的癌症可以预防,1/3的癌症可以治愈,1/3的癌症可以通过科学治疗和改变生活习惯大大改善,带瘤生存已经不是难事。
★突出科普宣传。老百姓对癌症的防治知识知之甚少,无法做到很好的预防和治疗,才导致了每年有那么多人死于癌症,那么多人备受癌症的折磨。本书从生活细节入手,着重介绍癌症防治的常识、癌症治疗知识和康复知识,从而帮助大家远离癌症。
★人人都能读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科学性和可读性兼顾。
★图文并茂。生动,趣味性强。
吴大真教授将多年来防治癌症的经验和心得,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所以本书也是对癌症知识的普及。这本书里,既有癌症基本常识以及病因、养生食疗防治方法、西医治疗常识等,又有中医诊断与治疗、癌症患者的心理保健等,可谓面面俱到,能够为寻找抗癌方法的人指明方向,帮助他们更好地战胜癌症!
本书将告诉你,如果你是一位癌症患者,请不要害怕,记住癌症其实就是一个可以控制的慢性病,它与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其他慢性病一样,只要你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定期检查等,就一定能控制好它,活得更长,活得更好!健康的你也应该懂得一些癌症防治的常识,及时做好防护措施,远离癌症。
本书集科学性与实用性于一身,可以充当你的抗癌“先锋”。只要你认真阅读,并按照书中的方法去做,相信让“肿瘤君”滚蛋并非难事!
吴大真:著名中医养生美容专家,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中国保健养生协会会长,北京大真堂养生美容国际机构创始人。
曾出版《健康三杯茶你会喝吗》《花养女人幸福一生1》《花养女人幸福一生2》《花期女人因时定养》《月来越美丽》等畅销科普读物,以及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专著20多部,广受读者好评。
曾受邀在北京卫视《养生堂》、中央电视台《健康早班车》、河北卫视《家政女皇》、湖北卫视《养生汇》、天津电视台《健康大讲堂》等健康节目中作为主讲嘉宾,录制了数百期养生美容科普节目,数十年如一日传播养生美容知识。
第一章 肿瘤君,人类健康第一杀手
一、掀开癌症的神秘面纱
二、揪出致癌“凶手”
第二章 抗癌,食物是最好的药
一、病从口入,90%的癌症都是“吃”出来的
二、常见食材,个个都是抗癌高手
三、放、化疗阶段,癌症患者怎么吃有讲究
四、一学就会,不同类型患者的抗癌食谱
第三章 动动手脚,癌症全跑
第四章 与癌共舞,贵在心态
第五章 西医治疗,擦亮双眼
第六章 中医治疗,这些常识必须知道
附录:防癌抗癌常见的疑问解答
第二章 抗癌,食物是最好的药
一、病从口入,90%的癌症都是“吃”出来的
饮食,为什么与癌症扯上了关系
前面我讲过,引发癌症的因素有很多,其中饮食因素至关重要。那么,好好的饮食,为什么与“癌”扯上了关系呢?两者之间究竟有什么联系?
实际上,饮食致癌主要包括两大方面:膳食中含有能致癌的物质、饮食方式与品质存在缺陷。
1.膳食中含有能致癌的物质
◆高脂肪膳食与致癌的关系
目前医学界已经公认,高脂肪饮食会促进结肠癌和乳癌的发生。以乳腺癌为例,在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的妇女,因为饮食中脂肪占的比例大,乳腺癌的发生率较高,而发展中国家的妇女,饮食中脂肪含量少,乳腺癌发生率就低得多。这主要是因为,膳食中的高脂肪、高蛋白成分高水平地摄入体内,会转化为类雌激素,刺激乳腺组织增生,从而容易导致乳腺癌。这也是城市乳腺癌的发病率比农村高的重要原因。
◆膳食中的其他致癌物
包括某些食品添加剂、农药以及某些嗜好饮料成分等。
某些食品添加剂,如溴酸钾,被认为是最好的面粉改良剂之一,在发酵、醒发及烘焙工艺过程中起到很大作用,有助面粉定型和烘焙。但是动物实验发现,溴酸钾可导致甲状腺癌和肾癌,所以我国明令禁止食品中添加溴酸钾,但如果不购买正规食品,就很容易遇到含有此类致癌物的食品。
瓜果蔬菜农药残留。前些年,有关“涕灭威”西瓜、“乙草胺”草莓、“套药袋”苹果等农药残留的“新闻”,让大家人心惶惶。不可否认,在瓜果蔬菜种植期间,如果农药使用不规范,就会有残留,而农药毒性大,长期食用也容易引发癌症。
2.饮食方式与品质存在的缺陷
◆不当的烹调方法:例如肉类过分加热烧焦,会产生具有致癌性的棕黑色物;食糖过分加热产生的棕黑色物质也具有致癌性。
◆某些食品加工方法问题:例如经常吃用盐腌制的咸菜、咸鱼等,油煎的鱼、肉(极易产生具有致癌性的热解产物)、熏制食品如熏鱼、腊肉等,使用防腐剂的罐头食品及香肠。
◆食品的品质缺陷:例如经常吃发霉食品和变质的动物脂肪。
◆饮食中某些维生素或微量元素不足:如维生素A、维生素C、胡萝卜素、维生素E不足;微量元素铁、硒等缺乏,这些也很容易引发癌症。
◆不良的饮食习惯:如饮食不定时、暴饮暴食、偏食等。
◆其他不良嗜好:如吸烟、嗜酒等。
由此可见,饮食,确实与癌症有着密切的联系。怪不得“癌”字由三张“口”组成,“癌从口中入”,如果我们不从饮食上好好控制,就很容易与“癌”狭路相逢了。
很多消化系统“癌”,也跟“吃”脱不了干系
我们知道,“吃”最先影响的是人体的消化系统。当食物通过食管进入消化道后,必须经过消化作用,才能将那些大分子的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最终转化为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
那么,像食管癌、胃癌、直肠癌等消化系统癌症,与“吃”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
首先来说食管癌。
虽然说食管癌的发生与食管炎症有关,但不良的饮食习惯也是重要的诱因。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平时吃的东西很杂,再加上有时候饥不择食,会吃一些比较粗糙或烫的食物,这些食物在经过食管时,就容易擦伤或烫伤食管黏膜上皮,导致黏膜上皮溃烂甚至出血。这样的情况如果经常发生,食管黏膜上皮就会反复增生、修复,在此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形态和功能都不正常的“异性细胞”,导致食管癌前期改变。当营养缺乏、吃含有黄曲霉毒素或亚硝胺类物质的食物时,都会增加食管癌的发生率。
再来看胃癌。
胃癌和“吃”有什么联系呢?我们都知道,胃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器官,中医讲“胃主消化,脾主吸收”。我们吃下食物后,食物通过食管进入胃,会在胃里面停留一会儿,然后再消化。但是有些食物里面含有致癌物和促癌物,比如发霉的面包、烤糊的肉串等,这些致癌物质也会刺激胃黏膜,从而诱发胃癌。
当然,除了含致癌物的食物会诱发胃癌外,长期吸烟喝酒也很容易诱发胃部慢性炎症和溃疡,从而导致胃癌。还有一点大家比较容易忽略,就是现代人尤其是上班族,长期承受过重的工作压力,生活无规律,经常熬夜,再加上三餐不定时,很容易得胃病,这样也会为胃癌埋下隐患。
直肠癌的发生与饮食更是关系密切。
很多人平时喜欢吃肉类、油炸类、高脂肪食物,而新鲜水果、粗杂粮吃的较少,结果就容易导致便秘。便秘了,粪便通过肠道的时间就延长了,而粪便中含有致癌物,这些致癌物与肠道接触的机会增加了,就易诱发直肠癌。
以前在门诊中我就遇到一位患者,平时饮食无度,长年大鱼大肉,还爱喝酒,每天一小醉、三天一大醉。后来有段时间他吃上火了,大便有血,在小医院检查是痔疮出血,但是用药很长时间都不见好转。最后这位患者找到我,我建议他先做个肠镜检查,刚开始他怕痛不愿做,后来忍痛做了后,结果让人大吃一惊:直肠上有两个呈菜花状的息肉,溃烂、出血。后来切除息肉后经过病理检查,证实这些息肉正在癌变中!
这个结果把这位患者吓懵了,从此彻底改变了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很少去饭店吃饭,经常在家以蔬菜为主,并且戒了酒瘾,定期体检,再加以中药调理脾胃,结果几年过去了,直肠再也没发生过癌变。
很多肝癌也是吃出来的。粮食发霉了,或者花生米发霉了,就不要再吃了,尽快扔掉。因为这些腐败发霉的食物里面,含有一种叫做黄曲霉菌素的致癌物,进入身体后会诱发肝癌。还有含有亚硝胺多的食物,如熏肉、烤肉、罐装食品等,也不要经常吃,否则也极易诱发肝癌。
让肿瘤君滚蛋,其实你我都能做到!
癌症在我国的严峻形势已是不争的事实。
官方调查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我国死于癌症的人数高达300万,几乎占了全年死亡人数的1∕4,并且在城乡居民的死因中首次荣登榜首。也就是说,平均每4~5个死亡的人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预计到2020年,我国癌症死亡人数有可能超过400万!
如此触目惊心的死亡数据,不仅让那些已经患癌的人感到恐惧,也让没患癌者心惊胆战。
但是另一方面,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根据目前的医疗水平,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1∕3的癌症是可以治愈的,还有1∕3的癌症,通过科学治疗,改变生活习惯,生活质量也可以得到大大改善,带瘤生存也已经不是难事。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既然有这么多的“1∕3”,为什么癌症的死亡率还如此之高?
我经常讲,现代医疗技术突飞猛进,但是人们对很多疾病的认识却仍停留在一个很有限的范围内。尤其是癌症,绝大多数人对它心怀畏惧,却并没有真正地重视它,甚至对其还缺乏科学的认识。我国有几种癌症的发病率一直在持续上升,比如肝癌、肺癌、乳腺癌等,这些癌症最突出的问题是早期诊断率比较低,结果贻误时机,到了晚期发现后,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所以我一直强调,加大癌症方面的科普宣传尤为迫切和重要。但是,国内很多癌症专家,因为一直忙于治病、教学及科研,对癌症的科普宣传重视不够,结果让我们老百姓对癌症的防治知识知之甚少,无法做到很好的预防和治疗。
也正是因为对癌症的无知,才导致了每年有那么多人死于癌症,那么多人备受癌症的折磨。
世界卫生组织前任总干事钟道恒博士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多数人并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无知。”那么,对于癌症,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很多人不是被癌症折磨死的,而是被自己的无知害死的”?
所以,现在还没有患癌的人,应该懂得一些癌症防治的常识,就能及时做好防护措施,远离癌症。已经不幸患癌的朋友,也不要灰心绝望,更应该了解癌症治疗和康复知识,采取正确的治疗,那么治好癌症也不是不可能。
基于此,我将我这么多年来治疗癌症的经验和心得,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也当作癌症知识的普及。在这本书里,既有癌症基本常识以及病因、养生食疗防治方法、西医治疗常识等,又有中医诊断与治疗、癌症患者的心理保健等,可谓面面俱到,能够为那些寻找抗癌方法的人指明方向,更好地战胜癌症,远离“肿瘤君”这个恶魔!
如果你是一位癌症患者,请不要害怕,记住:癌症其实就是一个可以控制的慢性病,它与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其他慢性病一样,只要你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同时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定期检查等,就一定能控制好它,活得更长,活得更好!
请大胆放下对癌症的恐惧,把抗癌当成一场无硝烟的战斗,把本书当作你的抗癌“先锋”。只要你认真阅读,并按照书中的方法去做,我相信,让“肿瘤君”滚蛋并非难事,其实你我都能做到!
吴大真
2017年7月15日
这本书的书名一开始就让我感到一丝沉重,但“这些细节能救你的命”这几个字又像一盏灯,点燃了我心中对生命的渴望和求知的热情。我本身对健康议题一直很关注,但癌症这个话题总是让我觉得遥不可及,又充满了未知和恐惧。拿到这本书,我并没有立刻翻开,而是反复摩挲着封面,感受着这份沉甸甸的重量。我想象着作者笔下那些可能隐藏在字里行间的力量,那些关于如何在这个最严峻的挑战面前,寻找到生机和希望的线索。我期待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指导,不是空洞的安慰,而是那些能够付诸实践,在关键时刻真正发挥作用的知识。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信任,一份对生命韧性的致敬,一份在黑暗中摸索前进的勇气指南。我迫切地想知道,那些被隐藏起来的“细节”,究竟是怎样的存在,它们又将如何化为我们对抗病魔的武器。
评分老实说,我是一个对医学类书籍向来敬而远之的人,总觉得那些专业术语和复杂的论证会让我望而却步,甚至产生畏难情绪。然而,《战胜癌症,这些细节能救你的命》这个书名,以一种非常直白且充满希望的方式,打破了我固有的认知。它没有回避“癌症”这个沉重的话题,反而将其与“救你的命”这样强烈的生存欲望连接起来,一下子抓住了我的注意力。我猜测这本书的内容,绝非是简单地罗列枯燥的医学知识,而是更侧重于那些“细节”,那些可能被我们忽略,但却至关重要的信息。或许是关于早期发现的微小迹象,或许是关于生活方式的调整,又或许是关于心理建设的策略。我脑海中勾勒出一种画面:作者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友,用最朴实易懂的语言,为我们揭示那些隐藏在复杂病情背后的关键点,让我们能够更主动、更有效地参与到自己的健康管理中来。这本书,在我看来,是希望与实用的结合,是知识与行动的桥梁。
评分我是一名癌症患者的家属,这些日子以来,我们全家都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每一次的检查结果,每一次的治疗方案,都让我们感到无力与迷茫。我们四处搜集信息,但往往信息碎片化,充斥着各种 conflicting 的说法,让我们无所适从。当我在书店看到《战胜癌症,这些细节能救你的命》时,我的心仿佛被一股暖流触动了。这个书名,直接触及了我内心最深切的渴求——如何在这种绝境中,找到一条出路。我期待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医学知识的科普,更重要的是,它能提供一些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帮助我们的“细节”。比如,在面对治疗选择时,如何理解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差异?在日常照护中,有哪些被忽视的细节可以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和生存质量?又或者,在心理支持方面,有哪些具体的方法能够帮助患者和家属一起走过这段艰难的时期?这本书,对我来说,承载着的是我们全家对于“希望”的最后一点念想,是对“战胜”这个词最真切的期盼。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简洁而有力,一语道破了其核心价值——“细节”的力量。“战胜癌症”是宏大的目标,“这些细节能救你的命”则是将这一宏大目标分解为可操作、可感知、可实现的关键要素。我并非医学专业人士,但对于健康,我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也深知“细节决定成败”的道理。我猜测这本书的内容,会是非常接地气的,它不会用晦涩的语言吓退读者,而是会用一种循循善诱的方式,引导我们去认识和掌握那些“能救命”的细节。或许是关于如何辨别早期症状的蛛丝马迹,或许是关于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案,又或许是关于如何在外在治疗之外,激活身体内在的修复机制。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身边的一位“健康顾问”,它不会夸大其词,也不会贩卖焦虑,而是用严谨的科学态度,为我们提供最实用、最可靠的指导,让我们在面对癌症这个巨大的挑战时,不再感到束手无策,而是能够凭借着那些被精心提炼出来的“细节”,增加我们生存和康复的希望。
评分我一直相信,很多时候,决定事情成败的,恰恰是那些不显眼的小细节。《战胜癌症,这些细节能救你的命》这个书名,恰好印证了我的这一观点。它让我联想到,癌症之所以如此凶险,或许正是因为它能够悄无声息地潜伏,在最不经意间蔓延。而想要与之抗争,也绝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我们细致入微的观察,精准到位的行动。我设想,这本书会带领读者深入到那些常人难以触及的领域,去发掘那些被主流叙事所忽略的“救命细节”。它可能是在某个看似平常的体检报告上,一个我们容易忽略的数值;也可能是在某一种饮食习惯的微小调整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甚至可能是在某个看似不经意的生活态度上,影响着整体的预后。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新的视角,让我看到癌症的另一面,也让我看到自己拥有改变局面的可能性。它不只是关于疾病,更是关于生命智慧的探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