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因印刷批次不同,图书封面可能与实际展示有所区别,增值服务也可能会有所不同,以读者收到实物为准。
《中公版·2019考研政治:基础复习指南》是由中公教育研究生考试研究院根据多年来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经验编写而成的。本书的主要特色如下:
1.书内含码 码上有课
本书的每一部分和每一部分的每一章都含二维码,主要介绍历年考查情况和核心考点。
2. 内容清晰 简单易懂
本书根据2018考研政治大纲编写,内容充实而又条理清晰,便于考生全面掌握并形成内在体系。
3.紧扣真题 主次分明
本书在相应知识点下,列出2010年至2018年考试相应真题,有助于考生在复习时深入理解核心考点,应对各种形式的考查。
4.移动自习 随时随地
购书享有中公教育移动自习室多样增值服务,内含:核心考点免费学,在线题库任意练,考友圈答疑解惑,视频直播随时看。让考生可以搬着“自习室”,随时随地学习。
内容简介
《中公版·2019考研政治:基础复习指南》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三部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四部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五部分,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每一部分均含有学科体系、本部分逻辑图、题型题量、考点分布、复习攻略;每一章含有核心提示、知识图谱、大纲解析、中公点睛、真题链接五部分。
目录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5)
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10)
第三章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32)
第四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46)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61)
第六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趋势(80)
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92)
第八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98)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07)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19)
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129)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135)
第五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140)
第六章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146)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152)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160)
第九章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192)
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199)
第十一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207)
第十二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215)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227)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235)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245)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256)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268)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277)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291)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303)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310)
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316)
绪论(333)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336)
第二章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343)
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352)
第四章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361)
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锤炼高尚品格(371)
第六章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382)
第七章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397)
第八章行使法律权利履行法律义务(408)
结束语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423)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429)
精彩书摘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学科,主要讲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内容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这门学科从整体上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原理和方法。本学科由八章构成,可以划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章),即总论,这一部分从总体上论述马克思主义。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讲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为我们从整体上理解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分(第二章~第四章),即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一部分讲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唯物史观。第二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讲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使我们对世界的本质和运动规律有了初步的认识;第三章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讲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揭示了认识的本质和规律;第四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讲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本质和规律,为我们理解两种不同的历史观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支撑。
第三部分(第五章~第六章),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这一部分讲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学说和垄断资本理论。第五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讲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将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运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发现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根源,并进一步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本质,以及商品经济发展与社会化生产的一般规律;第六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趋势,讲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垄断资本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下垄断资本的实质和特征。
第四部分(第七章~第八章),即科学社会主义,这一部分讲述了社会主义理论和共产主义学说。第七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讲述了社会主义理论,内容包括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与完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第八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讲述了共产主义学说,揭示了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和一般规律。
2010~2018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部分题型、题量与所占分值分布表
2010~2018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部分核心考点分布表
(续表)
1.把握宏观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包括总论、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四部分。它们既相独立又相依存、密不可分,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总论从总体上论述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理论基础,系统地回答了“世界是什么”(辩证唯物论)、“世界怎么样”(唯物辩证法)、“怎样认识世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唯物史观)四个主要问题;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分析劳动力这个特殊商品开始,系统地阐述了剩余价值的生产、积累、流通及分配,揭示了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及其作用,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科学社会主义部分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创新,特别是重点阐述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合理性和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艰巨性。总体上把握这门学科的宏观逻辑体系是学好这门学科的前提,另外考生还要注意到本学科政治经济学部分与科学社会主义部分,在内容上有很大程度的压缩,考生在复习之前必须要明确。
2.理解原理概念。本学科中的原理概念看似简练概括实则内涵丰富,考生需深刻理解方能透彻领悟其内涵外延。马克思主义每一个基本原理,都全面地反映了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个方面的联系。因此,一定要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切忌简单化和片面性。例如,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既要看到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又要看到意识对物质的能动的反作用;在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关系问题上,既要看到二者相互排斥的一面,又要看到二者相统一的一面。
3.理论联系实际。学会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要学会运用所学理论分析理解经典作家的语录和名人名言的含义;二要学会运用理论分析包括历史典故、名人趣闻逸事、科技发明以及现实生活在内的热点问题。
4.综合分析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部分的分析题,考查考生运用哲学原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一道题目往往既涉及辩证法、认识论,同时又涉及唯物史观。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多做练习题、真题,通过做题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部分分析题的命题规律,再反过来检验复习效果,提高作答分析题的能力。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
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本章主要讲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和鲜明特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学科的总论。本章核心考点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的含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根源、实践基础和思想渊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理论品质、社会理想。本章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2018年单项选择题考查过一次,考生在复习时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本章知识点。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①
(一)不同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
1.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来看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阶级属性来看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看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③和科学社会主义④,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思想体系的精髓。
马克思主义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列宁等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2019考研政治:基础复习指南 厚积薄发,赢在起跑线——全新修订,权威解析,助你稳步迈向研究生殿堂 备考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政治理论科目的同学们,是否正在为浩瀚的知识海洋而感到迷茫?是否希望拥有一本真正能指导你打牢基础、高效复习的宝典?《2019考研政治:基础复习指南》正是为你量身打造的理想之选。本书深入研究历年考研政治命题规律,紧密结合最新的考试大纲要求,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清晰的逻辑结构和详实的解读内容,成为无数考生信赖的复习伴侣。 一、 内容结构:体系化设计,逐章突破 本书最大的亮点之一在于其科学、严谨的章节划分。我们深知考研政治科目内容庞杂,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与当代1750年,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其巨著《社会契约论》中提出了“天赋人权”的革命性观点,认为人生而自由,社会契约是合法政府的基石。这一理论极大地影响了后来的法国大革命,并成为现代民主政治思想的重要源头。 在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也经历了漫长的历程。从古代的“仁政”思想,到近代以来为了救亡图存而引入西方进步思想,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这些理论共同构成了当代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理论支撑,也成为考研政治的重点考察内容。 三、 突出重点,难点攻克 考研政治的复习,重在掌握核心概念、理解基本原理、把握关键论断,并能将其与现实问题相结合。本书在内容编排上,充分考虑到考生的认知规律和考试的侧重点。 核心概念解读: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等基本概念,本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析,并辅以大量的史实和现实案例,帮助考生理解抽象的哲学原理。例如,在讲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时,会结合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如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以及现代物理学的突破,来阐释实践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理论脉络梳理:对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本书着重梳理了各个理论成果诞生的历史背景、核心内容、时代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考生可以通过清晰的脉络图和提纲挈领的总结,掌握中国共产党人如何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例如,在讲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会清晰阐述其提出的历史背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关键时期,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以及它如何回应了“谁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一时代课题。 史实与理论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部分,本书将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紧密结合,展现了中国人民如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例如,讲解五四运动时,不仅梳理了其历史经过和历史影响,还会分析其如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和干部基础。 思修法基的实践导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部分,本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考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掌握公民道德规范和法律常识,并学会将其运用到个人成长和社会实践中。例如,在讲解“爱国主义”时,会结合当代中国的国家发展成就和国际形势,引导考生思考如何在学习和工作中践行爱国主义。 形势政策的时代性:形势与政策部分,本书紧密关注国内外最新时事热点,提炼出与考研政治相关的核心议题,并进行深度解读,帮助考生把握时代脉搏,并将宏观的国家战略与微观的个人发展相结合。例如,对于“一带一路”倡议,本书会从其提出的历史背景、核心理念、战略意义以及对中国与世界关系的深远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四、 独家特色,助力提分 考点精析与难点突破:本书在每一章节的末尾,都精心提炼了本章的“核心考点”和“易错难点”,并提供了详尽的解析,帮助考生快速锁定复习重点,有效避开复习误区。对于一些晦涩难懂的原理,我们会采用通俗易懂的比喻、形象的图示,以及层层递进的逻辑推理,让考生豁然开朗。 真题对照与能力提升:本书精选了历年考研政治真题,并与对应章节的内容进行对照分析,让考生了解真题的考查方式和难度,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更重要的是,本书在解析真题时,不仅讲解了答案,更侧重于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引导考生如何从题干中提取关键信息,如何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模拟演练与应试策略:在全书的最后,本书提供了高质量的模拟试题,严格按照考研政治考试的题型、题量和分值进行设计,帮助考生检验复习效果,熟悉考试流程。同时,本书还包含了一章“考场答题技巧”,为考生提供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答题,如何合理分配答题时间,以及如何写出高质量的分析题答案等实用建议。 前沿理论更新:本书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和理论创新步伐,对于最新的政策和理论动态进行了及时梳理和解读,确保考生掌握最前沿、最权威的信息。 五、 适用对象 本书最适合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政治理论科目的所有考生,无论你是初次接触考研政治,还是希望巩固基础、提升成绩的考生,本书都能为你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 结语 考研之路,道阻且长,但行则必达。拥有《2019考研政治:基础复习指南》,你将不再孤单。让我们一起,以扎实的知识为基石,以清晰的复习思路为导引,以从容的应试心态为保障,共同迎接2019年考研政治的胜利!本书将是你考研政治复习旅程中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助你厚积薄发,赢在起跑线,稳步迈向研究生殿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