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的组织和指导下,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王清勤副院长作为技术负责人牵头编制的本书日前正式颁布。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将“组织建筑业10项新技术修订,推动建筑业创新发展”作为2016年的一项重要工作,于2016年3月委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组织国内建筑行业的数十位专家,通过广泛调查、系统研究,深入分析建筑业新技术发展现状,归纳总结近几年的先进适用技术,对2010年版进行全面修订,历时一年半完成《技术》编写。2017年10月25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做好<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推广应用的通知》(建质函〔2017〕268号),标志着此项工作圆满完成。这也是继1994版、1998版、2005版和2010版之后的第五次改版升级。
目录
1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
1.1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
1.2 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
1.3 水泥土复合桩技术
1.4 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技术
1.5 真空预压法组合加固软基技术
1.6 装配式支护结构施工技术
1.7 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
1.8 地下连续墙施工技术
1.9 逆作法施工技术
1.10 超浅埋暗挖施工技术
1.11 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
1.12 非开挖埋管施工技术
1.13 综合管廊施工技术
2 钢筋与混凝土技术
2.1 高耐久性混凝土技术
2.2 高强高性能混凝土技术
2.3 自密实混凝土技术
2.4 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
2.5 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
2.6 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
2.7 高强钢筋应用技术
2.8 高强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2.9 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
2.10 预应力技术
2.11 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技术
2.12 钢筋机械锚固技术
3 模板脚手架技术
3.1 销键型脚手架及支撑架
3.2 集成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技术
3.3 电动桥式脚手架技术
3.4 液压爬升模板技术
3.5 整体爬升钢平台技术
3.6 组合铝合金模板施工技术
3.7 组合式带肋塑料模板技术
3.8 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
3.9 预制节段箱梁模板技术
3.10 管廊模板技术
3.11 3D打印装饰造型模板技术
4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4.1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
4.2 装配式混凝土框架结构技术
4.3 混凝土叠合楼板技术
4.4 预制混凝土外墙挂板技术
4.5 夹心保温墙板技术
4.6 叠合剪力墙结构技术
4.7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技术
4.8 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
4.9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信息模型应用技术
4.10 预制构件工厂化生产加工技术
5 钢结构技术
5.1 高性能钢材应用技术
5.2 钢结构深化设计与物联网应用技术
5.3 钢结构智能测量技术
5.4 钢结构虚拟预拼装技术
……
6 机电安装工程技术
7 绿色施工技术
8 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
9 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
10 信息化技术
精彩书摘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
4.1.1 技术内容
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是指全部或部分采用预制墙板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后浇混凝土、水泥基灌浆料形成整体的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这是近年来在我国应用最多、发展最快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国内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主要包括:
(1)高层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该体系中,部分或全部剪力墙采用预制构件,预制剪力墙之间的竖向接缝一般位于结构边缘构件部位,该部位采用现浇方式与预制墙板形成整体,预制墙板的水平钢筋在后浇部位实现可靠连接或锚固;预制剪力墙水平接缝位于楼面标高处,水平接缝处钢筋可采用套筒灌浆连接、浆锚搭接连接或在底部预留后浇区内搭接连接的形式。在每层楼面处设置水平后浇带并配置连续纵向钢筋,在屋面处应设置封闭后浇圈梁。采用叠合楼板及预制楼梯,预制或叠合阳台板。该结构体系主要用于高层住宅,整体受力性能与现浇剪力墙结构相当,按“等同现浇”设计原则进行设计。
(2)多层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与高层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相比,结构计算可采用弹性方法进行结构分析,并可按照结构实际情况建立分析模型,以建立适用于装配特点的计算与分析方法。在构造连接措施方面,边缘构件设置及水平接缝的连接均有所简化,并降低了剪力墙及边缘构件配筋率、配箍率要求,允许采用预制楼盖和干式连接的做法。
4.1.2 技术指标
高层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和多层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和《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中的规定。《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51231中将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比现浇结构适当降低。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的高宽比限值,与现浇结构基本一致。
作为混凝土结构的一种类型,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在设计和施工中应该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混凝土结构施工规范》GB5066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中各项基本规定;若房屋层数为10层及10层以上或者高度大于28m,还应该参照现行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中关于剪力墙结构的一般性规定。
针对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特点,结构设计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基本概念:
(1)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结构的整体性。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是在选用可靠的预制构件受力钢筋连接技术的基础上,采用预制构件与后浇混凝土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连接节点的合理构造措施,将预制构件连接成一个整体,保证其具有与现浇混凝土结构基本等同的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达到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等同的设计目标。其整体性主要体现在预制构件之间、预制构件与后浇混凝土之间的连接节点上,包括接缝混凝土粗糙面及键槽的处理、钢筋连接锚固技术、各类附加钢筋、构造钢筋等。
(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材料宜采用高强钢筋与适宜的高强混凝土。预制构件在工厂生产,混凝土构件可实现蒸汽养护,对于混凝土的强度、抗冻性及耐久性有显著提升,方便高强混凝土技术的采用,且可以提早脱模提高生产效率;采用高强混凝土可以减小构件截面尺寸,便于运输吊装。采用高强钢筋,可以减少钢筋数量,简化连接节点,便于施工,降低成本。
……
前言/序言
为促进建筑产业升级,加快建筑业技术进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组织国内建筑行业百余位专家,对《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进行了全面修订。
本文件与2010年版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混凝土技术”和“钢筋及预应力技术”合并为“钢筋与混凝土技术”。
——新增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
——将“防水技术”扩充为“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技术。
——升级更新绿色建筑、建筑防灾减灾、建筑节能、建筑信息化等相关内容。
——适用范围以建筑工程应用为主,每项技术具有一定适用性、成熟性与可推广性。
本文件由住房城乡建设部批准。
本文件的技术主编单位为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要参编单位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模板脚手架协会、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防水分会、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等。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总负责人:王清勤、赵基达
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部分:高文生、王曙光、王也宜、衡朝阳、李耀良、王理想、陈辉、陈驰、黄江川、王佳杰、吴斌、邹峰、卢秀丽、杨宇波
钢筋与混凝土技术部分:赵基达、冯大斌、冷发光、刘子金、朱爱萍、王晓锋、王永海
模板脚手架技术部分:高峰、张良杰、杨少林、石亚明、杨棣柔、吴亚进、黎文方、黄玉林、杨波、陈伟、冼汉光、王祥军、杨秋利、陈铁磊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部分:王晓锋、蒋勤俭、田春雨、赵勇、高志强、钱冠龙、樊骅、李浩、谷明旺、汪力、姜伟、赵广军、张渤钰、周丽娟
钢结构技术部分:李景芳、戴立先、韦疆宇、曾志攀、郭满良、陈志华、李海旺、韩建聪、朱邵辉、余永明、赵宇新、余玉洁、李浓云、李锦丽
机电安装工程技术部分:吴月华、徐义明、陈静、任俊和、王升其、周卫新、王红静、冯凯、严文荣、刘杰、张勤、芮立平、陈晓文、宋志红
绿色施工技术部分:单彩杰、杨香福、杨升旗、王涛、段恺、石云兴、张燕刚、倪坤、冯大阔、刘嘉茵、杨均英、司金龙、张静涛、陈波、郝伶俐
防水技术与围护结构节能部分:曲慧、吴小翔、董宏、李良伟、李光球、黄春生、刘文利、赵力、李建军、王晓峰
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部分:姚秋来、常乐、聂祺、唐曹明、李瑞峰、张荣强、韦永斌、赵伟、曹振、杨光值、潘鸿宝
信息化技术部分:杨富春、王静、谭丁文、王兴龙、刘刚、曾立民、张义平、黄炜、苑玉平、颜炜、王剑涛、张臣友、高峰、黄从治、肖新华、王威、王文刚、王海涛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版)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