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馆】分析心理学创始人:卡尔·荣格传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大师馆】分析心理学创始人:卡尔·荣格传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大师馆】分析心理学创始人:卡尔·荣格传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英] 保罗·比舍普 著,朱晓映 译

下载链接在页面底部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21

商品介绍



出版社: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ISBN:9787531696414
版次:1
商品编码:12280889
包装:精装
丛书名: 大师馆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80
字数:23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大师馆】分析心理学创始人:卡尔·荣格传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相关书籍





书籍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 记述隐藏在著作中的荣格的人生,将其置于哲学和文学的语境之中,展现“荣格与德国文化思想洪流之间的深厚渊源”;

  ★ 保罗·比舍普对荣格复杂的一生进行了细致而又多面的观察,对他的思想中很多不被人注意的细节进行了思考;

  ★ 对大众读者来说,这是一本上佳的介绍性传记图书;对荣格的追随者来说,这是一本叙事简明的典范之作!


★【大师馆】全系精彩图书:

  

  

  

  

  

  

  

  

  

  

  

  

  

  

  

  

  

  

  

  

  

  

  

  

  

  

  

  

  

  

  

  

  

  

  

  

  

  

  

  

  

  

  

海报:

内容简介

  《分析心理学创始人:卡尔·荣格传》对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的生活进行了饶有兴趣的考察,从他的童年时期开始一直到巴塞尔大学生活以及后来他与弗洛伊德之间的亲密关系直至两人断交……

  本书采纳了弗洛伊德的观点,认为“歌德的《浮士德》和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两个悲剧标志了西半球整体经验突破的微光”,提出了一种全面也是全新的、从文化视角研究荣格的学术思想的新方法。书中还详述了荣格写于1914年至1930年,但是直到2009年才出版的《红书》,探究了这本书在荣格整个思想体系中所发挥的作用,让我们重新了解荣格分裂的人格。

  然而,荣格却一直处于学术话语的边缘,保罗·比舍普就是要重构荣格作为一位重要思想家的地位!《分析心理学创始人:卡尔·荣格传》言简意赅,通俗易懂,适合学生、学者、医生和业余心理学家阅读。

作者简介

  保罗·比舍普,英国格拉斯哥大学现代语言系教授。著作有《荣格的“答约伯”评述》(2002),《解读中年歌德:古代智慧、德国古典主义和荣格》(2011)。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 保罗·比舍普称,这本传记所记述的是隐藏在著作中的荣格的人生。比舍普将荣格置于哲学和文学语境之中,展现了“荣格与德国文化思想洪流之间的深厚渊源”。对荣格而言,他的书房就是他的实验室。这种方法在揭示分析心理学作为一种文化投射的意义方面尤为重要。

  ——《卫报》

  ★ 与其他许多有关荣格的传记不同,本书中的描绘客观公正,没有偏见。本书记录了荣格从童年到死亡的生命历程,并对当时的文化、思想和哲学进行了考察。

  ——《选择》

  ★ 在本书中,比舍普对荣格生平的描述避开了历史线性的单一记述方式,呈现出让荣格引以为傲的迂回而又复杂的人生故事。书中公正描述了那些影响了我们对荣格认知的各种评论。

  ——《心理学评论》

  ★ 比舍普对荣格复杂的一生进行了细致而又多面的观察,对他的思想中经常被忽略的细节进行了思考,为喜爱荣格的广大读者提供了饶有趣味的内容。

  ——《超心理学》

目录

第一章 歌德的孩子

第二章 秘密:阁楼上的人体模型与铅笔盒

第三章 科学还是招魂术

第四章 神秘主义、心理分析以及其他

第五章 推陈出新:从心理分析到分析心理学

第六章 回到未来:波林根与炼金术

第七章 去往世界另一端的发现之旅

结语:荣格之死与分析心理学遗产

致谢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歌德的孩子


  1793年,歌德遇上了反法同盟联军与法军在美因茨市的一战。

  一年前,他曾目睹瓦尔米之战,在一次猛烈的交火之后,他在魏玛向士兵们宣告:“从此以后,一个新时代开始了!你们都可以说是这一切的见证人。”当时,他到杜塞尔多夫附近的彭贝尔福德探访一位哲学家朋友弗里德里希·海因西里·雅克比,并一路旅行,途经杜伊斯堡和明斯特,最后回到萨克森—魏玛—艾森纳赫公国的首都魏玛,歌德那时身居要职,在一个管理部门担任部长。在魏玛过完圣诞节之后,1793年5月,他前往美因茨,那时这个被法国占领的城市正在被反法同盟的联军包围,这场战役最后以法国占领者的失败而告终。1793年7月23日,这座被战争毁灭的城市交还给德国,7月26日,歌德进入美因茨市内。之后,他访问了曼海姆、海德尔堡和法兰克福等地,于8月22日回到了魏玛。

  在访问曼海姆期间,或者在他住在魏玛的某个时候,歌德见过索菲·齐格勒—弗朗茨·伊格纳茨·荣格的妻子。索菲·齐格勒和妹妹与曼海姆剧院联系频繁,她们经常出现在这个城里的文学和文化圈中。歌德对她一见钟情,两人之间萌生了情愫,生了一个私生子。由于是非婚生育,孩子的亲生父亲是谁一直都没有公开,但这孩子有一个表面上合法的父亲,并跟了他的姓,取名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然而,男孩的母亲保持着与歌德的联系,她与歌德早年的一个恋人夏洛蒂·布芙的女儿夏洛蒂·科斯特内尔成为好朋友。夏洛蒂·布芙与歌德热恋过,有传言说,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中的洛特就是以她为原型的。夏洛蒂·科斯特内尔保持着与歌德以及卡尔·古斯塔夫·荣格—歌德的私生子的联系,她常去拜访,直到后来,她搬到了荣格一家居住的巴塞尔。

  这位卡尔·古斯塔夫·荣格有过三次婚姻:第一次,他与维尔日妮·德·拉索尔特结婚;第二次,他的妻子是伊丽莎白·凯瑟琳·瑞特拉;第三次,他的妻子是索菲·弗雷。荣格与第三位妻子在1842年生了一个儿子,名叫约翰·保罗·阿奇里斯·荣格。阿奇里斯·荣格后来成为一位新教徒牧师,与艾米莉·普雷斯沃克结为夫妻。这对夫妻生了两个孩子,一个男孩,名叫卡尔·古斯塔夫,出生于1875年;另一个是女孩,名叫盖特尔德,生于1884年。这位卡尔·古斯塔夫便是后来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同时也是最具争议的思想家之一:卡尔·古斯塔夫·荣格—伟大的心理分析家。对于传说他的曾祖父是歌德,他倒是很乐意谈及此事。当然,他也曾经抗议过,称这种传闻“令人恼怒”和“趣味低下”。他说:“请你听好。世界上总有很多笨蛋在讲述着那无从知晓的父亲—他们需要吃一点心理分析的药。”

  然而也有报道说,当荣格听到别人谈论他的身世时,他内心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满足与愉悦。或许,他心里在想:要是人们如此愚蠢竟然愿意相信这一切,那就随他们去吧!

  关于荣格的祖先是歌德的推断有一个问题: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这一点。无论是法兰克福的歌德档案馆,还是曼海姆的耶稣教堂,都没有相关的记录,也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们有朝一日会找到相关证据。毕竟,这个1784年出生的男孩是一个非法的私生子。有什么理由让荣格—这个两代人之后的曾孙—乐意接受歌德是他的(不合法的)曾祖父的说法呢?

  可能有很多理由。首先,荣格对父权以及父亲形象的态度很复杂。事实的确如此。他的生父约翰·保罗·阿奇里斯·荣格先是在瑞士康斯坦茨湖边上的凯斯威尔小镇上当牧师,后来,他又到靠近莱茵瀑布的劳芬小镇去当牧师。这位气质忧郁、风度翩翩的人,在哥廷根大学东方语系完成学业之后,又完成了以阿拉伯语《圣经·雅歌》为研究对象的论文,然后,他就当了乡间牧师。斯瓦比亚的牧师爱德华·莫里克是一位与约翰·保罗·阿奇里斯差不多同时代的人,他写下了一些奇异的篇章,感伤而优美。像莫里克一样,约翰·保罗·阿奇里斯·荣格发现乡村生活事实上与想象中的田园诗相去甚远,他甚至谈不上是一个诗人。他吸着当年学生时代的烟管,陷入了一种感伤理想主义,试图逃避自己作为牧师的责任。作为一个丈夫,其婚姻生活也不顺心,他的儿子对这一切都看得十分清楚。而且,儿子也看出,他的父亲——那个乡村牧师,事实上,是一个失去了宗教信仰的人。学生时代是约翰·保罗·阿奇里斯·荣格的金色年华,但从此以后他便一蹶不振地走下坡路,在悲切的压抑中度日,终于卧床不起,1896年逝世,年仅52岁。那时,他的儿子,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刚刚满20岁。

  同样,荣格对上帝的态度也很复杂。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荣格还是一个学生的时候,一天,他坐在大教堂的屋顶上沉思,欣赏着美景,在巴塞尔灼热的阳光下,他的脑海中突然闪现了一个念头—一个很恐怖的念头,他都不敢再想下去了:上帝在天堂里,但是……与这个世界的关系怎样呢?伴随着这个想法,他脑海中的上帝形象变得令人可憎:一个正在排污物的神的形象。在《旧约》中,摩西被特许站到上帝背后去看上帝,但是荣格看到了上帝身上阴暗、可怖和令人作呕的一面:坐在宝座上上厕所的神,拉出了一大坨屎,砸破了屋顶,毁坏了教堂里的墙壁。在《约伯记》中,荣格竟然找到一行文字印证了他的想法:“你将我扔在粪便中。”后来,荣格的一本颇有争议的论著《答约伯》(Answer to Job)公开谈到“破碎的感情是我们内心无法被掩饰的残忍和无情所产生出来的”。但是荣格并不是通过《圣经》,而是通过德国文化的权威文本—歌德的《浮士德》开始接触到上帝的双重本质问题,即“上帝的邪恶和他的全能”以及上帝将人从黑暗和苦难中拯救时所扮演的神秘角色。

  对于荣格而言,无论是生理学意义上的父亲形象或是神性意义上的父亲形象,都不是正面的。因此,我们不必感到奇怪,荣格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那里寻找着象征意义的父亲形象,至少开始的时候是这样。荣格自1906年开始与弗洛伊德—那个通常被认为是“心理分析之父”的人—通信联络,他们的正式交往中还包括几次在维也纳以及其他地方的见面,很快他们就成为志趣相投的朋友。不久,弗洛伊德与荣格就以父子相称,后来他们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化,互相以摩西和乔舒亚相称,再后来两人之间的关系又演变成心理分析师与心理分析对象。弗洛伊德甚至对荣格在某些方面与歌德有关的说法玩味了很久,在一封信中,他引用了《浮士德》第一部分中的一句话:“你与魔鬼走得那么近,然而你却怕火?”随后,他又补充了一句:“你曾祖父说过那样的话。”而荣格则用歌德的话来增强自己观点的权威性。一次,在苏黎世看过一场《浮士德》的表演之后,荣格告诉弗洛伊德,他对自己的专著《力比多的转变与象征》中的观点“感到更有信心了”(这本书后来导致了他与弗洛伊德的分道扬镳)。

  当所有的事情闯入我的生活,进入我的眼帘,我脑海中涌现了很多场景,我确信,我尊敬的曾祖父将会支持我的工作,从他的脸上看到的微笑越多,曾孙越是希望能够继续工作,去传播祖先的思想。

  但是,当荣格与弗洛伊德之间关系的热度下降之后,当早期心理分析圈子里的政治混乱渐渐地显现在他们身上,6年之后,荣格停止了与心理学之父的交往,他引用了尼采《查拉斯图特拉如是说》中的一句话以表明态度:“一个学生如果在老师面前永远只能是学生,那是对老师最糟糕的回报方式。”从某些方面看,荣格宣称自己与歌德的血缘关系可以看作一种策略性的行动。弗洛伊德可能是歌德的信徒,而荣格—如果按照那种说法—则是歌德的曾孙!这样看来,其中的因缘关系就没有那么蹊跷了。毕竟,在18世纪,再生以及灵魂的转世和前世等说法是被古典传统的作者热烈讨论的话题。

  由于荣格对生理的、神圣的以及象征的父亲的复杂态度,他对自己与歌德关系的迂回暗示导致了一种心理分析式的解读,尤其是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荣格后来发展了这种分析方式)。在《集体无意识的概念》(The Concept of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一文中,荣格一开始便引入了弗洛伊德对达·芬奇的画作《圣母子与圣安妮》分析的例子,弗洛伊德认为,画中双重母亲的主题反映了画家本人的人生处境—达·芬奇自己有两个母亲,生母卡泰丽娜以及继母—父亲的妻子多娜·阿尔比拉。尽管荣格一开始赞成弗洛伊德的分析,并称弗洛伊德的阐释“棒极了”,还在《力比多的转变与象征》一书的导言中引用了弗洛伊德分析达·芬奇的话,认为弗洛伊德分析达·芬奇的论文是他学习的研究范本,但是在文中,他提出,《圣母子与圣安妮》这幅画的主题不能仅仅按照达·芬奇的个人处境去判断,即“两个母亲”的说法(他的生母和继母),而应该从“双重母亲”的原型主题角度去理解。荣格还将“双重母亲”的主题与“双重血统”相联系,所谓“双重血统”就是指人的身上既有生育父母的血统,又有上帝父母的血统。因此,荣格解释说,神父的传统与洗礼相关,是人的第二次出生。荣格举了本韦努托·切里尼的例子,他是伟大的弗洛伦蒂诺金匠与雕刻家,歌德在1796年的时候翻译了切里尼的自传。

  荣格的宗教理论再次提到家庭罗曼史中的幻想:拒绝真正的父母,而用幻想的父母去替代他们—或者说是原型父母,因此,他在自己的“浪漫自传”中宣称,歌德是他的远祖,这样就制造了一个文化与政治的热点话题。根据歌德是荣格的祖先的传言—事实上,是他的不合法的祖先的孙子—这其实是在警示着某种重要的东西:分析心理学的理想与德国古典主义的目标之间具有某种深层的姻亲关系;一种比生物学意义上的姻亲关系更为重要的、非生物学意义上的、智识和文化的姻亲关系。德国古典主义目标的核心是通过综合分析的过程呈现整体和全部。准确地说,这样的目标和过程也是荣格分析心理学的核心所在。

  理解这一点,帮助我们解释为什么荣格在《回忆·梦·思考》中一再强调歌德的意义。从这里,我们获知:在荣格的眼中,歌德是一个“先知”;“荣格的教父和权威是伟大的歌德本人”;歌德的非凡戏剧化的诗作《浮士德》对荣格的影响比“他深爱的圣约翰的福音”要大得多。这种深藏于《浮士德》中的意义也成为《回忆·梦·思考》中的主题,事实上也是所有荣格作品的主题(对《浮士德》的这种解读不仅让我们了解了荣格,也告诉我们更多关于歌德作品的信息)。哈罗德·布罗姆是少数几个能够完全理解歌德《浮士德》中人物的怪异表现的评论家之一,他认为这部作品是终极的“反经典的诗作”。布鲁姆指出,《浮士德》是感觉的盛宴,毫无疑问,充满了太多的美味佳肴,而作为一个性的噩梦,或者说情欲的幻想,没有什么可与之相媲美。确实,在布鲁姆看来,歌德超越了所有的传统文学的分类,他的诗以及他的散文,既是古典文学的典范,充满了普世情怀,亦具有浪漫主义的风格,并有强烈的个人情感。布鲁姆认为,歌德的智慧仿佛是来自于其他的星球,而非产自我们地球本身。

  然而,在荣格的身上,歌德的影响既是深刻的,又是具体的。荣格第一部重要著作(我们将会在第五章中讨论),带有一种“明显的浮士德”主题标记—如“荣格完全不顾基督教的约束,执意去探索灵魂的深度,从远古时代流传下来的力比多象征中探寻人的根”—最终,他找到救赎之路,尽管他自己所提出的心理分析中有与魔鬼的较量。歌德的伟大著作《浮士德》实际上给荣格后来的理论和观点提供了模板。


  瑞士的孩子


  以上这些就是荣格的象征背景:他作为一个孩子的真实背景又是怎样的呢?《回忆·梦·思考》中讲述了荣格的童年生活,在他儿时的记忆中,有阿尔卑斯山深红色的落日余晖、图尔高的城堡、康斯坦茨湖的碧波。他曾凝视着湖水,目不转睛,久久不忍离去,这一湖清水令他感到“难以置信的快乐”和“无法比拟的壮丽”。当然,并非他童年时所有的记忆都是这么像田园诗般的美好,黑暗也曾以暴力的形式闯入他的生活。比如,他记得有一次在瀑布区,在一间盥洗室里看到一具淹死在湖里的男人的尸体,他的记忆中下水道里流出的是血水。后来,在1879年,他的家搬到巴塞尔城郊的克莱恩许宁恩,荣格回忆说,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喷发,他看到一颗彗星划过绿色的天空,维瑟河堤岸被冲垮,洪水淹没了村庄,泥沙中堆积了很多尸体。另外,他对杀猪也很着迷。

  从很小的时候起,荣格就被女人所吸引,对他后来称为“阿尼玛”的女性特质很着迷。比如,据说,他记得家里女佣的黑发和橄榄般的面容,当他回忆起女佣的发际线、颈项、深色的皮肤和耳朵时,几乎充满了崇拜。他记得有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蓝色的眼睛,金色的头发,在一个美好的秋日,女孩带着他沿着莱茵河边漫步,靠近大瀑布,离沃尔特城堡不远。后来上学的时候,他又遇到一位年轻苗条的姑娘,蓝色的眼睛,穿着当地人的民族服装。当时荣格在参观弗鲁伊和克劳斯兄弟遗址,他和姑娘一起沿着修道院后面的道路边走边聊,当他告诉姑娘他想要上大学的时候,他注意到姑娘的脸上露出了害羞而又崇拜的复杂表情。当姑娘扮演着浮士德中的格雷琴时,荣格拒绝扮演靡非斯特一角。他决定不与她分享内心深处的秘密。这些经历很可能决定了后来荣格无意识层面中对女人的态度。据说荣格对家里的女佣既感到陌生,又感到熟悉,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这种特质后来成为“女性完整特质”的象征。他想:“命运是如何让他在克劳斯兄弟遗址与那个漂亮姑娘相遇的呢?”而那个秋天拉着他的手在沃尔特城堡附近的树林中穿行的女孩,后来则成为他的岳母。

  还有一些资料表明,当荣格还是一个小男生的时候,他看到一个怀孕好几个月的女子穿着带裙撑的裙子,“当时裙撑很时髦”。他的记忆中,那是一个滑稽的场景。他因此曾问母亲,“那个女人是不是穿着小马服”—那是在狂欢节或者杂技团里常穿的一种小马形状的服装,套在人身上,后来,每当看到怀孕的妇女穿着带有裙撑的裙子,他就会想到小时候这个孩子气的提问。还有一次,在他的老处女姨妈家里,荣格看到一幅版刻画,画中是他的外祖父赛缪尔·普雷斯沃克大主教,画中他正从屋子里出来,站在门廊处,可以看见门廊两边的扶手和台阶,前面是一条通往教堂的小路。每个星期天的早晨,当荣格来到姨妈家里,他会跪在椅子上,端详着那幅画,仿佛等待着外祖父走下台阶。“亲爱的,”这时候姨妈会对他说,“他不会走的,他会一直站在那里。”但是荣格知道,他曾经见到过外祖父走下来。

  在荣格的童年时期,也有过自我毁灭的冲动。小时候的荣格,经常摔倒,有一次,他从楼梯上摔下来,还有一次摔倒在炉脚上。最严重的一次—大概是后来母亲讲给他听的—他几乎从莱茵大瀑布通往诺斯豪森大桥的栏杆间滑下去,在最后一刻被那黑头发橄榄肤色的女佣给救了。路德教会的神学家和诗人保罗·格哈特曾在一首题为《所有的树林都睡了》的著名的赞美诗中想象,恐怖就是上帝的样子,或者至少是耶稣的样子,是长着翅膀的、鸟一样的、孩子们的保护神,为了不让自己所保护的小鸟被撒旦吃掉,他自己甚至会先吃掉小鸟。这个令人恐怖的意象出现在荣格的梦境里,那样子就像是当地教堂里穿着长袍的、看起来像阴险之人的牧师。在他3岁或者4岁的时候,他还常常梦到劳芬城堡附近牧师家的地下室里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事。在梦中,他看到一个富丽堂皇、金光闪闪的宝座,上面竖立着一个巨大的赤裸裸的阳具,尖头处是一只眼睛,睁着眼一动不动地从下往上看着。然后,他听到母亲的喊叫声,“那是一个吃人精!”是那个吃孩子的、黑脸的耶稣、阴险之人和阳具的结合体。从词源学去分析,阳具闪闪发光,是一个“隐藏的上帝”,一个“未被命名的上帝”“一个既来自上方又来自下方的上帝的远亲”,是荣格探索黑暗王国的始作俑者。

  这个梦(或者说是幻觉或幻想)显然有多种性象征和宗教象征,但其神学象征却很清楚:是对耶和华主张的拒绝。在《旧约·申命记》中耶和华称:“天上地下惟有耶和华他是神,除他之外,再无他神。”而荣格的发现表明,有一个王国,那里的神不是耶和华,有另一个神,一个地府的、狄俄尼索斯式的另一个神。尽管荣格提出这种观点时已经65岁,但他的神学结论早就隐含在他最初的思考中。

  既然他梦到了劳芬的牧师家里的地下室,那时,他们一家已经搬到了克莱恩许宁恩,靠近巴塞尔(如今是巴塞尔的一部分)。那是1879年,荣格4岁。18世纪的牧师住宅里家具考究,墙上挂着古画。据说荣格对一幅意大利画—画的是《圣经》里的大卫和歌利亚—印象尤为深刻。画中所呈现的是勇士青年与非利士巨人的相遇。这幅画是对博洛涅塞的画家圭多·雷尼作品的模仿,在罗马,雷尼的画作被认为受到了卡拉奇和卡拉瓦乔的影响,被认为是古典主义最伟大的典范之一。荣格告诉我们,这幅画的原作收藏在卢浮宫,另一个稍晚些时候的版本在乌菲兹被发现。他还记得另一幅画,呈现的是19世纪早期巴塞尔的风景。荣格会在这些画作前踟蹰很长时间,凝视着那些画作,深深地被那种美所吸引。

  荣格6岁的时候,有一天,他随姨妈去巴塞尔参观一个博物馆。走出博物馆的时候,他和姨妈

【大师馆】分析心理学创始人:卡尔·荣格传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大师馆】分析心理学创始人:卡尔·荣格传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

【大师馆】分析心理学创始人:卡尔·荣格传 pdf 下载 mobi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大师馆】分析心理学创始人:卡尔·荣格传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大师馆】分析心理学创始人:卡尔·荣格传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读者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大师馆】分析心理学创始人:卡尔·荣格传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大师馆】分析心理学创始人:卡尔·荣格传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书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