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貝剋曼素描/畫壇巨匠》是畫壇巨匠係列圖書之一,主要介紹貝剋曼的素描作品及創作手稿。馬剋斯·貝剋曼屬於德國錶現主義新客觀派,他把客觀現實的事物和主觀的想象結閤起來,他的作品采用象徵性的具有個性特徵的錶現形式。
內頁插圖
目錄
習作
咖啡館
群像
草圖
議論
草圖
習作
自畫像
女子肖像
自畫像
劇院
風景
女子肖像
手榴彈
草圖
自畫像
草圖
草圖
新年
草圖
下十字架
自畫像
倦意
風景
……
前言/序言
馬剋斯·貝剋曼(Max Beckmann,1884-1950),德國畫傢、雕塑傢、作傢。生於萊比锡,1906年開始創作生涯。1937年因躲避政治迫害移居荷蘭阿姆斯特丹,1947年赴美。其作品受印象派及象徵主義的影響,常常刻畫悲劇之中或極具生機的人物,主要作品有三摺畫《齣發》《捉迷藏》《阿爾戈英雄》,以及象徵主義作品《帶篷馬車))等。卒於紐約。
1884年,貝剋曼齣生於萊比锡一個富有的商人傢庭。15歲那年,他申請到德纍斯頓美術學院學習,但入學考試失敗後,他轉嚮魏瑪美術學院求學。在這裏他接受瞭傳統的美術教育,花大量時間練習素描,從古代的石膏模型到人體模特兒,很快掌握瞭印象主義繪畫技巧,對過去的藝術知識也有瞭紮實的瞭解。他尤其被德國、荷蘭的著名大師作品吸引,包括盧策·剋拉納赫、馬蒂斯·格呂內瓦爾德、老彼得·勃魯蓋爾、倫勃朗和魯本斯。
貝剋曼18歲時先後到法國和意大利訪問,隨後在巴黎、柏林、佛羅倫薩等地學習美術。深受文藝復興大師和巴洛剋藝術影響,而後纔對塞尚的藝術發生興趣。20歲的貝剋曼移居柏林,於1906年加入“柏林分離派”。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應徵入伍,作為一名醫護兵目睹死亡的慘景,形成他噩夢般的幻想意識。大戰結束前被聘為法蘭剋福學院繪畫係教授。
貝剋曼屬於德國錶現主義新客觀派,他以憎惡的眼光看待當時的德國現實,對畸形的、不正常的社會現象抱有嘲諷和否定的態度。他把客觀現實的事物和主觀的想象結閤起來,采用象徵性的具有個性特徵的錶現形式。貝剋曼筆下的人物多半是畸形和病態的,那樣憤懣、淒悵而又茫然不知所措的麵部錶情,實在也是作者內心感情的流露。
學業完成後,貝剋曼去巴黎旅行,在那兒他接受瞭印象主義技巧。迴到德國後,他和柏林分離派畫傢們一起展齣作品,獲得一些成功。柏林分離派有很多畫傢,他們從學術機構和團體辭職,以提升現代作品。他在20歲剛齣頭就當選為分離派董事會成員,但不久後又離開小組,將全部時間和精力緻力於繪畫。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貝剋曼被招募進德軍,成瞭一名醫院勤雜工。然而,由於殘酷戰爭經曆的傷害,他患瞭神經衰弱,於1915年退伍。直到1917年,他纔又轉嚮嚴肅題材繪畫,創作齣一大批重要作品,包括《戴紅圍巾的自畫像》。
貝剋曼在20世紀20年代中期就享有國際盛譽。他的作品在巴黎、巴塞爾、蘇黎世和紐約這樣的城市展覽。他的繪畫作品於1925年在德國城市曼海姆舉辦的一次匯展中扮演瞭十分重要的角色,由此引發瞭當代德國繪畫的一種新趨勢,就是人們所熟知的新現實派。這一術語是指某些畫傢摒棄錶現主義手法,贊成詳盡的比擬風格。貝剋曼(還有喬治·格羅斯和奧托·迪剋斯)成為這場運動的主要人物。
貝剋曼在1925年至1933年間獲得更高的聲譽,他的很多畫作都由許多德國的大博物館銷售、陳列(位於柏林的國傢藝術館為他的畫作專門開設瞭展銷室)。但是,1933年希特勒上颱、卻給他的命運帶來戲劇性的變化。
德國社會主義者(即納粹分子)在他們統治的前幾年中就對德國藝術界施加壓力,使之發生瞭戲劇性的變化。統治者對同錶現主義畫派有聯係的現代派畫傢進行詆毀,甚至禁止公眾收傳藏他們的畫作。就連像貝剋曼這樣的畫傢也難於幸免。為瞭詆毀所有不支持納粹政權的藝術傢,納粹黨人於1937年拼湊瞭名為“臭名昭著的、墮落的藝術展”,這些作品中有許多是貝剋曼的畫作。於是,貝剋曼不得不於1937年背井離鄉,離開德國去荷蘭的阿姆斯特丹。為瞭獲得好的發展,他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離開歐洲,1947年在美國定居。在美國,貝剋曼把自己的注意力轉移到創作大幅的、摺疊式的三聯畫上,他的這些畫作的景色很神秘,畫中的人物通常是身穿狂歡節的服裝,各個性情怪異,如《男演員》《狂歡節》和《盲人的恫嚇》等。這些畫作經常被闡釋為對希特勒及其納粹黨含沙射影的批判。
貝剋曼的作品在色彩運用上善以藍色與綠色、紅色與黃色相結閤,並以組閤緊湊的形狀、界限分明的綫條,成為現代德國繪畫最大的特點之一。他是20世紀主要的錶現主義畫傢。
畫壇巨匠:貝剋曼素描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畫壇巨匠:貝剋曼素描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