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依恋理论之父”鲍尔比临终遗作,首次正版引进中国市场!
“中德班”项目负责人施琪嘉、北京大学知名学者易春丽联合作序推荐!
《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一书是“依恋理论之父”鲍尔比对依恋理论最后的贡献。从“起承转合”的角度来看,如果说“依恋三部曲”是依恋理论的“起”,《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是依恋理论的“承”,那么考虑到依恋理论的相对一致性,剔除一个“转”字,《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则无疑占了最后一个“合”字。这个“合”将依恋理论的精髓概括进8个各有侧重的章节里,并且更新了依恋理论在“依恋三部曲”出版30年后的新发展,值得对依恋理论、对养育孩子、对完善人格感兴趣的你细细品读。
内容简介
《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一书围绕“依恋理论之父”鲍尔比在早期提出的核心概念——“安全基地”展开。鲍尔比认为,安全基地是个体发挥佳功能和维持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称职的父母能够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基地,让孩子安心地去探索外面的世界。他知道,那里永远对他敞开。当感到痛苦时,他可以在那里得到平静;当受到惊吓时,他可以在那里得到安抚。当父母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因为受困于自己的童年经历而无法成为孩子的安全基地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很容易形成不安全型依恋模式,人格发展偏离常态,乃至受到精神疾病的困扰。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就是要教会父母如何成为孩子的安全基地。此外,鲍尔比还对发生在家庭中的暴力进行了心理学层面的解读。
作者简介
约翰·鲍尔比(1907.2.26—1990.9.2),依恋理论之父,二等勋爵,英国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因对儿童发展的兴趣和就依恋理论作出的开创性工作而闻名于世。在一项于2002年发表在《普通心理学评论》上的调查报告中,鲍尔比在“20世纪伟大的100位心理学家”中排第49位。此外,在一项由美国国家健康研究所组织的调查中,约翰?鲍尔比被公认为三大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之一。2005年,为纪念约翰?鲍尔比,一名登山爱好者将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一座山峰命名为“约翰?鲍尔比山”。
目录
第一章 照顾孩子
第二章 依恋理论的起源
第三章 作为艺术与科学的精神分析
第四章 作为自然科学的精神分析
第五章 家庭中的暴力
第六章 知道了你本不该知道的以及感受到你本不该感受到的
第七章 依恋之于人格发展的意义
第八章 依恋、沟通与治疗过程
参考文献
致谢
精彩书摘
致父母:培养问题儿童指南
我认为,分析师对某些家庭中出现的扭曲关系以及其他家庭中发生的可怕事情了解得再多都不为过,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清楚地了解病人的防御背后是什么,以及病人的愤怒、焦虑、内疚的根源。他们将能够理解发生在病人身上的事情的本质,以及病人可能曾经暴露于其中却无法也不愿提及的某种情境。在列举的以下情境中,我仅仅指出了一些常见的、近来在心理治疗文献中受到忽视的情境。?
将威胁“不再爱孩子”用作一种控制孩子的方式
当孩子一再出现某一行为时,母亲很容易就说出“不再爱孩子”这样的话。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孩子感到不安、恐惧和痛苦的时候,母亲会威胁在其他时候不再给予爱抚,或者不再给予帮助和鼓励。如果这些威胁成为父母一方或双方的惯用伎俩,孩子长大后就会常常感到焦虑,而且容易内疚。
威胁要抛弃孩子
威胁要抛弃孩子在一定程度上比威胁不再爱孩子更使孩子感到恐惧,尤其当父母通过消失几个小时,把孩子的行李箱打包,让孩子站在街上,对家人说这个孩子的不好等方式来做出这种威胁时。因为父母常常采取极为特殊的方式来表达这种威胁,病人可能会否认他们曾遭受过如此对待。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当父母表达威胁的特殊方式被病人回忆起时,伴随强烈情绪的事实才有可能浮出水面。例如,有一位母亲威胁孩子说,一辆黄色的货车会驶过来把他带走。另一位父亲则威胁他的女儿说,她会被送到一所由鲨鱼包围,建在偏远岩石上的学校里(Marrone,1984)。在第一个案例中,母亲只要说“好吧,黄色货车要来了”,在第二个案例中,父亲只要说“好吧,去岩石学校吧”,孩子就会马上停止正在做的任何事情。在第三个案例中,停止孩子行为的暗语是“人造奶油”,因为母亲会威胁儿子说要把他送到一个不得不吃“人造奶油”的儿童之家里。对这些病人来说,他们未能回忆起“威胁抛弃”这个共同的短语。只有当原始恐惧再次被体验、分离焦虑再次发生时,暗语才会被揭露出来。
威胁自杀
有时候,当一些痛苦的情境持续时,悲痛欲绝的父母一方会威胁另一方说,自己要自杀。孩子可能会偷听到这种威胁,或者当面听到这种威胁。无论如何,这样的威胁会带来恐惧。我们可以从这些案例中学到的是,无论何时病人谈论父母吵架,分析师都应该询问病人:“他们对彼此说了什么?”通常病人会卡在那里。在突然脾气爆发时,父母可能会说一些令人惊愕的话。这已经够糟糕了,更糟糕的是,当他们冷静后,他们却否认自己说过那些话。
免责声明和不确认
我们在第六章中已经对否认自己说过的话和做过的事情,否认孩子已经听到和看到的事情的相关例子进行了详细解释,并且说明了其对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治疗期间,某些家庭片段是否出现,病人是否对描述这些片段感到内疚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分析师要允许病人探索各种可能性(无论是父母好的一面还是不好的一面),鼓励病人去评估有效的证据,同时治疗师也要对事情的真相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
因此,在这一部分的阐述中,我没有考虑我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相信病人的报告的有效性。记忆有时候会不可靠。有经验的分析师会根据不同的场合恰当地质疑病人所言是否属实。那么我们评判的标准是什么呢?
首先,除非病人给出在特殊情境下自己受到父母怎样对待的具体例子,否则有关自己父母以及自己接受的养育方式的说辞皆不可信。比如在具体例子面前,病人口中的了不起的、非常优秀的母亲很可能完全不是这个样子的。病人不仅要给出关于父母如何对待自己的正面例子,还要给出略显负面的例子,比如偶尔的批评。这样的父母形象才是完整的。同样地,病人描述的糟糕透顶的父母形象也值得怀疑。病人常常会以偏概全,非黑即白,在描述父母时缺少细节的佐证,或者给出的细节与描述的父母形象不符。相比之下,当病人给出了大量前后一致的细节,并且符合我们从其他来源了解到的事实,也符合困扰病人的问题的可能来源时,那么即使某些地方仍有疑问,我们也不该怀疑病人所述内容的整体效度。
病人不一致的说辞通常源于外在的压力。比如一位父亲或母亲可能会要求孩子站在自己一边,一起对抗另一方。或者,有许多不足的父母让孩子相信自己是无可挑剔的。
当有理由怀疑病人是一个病理性的说谎者时,分析师是有权利来质疑病人的故事的。这种情况比较罕见,因此很久以来都没有被察觉。但是,随着病人讲述的故事前后越来越不一致,故事的真实性迟早都会令人心生怀疑。
除了这些异常情况,我认为病人的陈述是完全可信的。分析师应当接受这些陈述,并把它们看作接近事实?的事实。经常质疑病人故事的真实性的分析师只需一点蛛丝马迹,借助自己的想象或幻想,就会走向共情的对立面。这会传递给病人一种讯息——分析师不了解自己,也可能会使病人确信分析师会像父母那样对待自己。因此,一些父母坚持不让孩子讲述自己感到羞耻的事情,可能还会告诉孩子,即使他们讲了,别人也不会相信他们。
下面列出了一些病人在童年时期可能会遇到的不良事件和情形,分析师应该牢记于心:
?孩子可能从来没有感受到父母一方或双方需要自己;
?孩子可能因为自己的性别在家里不受重视,父母可能会偏爱其他男孩或女孩;
?孩子可能做了家庭的替罪羊,有时候依据某些理由,孩子在父母眼中成了酿成家庭悲剧的罪魁祸首;
?父母可能会用让孩子产生内疚的方式控制孩子,比如,经常告诉孩子妈妈生病是因为他做出了某些行为;
?父母可能使孩子成为自己的依恋对象,阻碍孩子探索外面的世界,让孩子逐渐相信自己无法独立;
?孩子在家庭中扮演不寻常的角色可能是由于他认可的父亲并不是他的亲生父亲;
?孩子在家庭中扮演不寻常角色的另一个原因是,父母一方将孩子认同为自己的一位亲人,通常是孩子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中的一位,这个亲人可能和父母的关系十分紧张,父母在孩子身上重现了这种关系;
?孩子可能是父母一方或养父母施以身体虐待的目标;
?孩子可能受到过来自父母一方、养父母或兄长短期或长期的性虐待。
考虑到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些情境会对孩子的人格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在186页给出了一些参考文献。
由于暴露在以上这些情境中,个体在生命最初两三年中发生的事件,要么从未进入他的记忆,要么永无法被唤起。最好的情况是分析师能够在移情以及病人提供的童年经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学的关于人格发展的知识,对这些事件的本质做出推断。通过这样做,分析师可以对家庭之于人格发展的影响产生更多的了解。
……
前言/序言
作为父母,该如何把“依恋理论”变成自己的育儿经?
一位七个月大的男孩在母亲的鼓励下,在床上努力地爬向母亲所在的地方。每当他快接近母亲时,在一旁观看的父亲就会一把把他举起来,放回原来的地方。孩子没有哭,继续看着母亲,努力地爬。中途他似乎爬得有些累,一头倒在床上,歪头看着父亲,似乎是在寻求他的帮助。母亲上前去抚慰孩子,父亲再一次把孩子抱走,孩子仍然没哭。后来父亲把孩子抱起,举高,如此反复。以上所述来自一段教学录像。观看录像的学员很多都表示这个父亲把孩子当成了玩物。值得一提的是,发言的都是女学员。
约翰·鲍尔比所著的《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安全基地》等一系列书的出版是一件大事。最近在《中国新闻周刊》登出的一篇报道中,国家计生委负责人谈到,我国近几十年的GDP呈几何级数增长,而在母亲如何当母亲的教育上投资为零!这是一个好的现象,说明国家开始重视如何教育母亲养育孩子。在“做母亲”这件事上,虽然母亲没有直接经验,却不乏间接经验,比如潘光旦在20世纪40年代所写的一篇文章《新母教》(见《潘光旦文集》),就是写如何教母亲做母亲的。
我在本文开头对录像内容的描述中隐含了一个话题,那就是父亲的角色也很重要,这一点也是鲍尔比在本书中所述的话题之一。鲍尔比不认同弗洛伊德的死亡本能概念。他认为,我们不可一概用死亡本能来解释孩子表现出的消极行为。父母给孩子提供的养育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表现。母亲应该尽量陪伴在孩子身边,和孩子一起互动,而父亲不应该一味去“阉割”孩子,而应该多给予孩子鼓励和肯定。
我们可以从本文开头对录像内容的描述中看出父亲和母亲在养育孩子方面的差别,母亲倾向于接纳孩子,害怕孩子失败,而父亲倾向于鼓励孩子探险,承受挫折。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父亲和母亲都要在孩子身边。
在开头那段录像观察中,我还想请大家注意一个现象,那就是父亲的“托举”。巴林特曾经把具有一定危险性、会让个体产生暂时失控感后又复归安全的活动描述为震颤活动。父亲的“托举”对于孩子来说就是一种震颤活动。当父亲把孩子高高举过头顶,母亲一般会在一旁非常担心地看着,孩子则会兴奋地尖叫,要求再来一次。这种不同的陪伴态度塑造了孩子不同的品质,让他同时拥有了女性的细腻和男性的阳刚。
鲍尔比把这种对婴儿的观察应用于治疗中,他认为治疗效果并不取决于治疗师做得多么好,而取决于治疗师和来访者共同建立的关系的质量。
一位病人曾经和我建立了一段长期的治疗关系。一次,她气冲冲地来见我,说她对女儿很失望,因为女儿没有达到她的要求,走路噼里啪啦的,说话声音也很大。我问她怎么看起来气冲冲的。她愣了一下,然后对我说,自己就是气冲冲的。沉默了一段时间后,她说她其实是对我气冲冲的。我让她接着说。她说,有些想法怕自己说了后我会把她转介给别的治疗师,于是选择不说,憋在心里,憋出了“火气”,所以转嫁到了女儿身上。
就这个话题我们谈了一个月,再回到这个话题时,她说现在自己很高兴,很轻松,就是觉得有些话可以讲,不会产生多么严重的后果,有些事可以做,天不会因此塌下来,有些人可以得罪,两个人的关系也不会因此坏到哪里去。
杰里米的评论很有意思,他说鲍尔比的长寿使他能见证玛丽·安斯沃思对他理论的巨大贡献。玛丽·安斯沃思数年前来过中国,专讲心智化,其中一个细节让我很钦佩,那就是她找出以前的录像仔细看,进而发现了紊乱型的依恋关系。这种关系的外在表现通常很细微,转瞬即逝,比如孩子捂嘴的动作或者突然跌倒的行为。其实,对于特别小的婴儿,成人在一旁静静地观察远比直接去评论和干预他或她的行为更为恰当。现实生活中,太多自以为是的父母却往往帮孩子做决定和替孩子思考。
读鲍尔比的书还能学会一种方法,那就是观察法。作为父母,在开口或采取行动前,最好先观察。下面这个例子可以说明父母这样做的好处。一个孩子头撞在桌子角上咧嘴要哭,他的母亲立即扑过去,大声地问孩子撞疼没,摔着没。作为对母亲的回应,孩子开始哇哇大哭起来。试想一下,如果母亲看到孩子咧嘴时,反应不那么快,而是观察一下孩子的反应,她很可能会发现,孩子会继续他的游戏。
在对一名男婴、一名女婴为期一年的观察中,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母亲也希望加入讨论组,看看老师怎么讲,同学怎么反应。这两位母亲都是我的学生,她们自愿加入这个为期一年的网络母婴观察项目。我准许她们进入讨论组后不久,她们都自动退出,因为群里的其他母亲每次都会挑出她们做得不够好的地方,横加指责。是的,每次!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人父母,要承受孩子投射过来的愤怒,还要承受众人投射过来的不满(当然,众人的不满可能来自他们对自己父母的不满)。
读鲍尔比的书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去行使父母的职能,还可以使自己不那么焦虑、内疚和自责。父母不是天生的,现学现用,活学活用,从来都不晚!
施琪嘉
武汉心理卫生研究所所长
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主席
在中国当前的大环境下,成为母亲意味着什么?
《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和《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是鲍尔比的两本演讲集。这种出书的方式对我还是挺有参考意义的,特别适合像我这种不喜欢专门腾出时间写书的人。我常年针对家长群体开展讲座,以后可以参考这种方式出书。
约翰·鲍尔比的《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和《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这两本书可以被看作“依恋三部曲”的前世和今生。因为我之前曾组织翻译鲍尔比的“依恋三部曲”,所以在看这两本书时感觉特别熟悉。“依恋三部曲”是在《情感纽带的建立与破裂》的基础上重新组织、扩展而来的,而《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则是对“依恋三部曲”的进一步说明与更新。
鲍尔比试图说服精神分析领域的人接受依恋理论,所以他在这两本书中不断提及精神分析,同时会在一些关键的地方指出精神分析的不足。他一边想表达自己整体上是接纳精神分析的,对经典精神分析是认同的,一边又想表达经典精神分析侧重的是回顾性研究,而他的依恋研究更具有前瞻性、实证性和科学性,企图在某种程度上修正精神分析。他认为自己的理论是对精神分析的发展,而不是独立于精神分析。
事实上,一个理论的推广很可能会受到一些阻碍。在精神分析领域,鲍尔比的依恋理论并没有受到欢迎。在我看来,发展心理学家比精神分析学家更快接受了依恋理论,依恋理论在发展心理学领域的影响要远高于在精神分析领域的影响。
在本书的序言中,理查德·鲍尔比写道,依恋理论的推广工作并不是很顺利。我猜想部分原因是精神分析本身有一个独特的运作系统,任何可能撼动这个系统的理论都会遇到这个系统不自觉的抵抗。当年精神分析在全行业内已成为不可撼动的基石,依恋理论这块“他山之石”若想在精神分析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势必会遇到困难。对于我们中国读者来说,这也许构不成问题,因为精神分析和依恋理论对我们来说都是舶来品,我们的思维中并没有某些定势、偏向。
我想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为什么约翰·鲍尔比的儿子会说依恋理论的推广工作并不顺利。回顾家庭治疗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很多著名的家庭治疗师最早都是来自精神分析领域。最初,他们只能偷偷从事家庭治疗工作,因为家庭治疗并不被正统的精神分析所认可。这和在精神分析领域推广依恋理论时遇到的情况相似。经典精神分析理论并不强调分析真实的父母,而强调分析病人头脑中那个内化的父母。家庭治疗对真实父母的分析在很大程度上挑战了精神分析的理论和实践。
在促使儿童形成安全型依恋模式的过程中,母亲的作用尤为重要。这个母亲可以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母亲,也可以是行使母亲职责的其他人物。这也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母亲的焦虑水平。相关研究并没有教会母亲怎样成为足够好的母亲,只会警示问题母亲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事实上,对于中国的女性来说,成为好母亲并不仅仅是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的问题,还需要社会给予大量支持。在一些难以理解的社会问题发生后,我们常常把帽子扣在当事人的母亲身上,认为当前的问题是家教不好种下的祸根。我认为,在目前的社会大环境下,母亲受到的伤害是系统性的。
首先是重男轻女文化。很多女孩子在早年被抚养的过程中就是一个备受伤害的对象,在关键时刻会被牺牲掉。没有被善待的女性很难真正善待自己的孩子。或许曾经最好地对抗过重男轻女文化的就是独生子女政策,因为无论孩子是男是女,家庭都不得不爱这个孩子。在我看来,要改变中国重男轻女的文化任重道远。
其次是我国的法律对育儿女性的保护几乎是没有的。依恋模式的形成一般在两岁前,这个时期婴幼儿最需要母亲的照顾。我认为母亲全职陪孩子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好的,但是我从来不会建议女性做这样的选择,因为这种建议很可能会让女性陷入悲惨的境地。从法律角度来看,女性为家庭付出的隐性劳动——比如育儿——是没有价值的。如果离婚,孩子更可能会被判给经济能力更强的男性。事实上,男女在争夺孩子抚养权的时候更像是在进行一场经济上的竞争。因此作为全职母亲陪孩子,对很多女性来说是一场输不起的赌博。总之,我国法律在保护成为母亲的女性的权益方面存在的不足,在某种程度上也使得女性无法在儿童需要时为其提供安全的港湾。
最后是中国家庭边界的缺失。结婚就是形成一个新家庭,但是在中国文化下,“小家”很难从“大家”中独立出来。很多女性保不住自己的家庭边界,被迫卷入其丈夫的原生家庭,也就是“大家”当中。我们的文化鼓励四世同堂,男人往往不离开自己的原生家庭,他们结婚是换了一个娘——新娘,他们还是被照顾的男童,而不是一个可以保护妻子的男人,所以我们在中国的神话故事中几乎看不到男人去救妻子。我们看到的是儿子救母亲的故事,比如《宝莲灯》《白蛇传》。女性期待拯救自己的是她们的儿子。这是中国女性的集体无意识。母子共生是我们的文化所鼓励的,而在精神分析中,无法分离是一种病。母子共生是有排他性的,表现为男性和母亲一起排挤自己的妻子。当女性进入男性的家族时,便进入了一种失保护状态。在无法保护自己的家庭边界的情况下,已婚女性常常会陷入深深的抑郁。她们承受的既有来自原生家庭的痛,还有来自新家庭的痛。期待这些女性在自己的孩子有需求的时候还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就有些强人所难了。这些女性在有愤怒的时候更可能指向自己的孩子,因为对她们来说,伤害孩子是最安全的。
总之,在我看来,让越来越多的母亲能够成为孩子的安全基地,需要家庭、政府、社会协同努力。每一个被善待的女童更可能在未来成为一个合格的母亲。完善的法律将能够为母亲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提高全社会尊重家庭边界的意识将能够缓解母亲的焦虑和抑郁。
我想谈的另一个话题是家庭暴力。我的研究生做的研究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家庭暴力的问题。在家庭中,丈夫对妻子施暴,妻子转向孩子施暴,是很常见的情况。夫妻间的暴力和父母针对孩子的暴力,都会极大地降低孩子的安全感。
《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的一个章节是关于家庭暴力的。鲍尔比在文中指出了哪些人更有可能施虐,他们早年的依恋关系是怎样的。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鲍尔比指出,很多施虐者在原生家庭中都是受虐者。施虐有着代际传递的特点。鲍尔比认为,要打破这种代际传递,我们需要授之以鱼,进而实现授之以渔,也就是先要让那些施虐的父母体验被悉心养育的感觉,使其内化为自己的经验,从而产生养育的能力。
网瘾问题在青少年中间很普遍。当孩子出现网瘾时,一些父母往往会把他们送到网瘾训练营,有些甚至被不慎虐待致死。尽管这些父母没有直接对孩子施虐,但他们对孩子做出了形同抛弃的行为。鲍尔比在两本书中都阐述了父母抛弃孩子或威胁抛弃孩子对孩子造成的心理创伤。那些被送到网瘾训练营的孩子,即使身体没有受到伤害,心理也会因被父母背叛和抛弃产生创伤。
我在从事儿童工作的时候,最先处理的就是针对儿童的暴力。父母对孩子施暴的原因很多:觉得打了孩子才能让孩子“长记性”;对配偶有潜在的不满,通过攻击孩子来表达这种不满;对外界不会表达愤怒,于是迁怒
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 [A Secure Base]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安全基地:依恋关系的起源 [A Secure Base]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