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将节水灌溉技术与水盐调控模式及作物生长有机结合是实现水土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的重要内容。《旱区农田土壤水盐调控》系统地介绍了不同条件下旱区土壤水盐运移基本特征,数学模型和参数确定方法,典型作物耐盐特征,潜水蒸发与土壤盐分累积关系,微咸水和淡水膜下滴灌棉花生长特征和土壤水盐调控措施效果,微咸水和淡水地面灌溉下土壤水盐分布特征与典型作物和牧草生长状况,农田水盐均衡作物生长模型以及旱区土壤水盐调控模式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旱区农田土壤水盐调控》共9章,包括绪论,一维土壤水盐运移特征,滴灌土壤水盐运移特征,作物耐盐特征分析,排水地段土壤盐分分布特征,膜下滴灌棉花生长与土壤水盐调控,微咸水地面灌溉土壤水盐分布与作物生长,基于区域水盐平衡的作物生长模型和旱区土壤水盐综合调控模式。
目录
目录
总序一
总序二
总序三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研究进展 2
1.2.1 国内外滴灌研究进展 2
1.2.2 国内外微咸水研究进展 5
1.2.3 土壤水盐调控措施 11
1.3 研究方法 14
1.3.1 综合调查法 14
1.3.2 试验研究 14
1.3.3 数值模型模拟 14
参考文献 14
第2章 一维土壤水盐运移特征 21
2.1 淡水入渗土石混合介质水盐运移特征 21
2.1.1 土石混合介质水分运动特征研究 22
2.1.2 水平入渗法确定土石混合介质水力参数 28
2.1.3 水平入渗法确定土石混合介质的扩散率 33
2.1.4 土壤入渗代数模型在土石混合介质中的适用性研究 36
2.1.5 土石混合介质垂直一维积水入渗土壤盐分运移特征 41
2.2 微咸水入渗土壤水盐运移特征 45
2.2.1 非盐碱化土微咸水入渗特性 45
2.2.2 微咸水间歇特征分析 46
2.2.3 咸淡交替入渗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53
2.2.4 微咸水入渗模型的研究 55
2.2.5 次生碱土微咸水入渗特性及数学模型 66
2.2.6 微咸水入渗数学模型 74
2.3 潜水蒸发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特征 80
2.3.1 潜水蒸发特征分析 80
2.3.2 土壤输水特性对潜水蒸发的影响 87
2.3.3 潜水蒸发数学分析 96
2.3.4 潜水蒸发与盐分累积 100
2.4 潜水蒸发与土壤盐分积累特性研究 110
2.4.1 试验设计 110
2.4.2 土壤盐分积累特性研究 110
参考文献 121
第3章 滴灌土壤水盐运移特征 123
3.1 淡水滴灌土壤盐分分布特征 123
3.1.1 试验方法 123
3.1.2 点源交汇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特征 124
3.2 微咸水滴灌土壤水盐运移 140
3.2.1 试验方法 140
3.2.2 灌水矿化度对土壤水盐分布的影响 141
3.3 滴灌施加改良剂对土壤盐分分布影响 145
3.3.1 试验方法 145
3.3.2 随水滴钙对土壤水盐运移特征研究 146
3.3.3 随水滴钾对土壤水盐运移特征研究 151
参考文献 159
第4章 作物耐盐特征分析 161
4.1 棉花耐盐特征 161
4.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161
4.1.2 棉花种子发芽期耐盐性 163
4.1.3 土培棉花出苗的耐盐性 163
4.1.4 大田棉花出苗状况及耐盐性分析 167
4.2 灌溉水矿化度与土壤含盐量对作物及牧草生长的影响 169
4.2.1 试验方法 169
4.2.2 灌溉水矿化度和土壤含盐量对作物及牧草出苗情况的影响 170
参考文献 184
第5章 排水地段土壤盐分分布特征 186
5.1 排水地段基本特征和试验系统布设 186
5.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186
5.1.2 排水系统布设 186
5.1.3 排水地段土壤理化特性 187
5.1.4 地下水观测井布设与地下水埋深与矿化度 188
5.1.5 灌溉方案 192
5.2 排水系统排水效果分析 192
5.2.1 排水地段地下水水位变化特征 192
5.2.2 排水沟影响范围分析 193
5.2.3 排水沟深度与间距关系分析 194
5.3 排水地段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淡化特征 197
5.3.1 土壤含盐量变化特征 197
5.3.2 土壤含盐量与地下水埋深间关系 197
5.3.3 土壤含盐量与氯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含量关系 199
5.3.4 覆膜种植抑制盐分的效果分析 200
5.3.5 地下水矿化度变化特征 202
5.3.6 土壤含盐量与埋深和地下水矿化度的关系 202
5.4 地下水允许深度和合理排水沟深度确定 204
5.4.1 作物耐盐性 204
5.4.2 地下水允许深度确定 205
5.4.3 排水沟深度 205
5.4.4 排水沟间距 205
参考文献 205
第6章 膜下滴灌棉花生长与土壤水盐调控 207
6.1 微咸水滴灌棉田土壤水盐分布与棉花生长特征 207
6.1.1 试验方法 207
6.1.2 微咸水轮灌与混灌对土壤水分分布及耗水量的影响 208
6.2 化学改良对棉田土壤水盐分布与棉花生长影响 222
6.2.1 试验方法 222
6.2.2 化学改良对表层土壤容重的影响 223
6.2.3 化学改良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224
6.2.4 化学改良措施下土壤盐分分布特征 231
6.2.5 化学改良措施下棉花生理生长指标及数学模型 243
6.3 膜间调控对棉田土壤水盐分布与棉花生长的影响 251
6.3.1 试验方法 251
6.3.2 膜间处理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252
6.3.3 膜间处理对土壤盐分的影响 256
6.3.4 膜间处理对棉花生长的影响 260
参考文献 264
第7章 微咸水地面灌溉土壤水盐分布与作物生长 266
7.1 微咸水灌溉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 266
7.1.1 试验方法 266
7.1.2 微咸水混灌土壤水盐分布与冬小麦生长特征 268
7.1.3 微咸水轮灌土壤水盐分布与冬小麦生长特征 276
7.1.4 波涌灌土壤水盐分布与冬小麦生长特征 283
7.2 微咸水灌溉对油葵生长的影响 294
7.2.1 试验方法 294
7.2.2 微咸水灌溉对土壤水盐分布与油葵生长的影响 296
7.2.3 调控方法对土壤水盐分布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320
参考文献 336
第8章 基于区域水盐平衡的作物生长模型 337
8.1 气象模块 339
8.1.1 有效积温 339
8.1.2 参考作物蒸发蒸腾量 340
8.2 水量平衡模块 341
8.2.1 地表 342
8.2.2 根区 342
8.2.3 过渡区 343
8.2.4 含水层 344
8.2.5 地下水位的计算 344
8.2.6 灌溉效率和灌溉充分性 345
8.3 盐分平衡模块 346
8.3.1 根区盐分 346
8.3.2 过渡区盐分 347
8.3.3 排水及井水浓度 347
8.4 作物模块 348
8.4.1 叶面积指数模型 348
8.4.2 叶面积指数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 349
8.4.3 作物收获指数 349
8.4.4 根系吸水 350
8.4.5 基于收获指数的产量模型 352
8.5 作物生长模型 353
8.5.1 试验方法 353
8.5.2 基于有效积温的棉花相对叶面积指数增长模型 353
8.5.3 叶面积指数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 355
8.5.4 产量模型 355
8.6 模型预测 356
8.6.1 参数确定 357
8.6.2 地下水位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358
8.6.3 地下水矿化度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359
参考文献 360
第9章 旱区土壤水盐综合调控模式 362
9.1 膜下滴灌开发利用盐碱地技术体系 362
9.1.1 冬灌土壤水盐分布特征 362
9.1.2 长期膜下滴灌土壤含盐量分布特征 368
9.1.3 膜下滴灌土壤水盐调控模式 374
9.2 微咸水安全利用技术体系 376
9.2.1 微咸水地面灌溉安全利用模式 376
9.2.2 微咸水滴灌安全利用模式 378
参考文献 379
旱区农田土壤水盐调控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旱区农田土壤水盐调控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