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混元太极的习练对象是人自身精气神三者合一的整体,所以本系列书籍中的拳法、桩法,都是围绕精气神三方面为核心展开阐述的。《混元太极拳功法学》的第一部分(第一章)详细论述了混元太极的“调身、调息、调心”之心法。其在理法上各有侧重,在实践中相互为用。修炼者在习练混元太极各套路、桩法的过程中要做到调身、调息、调心三者合一,特别是注重调整心态,时刻保持心平气和;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保持一贯,行住坐卧,不离“这个”。
第二部分(第二章)阐述的混元太极十大理论是在传统太极理论的基础上借鉴了“儒、释、道”之经典,分述拳论、精论、气论、神论……道论。习练混元太极,除了每日行拳走架、活桩习练和揉手听劲之外,更是要把修炼生活化,做到行住坐卧,无时不悟,无刻不禅,无处不拳。混元太极内功心法有效地破解了人体生命奥秘,当套路、桩法习练到深层次后,身体内部会发生质的变化,产生一种无形的能量(体内能量由量变到质变)。修炼者必须先明其理、循其道,才能功到自然成。
第三部分详细介绍了六十四式混元太极拳的“动作详解、攻防含义、康复养生”和敛气人脏五元桩的“动作详解、意境指导、内涵解说”以及拳法、桩法的内功心法……混元太极不仅是一门武学,更是一门人体生命科学,需要习练者细心体悟,方能成就太极大道。
作者简介
释延龙(原名:娄夏来),自幼酷爱武术,毕业于河南大学少林武术学院。专于少林功夫、太极拳、内丹修炼。曾在国内、国际武术比赛中荣获奖牌百余枚,多次团体第-名。先后师从释永乾、甄隐、冯根怀等二十多位,名师大家,于少林、武当、峨嵋、燕山、崂山等地研修四十余载。曾任中国嵩山少林禅寺武术气功学校校长、国际少林武术研究院院长、国际混元太极健身养生中心主任、总教练。
现任国际人体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国际混元太极教育学院院长,国际功夫联合会混元太极总会会长。国际高级武术教练员,国家一级武术套路裁判员,国际功夫套路、技击裁判员。前后荣获全国中医养生杰出人才奖、武术家贡献奖、*有影响力社团奖,优秀裁判*****裁判长等荣誉。
毕生致力于研探儒释道、禅武医、人体生命科学,创编混元太极及内功自然疗法。从教三十余年,出访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弟子学员遍布海内外,为国家、国际体育健身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混元太极拳功法学综述
第一节 调身是练好混元太极拳的基础
一、调身的含义
二、习练混元太极拳对身形各部的要求
三、习练混元太极拳静功的体式要求
四、调整身形益寿延年
第二节 调息是练好混元太极拳的关键
一、调息的含义
二、呼吸的种类
三、混元太极拳整体习练调息(胎息)法
第三节 调心是练好混元太极拳的根本
一、调心的含义
二、混元太极拳借鉴佛道儒三家“调心”心法
三、练混元太极拳须性命双修(调心与调身的关系)
四、练混元太极拳须体悟“六妙法门”(静坐禅修入大道)
第二章 混元太极拳十大理论
第一节 混元太极拳的十大理论名称
第二节 混元太极拳的十大理论详解
一、拳之论
二、精之论
三、气之论
四、神之论
五、心之论
六、意之论
七、理之论
八、情之论
九、招之论
十、道之论
第三章 六十四式混元太极拳义解
第一节 六十四式混元太极拳综述
一、“炼精化炁”养身心
“炼炁化神”走虚灵
三、“炼神还虚”人大道
第二节 六十四式混元太极拳拳谱与动作名称
第三节 六十四式混元太极拳动作详解
第四节 六十四式混元太极拳口令词
第四章 敛气入脏五元桩义解
第一节 敛气人脏五元桩综述
一、习练本桩法增补人体混元气
二、简述敛炁入脏五元桩之内功心法
三、简述修炼混元太极拳由量变到质变的练功效应
第二节 敛气人脏五元桩功谱及动作名称
第三节 敛气入脏五元桩解述
第四节 敛炁入脏五元桩口令词
附录
一、太极拳解
二、混元太极拳解
三、人身太极解
四、十三势行功心解
五、十三势行功要解
六、八五十三势长拳解
三十八、太极指明法
三十九、太极审敌法
四十、太极行功说
四十一、太极行功歌
四十二、积气开关说
四十三、太极丹功要术
后记
前言/序言
太极拳扎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历经千年演化:发展和传承,是中华武学文化之瑰宝。内家拳术指出:“若要练好太极拳,首先要练好丹田混元气(丹田内气)。”这是衡量一个武术家功底的重要标志。“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练拳者如果不修炼内功,就好似大树没有根,拳打得再漂亮,也是天天在消耗体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将会力不从心。所以拳家指出:“武术(套路)是内功的基础,内功是武术(套路)的命根。”习练混元太极从内功人手,修炼精(形)、气、神,要求“以内为主,内外兼修”,“形神相合,禅武一体”,由太极功人手修炼太极拳直走太极道。
人本血肉之躯,在修炼中必须整体强化精、气、神的功能。古人日:“人之生也,安而不病,壮而不老,生而不死,何道可至如此?”自古以来,有许多老人去世时没有疾病,俗称无疾而终。有人曾问,没有病为什么会死呢?这是因为体内的混元气消耗完了。人体实为两个系统,外形的身躯与四肢(包括皮肉筋脉骨、五脏六腑)是第一系统,而精、气、神则为第二系统。社会上一般性的锻炼皆属于练第一系统。但第一系统是有限的,其可比一盏油灯,即使没有风吹雨打等外来因素,灯内的油耗尽了同样会熄灭。所以,我们要想长寿,只是不生病还不行,必须对第二系统进行开发(习练内功),修炼自身的精、气、神,学会收虚空大自然更多的混元气(能量)为己所用,达到炼炁入骨,敛炁入脏,不断地给“灯”内加油(混元气),才能内气充足,鹤发童颜。
混元太极有九套主要拳法、六套主要桩法,从拳法(套路)到桩法(内功),动作千变万化,层次井然,拳功一体,理法圆融,是一个循序渐进、科学完整的锻炼体系。《混元太极拳功法学》是在《混元太极拳入门》《元太极拳健身养生学》《混元太极拳拳学》的基础上,进一步诠释混元太极之精髓。本书是混元太极习练者习武(修道)的必修课程。
混元太极的习练对象是人自身精气神三者合一的整体,所以本系列书籍中的拳法、桩法,都是围绕精气神三方面为核心展开阐述的。本书的第一部分(第一章)详细论述了混元太极的“调身、调息、调心”之心法。其在理法上各有侧重,在实践中相互为用。修炼者在习练混元太极各套路、桩法的过程中要做到调身、调息、调心三者合一,特别是注重调整心态,时刻保持心平气和;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保持一贯,行住坐卧,不离“这个”。
第二部分(第二章)阐述的混元太极十大理论是在传统太极理论的基础上借鉴了“儒、释、道”之经典,分述拳论、精论、气论、神论……道论。习练混元太极,除了每日行拳走架、活桩习练和揉手听劲之外,更是要把修炼生活化,做到行住坐卧,无时不悟,无刻不禅,无处不拳。混元太极内功心法有效地破解了人体生命奥秘,当套路、桩法习练到深层次后,身体内部会发生质的变化,产生一种无形的能量(体内能量由量变到质变)。修炼者必须先明其理、循其道,才能功到自然成。
第三部分详细介绍了六十四式混元太极拳的“动作详解、攻防含义、康复养生”和敛气人脏五元桩的“动作详解、意境指导、内涵解说”以及拳法、桩法的内功心法……混元太极不仅是一门武学,更是一门人体生命科学,需要习练者细心体悟,方能成就太极大道。
本书在编撰的过程中得到了李兴丽、胡亭琨、孟森、张明强、莫海军、陈海涛、许文、楼高正、Montanaro Sandra、Marsilio Giuseppe等同仁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不足之处,深望同仁和健身爱好者予以批评、指正。愿此书的出版能为国家和人民的体育、健身、养生事业做出微薄的贡献。
《混元太极拳功法学》图书简介 一、 核心理念与训练体系: 《混元太极拳功法学》并非一部仅聚焦于技击招式的武术教程,而是一部深入探究混元太极拳内在精髓、系统阐述其科学训练方法的功法学著作。本书旨在引领读者超越表面动作的模仿,直抵混元太极拳“形神合一”、“内外兼修”的修炼境界。其核心理念在于,混元太极拳并非孤立的肢体运动,而是通过一套严谨的功法体系,调动人体的整体性,实现气血通畅、筋骨强健、精神饱满的和谐状态。 本书的训练体系以“混元”二字为统领,强调的是“混”——即阴阳、虚实、动静、刚柔等对立统一的和谐融合;“元”——即人体的根本、元气、元精、元神。因此,功法训练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围绕着如何培植和运用人体的“元”气,以及如何将身体的各个部分、内在的精气神融汇一体,达到一种浑然天成的混元状态。 二、 结构与内容详解: 本书的结构设计严谨,层层递进,既有理论的深度,又有实践的指导性。 第一部分:混元太极拳的哲学基础与理论溯源 混元思想的哲学意蕴: 深入剖析“混元”这一中国传统哲学概念在太极拳修炼中的应用。探讨其与道家“道法自然”、“返璞归真”思想的联系,以及如何理解“一气化三清”、“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等深邃哲理与太极拳修炼的内在关联。 太极拳的演变与混元学说的确立: 回顾太极拳流派的演变历程,重点阐述混元太极拳在这一过程中是如何在理论和实践上逐渐成熟,并形成其独特的功法体系。强调混元太极拳并非凭空产生,而是对传统太极拳精义的继承、发展与升华。 气、意、形、神的辩证统一: 详细解析混元太极拳中“气”、“意”、“形”、“神”四个修炼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阐述如何通过特定的练功方法,使“意”导“气”,“气”催“形”,最终达到“形神合一”的修炼目标。 第二部分:混元太极拳基础功法解析 桩功的精义与方法: 站桩: 详细讲解站桩作为混元太极拳根基的重要性。介绍不同桩法的要领,如“混元桩”、“抱球桩”、“开合桩”等,并深入阐述其在松肩、沉肘、含胸、拔背、松腰、敛臀、虚灵顶劲、全身放松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强调站桩不仅仅是身体的静态保持,更是内气运行、筋骨舒展、精神集中的关键过程。 桩功中的身法与意识: 教授如何在站桩过程中做到“内固精神,外示安逸”,如何运用意识引导气血在周身运行,以及如何通过桩功训练建立起身体的整体感知。 导引与呼吸功法: 吐纳术: 介绍混元太极拳特有的吐纳方法,包括腹式呼吸、逆腹式呼吸、胎息法等,并解释这些呼吸方法如何帮助调和气血、宁心安神。 八段锦与五禽戏的混元化改造: 结合混元太极拳的理论,对传统八段锦、五禽戏等养生功法进行功法动作的优化和意念的导引,使其更符合混元太极拳的修炼理念。 发劲与用力的奥秘: 整劲的生成: 阐述混元太极拳如何通过整体协调,将局部力量整合成一股强大的“整劲”。详细讲解“腰为主宰”、“四肢皆由腰发”的原理。 节节贯穿与弹抖劲: 教授如何做到“节节贯穿”,使劲力从脚底到手指,如同鞭梢一般,传递有力。讲解“弹抖劲”的产生机制,以及如何在实战中运用。 第三部分:混元太极拳套路功法精研 套路动作的分解与合练: 并非简单列出套路招式,而是将每一个动作进行功法层面的深度解析。例如,一个看似简单的“起势”,在混元太极拳中就包含了松沉、拔背、含胸、顶劲等多个功法要点。 动作与呼吸、意念的配合: 强调套路练习中“形随气动,意随气行”的原则。指导读者如何在每一个动作的完成过程中,将呼吸的深长匀细与意念的集中专一融为一体。 套路中的身法、步法、劲力运用: 深入剖析套路中各个动作的内含劲力,如掤、捋、挤、按、采、挒、肘、靠等,以及如何通过腰胯的转动、重心的转换来完成这些劲力的变化。 “走架”与“发劲”的桥梁: 阐述套路练习不仅是为了套路本身的流畅,更是为了在“走架”中将基础功法内化为身体的本能,为最终的“发劲”打下坚实基础。 第四部分:混元太极拳的内修与实践 气血运行的调控: 讲解如何通过功法训练,主动调控周身气血的运行,达到“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健康状态。介绍“小周天”、“大周天”的初步概念及在混元太极拳中的体现。 精神修炼与心性涵养: 强调混元太极拳的修炼不仅仅是身体层面的锻炼,更是精神层面的提升。探讨如何在练拳过程中做到“心静体松”、“内外和谐”,以及如何将这种宁静、和谐的状态带入日常生活中。 身心健康的实践应用: 结合现代医学和养生学理论,阐述混元太极拳在改善慢性病、增强免疫力、缓解压力、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实际效果。 技击应用与功法转化: 在功法的基础上,适当引入混元太极拳的技击原理,但重点不在于招式的攻防,而在于如何将深厚的功法内力转化为实用的技击能力。强调“不争之德”,以柔克刚,以静制动。 三、 训练方法与指导特色: 《混元太极拳功法学》在训练方法上,注重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每一项功法的讲解都配有清晰的理论阐述,让读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细节化指导: 对每一个动作的要领、身体的微调、意念的引导都做了极为细致的描述,力求让读者能够在家中也能准确地进行练习。 强调体悟与自省: 鼓励读者在练习过程中,多去体会身体的感觉,反思练功中的得失,从而不断调整和提高。 科学性与趣味性并存: 在保证科学严谨性的同时,也力图让练功的过程充满乐趣,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体会到身心的变化。 四、 目标读者群: 本书适合所有对混元太极拳感兴趣的初学者、有一定太极拳基础但希望深入理解功法精髓的爱好者,以及对中国传统养生功法、武术理论有追求的读者。无论您是为了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还是为了追求武术的更高境界,本书都能为您提供一套完整、科学、有效的功法训练指导。 总结: 《混元太极拳功法学》是一部承载着深厚传统文化底蕴,又具备现代科学训练体系的功法专著。它将带领读者走进一个关于身体、能量、意识的宏大世界,通过一套系统、科学、精妙的功法训练,帮助您重塑健康的身心,开启一段和谐、充实的人生旅程。本书不是简单的武术秘籍,而是一本关于如何通过后天努力,开发人体潜能,达到“天人合一”之境的生命哲学实践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