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N/NFV 重構網絡架構 建設未來網絡

SDN/NFV 重構網絡架構 建設未來網絡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鞠衛國,張雲帆,喬愛鋒,梁雪梅,盧林林 ... 著
圖書標籤:
  • SDN
  • NFV
  • 網絡架構
  • 未來網絡
  • 網絡重構
  • 雲計算
  • 網絡虛擬化
  • 通信技術
  • 網絡工程
  • 5G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思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人民郵電齣版社
ISBN:9787115472175
版次:1
商品編碼:12256581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7-12-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2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1. 本書作者長期從事網絡技術研究,有豐富的工程建設實踐經驗。
2. 內容豐富、係統,圖文並茂,能為讀者在思考“如何重構網絡架構,如何建設未來網絡”時提供一定的藉鑒和思路。
3. 本書的著重點在於網絡重構,而這正是目前業界普遍關注的焦點。

內容簡介

《SDN/NFV 重構網絡架構 建設未來網絡》首先解讀瞭網絡重構的驅動力、內涵與願景,然後對SDN、NFV和雲計算等網絡重構的三大支柱技術進行瞭講解,並對編排器的作用進行瞭說明。在此基礎上,介紹瞭國外主流運營商網絡重構的內容,重點分析瞭國內三大運營商網絡重構的整體戰略、演進路徑、具體舉措,以及網絡重構對於運營重構、管理重構産生的影響,闡述瞭SDN/NFV技術在各個專業網絡中的應用。
《SDN/NFV 重構網絡架構 建設未來網絡》電信運營商、電信設備製造商、電信設備提供商、電信谘詢業的從業人員和科研院所高校師生,以及關注通信行業技術發展的相關人士。

作者簡介

梁雪梅,江蘇省郵電規劃設計院有限責任公司通信信息技術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級高-級工程師,江蘇省注冊谘詢專傢,通信建設評標專傢,信息係統項目管理師。 多次承擔橫跨多專業、多領域的省(部)級大型項目總負責人,完成的項目範圍比較廣,不僅包括瞭交換/核心網專業中的所有網元和技術,比如IMS、EPC、軟交換、固網智能化、3G核心網、ALL IP、長途局、獨立匯接局等,還承擔瞭跨多專業的綜閤性項目——信息化的規劃和谘詢工作,取得技術水平。 主持的項目獲得國傢、省(部)級奬項10多項,參與行標和企標規範編製2項;發錶論文近20篇;牽頭完成譯著1部,閤作完成專著1部。

目錄

第 1章 網絡重構解讀 1
1.1 網絡發展的曆史趨勢 1
1.1.1 網絡變革的曆史 1
1.1.2 網絡演進的趨勢 3
1.2 網絡重構的驅動力 4
1.2.1 運營商麵臨的挑戰 4
1.2.2 IT架構發展的經驗 4
1.2.3 新興業務的驅動 5
1.3 網絡重構願景 6
1.3.1 新一代網絡關鍵特徵 6
1.3.2 新一代網絡參考架構 6
1.4 網絡重構的關鍵技術 8
1.4.1 SDN 8
1.4.2 NFV 10
1.4.3 雲計算 11
1.4.4 SDN與NFV關係 12
1.4.5 部署麵臨問題 13
1.5 網絡重構小結 15
1.5.1 網絡重構成為發展主題 15
1.5.2 推進網絡重構的策略 16
第 2章 SDN技術概述 19
2.1 SDN的概念與發展 19
2.1.1 SDN的起源 19
2.1.2 SDN的概念 21
2.1.3 SDN的優勢 22
2.2 SDN架構解讀 23
2.3 SDN産業生態 24
2.4 SDN相關組織 26
2.4.1 開源與標準 26
2.4.2 開源組織 27
2.4.3 標準化組織 29
2.5 SDN發展中的挑戰 32
第3章 SDN控製器解析 34
3.1 SDN控製器主要功能 34
3.2 SDN控製器性能指標 35
3.3 SDN控製器接口協議 36
3.3.1 南嚮接口 36
3.3.2 南嚮接口總結比較 43
3.3.2 北嚮接口 44
3.3.3 東西嚮接口 46
3.4 主流SDN控製器 47
3.4.1 ODL 47
3.4.2 ONOS 50
3.4.3 ODL與ONOS的比較 53
3.4.4 其他開源控製器 54
3.5 SDN控製器與傳統網管的區彆 56
3.5.1 傳統網管技術特徵 56
3.5.2 SDN控製器與網管的融閤發展 57
第4章 NFV技術概述 59
4.1 NFV的概念與影響 59
4.1.1 産生的背景 59
4.1.2 NFV的概念 60
4.1.3 NFV的影響 61
4.2 NFV的參考架構 62
4.2.1 主要模塊 62
4.2.2 主要接口 63
4.2.3 部署方式 64
4.3 NFV轉發性能提升 65
4.3.1 影響因素 66
4.3.2 優化方法 68
4.3.3 提升建議 70
4.4 NFV分層解耦與集成 71
4.4.1 NFV解耦現狀 71
4.4.2 技術挑戰 72
4.4.3 實施建議 72
4.5 NFV MANO 73
4.5.1 係統架構 73
4.5.2 管理模式 74
4.5.3 VNFM類型 76
4.5.4 NFVO部署 78
4.6 NFV組織與項目 79
4.6.1 ETSI 79
4.6.2 3GPP 80
4.6.3 ITU-T 81
4.6.4 IETF 81
4.6.5 CCSA 81
4.6.6 OPNFV 81
4.6.7 OSM 84
4.6.8 Openstack 84
4.7 NFV發展展望 85
第5章 編排器技術概述 86
5.1 編排器概述 86
5.1.1 編排器的概念 86
5.1.2 編排器的作用 87
5.2 編排器的類型 88
5.2.1 SDN編排器 88
5.2.2 NFV編排器 89
5.2.3 協同/業務編排器 89
5.3 主流編排器項目 89
5.3.1 OPEN-O 90
5.3.2 ECOMP 92
5.3.3 ONAP 94
5.3.4 LSO 94
5.4 編排器發展展望 95
5.4.1 編排器的關鍵技術 95
5.4.2 編排器標準與開源的關係 96
5.4.3 編排器與OSS的關係 96
第6章 雲計算技術概述 98
6.1 雲計算概述 98
6.1.1 起源與發展 98
6.1.2 概念與特點 99
6.1.3 服務模型與架構 100
6.1.4 部署模式 101
6.1.5 發展現狀 102
6.2 雲計算與網絡重構 103
6.2.1 雲計算是網絡重構的關鍵驅動力 103
6.2.2 雲計算是網絡重構的基礎 104
6.2.3 雲計算應對網絡重構不斷演進 104
6.2.4 雲計算和網絡一體化發展 105
6.2.5 雲計算和網絡密切協同 105
6.3 雲計算關鍵技術 106
6.3.1 分布式計算 106
6.3.2 服務器虛擬化 107
6.3.3 雲存儲 107
6.3.4 雲數據中心網絡 108
6.3.5 雲管理平颱 110
6.3.6 雲安全 110
6.4 雲計算標準化與開源技術 112
6.4.1 雲計算標準化 112
6.4.2 雲計算開源技術 114
6.5 雲計算發展趨勢 117
第7章 運營商網絡重構策略 119
7.1 概述 119
7.2 國外運營商網絡重構 120
7.2.1 北美 120
7.2.2 歐洲 121
7.2.3 日本 122
7.3 國內運營商網絡重構 123
7.3.1 中國電信CTNet2025 123
7.3.2 中國移動NovoNet2020 126
7.3.3 中國聯通CUBE-Net 2.0 129
7.4 網絡重構的切入點 132
7.4.1 構建泛在、高速、智能的基礎網絡 132
7.4.2 藉中心機房DC化推進雲計算基礎設施建設 135
7.4.3 建立網絡與IT融閤的新一代運營支撐係統 136
7.4.4 推齣雲網協同的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服務 136
7.5 網絡重構的演進路徑 137
7.5.1 近期(起步階段) 137
7.5.2 中遠期(深化階段) 138
7.6 國內運營商網絡重構舉措和場景 138
7.6.1 中國電信網絡重構 138
7.6.2 中國移動網絡重構 139
7.6.3 中國聯通網絡重構 142
7.7 網絡重構對運營商轉型升級的影響 145
7.7.1 業務重構 145
7.7.2 運營重構 149
7.7.3 管理重構 149
7.7.4 開發運營一體化 150
7.7.5 標準和開源並存 150
7.7.6 采購模式的轉變 151
第8章 運營商網絡重構實踐 152
8.1 網絡中心從CO嚮DC轉變 152
8.1.1 多級DC網絡架構與CO重構 152
8.1.2 開源網絡重構項目CORD 153
8.1.3 中國電信的演進方案 155
8.1.4 中國移動的演進方案 158
8.1.5 中國聯通的演進方案 159
8.2 SDN/NFV在隨選網絡中的應用 161
8.2.1 隨選網絡産生的背景 161
8.2.2 隨選網絡的特徵與價值 162
8.2.3 隨選網絡的核心功能 162
8.2.4 隨選網絡的應用案例 164
8.2.5 隨選網絡技術小結 165
8.3 SDN/NFV在雲網協同中的應用 166
8.3.1 雲服務的價值依賴於網絡 166
8.3.2 雲網協同的含義 166
8.3.3 SDN/NFV是雲網協同的關鍵手段 167
8.3.4 麵嚮企業用戶的典型雲網協同場景 168
8.4 SDN/NFV在雲數據中心的應用 169
8.4.1 在雲數據中心內部的應用 169
8.4.2 利用SDN+VxLAN技術構建vDC 171
8.4.3 利用SDN進行DC之間的流量調優 173
8.5 SDN/NFV在廣域網的應用 174
8.5.1 SD-WAN概述 174
8.5.2 SD-WAN應用場景 175
8.5.3 SD-WAN發展展望 177
8.6 SDN/NFV在城域網的應用 177
8.6.1 城域網發展麵臨的挑戰 177
8.6.2 vBRAS的發展 179
8.6.3 vBRAS技術架構 181
8.6.4 vBRAS的實現方式 183
8.6.5 vBRAS典型部署場景分析 184
8.6.6 vBRAS未來發展分析 186
8.7 SDN/NFV在傳送網的應用 187
8.7.1 傳送網引入SDN的需求 187
8.7.2 傳送網引入SDN的優勢與挑戰 187
8.7.3 軟件定義傳送網的典型場景 188
8.7.4 傳送網重構實踐 190
8.8 SDN/NFV在接入網的應用 192
8.8.1 接入網麵臨的問題 192
8.8.2 應用場景分析 193
8.8.3 接入網的重構目標架構 194
8.8.4 關鍵技術 195
8.9 SDN/NFV在核心網的應用 196
8.9.1 核心網的重構目標架構 197
8.9.2 核心網重構策略 197
8.10 SDN/NFV在5G網絡的應用 201
8.10.1 5G網絡架構 201
8.10.2 切片的概念 202
8.10.3 切片的特點 203
8.10.4 切片的分類與部署 204
8.10.5 切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204
8.10.6 切片的技術基礎 205
8.10.7 切片後續需研究的關鍵技術 205
總結與展望 206
縮略語 207
參考文獻 216
《超越SDN/NFV:下一代智能網絡架構的藍圖》 內容簡介 在信息爆炸、萬物互聯的時代,傳統的網絡架構正麵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從 SDN(軟件定義網絡)和 NFV(網絡功能虛擬化)的齣現,到如今我們步入一個更加智能、更加融閤、更加開放的網絡新紀元,網絡技術的演進從未停歇。本書《超越SDN/NFV:下一代智能網絡架構的藍圖》並非僅僅是對 SDN/NFV 概念的簡單復述或對其技術細節的深入剖析,而是站在更高的視角,審視 SDN/NFV 之後,網絡架構將如何演變,如何纔能真正構建齣支撐未來海量連接、極緻體驗、以及顛覆性創新的智能網絡。 本書旨在為廣大網絡技術研究者、工程師、架構師以及行業決策者提供一份關於未來網絡架構的深度洞察和前瞻性指引。我們不迴避 SDN/NFV 在推進網絡開放化、自動化和靈活性方麵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但更著重於探討這些成就所暴露齣的局限性,以及如何在此基礎上,構建更加強大、更具韌性、更智能的網絡。 第一部分:SDN/NFV 的深層反思與演進動力 我們首先會深入分析 SDN 和 NFV 這兩大技術範式的核心價值和內在邏輯。SDN 以其控製與轉發分離的理念,實現瞭網絡的集中化、可編程化,極大地提升瞭網絡的靈活性和管理效率。NFV 則通過將傳統的硬件網絡功能(如防火牆、負載均衡器)虛擬化為軟件,運行在通用硬件上,打破瞭硬件鎖定,降低瞭成本,加速瞭業務部署。 然而,隨著網絡規模的不斷擴大和業務場景的日益復雜,SDN/NFV 也暴露齣其固有的挑戰: 集中式控製的瓶頸: 盡管 SDN 實現瞭控製的集中化,但在超大規模分布式環境中,單一的控製平麵可能成為性能瓶頸,並且對網絡的可控性和可靠性提齣更高要求。 虛擬化帶來的開銷與復雜性: NFV 雖然降低瞭成本,但也引入瞭額外的虛擬化開銷、管理復雜度以及性能損耗。如何實現高效的虛擬化部署和資源管理,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安全性的新挑戰: 開放的網絡架構和虛擬化環境,為網絡安全帶來瞭新的攻擊麵。傳統的安全模型需要被重新審視和升級。 多域協同與編排的難題: 在復雜的異構網絡環境中,如何實現跨域、跨廠商的無縫協同和自動化編排,依然是巨大的挑戰。 對實時性與確定性的需求: 隨著工業互聯網、自動駕駛等對網絡實時性、確定性要求極高的場景的齣現,現有 SDN/NFV 架構在滿足這些需求方麵存在明顯不足。 在深入反思 SDN/NFV 的基礎上,本書將重點探討推動下一代網絡架構演進的幾個關鍵動力: 海量連接與多樣化應用: 物聯網、5G/6G、邊緣計算等技術的普及,催生瞭爆炸式增長的設備連接和極其多樣化的應用場景,對網絡的帶寬、時延、可靠性、安全性都提齣瞭前所未有的要求。 人工智能與機器學習的賦能: AI/ML 的崛起為網絡帶來瞭智能化升級的契機。從網絡規劃、配置、故障診斷到資源調度、安全防護,AI/ML 能夠極大地提升網絡的自動化水平和決策能力。 分布式與去中心化趨勢: 麵對中心化控製的瓶頸以及對數據主權、隱私保護的需求,分布式、去中心化的網絡架構正在成為一種新的探索方嚮。 對確定性網絡與邊緣智能的追求: 工業自動化、自動駕駛、遠程醫療等對網絡性能有著嚴格要求的領域,迫切需要確定性、低時延、高可靠的網絡服務。邊緣計算的發展,更是將智能推嚮網絡邊緣。 可持續發展與綠色網絡: 隨著數據中心和網絡規模的激增,能源消耗成為一個日益突齣的問題。下一代網絡架構需要考慮能效優化和可持續性。 第二部分:下一代智能網絡架構的核心要素 基於對 SDN/NFV 的反思和驅動力分析,本書將係統性地闡述構建下一代智能網絡架構所必需的核心要素: 2.1 智能控製平麵:從集中到分布式與自適應 AI/ML 驅動的網絡決策: 探討如何將 AI/ML 技術深度融閤到網絡控製平麵,實現網絡狀態的實時感知、預測性分析、自動化策略生成和優化。例如,基於強化學習的網絡流量調度、基於預測性維護的網絡故障預警等。 分布式控製與聯邦學習: 針對超大規模網絡,探討分布式控製架構的必要性,以及如何通過聯邦學習等技術,在保護數據隱私的前提下,實現跨區域、跨設備的模型訓練和智能決策。 意圖驅動的網絡管理 (Intent-Based Networking, IBN): 深入解析 IBN 的理念,如何將業務需求(意圖)轉化為網絡策略,實現從“如何配置”到“需要什麼”的轉變,大幅簡化網絡管理。 動態自適應的網絡調優: 討論網絡如何根據實時業務需求、流量負載、環境變化等因素,動態地調整其運行參數和拓撲結構,實現最優性能。 2.2 泛在化的邊緣智能與算力網絡 邊緣智能的架構模型: 探討不同層次的邊緣計算架構(如近端邊緣、遠端邊緣),以及如何在這些節點部署智能服務,實現低時延、高效率的本地化處理。 算力網絡與算網融閤: 闡述算力不再是獨立的資源,而是與網絡能力緊密結閤,形成“算力即服務”的新範式。探討如何實現算力的按需調度、靈活部署和高效利用。 雲邊協同的智能編排: 研究如何有效地將雲端強大的計算和存儲能力與邊緣的實時處理能力相結閤,實現端到端的智能服務。 麵嚮 AI/ML 的邊緣推理與訓練: 探討如何為邊緣設備和節點提供高效的 AI/ML 模型推理和小型化訓練能力,支撐本地智能應用。 2.3 確定性網絡與極緻性能保障 確定性時延與抖動的保障機製: 詳細介紹實現低時延、低抖動的關鍵技術,如時間敏感網絡 (TSN)、擁塞控製策略、QoS 機製的演進等。 高可靠性與容錯機製: 探討如何設計高可靠的網絡架構,包括冗餘機製、故障檢測與恢復、網絡切片的高可用性保障等。 麵嚮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的特定需求: 深入分析這些領域對網絡性能的特殊要求,並提齣相應的網絡設計和優化方案。 2.4 安全與隱私的內生化設計 零信任安全模型在網絡中的應用: 探討如何在 SDN/NFV 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零信任安全理念,對所有網絡流量和訪問進行嚴格認證和授權。 AI 驅動的安全防護: 研究利用 AI/ML 進行異常檢測、威脅情報分析、自動化響應,構建主動防禦的安全體係。 數據隱私與安全保護: 探討如何在網絡傳輸和處理過程中,保護用戶數據隱私,包括差分隱私、聯邦學習等技術在網絡安全中的應用。 區塊鏈在網絡安全與信任體係中的潛力: 審視區塊鏈技術在實現網絡身份認證、數據溯源、安全審計等方麵的應用前景。 2.5 新型網絡連接與資源抽象 服務鏈與服務編排的智能化: 探討如何利用 AI/ML 優化服務鏈的部署和動態重配置,實現更加智能的服務編排。 網絡切片的高級應用: 深入研究網絡切片在不同業務場景下的精細化管理和動態調整,以及跨域網絡切片的協同。 通用硬件與可編程硬件的協同: 探討如何平衡通用硬件的成本效益與可編程硬件的性能優勢,構建靈活且高效的網絡基礎設施。 量子網絡與未來連接的可能性: 簡要探討量子計算和量子通信對未來網絡架構可能帶來的顛覆性影響。 第三部分:下一代智能網絡架構的實現路徑與挑戰 在詳細闡述瞭下一代智能網絡架構的核心要素後,本書將進一步探討實現這些願景的路徑與麵臨的挑戰: 標準化與互操作性: 分析當前標準化進展,以及如何推動跨廠商、跨技術的互操作性,避免形成新的技術壁壘。 技術融閤與生態構建: 探討如何促進 SDN、NFV、AI/ML、邊緣計算、雲計算等技術的深度融閤,以及構建開放、閤作的産業生態。 人纔培養與技能升級: 指齣下一代網絡架構對人纔的技能要求,並提齣相應的人纔培養和知識更新策略。 部署與演進策略: 提齣不同行業、不同場景下,下一代智能網絡架構的逐步演進和部署策略,以及如何平滑過渡。 商業模式創新: 探討麵嚮下一代智能網絡的新的商業模式,如按需服務、價值定價、數據驅動的增值服務等。 政策法規與倫理考量: 審視數據安全、隱私保護、算法公平性等方麵的政策法規需求,以及對未來網絡發展的倫理影響。 結論 《超越SDN/NFV:下一代智能網絡架構的藍圖》並非一本終結性的技術手冊,而是一份持續演進的網絡願景。我們相信,通過對 SDN/NFV 的深刻反思,以及對人工智能、邊緣智能、確定性網絡等前沿技術的擁抱,我們能夠共同構建一個更加強大、智能、靈活、安全且可持續發展的網絡未來,為人類社會的數字化轉型和社會進步提供堅實的基礎。本書旨在激發思考,引導探索,共同繪製屬於我們自己的網絡新藍圖。

用戶評價

評分

當我看到《SDN/NFV 重構網絡架構 建設未來網絡》這個書名時,腦海中立刻浮現齣那些關於網絡自動化、智能化和虛擬化的討論。SDN和NFV,這兩個詞匯已經成為網絡技術領域的熱門話題,它們代錶著一種顛覆性的思維方式,正在深刻地改變著網絡的部署和管理模式。我尤其好奇這本書將如何從“重構”的角度來闡述SDN和NFV的作用。是僅僅介紹技術原理,還是會深入探討如何打破現有網絡架構的僵化,例如通過軟件定義來控製數據流,以及如何將那些曾經笨重的硬件設備,變成運行在通用服務器上的輕量級虛擬功能。這對於那些希望在現有環境中引入新技術,或者正在規劃全新網絡架構的工程師來說,無疑是極具價值的。同時,“建設未來網絡”的描述,讓我對書中可能描繪的宏偉願景充滿期待。它是否會涉及到超大規模數據中心、智能城市的網絡基礎設施,或者更具彈性的企業網絡?我期待這本書能提供一些關於如何將SDN和NFV的理論轉化為實際部署的指導,包括相關的技術挑戰、最佳實踐,以及對未來網絡發展趨勢的深刻洞察。

評分

這本書的標題《SDN/NFV 重構網絡架構 建設未來網絡》讓我充滿瞭好奇,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閱讀,但從書名本身就能感受到其前瞻性和顛覆性。我一直對網絡技術的演進非常關注,特彆是近年來SDN(軟件定義網絡)和NFV(網絡功能虛擬化)的興起,它們徹底改變瞭我們對傳統網絡基礎設施的認知。想象一下,一個不再依賴於昂貴、僵化的專用硬件,而是可以通過軟件靈活編排和部署各種網絡服務的未來,這該是多麼激動人心!這本書似乎正是圍繞這個核心展開,講述如何通過SDN和NFV這兩個強大的驅動力,來重構我們現有的網絡架構,從而為構建更智能、更敏捷、更具彈性的未來網絡奠定基礎。我尤其期待它能深入剖析SDN如何實現網絡控製平麵的分離,以及NFV如何將傳統網絡功能(如防火牆、負載均衡器等)從硬件設備中解放齣來,變成可以在通用服務器上運行的虛擬機或容器。這種轉變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成本的降低、部署速度的加快、運維的簡化,以及更重要的是,能夠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創新和定製網絡服務。我相信這本書會為我提供一個清晰的藍圖,讓我理解SDN/NFV在實際應用中的挑戰與機遇,以及它們如何共同驅動網絡走嚮一個全新的時代。

評分

讀到《SDN/NFV 重構網絡架構 建設未來網絡》這個書名,我的第一反應就是,這絕對是一本麵嚮專業人士,同時也對技術趨勢有強烈求知欲的讀者所寫的。SDN和NFV,這兩個術語本身就代錶著網絡領域最前沿的技術浪潮。我一直認為,過去的網絡技術發展,往往是硬件驅動的,每一次的性能提升都需要依賴於更強大的專用芯片和設備。而SDN和NFV的齣現,則標誌著一個以軟件為中心的時代真正到來。我非常好奇書中是如何詳細闡述SDN的核心理念,比如控製器如何集中管理網絡設備,以及OpenFlow等協議如何實現這一目標。同樣,NFV關於網絡功能虛擬化,即把原本運行在專用硬件上的功能轉移到通用計算、存儲和網絡硬件上,這一點也讓我非常著迷。這本書會不會深入探討虛擬化技術(如KVM、Docker、Kubernetes)在NFV中的作用?它又將如何幫助我們實現網絡的自動化部署、彈性伸縮和動態調整?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具體的案例分析,展示SDN/NFV在運營商、企業數據中心、雲計算等不同場景下的落地實踐,以及它們為實際業務帶來的價值。從書名來看,它似乎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強調“重構”和“建設”,這預示著書中會有很多關於如何實際操作和部署的內容。

評分

《SDN/NFV 重構網絡架構 建設未來網絡》這個書名,讓我立刻聯想到過去十年裏,我們見證瞭互聯網如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世界。而這種改變的背後,是基礎設施的持續創新。SDN和NFV,無疑是當前推動網絡基礎設施變革的兩大核心技術。我一直對那些能夠“重構”現有模式,並“建設”全新未來的書籍充滿興趣。這本書的名字恰好抓住瞭這兩點。我推測,它會從基礎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SDN和NFV的具體實現細節。例如,SDN如何通過API與上層應用進行交互,實現流量工程、策略控製等高級功能。而NFV又如何通過VNF(虛擬網絡功能)的部署和編排,打破傳統網絡設備的桎梏,實現服務的快速上綫和靈活調整。我特彆關注書中是否會探討“服務鏈”的概念,即如何將不同的VNF按需串聯起來,構建復雜的網絡服務。此外,這本書的“建設未來網絡”的定位,讓我對其所描繪的願景充滿期待。它或許會探討5G、物聯網、邊緣計算等新興技術與SDN/NFV的結閤,展現這些技術如何協同作用,共同塑造一個更加智能、高效、安全的未來網絡環境。這對於我們理解未來網絡的發展方嚮,以及如何為之做好準備,無疑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評分

《SDN/NFV 重構網絡架構 建設未來網絡》這個書名,讓我聯想到近幾年來網絡技術領域最激動人心的變革之一。SDN和NFV,這兩個術語的組閤,預示著一種更加靈活、開放和智能的網絡未來。我一直對這種能夠“重構”舊有模式,並“建設”新可能的技術充滿好奇。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清晰地解釋SDN如何將網絡的控製平麵和數據平麵分離,以及NFV如何通過虛擬化技術實現網絡功能的靈活部署和管理。更重要的是,我期待它能深入探討這兩個技術如何協同工作,共同構建一個更加適應不斷變化的業務需求的網絡架構。這本書的標題暗示著它不僅僅是理論層麵的探討,更側重於實際的“重構”和“建設”。因此,我非常想知道書中是否會提供具體的案例研究,展示SDN/NFV在不同行業和場景下的應用,例如如何通過SDN實現更精細化的流量管理,或者如何通過NFV加速新業務的上綫。此外,“建設未來網絡”的願景,也讓我對書中可能涉及的未來趨勢,如網絡切片、邊緣計算、AI賦能的網絡等,充滿期待,希望它能為理解和規劃未來的網絡發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評分

非常不錯的京東自營圖書,非常滿意,下次再來購買

評分

學習學習,補充知識結構

評分

寫的還可以,入門科普

評分

寫的還可以,入門科普

評分

質量好,正是需要的。

評分

發給我的書也太破瞭,自己看圖吧。不要說是快遞弄壞的,即使是快遞弄壞的,也是你們包裝太差

評分

寫的還可以,入門科普

評分

很好的書,推薦一下啊。

評分

質量好,正是需要的。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