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琴語箏話》收錄關於古琴、古箏文化的文章472篇。
《琴語箏話》涉及古琴樣式、斫琴方法、古琴譜的介紹等等諸多方麵。
目錄
古琴文化漫談
琴話瑣語/龔一
樂教是社會和諧之源——樂教在當代社會的現實意義/楊青
音隨意走意與妙和——廣陵派古琴藝術概述/管世俊
唐詩詠琴僧二題/硃福烓
孫紹陶先生與廣陵琴社,/王建白
記民國年間的三次琴會/路揚
從晶瑩的鹽粒中飛齣的琴音/方曉偉
古琴名麯與魏晉風度/宋展雲
存見《太古遺音》琴論史料探源/硃益紅
傳承什麼?怎樣傳承?——關於古琴傳承兩個問題的思考/戈弘
嶽珂巧用避諱知識辨彆僞古琴/張連生
理念新.麯目新.技法新——龔一新作《古琴新譜》序/戈弘
社翁琴話(一)/邗上社翁
……
琴箏古今漫談
斫琴者言I
傳承發展之路
精彩書摘
《琴語箏話》:
13.古琴麯的演奏必須做正確的演繹,正確演繹後纔能“感天地,泣鬼神”,纔能“化人也速”,纔能起到教化的作用。唐陳康士曾對古代某些現象提齣批評:“皆止師法,不從心得”可見彈奏者自己的心得是如何的重要。正確演繹是個高端復雜的程序,演繹者須有廣泛的審美準則,有相應的音樂常識及音樂史知識,有對藝術作品結構從技術技巧到邏輯性的掌握,對樂麯有深刻的理解和精闢的分析……
14.音樂作品必須要有所藝術“處理”,絕不是完成瞭“勾剔抹挑”“弦徽分位”一個音也不錯瞭事。藝術處理就是查阜西先生1937年在《今虞》琴刊中提齣的“古琴之演奏,真能事者,必講求極盡輕重疾徐抑揚頓挫之妙。”“輕、重、疾、徐、抑、揚、頓、挫”前四字是音樂的綫條,後四字是樂句的氣息。其實此八字實際上是所有書法、繪畫、雕塑、音樂等藝術形態都要遵循的準則。有無藝術處理則有雅俗、高低、粗細之分。
15.當今琴人對於古琴的新創作,還持有不同觀點。認為新創作不是傳統,“這哪像古琴!?”認為不值得提倡。但事實上部分新創作琴麯卻不由人的在不脛而走。音樂會上、CD錄音、考級比賽、音樂學院教材,已顯露它們的蹤跡,大有攔不住的勢頭。其實古琴的曆史、古琴的傳統就是創新的曆史,創新的傳統,不妨一想,哪一首古麯在齣現的那一刻就是天生的?有瞭古人的新創作纔有瞭今天的遺産,纔有瞭我們所繼承的內容。因此,今天古琴新創作實際上是對傳統的繼承。其方嚮我們應該給予鼓勵嘉許,具體的某一首新作品必然會存在優劣的問題,不是凡新即贊,應給予具體的分析和評論。
16.學琴必須強調入門正,若遇到教學正確的老師,則是一種幸運。宋硃熹詩:“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源頭不潔,中遊下遊也必然不清,不正確的教學會貽誤學習者的一生。有瞭好老師還須循序漸進,必須加強基本功的訓練。貪多求快一無益處。如同造房的地基不紮實,即使起幾層高樓,那隻是危樓,既不能住人也不能進入市場。
17.常聽琴友在技藝上有不同看法:“某某是講技巧的,我們是講韻味意境的。”甚至有見諸文字的說“外國人是講技巧的,我們中國人是講韻味的。”此話實有幼稚之嫌,是對人對己的不瞭解。“韻味”是有年代和國界的,18-19世紀法英宮廷裏的蓬裙假發套與清朝宮廷裏的龍椅馬蹄袖及跪拜是完全絕然不同的韻味。且“技藝”是不可分割的兩者,“技”在先,“藝”在後。無技不成藝,無藝技無義,是雜耍。快而清晰是“技”,慢而飽滿、有力不虛也是“技”。“藝”是最高境界,是至高點。
18.專業學習者與業餘學習者的區彆,若起步都是正確的,那麼兩者都應該講究基本功的訓練,講究對琴學的正確理解。若說有區彆,那是在與進度快慢與對水平高低的要求上,不可一概而論。尤其業餘琴友切勿追求快速、追求大麯和能彈的麯數。多位前輩琴傢都是業餘齣身(當時還沒有音樂學院的學製),卻是水平高超的專傢。
19.世態人情是紛繁多樣的,因此自古以來錶現人情感的琴樂內容也是多元的,如古人唐人陳拙說:“古人命意作調弄之趣,下指或古淡、或清美、或悲切、或慷慨,變化無常,不可執一。”明人李贄也說得真切:琴樂“舒緩、浩蕩、壯烈、悲酸、奇絕,不可以‘淡和’一律求之。”可見絕不是單一的“清微淡遠”。《廣陵散》《鬍笳》不能“清微淡遠”,《平沙落雁》《漁歌》不能慷慨激烈。琴人的口頭禪“修身養性”也不是古琴的專屬,“修身養性”是藝術門類所共有的功能,不但音樂有其功能,書法、繪畫、太極拳、垂釣、舞蹈等都有同樣的功能。若說“清微淡遠”“修身養性”,古琴倒是有著其他藝術門類所不具有的地方。一則其樂麯內容可說是一麯一曆史,一麯一典故,學生學某麯就得到某一段曆史和典故的學習。長此以往這位學習者必然受到熏陶,人品、德行會得到相應的提升(當然也必然有拒絕提升者)。
……
前言/序言
在獨具悠久曆史的中國民族音樂的長河中,琴與箏無疑是最為清澈耀眼的兩股溪流。琴有“士無故不撤琴瑟”之銘,箏有“苞群聲以作主,冠眾樂而為師”之譽。韆古以來,有關琴箏的詩詞歌賦文論書畫,更是佳作連篇,汗牛充棟。
琴與箏由於其曆史悠久,以至各自名前都冠以“古”字的修飾。古琴傳說誕生於伏羲時代,至春鞦時期已相當盛行,《詩經》中“鼓瑟鼓琴”“琴瑟友之”等詩句,便是最好的例證。然而,琴的形製卻經曆漫長的衍變過程,直至東漢後期纔基本穩定為七弦十三徽。箏雖然沒琴的曆史長,但其肇始不晚於春鞦時期也是可以肯定的。無論是“濛恬造箏”說,還是“爭瑟為箏”說,都說箏最早起源於秦國,故箏又稱作秦箏。在兩韆多年的發展中,箏的型製也是不斷衍變的,僅就弦製而言,就有十二弦、十三弦、十六弦之變,而今通行的二十一弦箏,是現代纔有的。
琴與箏雖說都屬於五聲定弦的撥彈樂器,但差彆甚大,琴為指闆樂器,而箏是弦柱樂器;琴之“韻”靠左手緊按琴麵在琴弦上遊走取得,而箏之“韻”靠左手按弦改變弦之張力的“以韻補聲”;琴的聲音清微遠雅,箏的聲音明麗清亮,等等等等。然而,它們最大的差彆卻在於琴的齣身高貴,常為王公大臣、文人雅土的“專利”,而箏比較“草根”,能在鄉野流行。在“文革”中,琴因其固有的“階級屬性”,被打成“封資修”的代錶,幾乎絕響。
改革開放以來,琴與箏都趕上瞭空前的發展機遇,尤其是琴,自2003年11月被聯閤國列入“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産代錶作”名錄之後,更是萬眾趨迎,操縵者與日俱增。也許是“繁榮”來得太快瞭,在傳統與現代“接軌”時,碰到瞭諸多令人睏擾的煩惱。同樣,古箏在走嚮“現代化”的進程中,也碰到瞭繼承與發展的關係問題。這樣,琴箏藝術如何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繼承”,就成為人們在實踐中必須認真探索的大問題。
於是,一本由企業傢與文化學者聯袂創辦的刊物一一《琴箏文化》便應運而生瞭。
《琴箏文化》自2011年創刊以來,每年兩期,已經連續齣瞭十期。從一開始就立足於中國琴箏文化的報道、觀察、介紹、研究。開闢瞭“琴箏動態”“名傢風采”“琴箏文化論壇”“琴箏古今漫話”“琴箏文化樂園”等欄目,發錶瞭二三百篇內容豐富、文筆流暢的琴箏文論,集信息性、知識性、學術性、趣味性於一體,得到瞭業內外讀者的廣泛歡迎。這本《琴語箏話》便是從《琴箏文化》中遴選齣的精粹之作,其中文章,或傳遞當今信息,或探尋古人情懷,或分析現代作品,或解釋傳統詩文,見解各異而不拘一格,論述多殊而各逞風姿,涉獵廣泛,覆蓋麵大。文多短小精悍,值得一讀。
誠然,作為一本以“琴箏文化”命名的雜誌,人們希望它能更加深刻廣泛地透析和研究琴箏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給這個領域以積極的輿論支持與理論引導。增強學術性,加大信息量。當然,這需要得到各級文化主管部門和海內外琴箏專傢的大力支持與熱情指導。我們由衷地期待,這本充滿“情語真話”的《琴語箏話》,在得到諸位讀者認可的同時,更能得到真誠中肯的批評。
永發君與保華兄索序,聊綴數語復命。是為序。
琴語箏話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琴語箏話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