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CT一点通 心血管多层螺旋CT入门(第2版) [Cardiac CT made easy: an introduction to cardiovascular 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心脏CT一点通 心血管多层螺旋CT入门(第2版) [Cardiac CT made easy: an introduction to cardiovascular 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Paul,SchoenhagenCarl,J.SchultzSandra,S.Halliburton 著,马晓海,王怡宁,赵蕾 译
图书标签:
  • 心脏CT
  • 心血管CT
  • 多层螺旋CT
  • 医学影像
  • 诊断学
  • 心血管疾病
  • 影像技术
  • 临床医学
  • 医学教育
  • Cardiac CT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247016
版次:1
商品编码:12251034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Cardiac CT made easy: an introduction to cardiovascular 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9-01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在临床工作中,心脏影像医生需要熟悉CT技术操作,掌握影像读片标准、典型病例表现和鉴别伪影,在心脏解剖、功能、病理生理方面有更深入的理解。《心脏CT一点通 心血管多层螺旋CT入门(第2版)》正好提供了心脏CT的基础知识、新技术和临床应用。《心脏CT一点通 心血管多层螺旋CT入门(第2版)》拥有简明的结构、流畅的文笔、大量清晰可靠的图片,对于初学者、影像科医生、临床医生而言,是一本值得信赖的参考书。
  对心脏图像的获取和解读是多种心脏病最终成功治疗的关键步骤,许多成像技术有助于心脏科医师对不同心脏疾病的确诊并提出治疗方案。
  自从《心脏CT一点通 心血管多层螺旋CT入门(第2版)》的第1版问世以来,心血管CT成像又取得了巨大进展。《心脏CT一点通 心血管多层螺旋CT入门(第2版)》包含了这些技术的回顾和介绍,并及时更新了这些新技术临床应用的进展。《心脏CT一点通 心血管多层螺旋CT入门(第2版)》第2版汇聚了来自北美、欧洲和亚洲的多位心血管CT成像专家,对该领域进行了全面介绍。它更侧重于涉及心血管应用的MDCT原理,图像采集和重建的实践经验,临床适应证和成像方案,以及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影像学特征等。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部分 多排计算机断层成像(MDCT)技术原理
第1章 心血管MDCT简介
第2章 CT正常心血管解剖
2.1 心腔
2.2 腔静脉和肺静脉
2.3 肺动脉
2.4 主动脉
2.4.1 主动脉根部
2.4.2 主动脉
2.5 冠状动脉
2.6 心外结构:肺和纵隔
第3章 多排CT的技术介绍
3.1 数据采集
3.1.1 当前的CT设备
3.1.2 ECG连接
3.1.3 采集模式
3.1.4 管电流调节
3.1.5 提高时间分辨率的图像重建技术
3.1.6 射线剂量
3.1.7 对比剂
3.1.8 心率控制:馐芴遄柚图?
3.1.9 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
3.1.10 扫描计划
3.2 图像重建和报告
3.2.1 轴位和重建图像
3.2.2 图像伪影

第二部分 心血管疾病临床应用
第4章 心腔和心肌疾患
4.1 心肌病
4.1.1 非缺血性心肌病
4.1.2 缺血性心肌病
4.2 其他心脏和心肌改变
4.2.1 心肌炎
4.2.2 非缺血性心房和心室室壁瘤及憩室
4.2.3 心房和心室血栓形成
4.2.4 脂肪瘤样肥厚
第5章 心包疾病
第6章 心脏瓣膜病
第7章 CT在介入治疗术前方案制定中的价值
第8章 冠状动脉及静脉疾病
8.1 冠状动脉疾患
8.1.1 动脉粥样硬化性冠心病
8.2 心肌负荷/静息灌注
8.2.1 静态和动态CT灌注成像
8.2.2 CT心肌灌注成像的伪影
8.2.3 CT心肌灌注序列
8.2.4 CT心肌灌注成像图像分析
8.2.5 CT心肌灌注的系统评价
8.2.6 灌注结果定量分析
8.3 冠状静脉和冠状静脉窦
8.3.1 其他应用
第9章 肺循环疾病
9.1 肺动脉疾病
9.2 肺静脉疾病
第10章 主动脉疾病
10.1 急性主动脉综合征
10.1.1 定义
10.1.2 形态分类
10.1.3 定位和范围
10.1.4 诊断意见
10.1.5 鉴别诊断(胸痛三联症)
10.1.6 治疗适应证
10.2 主动脉瘤疾病
10.3 腔内支架
10.4 主动脉手术术式
10.5 非主动脉手术术前成像
10.6 其他
第11章 外周血管疾病
11.1 下肢CT血管造影
第12章 心脏肿瘤
第13章 成人先天性心脏病
13.1 心腔和心肌
13.2 心包疾病
13.3 瓣膜病
13.4 珥冠状动脉异常
13.5 冠状静脉和冠状静脉窦瘤
13.6 肺静脉疾病
13.7 主动脉疾病
13.8 动静脉分流缺损
参考文献
缩略语

前言/序言

  在临床工作中,心脏影像医生需要熟悉CT技术操作,掌握影像读片标准、典型病例表现和鉴别伪影,在心脏解剖、功能、病理生理方面有更深入的理解。《心脏CT一点通》(第2版)正好提供了心脏CT的基础知识、新技术和临床应用。该书拥有简明的结构、流畅的文笔、大量清晰可靠的图片,对于初学者、影像科医生、临床医生而言,是一本值得信赖的参考书。
  对心脏图像的获取和解读是多种心脏病最终成功治疗的关键步骤,许多成像技术有助于心脏科医师对不同心脏疾病的确诊并提出最佳治疗方案。
  自从这本书的第1版问世以来,心血管CT成像又取得了巨大进展。《心脏CT一点通》(第2版)包含了这些技术的回顾和介绍,并及时更新了这些新技术临床应用的进展。该书第2版汇聚了来自北美、欧洲和亚洲的多位心血管CT成像专家,对该领域进行了全面介绍。它更侧重于涉及心血管应用的MDCT原理,图像采集和重建的实践经验,临床适应证和成像方案,以及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影像学特征等。
  CT已经被认为开启了心血管疾病影像诊断的新纪元。现代CT成像技术时间和空间分辨率的持续增加可以对快速跳动的心脏进行稳定的成像,因此对成像的适应证范围不断扩大。适应证范围已经从最初的冠心病筛查(如冠状动脉钙化积分成像可以对斑块的形态和成分进行分析)扩展到指导心血管病的现代介入治疗技术。例如,CT图像可以提供成功进行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最重要的详细测量信息。基于我们这些年见到的巨大的进展,我们相信CT将继续在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每一位致力于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参与者都应该充分了解这种新成像技术的能力。
  心脏CT成像的解读需要专业知识。心脏科医师需要了解CT成像技术、图像重建工具、典型征象以及伪影特征等,而对放射科医师的要求更高,需要对心脏解剖、功能和病理生理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第2版的《心脏CT一点通:心血管多层螺旋CT入门》(简称《心脏CT一点通》)正是出于此目的而编写。既介绍了每位医师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同时介绍了新技术的进展,并更多的引入了心脏CT应用的临床内容。该书结构清晰,文字严谨,并提供了大量典型病例的图像。该书将成为新迈入此行的专业人员非常有用的工具书,对那些需要在该领域进一步提高的医师也是有用的参考工具。
  同时,第2版的《心脏CT一点通》也会有助于优化心脏CT的应用,提高对确诊或疑诊心脏疾病的诊治水平。在此,我衷心感谢作者和编辑对本书所做的贡献。
  Stephan.Achenbach,MD,FACC,FESC,FSCCT
  德国爱尔兰根大学内科学教授
心脏CT一点通:心血管多层螺旋CT入门(第2版)—— 开启心血管影像诊断的智慧之门 在现代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精准、高效的影像学诊断已成为心血管疾病诊疗的关键。多层螺旋CT(MDCT)以其快速成像、高空间分辨率和三维重建能力,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评估和治疗规划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书《心脏CT一点通:心血管多层螺旋CT入门(第2版)》正是一部致力于为广大临床医生、影像科医师、介入治疗医师以及医学生提供系统、全面、易于理解的心血管MDCT知识的权威指南。本书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吸收了近年来心血管MDCT技术的最新进展和临床应用经验,内容更加充实,图文并茂,力求将复杂晦涩的心血管MDCT知识以最直观、最易懂的方式呈现给读者。 本书的价值与目标读者 本书并非仅仅罗列技术参数和图像表现,而是以临床应用为导向,紧密结合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深入浅出地讲解心血管MDCT的原理、操作、图像分析、典型疾病的诊断要点以及新兴技术和应用。其核心目标是帮助读者掌握心血管MDCT的“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的精髓,从而自信地将这项先进的影像技术应用于日常临床实践,显著提高心血管疾病的诊断水平和效率。 本书适合广泛的读者群体: 影像科医师: 无论是初涉心血管影像领域的年轻医师,还是经验丰富的资深影像专家,本书都能提供宝贵的参考和启发,帮助他们熟悉和掌握心血管MDCT的成像技术、图像后处理以及解读规范。 心内科/心外科医师: 了解心血管MDCT的成像优势、局限性及其在不同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对于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选择最佳治疗时机和方法至关重要。本书将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影像报告,并与影像科医生进行有效沟通。 介入治疗医师: 心血管MDCT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等介入手术的术前评估、术中导航和术后随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书将详细介绍MDCT在这些领域的具体应用。 医学生及研究生: 作为心血管影像学的入门教材,本书为学生们提供了系统、扎实的基础知识,为他们未来从事心血管疾病的诊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关技术研发人员: 了解心血管MDCT的临床需求和技术挑战,有助于推动相关影像设备和软件的进一步发展。 本书内容框架与核心亮点 本书的结构设计严谨,内容循序渐进,从基础原理到临床实践,环环相扣。 第一部分:心血管MDCT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心血管MDCT的发展简史与基本原理 追溯MDCT从早期CT技术发展至今的历程,阐述多层螺旋扫描、图像重建等核心技术。 详细介绍X射线辐射剂量、造影剂的使用原则及安全性考量。 着重讲解容积数据采集、轴向重建、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渲染(VR)等重要的图像后处理技术。 第二章:心血管MDCT的成像技术与操作要点 细致讲解心脏周期的生理特点以及如何选择最佳的触发方式(心电门控)来优化图像质量。 详细指导造影剂的选择、注射方案、注射速度与时机。 深入阐述不同扫描模式(如前瞻性门控、回顾性门控)的优劣势,以及如何根据临床需求进行选择。 特别关注降低辐射剂量的策略,如低剂量扫描技术、管电流/管电压优化等。 第二部分:心血管MDCT的影像解剖与正常表现 第三章:心脏的解剖学与正常心血管MDCT表现 采用大量高质量的心血管MDCT图像,清晰地展示心脏的各个腔室、瓣膜、大血管(主动脉、肺动脉)、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的正常解剖结构。 重点讲解冠状动脉的解剖变异,这对正确解读影像至关重要。 通过MPR、MIP、VR等多种后处理方式,全方位呈现心脏的立体结构。 第三部分:心血管MDCT在常见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这一部分是本书的核心,也是内容最丰富、最贴近临床的部分。本书逐一详细阐述了心血管MDCT在诊断和评估各种常见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每个疾病的章节都遵循着相似的逻辑框架: 1. 疾病概述与临床意义:简要介绍该疾病的病理生理、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 2. MDCT的成像优势与局限性:分析MDCT在该疾病诊断中的独特价值,以及其不足之处。 3. 典型MDCT表现:结合大量真实的、高质量的MDCT图像,详细描述该疾病在MDCT上的典型征象,包括病灶的大小、形态、密度、累及范围等。 4. 鉴别诊断:列举需要与该疾病鉴别的其他常见疾病,并说明MDCT如何帮助区分。 5. 临床应用与治疗指导:阐述MDCT在疾病的早期筛查、诊断确诊、严重程度评估、治疗方案选择、术后随访等方面的具体作用。 具体涵盖的疾病包括但不限于: 第四章:冠状动脉疾病(CAD)的评估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这是本书的重点之一。详细讲解冠状动脉斑块的性质(钙化、软斑块、混合斑块)、斑块负荷、管腔狭窄程度的量化评估(如斑块积分、狭窄度计算)。 冠状动脉支架和旁路移植物的评估:指导如何评估支架内再狭窄、支架血栓形成以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通畅性。 心血管事件风险预测:探讨如何利用MDCT发现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为预测未来心血管事件风险提供依据。 第五章:主动脉疾病的诊断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精确诊断主动脉夹层的起始、范围、累及分支,对于急症处理至关重要。 主动脉瘤(Aortic Aneurysm):测量动脉瘤的大小、形态、生长速度,评估破裂风险。 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the Aorta):诊断主动脉缩窄的部位和程度。 主动脉炎(Aortitis):识别主动脉壁的炎症改变。 第六章:瓣膜性心脏病的评估 瓣膜狭窄与反流:详细描述主动脉瓣狭窄、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反流、二尖瓣反流等瓣膜病变的MDCT表现,测量瓣叶的增厚、钙化程度,评估瓣环的大小。 经导管瓣膜置换术(TAVR/TMVR)的术前评估:重点讲解如何利用MDCT精确测量瓣环大小、评估瓣周漏风险。 第七章:心肌病与心力衰竭的诊断 肥厚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MDCT在心肌形态、厚度、室壁运动异常方面的价值。 心肌梗死后评估:心肌梗死的范围、程度,以及并发症的评估。 第八章: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 房间隔缺损(ASD)、室间隔缺损(VSD)、动脉导管未闭(PDA):MDCT在显示房间隔、室间隔缺损大小、位置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法洛四联症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展示MDCT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三维成像优势。 第九章:心包疾病与肺动脉疾病的影像学表现 心包积液、心包缩窄:MDCT在心包病变中的作用。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PE):强调MDCT(CTPA)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关键地位,包括栓子的大小、位置、累及范围,以及右心功能不全的评估。 肺动脉高压:MDCT对肺动脉管径、肺血管阻力评估的价值。 第十章:其他心血管疾病的MDCT诊断 心肌肿瘤、心腔内占位性病变:MDCT在明确病灶性质、大小、与周围组织关系中的作用。 感染性心内膜炎:MDCT在识别瓣膜赘生物、脓肿、穿孔等方面的价值。 第四部分:心血管MDCT的新进展与未来展望 第十一章:新兴技术与临床应用 低剂量CT技术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应用:进一步探讨如何在保证诊断质量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降低患者的辐射暴露。 能谱CT(Dual-energy CT)在心血管成像中的应用:介绍能谱CT如何通过多能量成像,提升物质辨识能力,在斑块成分分析、血流动力学评估等方面的潜力。 人工智能(AI)在心血管MDCT中的辅助诊断:展望AI技术如何辅助图像分析、病灶自动检测、量化评估,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心血管MDCT在心脏功能与血流动力学评估中的作用:介绍如何通过MDCT进行心室容积、射血分数、心肌质量的评估,以及部分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推算。 第十二章:心血管MDCT的局限性与未来发展方向 客观分析心血管MDCT的固有局限性,如对比剂过敏、肾功能不全、高心率等。 展望心血管MDCT技术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例如更高的空间分辨率、更快的扫描速度、更低的辐射剂量、更精准的定量分析等。 本书的特色与优势 图文并茂,生动直观:本书精选了大量的、高质量的、典型的MDCT图像,并辅以清晰的解剖示意图和表格,使读者能够直观地理解复杂的影像学信息。 临床导向,紧密结合实践:每一章节都紧密围绕临床需求展开,详细介绍MDCT在各种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具体应用,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技能。 内容全面,覆盖广泛: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心血管MDCT的原理、技术、解剖、以及在各种常见和少见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语言通俗,易于理解:本书在专业性的基础上,力求语言通俗易懂,避免使用过多生僻的专业术语,使得非影像科的临床医生也能轻松掌握。 与时俱进,紧跟前沿:本书吸收了近年来心血管MDCT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包括低剂量技术、能谱CT、AI辅助诊断等,确保内容的时效性。 《心脏CT一点通:心血管多层螺旋CT入门(第2版)》是一部集理论、技术、临床应用与前沿发展于一体的力作。它不仅是一本教科书,更是一本实用的临床工具书,将为所有致力于提升心血管疾病诊疗水平的医务人员提供 invaluable 的帮助,成为他们探索心血管影像世界、决胜心血管疾病诊疗前线的得力伙伴。通过阅读本书,您将能够更加自信、精准地驾驭心血管MDCT这一强大的诊断工具,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对心血管疾病影像学充满好奇的医学生,对于如何从零开始学习心脏CT,我曾感到有些迷茫。市面上很多心脏CT的书籍,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侧重高阶技术,让我望而却步。《心脏CT一点通》这本书,简直是为我们这些初学者量身定制的。它从最基础的心脏解剖结构讲起,用非常生动的语言和清晰的图示,帮助我们构建起对心脏各部分及其毗邻结构的立体认知。然后,它逐步引导我们了解心脏CT的成像原理,包括X射线是如何被探测和重建的,以及不同层数的CT扫描器对图像质量的影响。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心脏CT扫描流程的详细介绍,从患者准备到扫描执行,再到后处理和图像分析,都做了细致的讲解,让我们了解整个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那些高质量的解剖图和不同切面的CT图像,让我能够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的影像学表现紧密联系起来,加深理解。我非常享受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因为它让我觉得学习心脏CT并不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而是一次充满发现的旅程。这本书为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让我对未来深入学习心脏CT充满了信心。

评分

作为一名资深影像科医生,我阅览过无数关于CT的书籍,但《心脏CT一点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本书的优秀之处在于其“恰到好处”的深度和广度。它并非一本堆砌大量复杂知识点、追求理论极致的书籍,而是以“入门”为导向,精炼了心脏CT的核心知识体系。作者在内容的组织上非常有条理,从基础的解剖生理,到关键的技术细节,再到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层层递进,逻辑清晰。书中对于多层螺旋CT技术的介绍,不仅仅是技术参数的罗列,而是结合了临床应用的视角,解释了为什么选择特定的参数能够获得最佳的图像质量,以及这些技术进步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临床诊断。我尤其欣赏书中在图像后处理部分的讲解,它详细介绍了各种后处理方法(如MPR、VR、MIP等)的原理和应用场景,并配以直观的图像示例,这对于提高阅片效率和诊断准确性至关重要。这本书的语言风格简洁明了,避免了不必要的专业术语,即便是一些非常复杂的技术概念,也能通过作者的阐述变得容易理解。对于希望系统性地掌握心脏CT这项重要技术的影像科医生而言,这本书无疑是一个极佳的学习资源。

评分

我是一名基层医院的心内科医生,虽然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需要阅片的情况,但对于心脏CT的深入理解和规范化解读一直是我的一块心病。传统观念里,心脏CT似乎是大型医院和高精尖技术的代名词,对于基层医生来说,学习的途径和资源都相对有限。然而,《心脏CT一点通》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这本书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为我打开了心脏CT的大门。它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复杂的影像学标准和大量的专业术语,而是从临床最关心的问题出发,比如如何选择合适的扫描方案,不同类型的心脏疾病在CT上分别有什么表现,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后处理软件来辅助诊断。书中大量的临床病例分析,让我对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很多书上的案例和我在临床上遇到的情况都能找到呼应。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强调了心脏CT在日常诊疗中的实际应用价值,而非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它教会我如何将CT影像与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他检查结果结合起来,做出更准确的判断。这本书真的非常适合像我这样,既需要理论基础,又渴望实际操作指导的医生。它让我在提升专业能力的同时,也增强了对心脏CT的信心。

评分

这本书真是太棒了!作为一名初涉心脏CT领域的研究生,我被市面上层出不穷的专业书籍搞得眼花缭乱,既担心太深奥跟不上,又怕太浅显学不到精髓。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这本《心脏CT一点通》,简直是我的救星!它的标题“一点通”就预示了它的易懂性和实用性,阅读过程中我果然深有体会。从最基础的CT成像原理讲起,循序渐进地介绍了心脏解剖结构、心脏CT的扫描技术和图像后处理流程,让我这个完全的“小白”也能快速建立起系统的认识。书中大量的图例和清晰的文字解释,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授在我耳边细细讲解,每一个细节都力求通俗易懂,避免了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堆砌。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不同疾病的心脏CT表现时,配以大量高质量的图像,并附有详细的标注和解读,这对于我理解疾病的影像学特征非常有帮助。即使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病例,书中也提供了分析思路和鉴别诊断的要点,让我不再感到无从下手。这本书不仅是入门的敲门砖,更像是学习路上的“指南针”,让我少走了许多弯路。我强烈推荐给所有想快速掌握心脏CT基本功的同行们,相信你们也会和我一样,爱上这本书!

评分

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心脏CT入门指南,其最大的优点在于能够帮助读者快速建立起对心脏CT的全面认知。它不仅仅是理论的介绍,更强调了临床应用的价值。书中对心脏CT在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多种常见及复杂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作用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供了大量的典型病例分析。通过这些病例,读者可以学习如何识别影像学特征,如何进行鉴别诊断,以及如何将CT结果与临床诊疗紧密结合。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图像后处理技术的讲解,作者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解释了各种后处理技术(如MPR、VR、MIP等)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它们来优化图像质量,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清晰、简洁,配合大量的图表和插图,使得复杂的技术和理论变得容易理解。对于那些希望快速掌握心脏CT基础知识,并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的医务人员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个不容错过的选择。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一步步引导你走向心脏CT的知识殿堂。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