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大学体育课程作为高等教育和现代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有效路径,是造就新一代有竞争力、创造力、协作能力的高智能人才的重要渠道,也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巩固其终身体育意识和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基础平台。
《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紧扣《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精神与要求;以健康为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教育性、知识性、兴趣性、发展性为编写原则;结合当代大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特点和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面临的新形势、新局面和新需求,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全面、卫生健康知识系统、体育技能项目丰富新颖、锻炼方法手段多样;希冀在《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的指导下,能有效促进高校体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帮助当代大学生在课内或者课外学习、掌握科学的健康知识与体育健身方法,同时也能为大学体育课程的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包括“体育与健康知识篇”和“运动技能实践篇”两大部分,特色之处就是运动技能实践篇吸收了近年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整理、挖掘出来的新项目成果,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易学习掌握、易开展推广、易传承发展的优秀民族传统体育健身项目。
目录
第一篇 体育与健康知识篇
第一章 大学体育
第一节 大学体育概述
第二节 大学体育与人才素质培养
第三节 校园体育文化
第四节 奥林匹克运动文化
第二章 体育锻炼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第一节 健康新理念
第二节 体育锻炼与体质健康
第三节 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第四节 体育锻炼与社会适应
第五节 体育锻炼中常见的不良生理反应与运动性疾病
第六节 体育运动损伤的急救与处理
第七节 体育卫生
第三章 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原则与方法
第一节 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原则
第二节 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方法
第三节 体育锻炼的运动处方
第四章 体育运动竞赛组织与管理
第一节 体育运动竞赛的特征与种类
第二节 体育竞赛的方法与编排
第五章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与评价
第一节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
第二节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
第二篇 运动技能实践篇
第六章 现代体育与健身方法
第一节 田径
第二节 篮球
第三节 排球
第四节 足球
第五节 乒乓球
第六节 羽毛球
第七节 网球
第八节 健美操
第九节 体育舞蹈
第十节 游泳
第十一节 轮滑
第十二节 跆拳道
第七章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健身方法
第一节 武术
第二节 高脚运动
第三节 秋千
第四节 抢花炮
第五节 舞龙
第六节 陀螺
第七节 竹竿舞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
六、对人际交往素质的培养
人际交往是指在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的过程。在学校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障碍往往比较常见,如孤独、腼腆、自卑、恐惧、猜疑、偏见都是人际交往中心理障碍的表现,而这些都能在体育活动中得以改善,因为体育运动是一种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带有一定约束力的社会活动。人们在这一活动的过程中,既需要交流与合作,又需要沟通与竞争。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可以促进个体适应社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
体育活动中与同伴的合作,以及在体育活动中建立起来的默契、关爱与信任,极大地丰富了人们交流的内容,扩宽了人际交往中的沟通渠道,有利于人们进行情感交流。参加体育竞赛的组织工作,更能锻炼人的策划能力、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在组织工作中,你要与各种人打交道,你要宣传竞赛的意义、组织的方法,以取得各级领导与参赛单位的支持,你要安排好竞赛场地、器材、裁判、工作人员,你要安排好开幕式、闭幕式以及颁奖仪式,还要做好赛后的工作小结,等等。在这一过程中,你将会克服腼腆,克服社交恐惧,提高与人打交道时的语言表达能力;你会注意到自己说话的分寸,提高说话的技巧与艺术;你也会注意到自己的服饰与礼仪,希望能展示自己,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以实现你的计划;你会遇到各种问题与矛盾,从中学会解决矛盾、赞美与批评人的艺术……
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积极组织体育活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为社会培养现代化人才。
第三节校园体育文化
一、校园体育文化的功能与价值
校园体育文化只有通过学校制订长期的规划、方案并通过具体的、细化的实施途径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才能得以实现,并通过师生之间的作用关系,师生与体育文化内涵之间的作用关系,同学之间的协作关系,师生与校园媒介之间的作用关系等,才能产生其体育文化功能。校园体育文化的不断完善,为育人营造最优化的环境,从而实现学校教育的培养目标。
(一)导向功能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是学校师生员工体育价值取向的向导,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应体现国家和广大师生利益的一致性。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以及所构成的文化氛围,深刻影响着学生的体育思想行为和体育生活方式。它是一种客观的、实际的环境力量,起着制约和规范人们体育行为的作用。尤其对大学校园的青年学生来讲,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审美观都还处于逐步成熟阶段,特别需要正确的引导。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导向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渠道来实现:一是国家和学校的体育发展战略、路线、方针、政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价值导向对大学师生的指导作用。二是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本身蕴含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等对大学师生的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
(二)凝聚功能
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凝聚功能主要体现在大学校园体育精神文化上。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形成一种内求团结、活跃校园氛围,外求发展、提高大学声望的精神风貌。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使人身居校园,处处感到大学校园独有的魅力和生机。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师生员T与学校之间,通过体育传统和文化氛围建立强烈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进而激发一种令人振奋、催人上进的力量。将来走出校园,学生会时刻怀念、感受到学校的体育文化在他们学习、生活中所带来的快乐、健康和力量,进而会在一生中发扬其在大学中形成的体育观念和生活方式。这种回忆会让他们为维护母校的声誉、为母校争光而努力奋斗。总之,优秀的校园体育文化具有催人奋进的凝聚力和激励作用,能激发全体师生员工对学校的认同感、自豪感和荣誉感,能激发广大师生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学习热情,进而使学校的凝聚力得到拓展和升华。
(三)规范行为功能
校园体育文化所形成的体育纪律、体育伦理、体育道德、体育制度、体育风俗等,是师生共同创造、认可并自觉遵守的,它表现为一定的纪律性和规范性。凡是符合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规范的行为,必将得到肯定和鼓励,而违背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规范的衍为,则会受到人们的谴责,这在大学校园体育社团建设中尤为重要。因此,校园体育文化同大学文化一样,对每一位师生都具有约束力,它在体育文化活动中通过文化要素来规范每个人的行为。
(四)心理疏导功能
心理疏导功能主要指的是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优良的个性品质和良好积极的心理状态的形成作用,以及对大学生的各种压力和心理障碍的调节、疏导、释放所产生的功效。大学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以其固有的刺激性、娱乐性、欢快性、体验性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使他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体验到激励的情绪和迸发的躯体运动感,感到心情愉快、精力旺盛、情绪高涨。良好的大学校园体育文化的精神氛围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大学生心理上和情绪上的自我干扰和互相摩擦,减少内耗,协调入际关系,从而体现校园体育文化的心理疏导功能。
(五)娱乐功能
丰富的校园体育文化内容,不管是竞技运动项目还是休闲运动项目,不管是高水平比赛还是大众水平的练习,普遍都带有浓厚的娱乐色彩,这正迎合了大学师生员工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文化需求。在这些活动中,师生暂时忘掉了工作和学习中的烦恼,焦虑和紧张等心理压力得到了很好的缓解和释放,进而获得精神愉悦与自由,保持乐观情绪。这些体育文化活动还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使人享受生活的乐趣,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和谐、健康地发展。正如贝弗里奇在《科学研究的艺术》一书中写道:“娱乐和度假主要是一个个人需要的问题,但是,科学家如果连续工作时间太长,会丧失头脑的清晰和独创性……我们大多数人都需要娱乐和变换兴趣,以防止变得迟钝、呆滞和智力上的闭塞。”
……
前言/序言
大学体育课程作为高等教育和现代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有效路径,是造就新一代有竞争力、创造力、协作能力的高智能人才的重要渠道,也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巩固其终身体育意识和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基础平台。
由白晋湘教授等主编的《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紧扣《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精神与要求;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教育性、知识性、兴趣性、发展性为编写原则;结合当代大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特点和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学面临的新形势、新局面和新需求,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做到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全面、卫生健康知识系统、体育技能项目丰富新颖、锻炼方法手段多样;希冀在本教材的指导下,能有效促进高校体育教学实践活动的开展,能帮助当代大学生在课内或者课外学习、掌握科学的健康知识与体育健身方法,同时也能为大学体育课程的建设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教材包括“体育与健康知识篇”和“运动技能实践篇”两大部分,最大的特色之处就是运动技能实践篇吸收了近年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整理、挖掘出来的最新项目成果,为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易学习掌握、易开展推广、易传承发展的优秀民族传统体育健身项目。
参加本教材编写的人员有吉首大学的白晋湘(第一章第一、二节)、周道平(第一章第三、四节)、吴湘军(第二章第二、三、四节)、陈玉凤(第二章第五、六节)、吴永海(第三章第一、二节)、李政(第五章)、梁红(第六章第一节)、李成军(第六章第二节)、吴力(第六章第三节)、龙承学(第六章第六节)、段绪来(第六章第十节)、杨明雄(第六章第十一节)、刘卫华(第六章第十二节)、胡建文(第七章第一节)、刘蓓(第七章第二节)、龙佩林(第七章第三节)、左燕(第七章第四节)、舒颜开(第七章第五节)、李兴平(第七章第六节)、朱晓红(第七章第七节),南华大学的谭志刚(第三章第三节),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的陈碧华(第二章第七节),湖南城市学院的唐吉平(第四章),张家界航空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王华(第六章第五节),长沙师范学院的周强猛(第六章第八节)、宋彩珍(第六章第七节)、王可(第六章第九节)、谭蕾(第二章第一节)、尹俊卿(第六章第四节)等,全书由白晋湘统稿、审定。
在此,向书中直接或间接引用其理论和方法的专家、学者表示最诚挚的谢意,对所有关心、支持和为本书成稿、审定、出版作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致以诚挚的谢意。
由于水平有限,书中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