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有彆於通常的器物鑒賞和考古匯編,《中國陶瓷實錄》以史實為經,以實物為緯,將陶瓷置於特定的製度,風俗與科技中,通過一碗一釜一罐一傭,呈現五韆年傳統文化的傳承,展示雄渾博大的中華文明。
作者簡介
王奇,字子異,號陶養齋。1987年畢業於杭州大學(今浙江大學)曆史係文物博物館專業。先後就職於江西省博物館、順德市博物館、廣東美術館、羊城晚報社,從事中國曆史及各類文物的研究與寫作,尤專於古陶瓷與銅鏡研究。其研究性文章發錶於各大報刊,著有《中國陶瓷鑒賞與投資》《陶瓷教室》。
內頁插圖
目錄
捲一 凝土以為器
用陶:從儲存到烹飪
炎嗥:器型大備
封子:鑠質洪爐
捲二 五帝華夏
白帝之白陶
厥土白壤
帝嚳之黑陶
帝舜陶河濱
捲三 人文淵藪稱三代
正色有三
吉禮話祭器
瘞埋之陶舉證
喪禮話明器
捲四 摶埴之工
工師
陶人、旅人
捲五 造化之利
釉和原始瓷器
高屋建瓴
巨人的肩膀上
捲六 爭鳴年代
觚不觚
中國玻璃與鉛釉
爐橐、煙囪、龍窯
始作俑者與虛實之爭
捲七 秦之奢
瓦縫參差
兵馬俑:秦之虎賁
捲八 兩漢風流
兩漢發明紀實
帝陵
漢明器考
磚瓦之作——甄官署
捲九 三國、兩晉、南北朝拾珍
釉瓦
縹瓷及其他
復古風潮
捲十 隋唐復古振興
甄官之窯
完美的商品
貢瓷:市土所齣
說釉
說器
朝貢與關市
捲十一 藩鎮割據時的名器
瓷窯務考
秘色傳奇
長沙窯汙染實錄
厚殮
開放貿易
捲十二 宋瓷
陶氓食工,不受藝傭
敬窯神
器式與文章
梯航四極
捲十三 窯務
京師窯務
捲十四 金元:南北優勢更替
北方諸窯:人衰之途
南方諸窯:各領風騷
金元禦窯
元瓷互市考
捲十五 明朝盛衰之辨
為國燒造
明朝官窯
景德鎮禦器廠
民窯
景德鎮民窯
羈縻為務貢船來市
東西洋貿易
捲十六 清朝集瓷器之大成
清朝禦窯
清朝民窯
陶人與陶藝
中西貿易
未終
前言/序言
燒造陶瓷以利器用,至今已愈萬年,散存於人間之曆代器物難計其數。古人言:格物緻知。若能格陶瓷之物,知其始終,通其變化,明其所然,緻知者豈止鑒賞文物而已?
陶埏肇始於遠古,取那無用之泥土,摶而為形,燒成可用之器,乃人類造化之首功也!其意義遠勝於創製石器。而我華夏先人尤擅此道,極早地以陶器煮食,故人民少病且耳聰目明,造就恢弘之中華古文明。其後,陶瓷之用日漸繁多,日用器皿之外,發展齣殉葬用明器、建築用磚瓦、工業用甕罐以及文具、花器等,幾無所不包。故有“萬室之國,一入陶可乎”之問。
孔子日:“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陶埏一事亦然。由各地陶器之器形考之於經籍,可證炎黃中國已為大一統帝國,王朝雖有興替,然王道烈烈不改;由陶器所用三色考之於經籍,可知古王朝乃三統相承,正色輪替,五禮皇皇,溯之悠遠。周之陶因於殷商,所損益可知也;殷商之陶因於夏,所損益可知也;夏之陶因於五帝,所損益可知也;五帝之陶因於三皇,所損益可知也。自漢以至清,諸朝多曾緻力於復古振興,禮儀承載於陶瓷器者多矣,所損益可知也。
昔舜帝陶河濱,河濱之器不苦窳,敬業精神之所宗,故陶人祀舜帝。陶瓷之成,造坯務使泥性剛柔調和,燒窯務使火焰柔烈有序,此陰陽五行之道也,失之萬一則前功盡棄,故陶人祀火正祝融。耀州黃堡鎮有柏林翁,教鎮人業陶,造福一方百姓,朝廷封廟,陶人祀之;饒州景德鎮有報火匠童賓爍身成器,解救同業,朝廷封廟,陶人祀之,則為報恩,為求福也。何為陶瓷文化?文化非虛物,實本於中國優良傳統。
商時中國人發明瓷器,早歐洲人三四韆年,經曆代陶人不斷改進工藝,瓷質愈堅,釉色愈美,形製愈多,精者上用於帝王,粗者下惠及平民。又且乾餘年來,中國瓷器及絲綢、鐵器、藥物等一批批梯航四海,販往海外諸方,令萬國景慕,中國工業之先進,産能之強盛,可窺一斑。然時至今日,中外文章卻一概泛稱中國為“農業之國”,豈不可笑?以古為鑒方可知興替,以古為鑒方能探虛實,信乎!
民國以來,某些學者以崇媚西方為先進,以踐踏祖先求自高,而罔顧己之卑陋,樂此不疲,中國曆史變得麵目全非。二三知己每論及此,無不哀痛!筆者不遑纔智淺薄,為中國陶瓷書史,費時十年,幾易書稿,欲於陶史中求史實、求緻知耳。此書特以“實錄”命名,追隨司馬遷、班固諸先輩之史學傳統,故書中觀點每與時論有彆。
承濛浙江古籍齣版社諸君細心編校,書稿終得順利齣版,感謝之至。本書還得以入選“中國圖書對外推廣計劃”,獲得國傢對外齣版扶持基金,深以為幸!
中國陶瓷實錄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中國陶瓷實錄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