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霸唱作品集:天坑鹰猎

天下霸唱作品集:天坑鹰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天下霸唱 著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思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文联出版社
ISBN:9787519027803
版次:1
商品编码:1222694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6-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88
字数:180000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天下霸唱的小说《天坑鹰猎》讲述了城市待业青年张保庆被父母打发到了长白山的四舅爷家,住在一个以鹰猎为生的鹰屯里。猎户兄妹二鼻子和菜瓜看不过张保庆整天吹牛,撺掇张保庆和他们一起到雪窝子里逮狐狸。谁知狐狸没有捉成,却遇见了一群饥饿、凶残的猞猁,对他们三人穷追不舍,直追到他们踩塌积雪、落入谷底,发现了传说中藏于天坑之中的金王马殿臣的大宅。
  传说一介草民马殿臣为求生计三闯关东,挖过“棒槌”,上过战场,舍得一条命去吃仓讹库,又凭着枪法过人啸聚山林。天命该他大富大贵,却又总让他无福消受,几番折腾全都落得一场空。直到遁入天坑避世,造了一座森严的大宅,坐拥金山银山,从此大门紧闭、人迹皆无……
  张保庆和二鼻子兄妹一为逃命、二为寻宝,却在无意中引出了许多年前那一桩天坑奇案……

作者简介

  天下霸唱,畅销书作家,其创作的“鬼吹灯”系列风靡华语世界,是继金庸等人的武侠作品之后,在华人中传播*广的小说。天下霸唱的创作将东方神秘文化与世界流行文化元素融为一体,为类型小说打上了深深的中国烙印。他的探险小说所关注的,永远是人类在充满未知环境中的思考与行动。跌宕起伏的故事,古老的传承,神秘的遗迹,兄弟间的情谊,生死无常,加之幽默精炼的语言、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使他的文字构建出了另外一处江湖。

目录

第一章 来历不明的蛋
第二章 冰封的大山
第三章 狐狸旗子
第四章 蜈蚣门神
第五章 金王马殿臣(上)
第六章 金王马殿臣(中)
第七章 金王马殿臣(下)
第八章 跳庙破关
第九章 地底发出的怪声
第十章 天坑奇案

精彩书摘

  1
  前文书说的是马殿臣头一次闯关东,吃了苦历了险,也挣了一口袋银子,不过半个大子儿也没留住,到头来仍是两手空空,走投无路只好去当兵吃粮,在朝鲜打完仗随大军退回关内,部队一哄而散,又变回了一穷二白的光棍儿汉。按说从军征战出生入死是替朝廷卖命,有苦劳更有功劳,回来应当有份粮饷,可那时候大清国正在危亡之秋,国力衰败,八旗子弟都吃不饱,哪里还顾得上他们?满清朝廷一向是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用得上你供你吃穿用度,不用你就让你哪儿凉快哪儿待着去。况且自古以来养兵最费银子,人吃马喂、兵器粮草,几万张嘴天天得吃,军饷算起来没小数儿,战败之后割地赔款,使的银子海了去了,哪有多余的钱粮养兵?不论国家如何衰败,王公贵胄照样吃喝玩乐,什么都不耽误。这么说吧,宁愿遣散军队,军饷不发了,也得省下钱来给慈禧太后盖园子,种上四时不败之花、八节长春之草,为了造园子多少钱都舍得花,如若老佛爷一高兴,金口玉言说一个“好”字,加官进爵不在话下,可比上阵打仗实惠多了。正所谓天子一意孤行,臣子百顺百从,置国家危亡于不顾,当年就是这么个时局。
  回过头来咱再说马殿臣,部队入了关就地遣散。朝廷开恩,一人发给一份安家费。名为“安家费”,仨瓜俩枣可不够安家,回山东老家这一路之上晓行夜宿,吃饭要饭钱、住店要店钱,勉勉强强够个路费,到了老家还是得挨饿。那位说了,不对,上战场打仗不都得按月给一份饷银吗?马殿臣当了好几年兵,军中管吃管住没什么花销,多多少少不得攒下几个钱?这倒不假,饷银加起来也是不少,无奈有一节——当兵的存不住钱。上阵杀敌不是做买卖,枪林弹雨,出生入死,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说不定什么时候命就没了,真可以说有今天没明天。因此当兵打仗的不存钱,挣一个恨不得花两个,只怕人死了钱没花完,那可太冤了,必须吃喝嫖赌及时行乐,什么烟馆、妓院、宝局子,没有不敢进的地方。马殿臣虽然不好这一套,但身在行伍之中,也难免“螃蟹过河——随大溜儿”,而且他为人义气,更不把钱财放在心上,别人找他借几个钱,从来没有二话,所以半个大子儿也没存下。
  单说马殿臣怀揣安家费奔山东老家,有道是“在家千日好,出门一日难”,兵荒马乱的不说,人在路上一举一动都得花钱,要说不花钱的也有,清风明月、高山流水,途中的风光不要钱,奈何饱得了眼睛填不了肚子,风光再好不当饭吃。咱说书讲古过得快,马殿臣在路非止一日,这一天进了山东地界,说是老家,可是抬头没亲戚、低头没朋友,饭辙还得自己找。他从军这几年别的没落下,落下一身好武艺,身子板那叫一个鞭实,前八块、后鬼脸、双肩抱拢扇子面的身材。然而赶上兵荒马乱的年月,打把式卖艺挣不来钱,谁有闲心看这个,有这份闲心也没这份闲钱。别说打把式卖艺的,落草当响马贼的也没生意可做,连年的灾荒战乱,有钱的早举家迁走了,你抢谁去?
  马殿臣到处转悠,越走越觉苦闷,心说:人这一辈子七灾八难,怎么什么倒霉事儿都让我赶上了?挖棒槌换的银子让土匪抢去了,当兵吃粮部队又被朝廷遣散了,不得已回到山东老家,但是哪儿来的家啊!一无亲二无故,头顶上连块瓦片也没有。七尺多高一把扳不倒的汉子,站着比别人高,躺着比别人长,身大力不亏愣是吃不上饭。怎么想怎么别扭,茫然四顾不知何去何从。
  马殿臣心中胡思乱想,不知不觉走到一条大河边上,瞧见这地方挺热闹。原来是一个渡口,有做摆渡生意的。渡船只是简易的木筏子,十几根大木头桩子用绳子绑住,撑船的把式手握一根长杆,在河上往来渡人。这个买卖没人管,谁有力气谁干,老百姓称之为“野渡”,又方便又省事,也花不了几个钱。马殿臣瞧了半晌,发现河上来来往往的人可真不少,心想:这买卖不错,木头筏子、撑船杆子不用本钱,无非起早贪黑卖力气。渡河的一人一个大子儿,钱不多架不住人多啊!一天下来百八十个大子儿不在话下,这就够吃够喝了。不过马殿臣不想跟别人抢生意,虽说自己一贫如洗,饭都吃不上了,耍胳膊根子欺负人的勾当可干不来,在河上干摆渡的也不容易,不能从穷人嘴里抢饭吃。走来走去行至一个大河湾子,从此处过河不用绕远,却没有渡船,因为河道突然下行,有如滚汤一般紧急,暗流漩涡密布,无人敢在这里行船。马殿臣心说:成了,我就来这儿了!他是艺高人胆大,不惧水流湍急,寻思扎一个大筏子。别说人了,连车带马都能渡过去,别处的摆渡要一个大子儿,我这儿可以要俩,一天跑上几趟,足够吃喝,别人挣不了这份钱,我马殿臣却能挣。他在河上渡人,无非挣口饭吃,却引出一段“半夜打坟”的奇遇!
  2
  上回书说到马殿臣下定决心,凭自己一身气力,在河上做野渡的买卖。当即找了十几根大腿粗细的木头拿绳子捆好了,翻来覆去摔打摔打,还真挺结实,筏子这就有了,又找来一根三丈来长的木头杆子,准备用这个撑船。马殿臣并非一拍脑门子有勇无谋的人,万一在河上出了事,等于砸了自己的碗饭,他得先把筏子撑顺了,再开张渡人。木筏子没什么讲究,只要绑扎实了,入水不沉即可。撑船的杆子却马虎不得,长短粗细必须顺手,结不结实也十分紧要,筏子在大河上往来,遇上激流暗涌什么的,全靠这根杆子保命。马殿臣把找来的杆子握在手中,气发于丹田,丹田贯后背,后背贯两膀,双手一较劲儿,只听得“咔嚓”一声,杆子应声折断。
  眼见这根木头杆子不成,马殿臣又找来几根白蜡杆子,白蜡杆子不值钱,却是练武之人常用的东西,通常都拿来做齐眉棍,鸭蛋粗细,也有长的,抡起来挂动风声,砖石都能打碎,用之前还得使滚油炸上一遍,可以让它更加坚韧,不容易折断。马殿臣仍怕不结实,将三根三丈多长的白蜡杆子捆成一根,绳子蘸过桐油,从上到下足足捆了七道,这叫“七星节”,没有比这个再结实的了。握在手中抖了两下,觉得挺趁手,于是把筏子推下水,白蜡杆子往河中一戳,三下五下到了大河当中。此处河水湍急无比,白蜡杆子一下吃满了劲儿,若非是马殿臣,换了二一个非得让杆子甩出去不可。马殿臣使了个千斤坠稳住身形,双手握紧杆子使劲儿往前一撑,又是“咔嚓”一声响,三根一捆的白蜡杆子生生断为两截,筏子也让河水冲翻了。全凭马殿臣会水,才得以挣扎到岸上,心想:筏子上如有旁人,一个个全得淹死,岂不作孽?不由得暗叫一声“苦也”,原以为可以在此挣口饭吃,却找不到一根趁手的杆子,真是天不遂人愿!正自感叹,忽然想起县城南门口有一根杆子,插在城门旁边不下几百年了,听人说那是一根“挑头杆子”。
  按照大清律,犯了王法砍头,一样是掉脑袋,却分为斩首和枭首两等,罪过轻一些的斩首,推上刑场刽子手手起刀落,人犯身首异处,尸首可以给本家。家中来人收尸,通常还带个皮匠,就是平时缝破鞋的。皮匠都有缝尸的手艺,过来把人头和尸身缝到一处,再用棺材装了入土掩埋,好让死者落个全尸。枭首则不同,砍下人头之后,尸身还给本家,首级却不给,挂在城门楼子下边以儆效尤,让往来的行人瞧瞧什么叫王法。城门外边悬挂人头的杆子,民间俗称“挑头杆子”。
  马殿臣心下寻思,城门口的挑头杆子插了那么多年,刮风下雨从没见它动过,怎么看怎么结实,长短粗细也合适,兴许可以用来撑船渡河。他趁当天晚上月黑风高,摸到了城门口,见四下无人,绕杆子转了三圈。这挑头杆子什么样呢?足有人臂粗细,三丈多长,下边是个底座——三根粗木头桩子揳进地里,再用铁条箍紧,这根杆子插在当中。许是年头太久,杆子十分光滑,摸上去冷森森的,使人不寒而栗。马殿臣刨出挑头杆子,当时顾不得多看,扛起来就走。咱们前文书说了,挑头杆子虽不值钱,那也是国家的王法,不过向来没有军卒看守,您想吧,从古到今偷什么的都有,可没有人偷这玩意儿,躲都躲不及了,劈了烧火也嫌晦气。
  常言说“做贼的心虚”,毕竟是偷了东西,马殿臣扛上杆子一路跑到河边,一头钻进了树林子,心里头直扑腾,上阵厮杀也没皱过眉头,可要说偷东西,不论偷的是什么,这还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坐在树底下把这口气喘匀了,上下打量盗来的杆子,这才看见杆子上挂了两个脑袋,不知是江洋的大盗还是海洋的飞贼,年深日久皮肉都已经烂没了。马殿臣见死人见得多了,两个人头可吓不住他,由打杆子上解下来,于林中刨个土坑埋好,走到河边洗了洗这根杆子,抖了几下十分趁手,又扎了个筏子推下河一试,行舟渡水又稳又快,太好使了这个。
  话说头一天马殿臣就没吃饭,饿了一整天,这会儿有了趁手的家伙,天光也放亮了,忙招呼过往之人渡河,好挣几个大子儿买两张大饼充饥。老话说得好——没有不开张的油盐店,马殿臣做生意的渡口浪多水险、暗流翻涌,但是不用绕远,不乏着急过河的行人,加上此时天色尚早,别的船把式还没出来,他这一招呼,很快凑够了一筏子人。马殿臣一根长杆撑得既快且稳,眨眼到了对岸。众人见马殿臣的摆渡船又近又安稳,多花一个大子儿也值,争相来此渡河。不到半天光景,马殿臣已经挣了一百多个大子儿。
  马殿臣一摸怀中的铜钱不少了,肚子也饿了,于是不再接活儿,扛上杆子进城吃饭,筏子扔在河边不怕丢失,大不了再绑一个,杆子却舍不得撒手,真要是丢了,可没处再找这么趁手的家伙,因此走到哪里扛到哪里。说是钱没少挣,腰里边揣了一把大子儿,却不够找个饭庄子来上一桌,一般的小饭馆也未必吃得起。长街之上行行走走,瞧见一个挑担卖包子的老汉,一嘴山东话高声吆喝:“吃包子,吃包子,馅儿大面儿好,一口能咬出个牛犊子来!”马殿臣知道,挑担卖包子的跟包子铺不一样,全是自己在家做,蒸得了出来卖,肉馅也不值钱,用不起正经肉,去牛羊肉铺子收来筋头巴脑、边角下料,回家跟大葱一起剁成馅儿,放足了佐料包上就蒸。东西简单,但是真香,咬一口顺嘴流油,又解馋又解饱。主要是便宜,俩大子儿一个,跟烧饼价钱差不多,还有荤腥,能见着肉,旧时卖苦大力的人最得意这一口儿。马殿臣掏钱买了三十个包子,用荷叶包好了,热乎乎捧在手上,到路边找了一个茶摊儿坐下,肉包子一口一个吃了二十个,一个大子儿随便儿喝的大碗儿茶连喝三碗,拿袖子抹了抹嘴,其余十个包子裹好了揣在怀里,低头一看自己这身衣服,窟窿挨窟窿,口子连口子,心想:这可不成,干上船把式了,起码穿个周全。书中代言,老时年间卖衣服的分两种:一种是成衣铺,是卖新衣服的;另一种是估衣铺,以卖旧衣服为主,有的旧衣服跟全新差不了多少,价格便宜但是来路不明,说是收来的,保不齐是从死人身上扒的。马殿臣穷光棍儿一条,无所顾忌,也不要好的,找个卖估衣的,捡干净利落的来了这么一身粗布衣裤,伸手抬腿没有半点儿绷挂之处。
  马殿臣置下一身行头,吃饱喝足扛上杆子回到河边,转天一早起来,把头天剩下的肉包子一吃,继续开野渡挣钱,寒来暑往日月如梭,不知不觉干了整整一年,许是命中注定他不该干这个,让他在河边遇上一位奇人!
  3
  且说马殿臣凭一身力气在河边摆野渡,一天只干早晨到中午这一段,挣够一把钱就不干了,不是他舍不得出力气,因为马殿臣不甘于一辈子干这个,摆野渡的勾当发不了财,只是眼前没别的活路,为了混口饭吃而已。
  闲话少叙,单说这一日,马殿臣又在渡口等活儿,说来也怪,一整天没人过河。马殿臣心里纳闷儿:这人都上哪儿去了?怎么连个过河的都没有?摸摸身上镚子儿皆无,早知道昨天省着花了,好歹买俩馒头,今天不至于饿肚子!正当此时,打远处过来一位,看穿着打扮是个做买卖的老客,一身粗布衣裤风尘仆仆,胯下一头黑驴,肩上背一个褡裢,手拿一根半长不短的烟袋锅子,乌木杆儿、白铜锅儿、翡翠嘴儿,锃明瓦亮,用的年限可不短了。腰间拴一枚老钱,没事儿拿手捻着,也不知道捻了多少年,烁烁放光夺人二目。再往脸上看,四十岁上下的年纪,长得土头土脑,却生了一对夜猫子眼,透出一股子精明。马殿臣赶紧扛起杆子,迎上前去搭话:“客爷过河吗?这方圆几十里只有我这一条摆渡,连人带牲口两个大子儿。”骑驴老客摇了摇头。马殿臣以为他是嫌贵,又说:“客爷,您打听打听去,我这价码真不贵,这年头买个烧饼也得三个大子儿啊!这天色可不早了,您再往前走,到天黑也不见得能过河,瞧您这意思是常年跑外走南闯北,在乎这两个大子儿?”
  骑驴老客一开口满嘴的官话:“我不过河,我是来找你的。”
  马殿臣听了这话一脸的不高兴,心说:我可没心思跟你逗闷子,不过河你找我干什么?当下对骑驴老客说:“实不相瞒,我这一天没开张了,身上分文皆无,晚上还不知道去哪儿吃饭呢,您要是不过河,我也收杆子回去了。”说罢一拱手,扛上杆子扭头便走。
  骑在黑驴上的老客见马殿臣要走,忙伸手拽住,脸上堆笑道:“我是不过河,可没说不做买卖,咱商量商量,你手上这根杆子怎么卖?”
  马殿臣眉头一皱,这杆子虽不值钱,却是他摆野渡吃饭的家伙,如何肯卖?再者说了,你又使不动,买去有什么用呢?懒得理会此人,低下头只顾走。
  老客见马殿臣不搭理自己,却不肯罢休,在后边追上马殿臣,三说五说,唾沫星子把前襟都打湿了,一点儿用没有,马殿臣是根本不答话。老客说急了,从黑驴上下来,伸手打怀中掏出一锭银子塞到马殿臣手中,死活非要买。马殿臣一瞧老客塞给他的银子,至少有个七八两,这可不少了,在河上摆野渡,一天可以挣百十来个大子儿,相当于十天挣一两银子,七八两银子够他干上七八十天的。银子给的不可谓不多,杆子却不能卖,这些钱过得了一时过不了一世,饭碗子没了,往后还得挨饿。怎奈骑黑驴的老客不依不饶,死说活说非要买这根杆子不可。马殿臣心里奇了一个怪,瞧这位不是干膀大力的,买这杆子有什么用?这东西在我手上是吃饭的家伙,换了旁人别说买,扔地下都没人捡,顶门烧火都不合适,谁肯用七八两银子买它呢?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常听人说世上一路憋宝的,不在七十二行之内,这路人眼最毒,别人看来不值钱的东西,在他们眼中却是价值连城。眼前这个老客是个憋宝的不成?果真如此,我这杆子更不能卖了,他出七八两银子,这东西值七八百两都说不定,我可别让他给诓了!
  马殿臣心下有了主张,任凭老客死说活求,说出仁皇帝宝来,只是不肯应允。骑黑驴的老客却似吃了秤砣一般,铁了心要买这根杆子,价码越开越高,银子一锭一锭地往外掏。马殿臣不接他的银子,告诉他:“咱把话挑明了说吧,变戏法的别瞒敲锣的,你是干什么的你心里明白,我心里也清楚,你想要这杆子也行,但是你得告诉我要去干什么用,得了好处再分我一半。”
  老客一摆手:“话不能这么说,买卖买卖,愿买愿卖,当面银子对面钱,两下里心明眼亮,各不吃亏,你开个价钱我给你,这杆子就是我的了,我用它干什么可与你无关。”
  马殿臣说:“不错,你说的这是买卖道儿,到哪儿都说得出去,可有一节,许不许我不跟你做这买卖呢?你出多少钱我都不卖,你还敢抢我的不成?要么你按我说的来,要么咱一拍两散,这个事儿没商量!”
  骑黑驴的老客沉吟半晌,一跺脚说道:“也罢!我看你也是一条好汉,否则降不住这根杆子,当着明人不说暗话,非得是你这般胆大心直、行伍出身的人,才敢用这挑头杆子撑船渡水。”话是拦路虎,衣服是瘆人的毛,此人这番话一说出口,马殿臣心中暗暗吃惊:这个骑黑驴的言不惊人、貌不动众,却能一眼瞧出这杆子的来头,绝不是等闲之辈!可话说回来,挑头杆子并非只有这一根,何必非来找我?
  骑黑驴的老客看出马殿臣不信,对他说:“你这可不是一般的挑头杆子,这年月天天有人掉脑袋,哪个城门口没有挑头杆子?按说这东西不稀奇,可是有句话叫‘挑头不过百’,插首示众的杆子至多挑九十九颗人头,再多一个杆子准断,你可知其中缘故?”
  马殿臣再不敢小觑对方,抱腕当胸:“马某愿闻其详。”
  骑黑驴的老客还了一个礼,说道:“实话告诉你,挑一个人头这杆子上多一个鬼,所以有的杆子可以挑三五个,有的可以挑十个八个,到时候来一阵阴风就吹断了,挑到九十九颗人头的可了不得了,神见了神怕,鬼见了鬼惊。你手上这根杆子,打从明朝至今不下六百年,挑过的人头不计其数,你说是不是宝?”
  马殿臣让老客说得云里雾里,冷不丁这一句问得他摸不着头脑,心说:这是宝吗?当得了穿还是当得了吃?怔了一怔,答道:“倒也难得。”
  骑驴的老客说到兴头上,指手画脚、口沫横飞,瞪圆了夜猫子眼看着马殿臣说:“何止难得?这两轮日月、一合乾坤,天之下地之上,再也找不出另一根这样的挑头杆子!”
  马殿臣说道:“按老兄所说,这杆子惊了天动了地,出了奇拔了尖儿,冒了泡翻了花儿,可它挑过的人头再多,不还是根木头杆子?能有什么用呢?”
  骑黑驴的老客眨了眨那对夜猫子眼,嘿嘿一笑:“能做何用?有了这根杆子,你我二人下半辈子站着吃、躺着花,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不是我夸口,这东西的用处除了我窦占龙,世上再没二一个人知道,真乃说开华岳山峰裂,道破黄河水倒流”!
  4
  前文书言道,马殿臣在河上摆野渡,挣的钱虽不多,至少够他吃饭了,可是这一天奇了怪了,没有一个渡河的,好不容易来了个骑驴的老客,却只想买他这根挑头杆子。要说这老客可不是一般人,江湖人称“无宝不识窦占龙”。咱们书归正文,马殿臣知道了骑黑驴的名叫窦占龙,伸长了耳朵等他往下说,到底如何用这挑头杆子发财,窦占龙却闭口不提,只告诉马殿臣扛上杆子跟他走,这一两天之内保准能发大财。马殿臣也明白,吃江湖饭的人大多如此,从不把话说透,说透了别人就知道你的深浅了,必须让旁人觉得你高深莫测,这就是所谓的故弄玄虚。马殿臣实在是穷怕了,只要可以发财,没有他不敢做的,但是仍对窦占龙半信半疑,抱紧了杆子说道:“老兄你不够意思,说好了合伙发财对半分,你不告诉我这是什么买卖,我如何信得过你?”
  窦占龙笑道:“你放心,说出来的话泼出去的水,咱们行走江湖的人一口唾沫一根钉,凭的就是‘信义’二字,我答允你得了好处均分,绝不会言而无信,只不过时机未到,恕我不能说破。”
  马殿臣留了个心眼儿,怕窦占龙口说无凭,拽上他在河边撮土为炉、插草为香,跪下来指天指地起誓发愿:“今天你我二人在此共谋一注大财,得多得少,甘愿平分,若有二心,躲得了天诛,躲不了地灭!”说完二人冲北磕头,互通了名姓。
  书中代言,这个窦占龙大有来头,走南闯北到处憋宝,人称“无宝不识窦占龙”,论起憋宝的勾当,他要说认了第二,没人敢认第一。相传窦占龙走南闯北,有三件东西从不离身:头一件是腰中所挂的铜钱,不知道是什么朝代的老钱,外圆内方,上刻四个字为“落宝金钱”;二一个是手中的烟袋锅子,无论走到什么地方,点上这烟袋锅子抽两口,便瞧得出这地方有没有宝;三一个是胯下的黑驴,一跑一道烟,神仙也追不上它。不过马殿臣不知道窦占龙是谁,只想知道如何用这根挑头杆子挣下金山银山。
  窦占龙说道:“你切莫心急,万事听我安排,而今天色不早,你我二人先找个地方打尖住店,安顿好了再说不迟。”马殿臣点头称是,既然跟着人家干,那就该听人家的吩咐。两个人一个骑驴一个扛杆,来到城外一处大车店,这是个野店,没那么讲究,虽然有吃有喝,但是七碟八碗的一概没有,顶多是大饼切面,管饱不管好。外边有牲口棚子,住人的地方很简陋,没单间没上房,一水儿的大通铺,一个屋子躺十几个人,满屋的臭胳肢窝、汗脚丫子味儿。马殿臣常年睡野地、住破庙,有个屋子住已经很知足了。窦占龙却执意包两间房,和马殿臣一人一间,加倍给店钱。赶上这几天住店的不多,他们两个人给二十个人的店钱,开店的当然没二话,忙前忙后好生伺候。
  马殿臣觉得这个窦占龙一举一动处处诡异,来大车店摆什么谱?即便一个人住一间,不也是草席土炕八下漏风的破屋子?等到安顿好了,窦占龙让伙计给打盆热水洗脸烫脚,又吩咐下去煮两大碗烂肉面,说白了就是擀好的面条里面放上碎肉头儿,又热乎又解饱。二人坐在窦占龙的屋中,稀里呼噜吃完了面条。马殿臣刚想跟他聊几句,再看窦占龙碗筷一推倒头就睡,倒是真利落。马殿臣

用户评价

评分

不错,物流跟快,书也好看

评分

非常划算 而且很便宜 而且到货速度特快 这就是为什么京东能做大做强 加油 东!

评分

不错,物流跟快,书也好看

评分

书写的挺不错的,还是作者的风格。

评分

便宜速度快,一如既往的,希望活动多些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

JD购物一直让人愉快,快递满意,东西也正。

评分

非常划算 而且很便宜 而且到货速度特快 这就是为什么京东能做大做强 加油 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思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