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从事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的技术人员、政府管理人员。 在我们思考一个未知问题的同时,更需要一个正确科学的价值观来研究问题,即为解决城市扩张、平衡和萎缩城市问题的同时,我们也要思考:我们的规划对城市发展的长远贡献在哪里?解决城市发展“新现象”的立足点和出发点是什么?城市边缘区未来正确发展道路该怎么走?《低碳导向下城市边缘区规划理论与方法》正是基于这一问题展开了研究。
内容简介
《低碳导向下城市边缘区规划理论与方法》关注城市边缘区的低碳发展问题,总结了城市边缘区空间扩张的模式与动力机制,分析了城市边缘区空间扩张的几个阶段特征。并通过探讨城市边缘区的碳循环过程、特征与驱动机制,认为低碳、生态、安全、高效是边缘区碳排碳汇用地优化的四个价值导向,而城市边缘区空间格局低碳优化的途径可通过增汇、减排、平衡三个途径来实现。利用空间分析技术,对上海、南宁、来宾三种不同规模等级城市边缘区碳排碳汇用地的空间演变进行了实证分析,分别从生态用地、建设用地和生产用地三种用地较为系统地介绍了边缘区碳排碳汇用地优化布局方法,希望能为低碳城市规划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视角。
内页插图
目录
序
前言
第一章 蔓延与控制
第一节 蔓延与扩张,没有底线的发展
第二节 保护与建设,难以平衡的矛盾
第三节 控制与引导,一场迫在眉睫的攻坚战
第四节 发展与低碳,一条持久的绿色探索之路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城市边缘区空间扩张模式、动力和阶段
第一节 基本概念探讨
第二节 空间扩张模式
第三节 空间扩张动力
第四节 空间扩张阶段
第五节 空间扩张发展阶段、扩张模式及动力机制的内在关系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城市边缘区碳循环机制与空间优化途径
第一节 城市边缘区碳循环过程
第二节 “城市-边缘区”系统碳循环特征
第三节 “城市-边缘区”系统碳循环驱动机制
第四节 城市边缘区碳排碳汇用地优化的价值导向
第五节 城市边缘区空间格局低碳优化途径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城市边缘区碳排碳汇用地空间演变实证分析
第一节 上海市碳排碳汇用地时空演替
第二节 南宁市碳排碳汇用地时空演替
第三节 来宾市碳排碳汇用地时空演替
第四节 城市边缘区碳排碳汇用地空间扩张界线模式及阶段特征
第五章 低碳导向下城市边缘区生态用地空间优化布局方法
第一节 生态用地碳汇效益的核心影响因素探讨
第二节 边缘区生态用地低碳化空间布局优化途径
第三节 生态用地低碳化理想布局模型推导
第四节 边缘区生态用地低碳安全格局构建
第五节 边缘区生态用地空间布局优化方案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低碳导向下边缘区建设用地空间优化布局方法
第一节 边缘区建设用地的规划要素
第二节 边缘区低碳规划要素的特征
第三节 边缘区低碳规划要素的筛选与演替
第四节 南宁边缘区建设用地的低碳规划策略与设计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低碳导向下边缘区生产用地空间优化布局方法
第一节 基于低碳导向边缘区生产用地安全格局内涵探讨
第二节 边缘区生产用地农业产品空间转移碳排影响探讨
第三节 城市-边缘区农业产品供需关系及空间分布研究
第四节 南宁市边缘区各类生产用地空间分布现状及问题分析
第五节 南宁市边缘区生产用地空间低碳优化布局研究
第六节 城市边缘区生产用地空间优化策略
参考文献
结语
前言/序言
从1978年到2015年近40年中,中国每年以约1%的城镇化发展速度,实现了城镇化水平从约18%到57%左右的增长,预计2020年将达到60%,2030年达到70%。中国城镇化率跨越50%的同时,也超越了世界城镇化发展平均水平,发展速度与增量举世瞩目。城镇化发展的阶段理论与现实经验表明,城镇化率超过50%后将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在较为相似的现象背后,各个国家社会经济及城镇化发展的情况却不尽相同。中国跨入50%城镇化率后,出现几个方面的“新常态”,这些新常态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发展轨迹存在较大差异,中国未来城镇化发展必须用新视角来思考。
速度出现换挡,城镇化速度拐点将提前来到。随着21世纪中国城镇化第二个10年接近尾声,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受其影响,城镇化发展速度也呈现出新常态。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新常态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并加以预判,一是年新增就业人口,从2012年到2015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分别为1266万人、1310万人、1322万人、1312万人,可以看到,新增就业人口规模保持在一定水平,增速已放缓;二是从城镇化的动力来看,经济发展是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中国过去高水平的GDP增速是中国高速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核心保证,而今GDP增速从两位数进入个位数,受经济的影响城镇化速度势将放缓脚步。针对城镇化速度将会出现换挡,城镇化速度拐点提前出现这一新常态,值得深思的是,50%-60%之间的城镇化发展速度不应出现“缓慢”,中国需要多少经济能量来推动城市化,或需要多少城镇化率来支撑经济发展,“城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博弈在中国相比其他国家要复杂得多。这些特有新常态形成的倒逼效应应引起我们对城镇化发展新的思考。
城镇化形式出现变化,独有二次城镇化出现。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是城镇化的基本特征,而随着快速交通时代的来临,物流、人流、信息流的交换阻力越来越小,城市间的人口流动轨迹也变得错综复杂,传统的城镇化发展人口流动模式正在发生改变,在“村一城”为主的基础上,出现了“镇.城”、“城一城”、“城市群一城市群”等在城镇内部进行流动的新形式。“半城镇化”是中国城镇化的鲜明特点,很多城镇流动劳动力并没有真正融入城市,他们被隔绝在城市各种公共福利之外,势必造成城镇人口的不稳定性,一定规模的劳动力在不同城市之间流动成为常态。同时,未来的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形式将是城市群,城市之间的“城镇化”也在进行,城市间的竞争与合作将使城市群快速发展、重组和消涨,在城市群内部或城市群之间都可能发生人口重组,城镇人口在单个城市群内部,或城市群间进行大量流动成为普遍现象。
因此,在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两个新常态下,中国城市发展由一味地扩张走向扩张、平衡、萎缩并存的局面,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规模变化最直接的媒介,对其的作用与影响最为直接,被赋予更加丰富的功能,其规划发展控制需要更加科学深入的研究。
低碳导向下城市边缘区规划理论与方法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低碳导向下城市边缘区规划理论与方法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