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国际政治经济学十讲(研究生教学用书)》运用经济学的方法,从国内和国际结合、经济和政治互动的角度,研究国际格局是由什么决定的,或者说是如何形成的,反过来又对各国,包括各国国内政治、市场及其生产活动,有什么影响。
《国际政治经济学十讲(研究生教学用书)》突出了教材的全面性,也兼顾了学术的前言性。
同时《国际政治经济学十讲(研究生教学用书)》坚持从实际出发,而不是单纯从概念出发;从解决问题出发,而不是单纯从理论构建出发;从实地调研出发,而不是单纯从考证文献出发;尽可能写成一本具有经济学特色和中国视角的教科书。
作者简介
刘东,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院世界经济室主任、副教授。现主要从事国际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国际金融研究,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班、厅局班、中青班、民族班等班次设有课程。在《人民日报》《国际经济合作》《国际金融》《中国对外贸易》等报刊发表文章四十余篇,出版《虚拟资本与投资银行》《从生产劳动到虚拟资本》《商业类国有企业公司治理通论》等多部专著。
目录
第一讲 导言——关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学科属性 ………………………………1
第二讲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三大流派 ………………………………………………10
第三讲 马克思的国际劳动价值理论 …………………………………………………38
第四讲 国际贸易体系和中国经济崛起突破点 ……………………………………50
第五讲 国际货币体系和人民币汇率博弈 …………………………………………72
第六讲 中国企业“走出去”、国际直接投资和跨国公司 …………………………92
第七讲 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新议题 …………………………………………………110
第八讲 国际组织和中国话语权 ……………………………………………………116
第九讲 国际格局演变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129
第十讲 关于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学派 …………………………………………136
参考文献 ………………………………………………………………………………142
精彩书摘
《国际政治经济学十讲(研究生教学用书)》:
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美国是否衰落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激烈讨论。作为一个话题,美国是否衰落的争论本身提供了进行多学科研究的个案。社会关心的话题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20世纪经济学的重大进展以及国际关系本身的发展都与当时社会辩论的话题直接相关。但是要成为某一个学科的重大研究和争鸣对象还需要一些条件。对IPE研究而言,第一,霸权稳定问题与IPE的研究旨趣紧密联系,在一些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上有着探索的价值。第二,经过适当概括后可以纳入理论的推演,并且霸权稳定论的假设对理解国家行为,特别是对外经济政策形成富有启发性的见解。IPE研究中的霸权稳定论,之所以引起学者们长达30年的研究热情,并不简单是因为美国的实力到底衰落多少的问题,而是因为经过适当的改造形成了可供经验证明或者否定的学术命题,吸引了众多学者加入。霸权稳定最富特色的地方在于把权力分布(自变量)和国际经济的开放程度(因变量)联系起来,给定了保护主义和开放主义这样一个可供选择的菜单。从哪个角度讲美国霸权在衰落,这个问题构成了学者们探讨的基础。第三,不可忽视的一点是,霸权稳定论最终在国际关系的路线下而非经济学的路线下成长为IPE的主导范式,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此前学术界对地区一体化进程、公共物品等问题的探讨,这些理论性成果对于理解权力与经济的关系起了作用。对发展生成某一个主导范式而言,除了重大的现实问题之外,还需要思想理论上的准备。
霸权稳定论的学术起源是经济学家查尔斯·金德尔伯格1973年出版的《世界大萧条:1929-1939》,在此书中金德尔伯格提出了一个自由的国际经济秩序需要政治领导力这样一个命题。①作为国际经济学家、历史经济学家的金德尔伯格研究这个问题主要是为了提出一个不同于当时主流经济学理论对大萧条的理解,当时货币主义对大萧条缘起归结于美国货币政策的失误。金德尔伯格在形成这一新解释时,引入了政治学中的领导者(leadership)这个概念和公共物品原理,需要注意的是,金德尔伯格在书中并未使用霸权(hegemony)这个词。金德尔伯格认为,之所以发生大萧条是因为作为霸权国家的英国失去了继续领导国际经济的能力,而能力上能够担当起这个角色的美国则缺乏意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没有大国肩负起维护自由贸易机制、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以及最后的清偿者等稳定器的角色,国际经济秩序的失序是不可避免的。研究国际经济问题的经济学家通过翔实的历史分析提出了政治因素如何影响经济运行的命题。金德尔伯格的书来得恰是时候。1971年,美国一国单边宣布停止美元兑换黄金,同时对进口商品征收短期的10%的关税。这一政策结束了塑造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政治经济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对学术界的影响十分深远,加速了对美国权力是否衰落的思考和争论。而霸权稳定论所要探讨的命题——一个霸权国家的存在对于自由的国际经济秩序是必要的——也是美国国家战略的反映。一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经济秩序的塑造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大萧条经济政策的反思;另一方面,对于衰落的美国而言,是否还要继续维持一个自由的国际秩序成为中央决策者必须思考的核心问题。金德尔伯格这一研究选取的时段和事件,反映的主题和得出的结论,充分显示了一位国际经济学家和经济史家的学术能力和眼光,体现了思考重大国际经济金融事件时政治要素和经济要素之间的均衡是何等重要。
金德尔伯格的思想很快在政治学家中引起共鸣。罗伯特·吉尔平1975年出版了《美国的实力和跨国公司》一书,哈佛大学年轻的政治学博士斯蒂芬·克拉斯纳1976年在《世界政治》杂志上发表了后来引领潮流的经典文章《国家实力与国际贸易结构》。①两位年轻的政治学者把金德尔伯格的思想改造成了一个更偏向于IPE的命题,从强调领导国出于仁慈目的提供公共物品,转入强调霸权国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自身的利益,是成本收益分析之后的国家利益决定国家的对外行为,这样从学理脉络上看就承接了国际关系的研究议题。不过,当时他们两位都没有明确把政治性的权力决定国际经济秩序的关联性概括成一句话,而这一点对于学术发展而言则至关重要。
1980年,罗伯特·基欧汉在一篇文章中用简短的语句直接把这种关联性或者因果机制命名为霸权稳定论。②需要说明的是,基欧汉当时提出这个命题是把它当成批评的对象或者进一步立论的反面,他是为了否定霸权的相对衰落不一定直接造成国际经济秩序失序,为研究国际制度理论做准备。另外,基欧汉对霸权理论的一项发展是区分总体性权力和具体问题领域的权力与国际机制的关联性,这一思想是对1977年权力与相互依赖中关于具体问题领域分析的具体化。基欧汉和约瑟夫·奈认为,权力的总体式分布和国家是否支持某一个具体问题领域的国际机制并不一定相吻合。因为国家的权力和利益受到两个层次的制约,总体性的权力变动和具体问题领域权力的变动并不总是保持一致。这一点和霸权稳定论的提倡者其实并不矛盾,因为霸权稳定论中的权力是由诸多具体问题领域的力量构成,但是20世纪70年代的学者在构建这个命题的时候并未给予构成权力的各个变量一个权重。
可以说正是这篇文章的研究方法与争鸣姿态直接推动了后来者对霸权稳定论的证明或者证伪。同时在这一年,克拉斯纳主编的IPE丛书再版了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1945年出版的《国家权力与对外贸易结构》。③在此书中赫希曼提出古典时代关于贸易所得和权力的概念事实上是同一事物的两面而已,国家间的依赖程度也就是权势的相对程度决定对外贸易的效应。《美国政治学评论》杂志时隔35年后又一次对这《国际政治经济学十讲(研究生教学用书)》进行了推荐,评论人大卫·鲍德温说,“当代IPE学者以及国际政治的学者们不应该因为这《国际政治经济学十讲(研究生教学用书)》的出版年代而被误导,这《国际政治经济学十讲(研究生教学用书)》的分析与今天的关联就像它40年代的时候那样,甚至更为重要。这《国际政治经济学十讲(研究生教学用书)》理应是每一位严肃的IPE家的案头读物,现在重版是众望所归。”这些工作为后来10多年霸权稳定论的学术争鸣作了铺垫。
……
研究生教学用书:国际政治经济学十讲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研究生教学用书:国际政治经济学十讲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
研究生教学用书:国际政治经济学十讲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研究生教学用书:国际政治经济学十讲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