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世经政丛书之世界政治系列 大国无战争时代的大国权力竞争:行为原理与互动机制》借鉴了进化主义的思想,将现代国际体系从时间上划分为“战争频发时代”和“大国无战争时代”两个具有性质差异的时代,进而从利益交换的视角构建了一个用以解释“大国无战争时代”大国权力竞争的理论,揭示了这一时代中大国以追求权力为动机的行为原理和互动机制。
目录
第一章 导论:如何理解当代的大国权力竞争
第一节 理论问题和经验困惑
一 理论问题
二 经验困惑
第二节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方法
第三节 对“大国”的定义
第四节 章节安排和内容简介
第二章 似是实非的解释及现有理论失败的原因
第一节 相对实力的视角
一 对中国等其他大国不制衡美国的解释
二 对美国积极巩固和扩大军事同盟的解释
第二节 安全威胁的视角
一 对中国等其他大国不制衡美国的解释
二 对美国积极巩固和扩大军事同盟的解释
第三节 规避未来损失的视角
第四节 制度、内政与认同的视角
第五节 现有理论难以解释现实的原因
一 缺乏互动的分析框架
二 轻视国家的权力动机
三 拒绝承认国际体系的变化
第三章 大国无战争时代大国权力获取的核心逻辑
第一节 战争频发时代大国争夺权力的主要方式
第二节 1945年以后国际体系的两个重要变化
一 主权规范的深化和领土不得兼并规范的确立
二 核武器的出现和核威慑的建立
第三节 体系变化对权力争夺行为的影响及利益交换逻辑的凸显
一 传统争霸路径的阻断与替代方式的浮现
二 作为一种占优战略的利益交换
三 利益交换成为占优战略的条件
四 武力和战争功能的转变
五 利益交换:自助还是他助(助他)
六 利益交换:客观规律还是战略处方
第四节 利益交换的主要利益类型和实现形式
一 利益交换的主要利益类型
二 利益交换的主要实现形式
第四章 春秋时期与二战后大国权力竞争方式比较
第一节 春秋时期大国权力竞争方式的演化
一 体系总体特点
二 前晋楚争霸时期
三 晋楚争霸时期
四 后晋楚争霸时期
第二节 二战后大国的权力竞争
一 体系初期美苏两国的利益交换战略
二 美苏两国对小国的争夺
第三节 比较与小结
第五章 大国无战争时代大国权力竞争的具体机制
第一节 类比寡头市场竞争
第二节 大国无战争时代的大国权力竞争机制
一 “同期竞争模式”下的权力竞争机制
二 “追赶模式”下的权力竞争机制
第三节 “先动优势”与“防御性联盟形成时间”悖论
一 大国无战争时代权力竞争的“先动优势”
二 “防御性联盟形成时间”悖论
第六章 1945年以后大国权力竞争的过程和结果
第一节 美国和苏联联盟阵营的建立
一 美国的联盟阵营
二 苏联的联盟阵营
三 比较和小结
第二节 美苏权力竞争的过程
一 对第三世界小国的争夺
二 对“后院”国家
三 对非“后院”盟国
第三节 冷战后大国的权力竞争
一 冷战后美国的权力竞争战略和行为
二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的转型
三 冷战后权力竞争的“利益交换”逻辑
第七章 结论
第一节 理论总结及启示
一 理论总结
二 二战后体系的同质性及与此前体系的异质性
三 体系的时代特点以及游戏规则的变化
四 中国与小国结盟的意义
五 冷战后的“战略机遇期”
第二节 理论和政策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政策意义
第三节 新的研究问题
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书摘
《世经政丛书之世界政治系列 大国无战争时代的大国权力竞争:行为原理与互动机制》:
第二节 二战后大国的权力竞争
本节将考察二战后大国权力竞争的方式。作为与春秋体系初期的对照,第一小节将考察二战后初期美苏两个大国利益交换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情况,以展示在存在保护小国决策自主性规范的情况下大国共同的战略选择。然后,第二小节将考察二战后大国争夺小国的两个关键性案例:1958-1961年柏林危机和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以此和春秋时期两极结构下晋楚两国争夺小国的行为和结果进行对比,以展示核武器的有无对大国权力竞争过程的影响。
体系初期美苏两国的利益交换战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主权规范和民族自决原则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和深化,非殖民化深刻地改变了国际体系的本质。在主权规范业已成为体系主导性规范的背景下,第三章提到的那个权力竞争的“占优战略博弈”就会迫使那些原本通过武力胁迫谋求主导权的权力竞争者转而采取温和的利益交换策略。
一个能够反映这一时期大国决策者在权力竞争的压力下改变传统权力竞争策略的例子是1946年3月丘吉尔在美国富尔敦发表了著名的“铁幕”演说,在演说中,丘吉尔指责苏联对东欧国家施行的高压控制。斯大林在就丘吉尔演说回答《真理报》记者的提问时反驳说:“曾经有一个时期,在波兰和苏联的相互关系中,主要的成分是冲突和矛盾。这种情况使丘吉尔先生之类的国务活动家有可能玩弄这些矛盾,在保护波兰不受俄国入侵犯的借口下,把波兰抓到自己手里,用俄国和波兰发生战争的怪影来吓唬俄国而保持自己仲裁者的地位。但是,这样的时期已经过去了,因为波兰与俄国的相互敌视关系已经被两国的友好关系所代替,波兰,现在的民主波兰再也不愿成为外国人手里的玩物。”为应对竞争对手在规范层次的指责,同时,也为了防止东欧国家被英美等西方势力争夺过去,长期习惯于对周边小国施加高压和胁迫的苏联也不得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转而采取利益交换策略。
这种类似市场中企业争夺消费者的决策逻辑也出现在了美国的对外援助战略中。肯尼迪在向国会提交《1961年对外援助法案》时就明确指出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是美国无可推卸的义务。如果美国不承担这个义务,其结果将会是灾难性的,“因为大范围的贫困和混乱将导致这些国家现有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崩溃,从而会在各个虚弱和不稳定的地区不可避免地引发集权主义”。不仅如此,这些国家需要我们的援助还有一个特别的原因,那就是它们无一例外地面临着共产主义的威胁。可见,在发展中国家主权不可剥夺的前提下,美国出于权力竞争的目的,同样也选择了利益交换策略。
……
前言/序言
杨原著的《大国无战争时代的大国权力竞争:行为原理与互动机制》(以下简称《大国》)是一本原创性的国际关系理论著作。本书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大国之间没有发生过直接战争这一现实情况出发,将多种理论的精髓糅合到一起,再引入博弈论的分析框架,分析为何大国战略竞争的策略偏好发生了改变,即使用胡萝卜策略的偏好增强且效率上升,而采取大棒策略的偏好弱化且效率下降。作者将“二战”结束的1945年作为两种国际体系的分水岭,将之前体系中的大国竞争比喻为象棋比赛,将之后的战略竞争比喻为围棋比赛。由于比赛的规则不同,所以大国的战略行为和行为结果都将随之发生变化。虽然《大国》的哲学理念与韩非子《五蠹》中的“时移而事易”的观点相同,但是其对于当代国际政治原理的论述,在逻辑完整性、因果解释力和实证说服力方面都展现了现代科学的特色。
《大国》在批判现实主义理论缺陷的基础上发展了现实主义理论。本书理论的五个假定都符合现实主义关于“逐利是国家行为动力”这一最基本假定。在这五个假定的基础上,作者推演出大国战略竞争策略的偏好向“利益交换”转变,即大国通过为中小国家提供物质利益,特别是安全保障利益,换取它们的战略支持。作者的理论不仅能解释为何在冷战时期的美苏战略竞争中美国占有优势,而且还能解释为何在冷战后在没有同盟集团可以牵制美国的情况下,美国仍坚持同盟战略,特别是2012年出台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其核心内容就是扩大和加强美国的同盟网络。对于中国的崛起战略来讲,这个理论具有更为现实的意义:它不仅能解释为何中国物质力量的增长与战略友好关系的发展缺乏相关性,同时为如何改进中国崛起战略提出了宏观思路。
《大国》是在作者当年的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发展完善而成的。现在的书稿比当年的毕业论文有了重大的改进,理论逻辑变得简洁了,而逻辑的缜密程度提高了。作为杨原的博士生导师,我不仅了解他研究创建这一理论的过程,更了解他的学术追求。他能创建出这样一个逻辑严谨的理论,当然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最为核心的因素是他对学术研究的那种孜孜不倦的兴趣。每年,中国有成百的国际关系专业研究生获得博士学位,但能像杨原一样具有浓厚学术兴趣的人却为数不多。多数博士生不仅毕业之后再也不从事国际关系的学术研究,而且在学习时就无意终生从事学术研究。
《大国》所展现的理论创新成果,使我看到了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希望。中国许多的70后和80后的国际关系学者,他们的理论素养、科研能力和知识基础都已经远远超越了老一辈学者。他们所从事的许多研究是老一辈学者做不了的,他们的研究成果已经接近美国学者的研究水平。美国是唯一在国际关系理论方面领先中国的国家,中国70后和80后学者有望在他们有生之年使中国在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方面成为与美国比肩的国家,而且不排除超越美国的可能性。
《大国》在结尾建议了三个继续研究的理论问题。这意味着该理论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空间,同时,也意味着理论研究并没有到头的那一天。目前,中国许多博士生的毕业论文都是用个别案例证明‘一种现有理论。这种学习方法有助于理解现有理论,但却培养不出理论创新能力,更不可能产生理论创新成果。希望《大国》一书能激发起更多青年学者创新国际关系理论的兴趣,将中国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科学水平推向更高层次。
世经政丛书之世界政治系列 大国无战争时代的大国权力竞争:行为原理与互动机制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世经政丛书之世界政治系列 大国无战争时代的大国权力竞争:行为原理与互动机制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