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公元375──568年,被称为欧洲历史上的民族大迁徙时代。在此期间,众多以日耳曼人(German)为主的蛮族部落入侵罗马帝国(Roman Empire),并将其摧毁。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先后建立起了数十个日耳曼人的“民族国家”,给欧洲未来的政治版图打下了基础。这段历史上承罗马帝国,下启中世纪,因而具有极其独特的重要性。但由于文化落后,各日耳曼民族很少写作历史文献。更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民族、宗教、社会矛盾尖锐,政局混乱,战争频仍,又导致了罗马方面大量珍贵史料的流失。在幸存下来的原始史料中,也多数存在章节严重残缺不全的问题。而少数相对完整地保留下来的史料,或是时间跨度不足,或是记载内容过于简单片面,都无法让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后人满意。在这种情况下,拜占廷帝国(Byzantine Empire,即东罗马帝国)神职人员约达尼斯(Jordanes)编写的这本《哥特史》(拉丁文原名:《 De origine actibusque Getarum 》,英文名:《 The Origin and Deeds of the Goths 》,德文名:《 Gotengeschichte 》),就以其保存完整、内容丰富、叙事详细等众多优点,备受后世学者的青睐,成为日耳曼人史、罗马帝国史、以及民族大迁徙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必备参考书。
目录
德文版引言
哥特史
前言
1 世界地理概况
2 不列颠岛
3 斯堪德扎岛
4 哥特人的迁移
5 斯奇提亚
6 中东
7 高加索山区
8 亚马孙人
9 特勒福斯国王
10 哥特与波斯、马其顿
11 迪西纽斯的教学
12 多瑙河
13 图密善皇帝
14 阿马尔家族世系
15 马克西明皇帝
16 奥斯特罗哥塔国王
17 格皮德战争
18 德基乌斯皇帝
19 大瘟疫
20 南征亚细亚
2l 君士坦丁皇帝
22 汪达尔战争
23 埃尔马纳里克国王
24 匈人的入侵
25 西哥特人的逃亡
26 阿德里亚堡战役
27 提奥多西皇帝
28 西哥特一罗马同盟
29 同盟的终结
30 阿拉里克国王
3l 阿塔乌尔夫与普拉希迪娅
32 瓦里亚国王
33 盖瑟里克国王
34 阿提拉的崛起
35 阿提拉的身世
36 抗匈联军的组建
37 阿提拉的备战
38 两军的布阵
39 阿提拉的战前演讲
40 沙隆会战
41 战斗的结局
42 阿提拉人侵意大利
43 阿提拉入侵高卢
44 提奥多里克国王
45 欧里克国王
46 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47 欧里克之死
48 东哥特人与匈人
49 阿提拉之死
50 匈人帝国的崩溃
51 小种哥特人
52 匈人帝国的遗产
53 潘诺尼亚的东哥特王国
54 提乌迪米尔国王
55 提乌迪米尔的征服战争
56 提乌迪米尔与罗马帝国
57 提奥多里克的即位
58 提奥多里克的政权
59 阿塔拉里克国王
60 东哥特王国晚期诸王
结束语
《罗马史》节选(367-386节)
附录
精彩书摘
36 抗匈联军的组建
我们在前面提到过的汪达尔国王盖瑟里克得知阿提拉正在致力于征服全世界,于是派人给他送去了许多礼物,并催促他对西哥特人发动战争。这是因为盖瑟里克曾经伤害过西哥特国王提奥多里克的女儿,所以害怕对方会前来报复。这位公主本来已经与盖瑟里克的儿子胡尼里克结婚,而且至少在婚后享受了一段快乐的时光。但在此之后,对亲生孩子也同样残酷的盖瑟里克突然怀疑儿媳妇正在阴谋毒害自己,于是割掉了她的鼻子和耳朵,然后遣送回她在高卢的父亲那里去。看到这个女孩可怜的遭遇,连陌生人都会感到同情,她的父亲当然就更是被刺激得一心要复仇了。①
因为受了盖瑟里克的贿赂,阿提拉决定发动这场他策划已久的战争;他派使节去意大利见瓦伦提尼安皇帝,目的是在罗马人和西哥特人之间制造不和。他清楚,他不能指望在一场战役中击败的对手,能够通过相互间的仇恨而自行消灭,所以宣称:他绝对不希望损害他与罗马帝国的友好关系,但将不得不与敌视他的西哥特国王提奥多里克交战。因为他非常希望自己的建议能够被接受,所以在信中其余的部分写满了谄媚的甜言蜜语,企图使人们相信他的谎言。
以同样的方式,阿提拉又给西哥特国王提奥多里克写了一封信,要求对方解除与罗马人的同盟,还说两国最近几次不成功的交往已经激怒了他。就这样,这个粗野而又狡诈的匈人在发动战争之前,首先利用阴谋诡计打击对方。
但瓦伦提尼安皇帝却并没有中阿提拉的这个诡计,而是派遣一位使节去见西哥特人和他们的国王提奥多里克,并向他们传达这样的旨意:“最聪明、最勇敢的民族啊,陛下请求你们,与我们联合起来,对抗那企图奴役全世界的暴君。此人发动毫无理由的战争,自以为只要是他想做的,就都是正当的。他贪婪的野心完全没有界限,过度的勇气导致了他的狂妄。这个蔑视法律和权利的人显然是自然界的敌人,理应受到所有人痛恨。
“你们还记得吗——这件事当然是会留在记忆里的——你们不是被匈人经过堂堂正正的、至少双方作战条件均等的战争打败的,而是因为他们利用诡计和欺诈——这其实是人们所更加惧怕的——发动突然袭击而失败的。即便是想对我们保持沉默的话,难道你们就真能够听任匈人的狂妄行径不受处罚吗?你们现在拥有的势力不仅来自你们手中的武器,也来自你们与我们和平共处的盟约。所以,请来援助我们的帝国吧,因为你们自己也住在它其中的一个部分里;让我们共同的敌人将来问问他们自己,我们之间的同盟是多么的有价值!”
……
前言/序言
公元375-568年,被称为欧洲历史上的民族大迁徙时代。在此期间,众多以日耳曼人为主的蛮族部落入侵罗马帝国,并将其摧毁。在罗马帝国的废墟上,先后建立起了数十个日耳曼人的“民族国家”,给欧洲未来的政治版图打下了基础。这段历史上承罗马帝国,下启中世纪,因而具有极其独特的重要性。但由于文化落后,各日耳曼民族很少写作历史文献。更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民族、宗教、社会矛盾尖锐,政局混乱,战争频仍,又导致了罗马方面大量珍贵史料的流失。在幸存下来的原始史料中,也多数存在章节严重残缺不全的问题。而少数相对完整地保留下来的史料,或是时间跨度不足,或是记载内容过于简单片面,都无法让对这段历史感兴趣的后人满意。在这种情况下,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神职人员约达尼斯(Jordanes)编写的这本《哥特史》,就以其保存完整、内容丰富、叙事详细等众多优点,备受后世学者的青睐,成为日耳曼人史、罗马帝国史以及民族大迁徙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必备参考书。
“日耳曼人”(German)-词最早起源于公元前1世纪初,是古罗马人对居住在莱茵河(Rhine)以东、阿尔卑斯山(Alps)以北各个印欧语系蛮族的统称,但这些民族(比如本书所记述的哥特人)往往并不认同自己属于这个族群。古日耳曼人多数都长着金黄色的头发,身材高大粗壮,性格凶悍好战。他们在和平时期主要以农业和渔猎为生,手工业制品以系绳陶器为标志,武器则以战斧、长剑、标枪和圆形盾牌为主。自公元前15世纪起,他们开始定居在波罗的海沿岸,此后逐渐向南迁徙。根据他们在公元1世纪居住地区的不同,日耳曼人有两种划分方法,一种是三分法,另一种是五分法。按照“三分法”划分的三支日耳曼人集团是:“北日耳曼人”,即留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没有南迁的日耳曼民族,例如诺曼人(Norman);“西日耳曼人”,即南迁后居住在莱茵河与易北河之间的日耳曼民族,例如盎格鲁人(Angle)、萨克逊人(Saxon)和法兰克人(Frank);“东日耳曼人”,即南迁后居住在易北河以东的日耳曼民族,例如汪达尔人(Vandal)、勃艮第人(Burgundian)和本书的主人公哥特人(Goth)。按照“五分法”,居住在今丹麦日德兰半岛(Jutland Peninsula)附近的日耳曼民族被独立划分为“波罗的海日耳曼人”,而居住在易北河流域的日耳曼民族则被独立划分为“易北河日耳曼人”。
在消灭罗马帝国、建立日耳曼民族国家的过程中,哥特人无疑是起颠覆作用最大的民族。在古代,他们常常和曾经生活于东欧平原南部的该塔伊人(Getae)混为一谈。然而,现代西方学者们已经普遍认定,他们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民族。该塔伊人是一个于古希腊时期活跃在多瑙河下游北岸的游牧民族,与达西亚人(Dacian)是近亲,在语言和文化上都应属于古色雷斯族群(Thracian),而不属于日耳曼族群。
哥特史/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哥特史/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