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作物育種學總論(第3版)/全國高等農林院校“十一五”規劃教材》也盡量吸收瞭新技術和成就,如增加瞭轉基因技術與作物育種等有關章節,內容翔實、新穎;並力求理論聯係買際,學以緻用,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先進性和實用性。
《作物育種學總論(第3版)/全國高等農林院校“十一五”規劃教材》內容安排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符閤教材的係統性和條理性;文字也較簡練,可作為高等農業院校農學、遺傳育種、植物保護等專業本科生的主要教材,也可供其他院校有關專業師生和科技工作者學習和參考。
內頁插圖
目錄
前言
緒論
第一節 作物進化與遺傳改良
一、作物品種的概念
二、自然進化與人工進化
三、遺傳改良在作物生産發展中的作用
第二節 作物育種學的發展
一、作物育種學的性質和任務
二、作物育種學的主要內容及特點
三、作物育種學的發展與分子育種的興起
第三節 作物育種的成就與展望
一、近代育種的成就
二、作物育種工作的展望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一章 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種類型
第一節 作物的繁殖方式
一、有性繁殖
二、無性繁殖
第二節 自交和異交的遺傳效應
一、自交的遺傳效應
二、異交的遺傳效應
第三節 作物的品種類型及其特點
一、作物品種的類型
二、各類品種的育種特點
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二章 種質資源
第一節 種質資源在育種上的重要性
一、種質資源是現代育種的物質基礎
二、稀有特異種質對育種成效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三、新的育種目標能否實現決定於所擁有的種質資源
四、種質資源是生物學理論研究的重要基礎材料
第二節 作物起源中心學說及其發展
一、瓦維洛夫的起源中心學說
二、Harlan的有關作物起源的觀點
第三節 種質資源的研究與利用
一、種質資源的類彆及特點
二、種質資源的收集與保存
三、種質資源的研究和利用
第四節 電子計算機在種質資源管理中的應用
一、國內外植物種質資源數據庫概況
二、種質資源數據庫的目標與功能
三、種質資源數據庫的建立
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三章 育種目標
第一節 現代農業對作物品種的要求
一、高産
二、穩産
三、優質
四、適應機械化
第二節 製訂作物育種目標的原則
一、立足當前,展望未來,富有預見性
二、突齣重點,分清主次,抓住主要矛盾
三、目標明確具體,性狀指標落實
四、必須麵嚮特定的生態地區和栽培條件
第三節 作物育種的主要目標
一、高産
二、優質
三、穩産
四、生育期適宜
五、適應機械化需要
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四章 引種與選擇育種
第一節 引種和馴化
一、引種的意義
二、引種的基本原理
三、影響引種成功的因素
四、不同類型作物引種後的生長變化規律
五、引種的基本步驟
六、引種實踐
七、植物馴化的原理和方法
第二節 選擇育種
一、選擇育種的基本原理
二、選擇育種的方法及程序
三、目標性狀的鑒定評價
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五章 雜交育種
第一節 雜交育種的意義
第二節 雜交親本的選配
第三節 雜交技術與雜交方式
一、雜交技術
二、雜交方式
第四節 雜種後代的選擇
一、係譜法
二、混閤法
三、衍生係統法
四、單子傳法
第五節 雜交育種程序
一、原始材料圃和親本圃
二、選種圃
三、鑒定圃
四、品種比較試驗
五、生産試驗和多點遮驗
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娥
第六章 迴交育種
第一節 迴交育種的意義及遺傳效應
第二節 迴交育種方法
一、親本的選擇
二、迴交後代的選擇
三、迴交的次數
四、迴交所需的植株數
五、修飾迴交育種方法
第三節 迴交育種的特點及其應用價值
一、迴交育種法的遺傳特性
二、迴交的其他用途
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七章 誘變育種
第一節 誘變育種的成就及特點
一、植物輻射誘變育種的主要成就
二、誘變育種的特點
第二節 常用物理誘變劑及其處理方法
一、物理誘變劑的類彆與性質
二、物理誘變處理方法
第三節 化學誘變劑及其處理方法
一、化學誘變劑的類彆與性質
二、化學誘變處理方法
第四節 誘變育種程序
一、處理材料的選擇
二、誘變劑量的選擇
三、處理群體的大小
四、後代種植和選擇方法
第五節 誘變育種的發展
一、理化誘變劑的特異性
二、誘變劑的復閤處理
三、太空誘變技術的應用
四、誘變育種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第八章 遠緣雜交育種
第一節 遠緣雜交育種的重要性
一、培育新品種和種質係
二、創造植物新類型
三、創造異染色體體係
四、誘導單倍體
五、利用雜種優勢
六、研究生物的進化
第二節 遠緣雜交的睏難及其剋服方法
、雜交不親和性及其剋服方法
二、雜種天亡、不育及其剋服方法
三、雜種後代的分離
第三節 遠緣雜交育種的其他策略
一、品係間雜交技術
二、外源染色體導入
三、染色體片段的轉移技術
四、體細胞雜交技術的應用
五、外源DNA的直接導入技術
思考題
主要參考文獻
……
第九章 倍性育種
第十章 雜種優勢利用
第十一章 雄性不育及其雜種品種的選育
第十二章 抗病蟲育種
第十三章 抗逆性育種
第十四章 群體改良與輪迴選擇
第十五章 細胞工程與作物育種
第十六章 轉基因技術與作物育種
第十八章 育種試驗技術
第十九章 種子生産與管理
附錄一 農作物種子質量標準
附錄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實施細則(農業部分)
附錄三 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2004年修正)
附錄四 品種權申請書(格式)
附錄五 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評價申報書(格式)
附錄六 作物育種專業術語漢英對照
前言/序言
《作物育種學總論》第二版是麵嚮21世紀課程教材,由8所農業大學及涉農綜閤性大學遺傳育種學科有深厚學術造詣和豐富教學經驗的14位教授修訂而成,很好地繼承瞭潘傢駒教授主編的第一版的突齣優點,語言簡練,由淺入深,全麵地介紹瞭作物育種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而且理論聯係實際,展現瞭很強的科學性、先進性和實用性。
本教材第三版,被教育部批準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傢級規劃教材。本次修訂,編寫人員基本上由第二版的編者組成,各編寫人員在廣泛徵求授課教師意見的基礎上,分彆對各自的章節進行修訂。同時邀請河北農業大學馬峙英教授和南京農業大學郭旺珍教授參與對全書,尤其是“轉基因技術與作物育種”和“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育種”2章的修訂。我們力求保持前兩版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係統條理、科學實用的特點,同時,也想盡力創新,有自身特色,從而能達到既具有國際水平,又要具有中國特色的目標。
編寫人員經過廣泛的調查研究,確定瞭本教材的編寫原則,主要包括:①內容要新:不僅要包括國內外沿用的作物育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也要盡量吸收現代作物育種的最新技術和成就。為此,將原來的“生物技術在植物育種中的應用”一章分解成“細胞工程與作物育種”、“轉基因技術與作物育種”和“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育種‘’3章,以更好反映現代作物育種學的發展方嚮和研究趨勢。②實用性要強:在科學性、先進性前提條件下,要理論聯係實際,學生能學以緻用,所以輯錄瞭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種子法、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實施細則和轉基因安全性評價申請書等。③要有中國特色: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糧食保持著7%的年增長速度,以世界7%的耕地生産瞭24%的糧食,養活瞭20%左右的人口。這是舉世公認的偉大成就,它強有力地支撐瞭國民經濟快速持續健康發展。很顯然,新品種的應用在提高作物産量方麵的貢獻最大。為此,盡量增加我國育種傢取得的國內外有重大影響的育種成果,增強學生的自豪感。此外吸取國外教材編寫的經驗,盡量做到案例生動,增加直觀易懂的圖錶,以使學生容易理解育種的理論、技術和方法,提高學生學習育種學的興趣。
作物育種學總論(第3版)/全國高等農林院校“十一五”規劃教材 epub pdf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作物育種學總論(第3版)/全國高等農林院校“十一五”規劃教材 下載 epub mobi pdf txt 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