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仿古建筑设计图集》以宋《营造法式》、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为依据。对于结构构件的材料等使用,在以宋、清两代法则的基础上,作了部分调整与修改。
《仿古建筑设计图集》共分五章,第1章:仿古建筑大木作结构——殿堂、大厅;第二章:府第、公园大门,前两部分均为大木作结构;第三章:钢筋混凝土与大木作混合结构——楼阁、长廊、轩、水榭、凉亭;第四章:综合性的斗棋图集;第五章:宋代斗棋示意图及部分附图,以供广大读者了解和掌握古建筑的知识,适合广大工程技术人员阅读使用。
作者简介
刘宪文,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后从事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于1987年调入园林部门。
并于1980年,先后加入山东建筑学会、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中国风景园林学会,系专家、会员。
1970年代初,对古建筑颇感兴趣而之爱好。故先后在本地、曲阜、泰安等地进行考察,后又自费奔赴我国大江南北、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等地对古建筑进行深入的实地考察和研究。多年来,由于本人对古建筑艺术的追求和探索,故编写《仿古建筑设计图集》。该图集设有殿堂、厅房、府邸衙门、园林建筑——公园大门、楼阁、亭台、轩、廊、水榭等大、中、小型项目达二十余项。
内页插图
目录
概述
大木作结构构件使用规格
设计说明
第一章 殿堂 大厅
一 殿堂
二 大厅(一)
三 大厅(二)
四 大厅(三)
五 剧院
第二章 府第 公园大门
一 府第大门
二 公园大门(一)
三 公园大门(二)
四 公园大门(三)
第三章 楼阁 长廊 轩 水榭 凉亭
一 楼阁
二 湖心亭
三 水榭
四 廊亭
五 四合院
第四章 斗棋
一 三踩斗拱
二 五踩斗棋
三 七踩斗棋
四 九踩斗棋
五 斗棋构件详图
六 附图
第五章 宋式斗棋
前言/序言
本人专业:工业与民用建筑。自20世纪70年代初,对中国古代建筑颇感兴趣,故此,我先后在本地、曲阜、泰安等地进行考察,后又自费奔赴中国大江南北、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名胜等地,对中国的古代建筑、风景园林进行考察,学习、研究断断续续达十年之余。为进一步加深对古建筑的学习和研究,并能征得名人的指点,为此,先后结识了国家文化部文物科学技术研究所祁英涛先生、山东省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毕宝启先生。自结识两位先生之后,我深受先生的热情帮助和指导,为此,使我对古建筑的学习、研究更加充满信心。通过两位先生的指导和我个人的刻苦努力,使我基本上掌握了古建筑这门科学的知识。于1985年的秋初,我对大木作结构中的“斗棋”作了认真的研究,并且利用业余时间,利用工地上的木材废料,在木工师傅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亲手制作了三到九踩平身科“斗棋”。通过斗棋的制作,让我充分掌握了斗棋的结构原理。斗棋是在古建筑结构中颇为复杂的结构构件,非专业人员则不大易懂。自198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出版了颇多的关于古建筑方面的科技书籍、杂志、论文等,书中的介绍及插图,皆按照宋、清两代之规定以分、斗口为单位进行标注,而给非专业人员蒙上了一层密厚的面纱,使之无法了解古建筑结构中的深奥之谜。所以,本图集按宋代标注的“十分”为100毫米(mm);按清代十口份为“一斗口”即100毫米(mm)进行解析,我的这种演变以毫米为单位的标注,给非专业人员和广大读者解决了一大难题,这样都能易学、易懂。
为了让建筑行业的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和读者对古建筑这门科学艺术易学、易懂,故我将这块蒙咙的面纱揭开,能清楚地看到并能深入了解古建筑结构之原理及其艺术奥妙。然而,我以现代设计制图之手法,在以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的基础上进行演变、创意,以毫米为单位将斗棋中各个大、小构件进行分割、解剖、标注。于1986年9月份,已将“平身科斗棋图”整理成册。此后我将该图先后邮寄给祁英涛、毕宝启两位先生指导,并请二位先生提出宝贵的建议。祁、毕两位先生看过之后,对我的这种创意——绘制整理的“斗棋”图,颇为赞赏,并且,给予我较高的评价,建议我将整理的斗棋图,提供给从事建筑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广大读者作一份阅读、参考的资料。从此之后有两位先生对我的栽培和鼓励,使我更加坚定对古建筑学习和研究的信心。
中国古建筑亦称古代建筑,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家政府对古建筑的保护、修缮极为重视,古建筑的维修任务日趋繁重。由于社会的推动和发展,城市的建设日新月异,旅游事业在蓬勃发展,仿古建筑的建造项目也日益增多。全国各地都在兴建旅游景点,营造大、中、小型仿古建筑,如大型的佛教仿古群体建筑——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钟鼓楼、东西厢房等;中、小型的庙宇、祠堂、楼阁、厅堂、轩、廊、亭台,数不胜数。由于地方特色、民族风格的差异,在仿古建筑设计、建造等方面各有所不同并存有较大差异。有的仿唐、有的仿宋、有的仿清式建筑,在全国各地,仿古建筑展现出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为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民族建筑艺术,为广大读者便于了解和掌握古建筑的这门知识,通过我本人的努力学习与研究,对仿古建筑大木作结构及混合结构,绘制出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色彩、不同等级式样的多种仿古建筑图例,如庑殿、歇山、悬山、硬山、尖脊、卷棚等结构图例汇集整理成册,故名为《仿古建筑设计图集》。该图集的设计,是以宋《营造法式》、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为依据。对于结构构件的材料等使用上,在以宋、清两代法则的基础上,作了部分调整与修改。该图集共分五章,第一章:殿堂、大厅;第二部分:府邸、公园大门,前两部分均为仿古建筑大木作结构;第三部分:钢筋混凝土与大木作混合结构——楼阁、水榭、轩、廊、亭台;第四部分:斗棋图集及部分附图;第五部分:宋代斗棋示意图。
这次对仿古建筑设计的整体构思,重点是以结构为主,结构是房屋的整体骨架,当一栋房屋没有完整骨架,它就形不成完整的结构体系。对古建筑结构来讲,并无南、北派之分,在结构的原理上是相同的。只不过在结构的构件制作及艺术处理的手法上有不同而已。本设计建筑造型之正、侧面大样图的绘制,乃江北黄河两岸的民族风格进行考虑的。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全国各地仿古建筑在一步一步地往前推进,将大木作结构,逐步地往钢筋混凝土这方面发展。对于两者结构,各有不同之特点。对木结构来说,它是用木料制作,利用卯、榫相互拉接、相互支撑而形成木排、框架式的整体结构体系,这种结构既有弹性,又有柔性,而且对防震来说,具有缓解颠覆之性能,况且利用这种高超侧脚的艺术性能,可以将整体骨架抱成一体,当上部屋面上的荷载传递下来,各受力构件愈压愈紧而不容易松动、散开。拿现代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来说,它具有耐久、耐腐蚀、结构整体性强、寿命长而不容易受损的特点。但是在油漆、彩画方面,钢混结构不如木结构效果好,钢混结构之油漆、彩画,一旦处理不好,在短时间内油漆易脱落。
对于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油漆这方面来讲,我在“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第二届营造技术的保护与创新学术论坛会”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仿古建筑混合结构”论述,重点谈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油漆做法。我于1996年设计的济东新村公园仿古大门、大厅、垂花门等,平板枋、柱头以下部分,全为混凝土结构。在油漆方面,我采用的是两布五灰的做法,通过实践证明至今,该混凝土构件,仅发现局部有碰撞现象,造成油漆有局部的轻微脱落,在脱落的部位却看不到水泥构件的本色,而无油漆与水泥构件离析现象,只明显地看到浅红色的布纹。对混凝土构件,我谈到的这种油漆做法,只要不遭受严重的碰撞及损伤,只会陈旧,而不会轻易出现油漆掉皮、脱落及离析现象。
一、古建筑营造的基本理念,通俗地讲,进深面阔定柱高,柱高定柱径,柱高定出檐。柱高一尺出椽(出檐)三寸,如面阔(开间)为5米,柱高定为5米,柱高定柱径亦就是说以柱高来确定柱径的大小。按宋代之规定柱径取柱高的十二分之一,按清代规定柱径取柱高的十分之一。从两者来看,清代柱径大于宋代柱径,清代柱径显得较为肥大、粗笨。早在20世纪50年代,梁思成先生及有关专家、学者,对宋、清两代的建筑的论述中已表明,清代使用的建筑材料其规格大于宋代之规定,实践证明,清代建筑之结构落后于宋代建筑。
二、斗棋是古建筑梁架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结构完善制作精细的结构构件,亦是古建筑特有的一项技术成就。斗棋是用来承托梁枋、支撑屋檐的结构构件,它还能起到衬托和美观的装饰效果。
三、斗棋由各种不同大、小构件组装而成。从外形上看重重叠叠,结构严谨,颇为复杂,非常奥妙。斗棋种类繁多,大致分为:上、下檐斗棋,平身斗棋,柱头斗棋,转角斗棋等。
四、对于斗棋的名称,宋、清两代的名称叫法,各有不一。宋代的斗棋名称叫作“铺作”,柱头上的叫作“柱头铺作”,柱与柱之间的叫作“补间铺作”,转角的叫作“转角铺作”;清代的斗棋:柱头上的叫作“柱头科”,柱与柱之间的叫作“平身科”,转角部分叫作“角科”。
仿古建筑设计图集 epub pdf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仿古建筑设计图集 下载 epub mobi pdf txt 电子书 2025